书城哲学《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
16914600000008

第8章 幸福只在一念间(1)

——《论语》在生活中的妙用

生活是一杯水,可以是平平淡淡;生活是一碗浓汤,可以是酸甜苦辣,无论生活是什么,都在于你自己的调理和掌握。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各有千秋,仁智都是我们的追求,即使力不能及,也要心向往之。

当然,就实际情况来看,每个人性情有所不同。这也正同于我们对幸福的追求一样,有人乐水,有人乐山。

1.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论语·里仁》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论语》对“仁”也多有阐述。那么,在孔子的心目中,“仁者”又是怎样的一种形象呢?

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论语·雍也》)

以山水形容仁者智者,形象生动而又深刻。这正如朱熹在《论语集注》里面的评论:“没有对仁和智极其深刻的体悟,绝对不能作出这样的形容。”圣人智仁双全,所以,作此形容的专利权非他莫属。

仁者也就是仁厚的人。仁厚的人安于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迁,所以用山来进行比拟。孔子把圣人比作山,赞叹尧“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而当他亲自登高山,又想到圣人。

山即圣人。

圣人看见山,就看到了自己的外化。自己的外化是如此美丽,因此“仁者乐山”。这是必然的。

智者也就是聪明人。聪明人通达事理,反应敏捷而思想活跃,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所以用水来进行比拟。

老子说“上善若水”,就是这个意思,水是流动不息的,即使是一潭死水,它也要上面蒸发,下面渗透,依然遵循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因此“智者乐水”就是乐他自身,体悟以一种天地证我的快感。

水性动,动者顺势,所以顺从仁;山性静,静者安定,所以安于仁。不过,你如果问一般人乐水还是乐山,所得的回答多半是山水都乐。因为“水是眼波横,山走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王现)

山水各有千秋,仁智都是我们的追求,即使力不能及,也要心向往之。

当然,就实际情况来看,每个人性情有所不同。这就是说,有人乐水,有人乐山。

“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崔颜)

孔子周游列国时,曾经与弟子遭到陈国和蔡国大夫的围攻,在野地里动弹不得,绝粮整整7天。大家又饿又疲乏,于是有人心生怨言。孔子把子路、子贡、颜回三个大弟子叫来,对他们说:“我们落到这个地步,难道是我传的仁的道理不对吗?”

子路回答:“或者我们既不算仁,也不算智,所以人们不相信我们,不肯推行我们的道理。”孔子说:“如果仁人一定被人相信,那商朝的伯夷、叔齐为什么不吃周粟而饿死在首阳山下?如果智者的话一定被人推行,那么心有七窍的忠臣比干为什么会死在纣王手里?”

子贡接着说:“先生的道理太大了,天下容纳不了。何不降低标准,采取一些别人能够接受的道理呢?”孔子说:“君子以仁立身,秉承天命,以礼乐治天下,怎么能够与俗世同流合污呢?看来你胸中也没有什么大的志向。”

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安身立命的基础。所以他又说“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仁者安于仁和智者顺从仁是由于他们气质不同,但是,无论是安于仁还是顺从仁,对仁的追求都是一致的。

不一致的是不仁者,亦即没有仁德仁心的人。由于没有仁德仁心,所以缺乏主心骨,缺乏稳定的人格,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都不能够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如果是处在贫困之中,不能够做到安贫乐道,做到孟子所说的“贫贱不能移”;如果是处在安乐之中,也不能够做到久享安乐,做到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一言归总,这种人因为缺乏安身立命的基础,所以必然是反复无常的小人。我们今天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什么“道”?合法之道。说到底,也就是仁义之道——仁道。

仁道是安身立命的基础,生活的原则。

所以,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无论是仓促之间还是颠沛流离之时,都绝不能违背这个基础和原则。

用孟子的话来说,还是那句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当然,这里的前提是要有生活的原则。对于那些“跟着感觉走”,甚至“过把瘾就死”的人来说,这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了。面对激烈的竞争,弱肉强食,尔虞我诈,只要能达到目的,不择一切手段,还有什么仁道的原则可遵循呢?如果说有,那也是“盗亦有道”的原则——目的就是一切。

这已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选择问题了。

而仁者和智者因为有智慧,有涵养,修养达到了仁的境界,所以无论处于贫富之间还是得意失意之间,都会乐天知命,安之若素。

这就是有没有仁心之间的区别。所以,仁心是安身立命的基础。

2.岁寒才知松柏后凋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

古往今来,松柏的气节操守不知激励过多少英雄豪杰、志士仁人,其影响至今,妇孺皆知。

所谓“疾风知劲草,国乱识忠臣”,也就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的意思。通俗地说,是指一个人要在艰难困苦的时候才看得到他的品质,而平常不一定看得出来。如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他平时是一个风流才子,但在国家危难的时候,却表现出令人崇敬的浩然正气,不仅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正气歌》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著名诗句,而且还以身殉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现代社会里,人与人的各种聚会越来越多,没完没了的宴会、酒会,没完没了的电话,没完没了的各式各样的“Party”,……你可能在参加完某一次酒会、宴会和“Party”之后觉得非常无聊,觉得一点意思也没有,但是,如果你总是处在这些生活之外,你肯定会觉得失落,会有一种被众人抛弃的感觉,因为众星捧月、成为人群的中心,总是现代人所梦寐以求的,而且,那种感觉也的确让你心里满意、舒服。所以,我们拥有了无数的熟人,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认识”的人。

