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北京的那段日子我始终记得很清楚,尤其是那个影响我的同龄人。
那晚我刚下飞机就直奔事先联系好的地点等待接我的人,首都的机场就是大,人群如热锅上的蚂蚁,折腾了半天还没有一一对上号。我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独自在若大的飞机场盘旋着,正如一只蚂蚁在鲜奶蛋糕上来回盘旋不知从何下手才好,也许上天总喜欢给人一些出乎意料的惊喜,转瞬间就撞上了接我的人。
他看起来很强壮,我总以为他比我大很多,他从不多话,偶尔说几句夹生的北京话,我开始很仔细地注意这个人了,可是我总找不到可以使我钻入这个人内心世界的夹缝。他是我叔叔的亲弟弟。他哥说他已经退学了,为此我觉得挺可惜的,更令我不可思议的是我们同龄。
我冲着他微笑地问他的名字,他爽气得很,很快地就告诉我他叫小宝(这是他的小名),我忍不住地转过身偷笑,总觉得这名字和他的人可太不般配了。
假日期间长城、故宫满是游人哪有我挤得上的份,只好无奈地到颐和园爬万寿山了。
小宝和我一起去的。万寿山实在是难爬,可小宝却微笑着向我伸出手臂,我扶着便有了力气。这个小细节足以让我对这个人没有了戒心,我们开始聊天,我问他为什么退学,他很坦然地回答了我:“因为学不下去了。”我没有出示自己内心上千个问号,只是默然地点点头便又朝他微笑。后来他拉住我让我先坐下,歇了一会便和我谈到一些足以影响到我的事情,他说:“其实我很清楚我们是同龄人,而你在念书我却算是‘无业游民’,不过我认为许多事情还是因人而异的。”好一个“因人而异”,我很欣赏这四个字,接着也向他讲述了一些我的观点。他很虚心,没有对我的话产生任何反感。
回到宾馆,我总在想小宝似乎给了我不少影响,那么这是怎样的影响呢,就连我自己也很难说清楚,好像就是让我懂得如何去善待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