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才子佳人多不贱
16960500000053

第53章 读书篇 虽九死而犹未悔:民国苦学(4)

家庭困顿不堪,前途渺茫不测,写着写着,沈宗瀚忍不住双泪长流,当他写道:“松风长啸,其游子之悲鸣耶!细雨绵绵,其游子之泪珠耶!”内心一阵酸恻,一直支撑他的读书信念也似乎有些动摇,不过当想到自己远赴外地求学不是为名为利而是为“增进学术与服务之能力”,他的内心又渐渐变得坦然而坚定。

为了不让眼前的困难击倒自己,为了能让自己的求学之路穿越一切障碍,沈宗瀚至此开始从宗教中汲取力量。每当心灰意冷,胆怯彷徨之际,他就祷告:

“余之读书为役于人,非役人也,为多做有益于人之事,且为最无告最大多数的农民服务,非为谋个人名利。如求学有误,祈上帝启示,如无误,请上帝玉成我志,予我勇气。”

自知家庭穷困,读书机会来之不易,沈宗瀚在北京农专上学时,惜时如金,异常刻苦,从不闲谈与游览。他一天的作息安排如下:

早六时,起床,洗脸,操场快走一圈,读英文生词,抄录小册,放入口袋,随后朗读课文。

八时,上课。除了英语和算术,其他科目,所有问题当堂解决。考试前再温习一遍。

傍晚,学习文法、造句。

深夜,演算数学题,读英文,写日记。夜十二时休息。

夙兴夜寐,天天如此。

因用功过度,他曾患脚气肿,住院两周方愈。

同学劝他爱惜身体,张弛有度,他口头答应,私底下却感叹:“我学不如人,若不迎头赶上,则成不学无术之人,在社会为一寄生虫,余生何为,倘勤学而死,尚可显示余之努力,所谓鞠躬尽瘁是也。勤学而能自立立人,做一番轰轰烈烈之事业,则生而有趣矣。”

就读北京农专,省吃俭用,一年至少需要160元,对沈宗瀚来说,这160元全靠借贷,账单如下:

衎臣伯20元;四姑母10元;大哥叔仗吴先生14元;谢楠寿同学20元;劳侃如同学20元;叶椒岚表弟10元;家族祭款24元,共计118元,尚短缺40元。经与大哥二哥相商,这40元由大哥二哥轮流设法筹措。

这个账单压在沈宗瀚心头重若磐石,他不敢偷懒不能懈怠,只有加倍努力,以优异成绩回报亲友的倾囊相助。为了增长知识,沈宗瀚不独死啃书本,遇见道德高尚学问渊博的良师益友,他从不放弃讨教切磋的机会。沈宗瀚有心留学,同学劝他投考清华,因清华是留美预备学校。清华特别重视英语成绩,若想考入清华,必须自修英文。1916年冬,沈宗瀚全力以赴自修英语打算投考清华,那是他一生最用功的一年:

黎明即起,在操场背诵50个单词,晚上读英文或作文,夜间温课至凌晨1、2点,有时鸡鸣时才睡下,渴睡时就吞食两个生鸡蛋,一来提神,二来充饥。沈宗瀚记忆力欠佳,就将生词抄录在小纸片上放入口袋,随时取出来读,别人看见笑他太痴,沈宗瀚则在心里安慰自己:“世人何知余心苦,误笑同为庸碌人。”

在后来的考试中,沈宗瀚的成绩合格,但口试英语惜未通过。苦学未获回报,沈宗瀚并不后悔,因这一年来,他的英文生字量大增,且养成了阅读英文书籍的习惯。事实上,这一年的苦学英文,为他后来的自费留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北京农专三年苦学,沈宗瀚收获如下:农业方面的知识基本掌握;英语阅读和写作均无障碍;结交良师益友,学养大大增加;养成刻苦自学的习惯。在生活节俭方面也足堪自豪,三年只花费400元,其中有6、70元尚用于购买参考书籍。

那时,京城嫖妓之风盛行,可沈宗瀚却洁身自爱,哪怕是老师邀请其冶游,他也不为所动。他的一些同学深陷赌嫖之中不能自拔,而沈宗瀚却难能可贵地做到了“出淤泥而不染”。他说:“余自17岁立志以来,深恶嫖赌,常劝同学戒嫖赌最好之法,为绝对不做第一次。做了第一次,要不做第二次,比不做第一次更难。余富于感情,常惧自己不能管束自己,故对嫖赌绝不破例。”

沈宗瀚毕业后,辗转换了几个职业都不甚适合,他不善应酬,不惯逢迎,他深知自己这样的人倘想自立于社会,唯有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他在日记里写道:

