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话说中国——古代陶瓷
16922800000007

第7章 秦始皇兵马俑

现在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秦始皇兵马俑。1974年3月,在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陵东1225米处挖掘出了大批兵马俑。这些兵马俑排列有序,造型生动,比例适当,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成就。

在秦始皇陵已出土的三个兵马俑葬坑都是用青砖铺底,随葬的兵马俑大多有8000件。一号坑大约有6000件,由步兵和车兵掺杂编制,四周回廊上持弓箭的武士为前锋、后卫和侧冀,步兵与战车组合的纵队占据中间过洞位置。

兵马俑

这些俑基本属于步兵、骑兵和车兵三个兵种。就级别而言,有将军、军吏、武士三种级别。兵俑中的将军大都身高1.96米,头戴双卷尾长冠,身穿双重战袍,外罩铠甲,足登方口翘头鞋。他们有的双手交叉叠于腹前,按剑而立;有的一手执剑,作沉思状,威严冷静、坚毅持重,完全一副久经沙场、身经百战的大将模样。

武士俑虽然数量众多,但各具面貌。骑兵俑可能是体重较沉,在制作过程中陶马不堪重负,因此基本上都是倚马而立姿势。他们头戴圆形巾帻,两侧组带相结于颏下,上穿紧身窄袖短袍,外披齐腰铠甲,足穿皮靴,一手牵着缰绳,一手拿着弓箭。

秦始皇兵马俑

跪姿和站姿的射手俑,皆束发挽偏髻。跪射俑右膝着地,左腿弓曲,身披铠甲,右手握弓,左手扶弓。立射俑着战袍,穿皮靴,步子呈“丁”字形,双手呈张弓搭箭之状。

御手俑在车兵中居中,两臂前伸,手持缰绳作驾车状,装束较车士及一般武士俑更高级。发髻右偏,头上戴有圆形软帽,上加单卷尾长冠,脖子上围有又高又厚的方领,带袖铠甲内穿有战袍,且有护手甲。

车士俑置于御手的两边,生动、雄健。他们有的戴圆形软帽,有的戴单卷尾长冠,都身穿战袍、铠甲,手拿矛、戈等长柄武器。

马俑有驾车、坐骑两种,都抬头挺立,张口、瞪眼、竖耳,机警而雄健,呈整装待发、一展雄风神态。这三个俑坑出土陶挽马和乘马与真马大小相差无几。马身以墨色或褐色为主,牙与蹄甲为白色,耳、口、鼻孔内为红色,鞍以红、白、赭、蓝色为主。从整体形象看,这些马昂首挺立,强健有力,凝神远方,明亮有神;胴体筋腱有力,四肢健壮发达。

你们知道俑是什么吗?

古时候,奴隶主死后,往往要用活的奴隶陪他殉葬,他们认为这样一来,奴隶主在阴曹地府也能驱使奴隶为他赶车、做饭、劳动。后来,不用活人陪葬了,便改用木制或泥制、陶制的人形偶像,这就是俑。以后俑也包括葬品中的其他动物偶像,如马俑、牛俑、鸡俑、狗俑等等。

你们知道车左俑吗?

车左俑位于战车的左侧,一手作按车状,一手作持长柄兵器状。古代战车上有三名甲士,其职责他别是:御手负责驾驭车马,车左和车右分别负责与车两侧的敌人格斗,所谓“左攻于左”“右攻于右”。古代的车战,是双方的战车相向冲击错毂交战,车左和车右的分工是为了与这种战法相适应。

大开眼界

陶俑在制作上采用模制和手捏结合的方法。工匠艺术家们在捏塑过程中运用贴塑、刻、划等技法,根据长期对不同人物的观察尽情地发挥个人的想象。俑的脸型、神情多种多样:有的脸长方、宽额,有的圆浑、两颧隆起;有的剽悍,有的清秀;有的憨厚朴实,有的精明干练。须发的样式也各不相同。蓄须有的呈牛犄角上翘,面颊浓髭相连;有的几缕长须;有的只留短髭。发型也奇异多变:长发绾髭,髭有锥形有圆型,位置有偏有正。脑后发辫或盘成十字形、大字形,或盘成枝丫形。姿态除少数立射、跪射俑和驭手外,大部都呈立势,右手握武器,左手下垂,身体多为模制。军阵这一主题要求武士姿态挺直,整齐划一的排列自然形成军阵整体肃穆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