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讲给中学生的课外知识——诉·心灵欢歌
16922200000008

第8章 古诗文

初中时代,我们发了一本《古诗文诵读》,这真是一本好书,不过我在初二时才开始泛泛地读它。在此之前,我对古诗文的接触也仅来自于书本。

上了初二,先开始是由语文老师布置我们读背的,每次早读课都要检查一篇,这是必须完成的。于是,我就从背古诗开始了对古诗文的认识。

自然是为了应付,我总想办法以最快的速度记上它,然后将它抛在一边,但随着对古诗文的接触,我渐渐地品味到了它的绝妙的意境,时间长了,有些诗文经常在脑海中“放映”,我倒是觉得它的好处。

这本书大体按时间来排序的,但它又将诗、词分类,很有系统性。古诗文的诵读,不仅有益于语文水平的提高,而且对思想上的影响也是很重要。古诗文可以使人信心十足,“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每当读起这些诗句,心中总是热血沸腾,坚定了人生信念,充实空落的思想,古诗人让当代人体会了古人的抱负,以及欲报国却又往往无门踏的心境:“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哀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当然,古诗文中也有许多描写壮丽山河景色的句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让人读来心胸开阔,跟前不免也浮现出壮观之景。古诗文表达了作者复杂的心境,往往要在反复诵读中体会。

初中虽未接触太多的古诗文,但我对它的印象已初步形成,我在以后会继续接触这些文化精粹。而且我把现在教学中提倡的创新与传统文化看得很紧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创新不能无源,它是要建立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上的,正如鲁迅《拿来主义》中所说:“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