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保持良好的情绪与情感(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
16922100000007

第7章 情绪困扰的调适(1)

情绪的困扰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平常,人们经常是毫无觉察地就被卷入情绪的困扰之中,而且往往挥之不去,愈想摆脱,它与你反而贴得越近。

有许多人心想,只要远离人世的纷纷扰扰,就一定能够自由自在。这是不切实际的空想。

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为自己设定一套摆脱世间烦恼的“出世线路”。无数的事例已经证实,你永远也不要设想那一个世外桃源是为你而准备的,就像孙悟空再有能耐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一样,你只能生活在尘世之中。

情绪的困扰令人生厌,但这是谁也无法回避的现实,最为重要地是我们如何面对这些困扰,并且寻找合适的、合理的方法去调节自己的情绪。

情绪困扰的内容

自古以来,人本身最具有讽刺意义的弱点就是不能够真实地衡量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众所周知,青少年是人生的黄金年华,本来应当是星光铺满天、鲜花开满山的感觉。但是,许许多多的青少年却未必能够真正地感受生活的美好、幸福和愉快,反倒是没完没了的、甚至是无缘无故的忧伤、不安。具体说来,青少年的情绪困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情绪易于波动的两极性使他们烦躁不安

巨大的、陡然的、有时是毫无戒备的情绪反差使他们对自己产生了莫名其妙的感觉,伴之而来的情境有三种:

首先,孤独与寂寞。

青少年既喜欢团体生活、崇尚团队精神,又喜欢独自深思、追求个人特色。一般说来,青少年身边朋友的数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地减少,慢慢地,他们就走向了闭锁自省、内心自白和独自探索的道路,并且在这条道路上要东张西望地很长一段时间。

其次,忧虑与不安。

对现在尚不能做出决定的事情常常给人们带来一定的压力,这种压力又会使人们产生担心,担心不久的将来或许会产生不愉快的结果。这就是不安。一个人处于忧虑不安状态时,通常还会伴随有幻想与想象,有时还带有一定的恐惧情绪。一般说来,夜间的梦境与白日的遐想都能够成为宣泄和寄托忧虑不安的机会。

第三,苦闷与忧郁。

现代社会中,青少年日益增长的独立性倾向与家庭、学校管教方式的冲突,是引起青少年苦闷的一个重要原因。翅膀还没有完全长硬的青少年总试图去飞翔,试图自己去支起一片蓝天。单飞的欲望与父母、老师的严厉管教必然会发生一定的摩擦,使青少年处于一种苦闷的境地之中。忧郁则大多来自于各种各样的挫折。有些看起来原本无关紧要的挫折在青少年的眼里,却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使他们陷入自我责难、自我徘徊的阴影之中。

忧郁是一种非常有害的情绪体验,青少年一定要注意克服。

二、否定性情绪的存在使他们感到困惑

肯定性情绪的存在肯定有助于人格的健全发展,否定性情绪虽然并不一定会给人格的健康发展带来极大的伤害,但肯定会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对青少年而言,由于他们还不太了解情绪反应的许多内在机制,因而,常常对否定性情绪充满了困惑,这种情绪上的困扰也有损于人的身心健康。

其实,无论是哪一类情绪,只要能够正常地作出反应,都是人们适应环境并且获得不断发展所必备的一种能力。例如,当人们感到紧张之时,伴随着心跳的加快、血压的上升,肝脏中储存的糖分能够重新回到血液之中,血糖的含量就会提高,血液将这种营养大量输进大脑与肌肉,体力就会增强,人体的反应能力也会得以提高。

有人说,不知道忧伤,就不会对别人的痛苦产生同情之心;不知道沉默,就体会不到庄严的氛围;不知道烦恼,就体验不到深沉。这多多少少也能够反映出否定性情绪的作用,否定性情绪既让人们的情感世界变得丰富多彩,也能够反衬出肯定性情绪的深度。

当然,对大多数青少年来讲,否定性情绪依旧是情绪困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紧张

紧张是缺乏勇气与胆小害怕的一种表现。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有一种轻松自然的感觉,一旦意识到有某种危险的、威胁性的情况快要出现之时,人们就会感到紧张。

紧张时常使人们感到心理压力的存在,使人们很难镇定自若地对付眼前的局面。

但是,只要正确地认识到紧张的合理性,紧张对人们的行动反倒有促进作用。紧张使人们的行动比平时更有力量,使人们的反应更加敏捷,也能够培养我们严密的思维方式,有时还能够进一步地激发我们的内在潜力,不仅能使我们躲避危险,还能够帮助我们去创造许多崭新的奇迹。

(二)内疚

内疚之情是一种自我反省、自我检查与自我谴责的体验,内疚通常与一个人的道德良心紧密联系在一起。

青少年朋友的内疚之情时常伴随着后悔之意。例如,与自己的同桌开了一句过火的玩笑,让他感到尴尬,自己则十分懊悔;答应给自己的一位朋友借一本好书,结果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借到,自己便有些内疚。在许多情况下,也许只是稍稍地损害了他人的利益与情感,也许不是自己的原因而未能履行一定的权利与义务,青少年学生都会产生一定的内疚之情。