可能,你还保留着你们在当时交换的名片,记住了对方的电话号码,并“真诚”地说“以后多联系”。可是,等到人群散了,我们各自回到自己原来的生活中去,或者又进入一种新的生活,你能和他们多联系吗?

再说了,当你在生活中遇到失意的事情,不顺心的事情,想找一个可以跟他倾诉一下衷肠的人,你会找到他吗?而他又会听你向他倾诉吗?

现代人口头上总是说着过去江湖上流传的这么几句话: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但是,朋友有很多种,你需要哪一种朋友呢?

真正的朋友是那种当你遇到危难的时候,能够全力相助的人。这种朋友真是可遇而不可求。

这是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贺兵兵和田力暑假里一起徒步旅游,他们都喜欢登山。有一次,当贺兵兵和田力终于攀上了山顶,站在山顶四处眺望。只见远处城市中白色的楼群在阳光下变成了一幅画;抬头仰望,蓝天白云;微风轻轻吹来,带来了诗情画意。对于终日忙碌的他俩,这真是一次难得的旅游和享受。两个人手舞足蹈,高兴得像小孩子。

悲剧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田力不小心一脚踩空,高大的身躯打了个趔趄,随即向万丈深渊滑去,周围是陡峭的山石,没有手抓的地方。短短的一瞬,贺兵兵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下意识地,一口咬住了田力的上衣,但同时他也被惯性快速地带向岩边。仓促之间,贺兵兵抱住了一棵树。

田力悬在空中,贺兵兵牙关紧咬,他们就像一幅画,定格在蓝天白云大山悬崖之间。

贺兵兵不能张口呼救,一个小时之后,过往的游客救了他们。而这时的贺兵兵,牙齿和嘴唇早被鲜血染得鲜红。事后,有人问贺兵兵怎么会只用牙齿就能咬住一个人而且能挺那么长时间?贺兵兵回答:“当时,我头脑里只有一个念头:我一松口,田力肯定会死。”

这种朋友就是能够显示自己本色的人,他没有虚假的面具,能够与你真心交往,与你同甘共苦。这种人肯定不是浅薄之徒,他们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能帮助你不断地进取、成为你终生的骄傲。

但是,现在这样的朋友实在是太少了,到哪里去找这么好的朋友呢?这已经成为困惑我们现代人的一个问题。

患难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这就是岁寒才知松柏之后凋的道理。

3.不问苍天问鬼神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先进》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在《雍也》篇里,当孔子回答樊迟关于什么是明智的问题时,已主动以鬼神的问题为例说:“致力于人世间该做的事情,对鬼神报敬而远之的态度,就可以说是明智的了。”

在《先进》篇里,子路又不明智地提出这个问题,向孔子讨教怎样侍奉鬼神。所以孔子反问他说:“人都还难于侍奉好,谈什么侍奉鬼呢?”

问题是,子路就是这样一个不“明智”的人,一问不成,又生一问:“能问问死是怎么回事吗?”其实还是一个“鬼”问题,所以孔子又一个反问把他推开:“生还没弄清楚,怎么能搞得清死呢?”

那可真是问得蹊跷,答得巧妙。

其实,孔子也不完全是顾左右而言他,把子路的问题推开在一边。在孔子看来,鬼神的问题,生死的问题,都是探索宇宙奥秘、生命本质的大问题,不是一句两句话可以说得清楚的,也不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所能搞得清楚的。

“生死”是现代医学都还难以解说清楚的概念,至今人们也只能以“心脏停止跳动”来“描述”“死”;佛教、道家则谓生即是死,死即是生,从“四大皆空”的理论看来,生与死并无明显的界线和区别;迷信的人则认为,死就是灵魂出窍,任何生灵都有不可见的灵魂和可见的躯体两部分,灵魂可以升天,可以入地,生灵可以互相转化,持此说者便相信鬼神;无神论者则认为人死如灯灭,死了就了了,什么也没有了。至于死者临终的心情、感觉如何,这是科学家通过观察、实验等等手段,经过长期研究和探讨,至今还“说不清楚”的问题。既然如此,孔子又怎能向他的弟子解答得清楚呢?