“傍午往胡宅拜寿,余因不善讲官话,缺乏交际手腕,经济又不充裕,与人结伴,深感乏味。他人嬉笑作乐,余反觉愁闷,在人群闹热中尚不如斗室开卷之有益。回章宅后,沉思良久,得到结论:‘如我有学问有能力,人将求我,我才可选择工作,我行我是,求我心之所安,人生始有乐趣,胁肩谄笑,精神上无自由,痛苦孰甚。故今日必须苦学锻炼,后日才得独立自由。’”

有段时间,他在北京做家庭教师,虽有了工作,虽对名胜风景不无向往之心,但他却从不游览,在日记里他告诉了我们个中缘由:

“余终须除绝应酬及游览,以注力英文,盖余若事业成功,日后当不乏游览时机,若求学失良辰,则进益绝难。余生也为学以致用,否则如彼顽蒙,人格云乎哉。”

沈宗瀚喜欢在一年的开始和结束回忆或总结一年的得失,让自己从中获得教益。1918年12月25日,他在日记里写道:

“圣诞庆祝后,归途静寂,默思重新立志如下:(一)一时做一事。(二)不从悔念过去事,过去种种譬如死矣,不徒愁将来,将来种种未可知也,勤做目前之事,时不再来也。(三)毋愁人之误会,忠信终能见谅于人也。(四)行心之所安,毋为名,莫求利。(五)依良心行事,毋曲从人情俗习。(六)安静沉默。(七)忠信诚意。(八)正直勇毅。(九)学有恒心。(十)清洁而有秩序。”

工作后,沈宗瀚一直坚持自修农业科学。1920年1月11日制定自修课程表如下:

农业功课:研究——考察植物病虫害作物栽培法、农民生活及农村经济状况。

读书:今年须看Strasburger’s Botany、Comstock’s Insects、The Knapp Method of Growing Cotton 、日文三宅昆虫学、大工原土壤学、三好植物学、池野植物系统学,每日二小时半。

文学:中文——选读近人文章,每日一小时。英文——读完计划中的书籍,如培根随笔,林肯演讲集,富兰克林传记,威尔逊演讲集。

温习已读之书。

阅各类杂志一小时。阅时事新闻一小时。

苦学多年,满腹知识,但却找不倒合适的位置,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伤感与苦闷难免袭上心头,这时的沈宗瀚就借助手中的笔来倾诉心中的不平与愤懑:

“尝尽苦学味,终是可怜虫。并非怜我生活的艰窘,也不嗟怨上帝待人的不公。学未成,志难从。宿债压迫,罗掘计穷。谋事不谐,渺茫虚空。客窗听风雨,凄凉思入梦。”

好在沈宗瀚从不会因消沉落寞而中断读书的计划,心绪不佳时,他就去读英雄传记,从中汲取营养和勇气。他说:“患难中读英雄传记,足令人奋勉自拔,我虽非英雄,然历经艰险方在学术上稍有成就。”

工作了几年,手头稍有积蓄,沈宗瀚决定自费赴美留学。父亲和哥哥责他不孝,他只得从有限的游学经费中拿出200元养家,这才获得父兄的同意。

在美国读了两年书,钱就花光了。无奈之下,他只得申请清华官费,由于学习成绩优良,清华答应每月补助40美金,这点钱当然不够,他又向国内亲友借了几百元,这才把博士课程念完。

为了读书,沈宗瀚共借债2400元,直到他从美归国后工作了好几年,这笔债才陆续还清。

沈宗瀚自认天资中等,能获博士学位,完全靠勤学苦读。

靠借债完成漫长的求学之旅绝非易事,沈宗瀚曾向人们坦承他历经艰险,苦读成功的几点理由:

一、自17岁起,立志知行合一,学以济世;二、由于亲戚师友之赞助;三、逐步计划,勤学有恒,坚忍不拔;四、不惧失败,百折不回。

沈宗瀚的成功也许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人人皆可成功,只要你有远大的抱负,并能持之以恒地努力。

萧红:为升学,向家庭施行了骗术

萧红的父亲张廷举是省立优级师范学堂的优秀毕业生,毕业时曾获“师范科举人,中书科中书衔”称号。21岁那年,他在汤原县农业学堂任教员,兼实业局劝业员,此后,一直任职于教育部门。

也许是因为重男轻女,也许端午出生的萧红被目为不吉利,张廷举对萧红相当冷漠,近乎无情。

在这个家境殷实的大家庭里,唯一关爱萧红的是祖父张维祯。他视孙女为掌上明珠,给她取乳名“荣华”,他想,来年添个孙子就叫“富贵”,所谓“一凤一龙,荣华富贵”。

读过《呼兰河传》,我们都知道,萧红家有个五彩缤纷的后花园: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的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极少,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