内疚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情绪体验,它能够帮助人们正确地进行自我反省。但是,不可以长期压抑于心间,而应当正确地认识内疚的作用。千万不可以总吃后悔药。

(三)愤怒

人为什么会产生愤怒之情?这值得琢磨。一般说来,愤怒并不是由于感到不安全、不稳定、不顺利,而由于自己的自尊心和人格受到了羞辱和挑衅。

不可以动不动就愤怒,那是没有教养的一种表现。为了正义,为了真善美,对假恶丑表示愤怒则是很应该提倡的。

(四)悲伤

烟雨凄迷的时节,秋声格外让人悲。

悲伤之时,人体的机能会出现收缩现象,这是一种和缓的收缩,与恐惧之时强烈的收缩有所不同。长时期的悲伤不利于人体的身心健康。

(五)腼腆

通俗地讲,腼腆就是害羞。

青少年虽然还没有完全走上社会,但他们对腼腆的体验却毫不逊色。在讲演会上发言、与陌生人谈话、参加一个什么会议、主持一项班级工作,都会使他们感到害羞。

三、情绪障碍的出现使他们深感难受

一般说来,情绪障碍通常表现为三种情况:其一是情绪的强烈反应,超出了身体器官所能承受的强度;其二是长期地压抑情绪,不让情绪通过合理的途径宣泄出来,造成抑郁性障碍;其三是全凭感情用事,用情绪来左右自己的行动,有时候还错误地乱发情绪。

狂喜、狂怒、极度恐惧等就属于过分强烈的情绪反应。过分强烈的情绪通常带有小题大作、借题发挥的味道,有时是人们对外界客观刺激产生错误判断的结果。过于强烈的情绪反应对人的身心都会产生一定的危害。例如,中医上所讲的怒伤肝、恐伤肾、忧伤脾,指的就是过度猛烈的喜怒哀乐会超过身体器官的承受能力,从而导致身体病变。狂怒是一种极其恶劣的情绪,会使一个人丧失理智。人处于狂怒的状态之中,会产生一种破坏性的欲望,这种破坏具有扩散性,无论是有价值的物品还是无价值的东西,都会遭到破坏。狂怒通常伴随着清醒之后的无尽悔意。

过分紧张也会破坏人们正常的环境适应能力与反应能力。过分紧张时,人往往变得胆战心惊、六神无主、不知所措。例如,本来背得滚瓜烂熟的诗词,到了讲台上却张口结舌;本来练习了千百遍的数学公式,到了考试时却忘得一干二净。此时的紧张已经超过了正常限度,破坏了人们的行为反应能力。

对任何事物的过分厌烦同样会对人们正常的行为反应、环境适应能力造成障碍。

过分厌烦的人往往对一切事物都没有兴趣,既讨厌周围的环境,也讨厌学习,还讨厌自己。长此以往,就会自动放弃个人的一切努力,自暴自弃,在百无聊赖的氛围之中虚度年华。

这些都属于情绪的过分暴露与宣泄所造成的不良反应。有人正好与此相反,根本就什么也不暴露,什么出不去宣泄,任凭恶劣的情绪在自己的身心内部翻江倒海,宁愿痛苦也不愿表露出来,这种状况容易导致抑郁性障碍。

抑郁性情绪障碍在青少年之中非常普遍,这与他们的闭锁心理有关,心理上的闭锁性很容易让他们滑入抑郁的泥沼之中而不能自拔。

至于全凭感情用事的情绪障碍,也同样地困扰着青少年的学习与生活。例如,有的青少年今天高兴,就学习;明天由于受了点委屈不大痛快,就不学习,哪怕马上要考试也不顾不管。有的书将这种人称之为性情中人。我们在生活中,不可能做到一帆风顺,整年都是艳阳天,如果感到高兴就有兴趣去学习、去处理事务,感到不高兴就一切拉倒,那是十分糟糕的事情。往往在这种时候,正是考验一个人意志力与自制力的时期。

面对如此形形色色的情绪困扰,青少年应当如何去进行预防和调适呢?下面将有针对性地加以阐述。

培养积极的情绪

积极的情绪是我们生命中的快乐交响曲。它是人们体验幸福人生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享受快乐

一位名人这么说过:成功是98%的汗水加2%的天才,而乐观是使你坚持下去的动力。

快乐能够使人更加自信、更加自强、更加自立,也能够使人更加富有活力、更有朝气、更容易被别人所接近并且接受。快乐与人们的需要(也就是欲望)唇齿相依,一般来说,需要被满足以后,人们就会产生快乐的感受,需要未被满足,人们就会产生痛苦之情。

青少年应当如何更好地让自己快乐起来呢?