但是,孔子毕竟是伟大的教育家,当他遇到学生向他提出自己难于解答的问题时,他不是简单地回答“不知道”,也不指责学生,而是绕开问题,用“未知生,焉知死”一句反问,引导学生的思想,既保护了学生探讨问题的学习积极性,又回避了解答不清楚的问题。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所以,对自己搞不清楚的问题,既不要盲从迷信,也不要简单否定,最好是抱以一种“阙疑”的态度,敬而远之。这种态度实际上是现实而理性的态度,也是最明智、最科学的态度。

解决了死亡的问题,就可以解决衰老的问题。人谁不老?

一般人都被生老病死困扰,一提到“老”字就想到“死”,以为不祥,并真切地知道自己将老、将死。无论现在是50岁、40岁,还是30岁,甚至20岁,一种对死的恐惧造成了对生的恐惧。

就这样,他们又怕生,又怕死,对“老”字避如仇敌。

但刚好是这样,他们衰老得更快,因为恐惧让人衰老。

只有旷达之人才参透生死玄机,将生命看作一个自然的过程,既不可喜,也不可悲,“这样就这样”,以没感觉换取大感觉。

古希腊智者阿那克萨哥拉听到儿子病亡的消息后,与朋友们神态自若地聊天,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悲伤?”

阿那克萨哥拉平静地说:“从我儿子生下来那天起,我就知道他终有一死。”

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在丧母之时饮酒自如,也是同理。

只不过中国人更性情一些,阮籍虽然在母亲死时与朋友在另一处“饮啖不辍,神色自若”,但在葬母时却“饮酒二斗”,然后大哭大号,吐血不已。这说明,他还是悲痛的。

孔子在他最心爱的弟子颜回死时长叹说:

“噫,天丧予!天丧予!”

非常悲痛。

相比之下,阿那克萨哥拉要达观些,有庄子丧妻时鼓盆而歌的风范,就差没说“死得好”。

因为爱死者,所以在他(她)死时不能过度伤悲,用把自己活得更好看作是对死者的最好安慰。

再从孔子对第一个提问的回答,我们不难看出:孔子重视“生”而忽略“死”,主张要好好对待活着的人,即厚养薄葬。由此可见,孔子是一位不信鬼神的无神论者!要不,他怎么不借学生提到这类问题时,大谈其鬼神之事呢?相反,用了“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和“未知生,焉知死”两句反诘语,表明了他无神论者的坚定立场。

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

将问题的关键拉回到当下来。当下应该做什么?

应该做事,应该快乐。

孔子不是把问题留待以后解决,而是为我们提供了一整套当下就很受用的思维方式,用以激励我们的人生,完美我们的生活。

“不知老死将至”就是“不知死之将至”。人要是修炼到了“不知死”的地步,那就真的很快乐了。

孔子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死将至。”就是说因为快乐,所以不知道老。并非不知道老,而是因为快乐,所以无所谓老不老。其实人老了才好玩,因为老人可以放得开、很自由,如孔子所言“从心所欲”,是人生最高境界的时期。孔子晚年才成圣,他在家乡读过的晚年比早年求仕、中年执政,再后老的周游列国都要爽。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之。”又说:“君子求诸己。”都强调了“己”的重要性。“己”就是自己,自己把自己搞定了,才能搞定别人。孔子说的“已欲达而达人”就是这个意思。

4.文人心态的不平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论语·先进》

尽管孔子一再强调“富贵如浮云”,但是很多人还是难以抑制住那颗追求富贵的心态。但是,富贵可求吗?我们来听听孔子是怎么说的。孔子说:“富裕如果真是可以求得到的话,就是做那拿鞭子的苦差事,我也去干。如果求不到,那还是让我做自己喜欢的吧。”孔子的意思是说:如果真有什么行当(比如说炒股票,炒房地产,炒猫儿狗儿等)可以弄“发”的话,就是让我弃文经商下“跳蚤市场”去,我也愿意干。问题是哪能有这档子好事呢?须知“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啊!所以,还是让我干自己的老本行,做一个文人,研究我的诗、书、礼、乐吧。

这里的关键在于,“富而可求”只是一种虚拟,孔子压根儿就没有拿它当真。之所以这样说,正是为了强调富绝不可求得到。

但是,假如我们执意要问:富的确可求,下“跳蚤市场”或别的什么“海”就可以捞上一把,甚而至于成为大款,成为先富起来的人,孔子又会不会改变回答呢?对于我们今天面临“下海”困惑的读书人来说,选择的艰难恰好是在这里啊!

这也是当今读书人心态最为不平的一个话题了。别的不说,我们光看看孔子的两个学生颜回和子贡的境况。孔子说:“颜回的学问道德都差不多了吧,可是常常贫穷得没有办法。子贡不安本分去经商,却发了大财,猜测行情每猜每中。”

品学兼优的颜回饿肚子,住贫民窟,穷得响丁当。而不安本分的子贡却经商致富,成了款爷,手拿大哥大,信息灵通,股市行情如在掌中,一句话: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