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这花园是萧红和祖父的乐园,正如萧红说的那样:“一到了后花园里,立刻就是另一个世界了。决不是那房子里的狭窄的世界,而是宽广的,人和天地在一起,天地是多么大,多么远,用手模不到天空。而土地上所长的又是那么繁华,一眼看上去,是看不完的,只觉得眼前鲜绿的一片。”

有慈祥的祖父疼爱,有姹紫嫣红的后花园玩耍,萧红虽缺少父爱和母爱,但也拥有了一个快乐而完整的童年了。

祖母去世后,萧红就和祖父睡在一间空荡荡的屋子里。自那时开始,祖父开始教萧红背《千家诗》。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祖父念一句,萧红念一句。那时的萧红并不明白诗句的含义,只觉得这些诗句,朗朗上口,好听也易记,就兴味盎然劲头十足地跟祖父念诗,声音又高又脆,全家五间房哪里都能听见她念诗的声音。祖父逗她:“房盖被你抬走了。”可萧红总改不了这个习惯,一念诗,声音不知不觉变高,祖父批评她:“没有你这样念诗的,你这不叫念诗,你这是乱叫。”

但年幼的萧红却固执地认为,诗,“乱叫”才有意思。

祖父教的两首诗,萧红最喜欢。一首是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萧红觉得“处处闻啼鸟”的“处处”两字“实在是好。”另一首是:“重重叠叠上楼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又为明月送将来”。其中“几度呼童扫不开”萧红根本不知其意,但却喜欢念,且“越念越觉得好听,越念越觉得有趣味”。

家中来了客人,祖父就让萧红背诗。萧红最拿手的就是这首“几度呼童扫不开”。

囫囵吞枣背了几十首诗后,祖父开始给萧红讲诗了。“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祖父解释道:“这是说小的时候离开了家到外边去,老了回来了,家乡的口音未变,胡子可白了。”萧红听了,有几分不安,问:“为什么小的时候离家?离家到哪里去?”祖父解释:“好比爷爷像你这么大离家,现在老了回来了,谁还认识呢?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小孩子见了就招呼说:你这个白胡老头,是从哪里来的?”

祖父这番话让萧红更恐惧了,忙问:“我也要离家的吗?等我胡子白了回来,爷爷你也不认识我了吗?”祖父乐了:“等你老了还有爷爷吗?”祖父见萧红坐在那里愁眉不展,就安慰她:“你不离家,你哪里会离家呢?快,再念一首诗,念春眠不觉晓吧。”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萧红本来很喜欢这首诗,因为她喜欢吃黄梨。但祖父告诉她,那不是黄梨,是鸟,她又不喜欢这首诗了。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尽管祖父做了详细的讲解,但萧红却怎么也弄不明白这首诗说的是啥,不过,她很喜欢这诗,因为诗中有桃花。她想,桃花开了不就会结桃子吗?桃子不是很好吃吗?每次背这首诗,她都会问祖父:“今年咱们的樱桃树花开了没有?”

家族中,另一个疼爱萧红的是她的伯父。

伯父每次来,总会给萧红带来零食、小人书,还有好听的故事。萧红读高年级时,伯父开始教她古文了。有时候,堂哥堂弟和萧红一道听伯父讲古文,讲完,伯父对男孩子们说:“别看你们是男孩子,樱花(萧红的乳名)比你们全强,真聪明。”

当着外人的面,伯父会一个劲夸萧红:“记性好,又机灵。”

伯父讲古文,声情并茂,很投入,一次讲《吊古战场文》,伯父的声音有些哽咽,到最后竟潸然泪下。那堂课,让萧红深深感到战争的痛苦与残忍。那时,萧红只有14岁。

萧红顺利地读完了小学,尽管热爱读书,成绩优秀,但父亲却不允许她升学去哈尔滨读中学。每当萧红提出升学的要求,父亲就阴沉着脸,半天才冒出一句话:“上什么中学?上中学在家上吧。”

满怀读书的热望,却不得不百无聊赖地呆在家中耗费光阴,忧心如焚,急火攻心,不久,萧红病了,全身上下没力气,躺在床上一睡就是十几天。祖父心疼孙女,就求儿子:“叫樱花上学去吧,给她拿火车费,叫她收拾收拾起身吧,小心病坏了!”萧红的父亲心肠硬不听劝,说:“有病在家养病,上什么学!”外祖母也看不过去,就找萧红的伯父,说:“他伯伯,向樱花爸爸说一声,孩子病坏了,叫她上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