其一,积极地进行自我暗示。

换句话说,就是相信自己肯定能够快乐起来,即使遇到了烦恼与挫折,也不要轻易放弃这种积极的自我暗示,并且让这种暗示深深地珍藏在自己的潜意识之中,使其能够随时随地自动地发挥功能。一个总是相信自己能够快乐起来的人是一个精神健康、乐观向上、积极主动的人。

快乐确实是个诱人的东西,而积极的自我暗示能够成为诱发快乐的生命之源,使快乐的精神种植在我们的思想之中。

其二,将理想转化为经过努力便可达到的具体目标。

人为什么有时候会感到失落、感到不愉快呢?就是由于自己的目的没有实现,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

青少年不能没有理想,就好像汽车不能没有方向盘一样。理想是一种方向,一种指引我们努力进取、不断开拓的方向,倘若没有理想,人生就没有了指示灯,就好像船只找不到航标。

有了理想,我们的各种活动才具有了内在的动力,我们的学习才更加有的放矢。

但是,由于理想在目前是难以实现的一种大目标,因而,很可能让人们产生不太现实的感受。为了使理想的指导性更加鲜明地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青少年一定要把理想转化为各种切实可行的小目标,这些目标是经过努力就可以达到的具体任务。这样一来,既能够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生活,使自己有事可做,还能够完成在各种具体任务、克服各种困难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的魅力。

快乐的内在本质在于奉献与发现,而不是等待和索取。尽快地投入到自己的生活与学习之中,将一个个具体的小目标作为自己目前奋斗的动力,才能够体会到快乐的生命力。

其三,将自己内心中愉快的感受表现出来。

表现自己的快乐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不仅能够使自己显得更加轻松,还能够营造一个美好和谐的交往氛围。

有人喜欢独自享受自己的快乐,不愿意让别人来一起分享,那实在是不懂得生活的艺术。表现自己内心的喜悦之情,那是十分富有生活情趣的一种暴露,暴露出自身的真情实感,该是多么地令人感激。常听有人说:你快乐,所以我快乐。虽然这在逻辑上或许显得有些笨拙,但确实也反映出人们对快乐的期盼之情。主动表现自己的快乐,正好能够满足人们的期望。

当然,表现快乐要选择合适的方式,不可以狂喜狂叫地吆喝着自己的快乐,比较好的方式是面带笑容对待每一个人、对待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必须是发自内心的笑容。

表现快乐更不是卖弄与炫耀,不要以为自己实现了一个预定的小目标,取得了一个小小的成功,就不同凡响了。炫耀表现出的快乐只是一种轻浮的东西,不仅没有份量,而且还会大打折扣,别人还不一定买帐呢。

其四,适当地搞一下自我奖励。

自我奖励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举动。自我奖励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肯定,是自己对自己付出的努力在情感上、精神上、物质上的全面认可,那真是一种其乐融融的感受。有了这种感受,你绝对会把快乐视为生命的宝典。

借助于自我奖励所体味到的快乐不是沾沾自喜。沾沾自喜是自傲、自大的一种表现,自我奖励则是建立在务实基础上的自我认同,这种认同有其存在的基础与价值。

自我奖励的方式多种多样,青少年完全能够放开心思尽情地加以选择。例如,背完了200个单词,你可以奖励自己去看一部影片;期中考试获得了全年级第三的成绩,你可以奖励自己周末到公园去游玩一趟。

其五,将自己置身于有上进心、乐观的人群之中。

与有上进心的朋友一起交流思想体会、探讨人生问题,是非常愉快的事情。有上进心的人通常会给你带来许多建设性的建议,会为你的奋斗提供一种榜样的力量,使你更加清晰地知道时间的宝贵。

与乐观的人一起生活,他们爽朗乐观的性格会成为一种健康的外部环境,为你的不断上进提供精神上的力量,乐观的人会以一种大度胸怀来包容你,会以一种幸福的心境来感染你,使你的生活拥有更加宝贵、更加灿烂的阳光。

假如你终日与情绪低落的人生活在一起,你一定会慢慢感到自己变得多愁善感起来,斗志也会一天天地消沉下去。时间一长,自己也说不定会变成一个庸庸碌碌的人。

二、托起希望

希望是一种向往明天、憧憬未来的情绪体验。

托起希望意味着我们正在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有人说,青少年没有显赫的地位,没有沉甸甸的财富,也没有响当当的荣誉。然而,我们要说,青少年拥有人类最有潜力的字眼——希望。

鲁迅先生说过,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希望能够激励我们去超越一切困境、战胜一切困难,希望也能够引导我们去展现自己的风采。

青少年应当如何更好地托起希望呢?

(一)大胆地做一回“白日梦”

这里的“白日梦”是指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期待,虽然目前尚且不能实现,但它能够为自己的明天进行一番像模像样的规划与设计。“白日梦”有许多好处:

“白日梦”能起到心理暗示的作用;

“白日梦”可以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松弛;

“白日梦”能为人们提供前进的动力;

“白日梦”还可以消除人们的一些心理上的疲劳;“白日梦”也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

(二)想象你自己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