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昆虫传粉的花,有不少具有高度适应昆虫传粉的特殊构造,马兜铃就是其中之一。它的花犹如精心布置的“陷阱”,等着一些小昆虫“自投罗网”。
马兜铃是一种药用藤本植物,它的花很像一个斜口的长颈瓶,“瓶颈”里面长有许多朝下生长的倒毛,雌雄蕊都生在瓶子底部,同一朵花中雌蕊比雄蕊早熟两三天,这样可以避免自花传粉。花的里面基部有蜜汁。当花开放时,昆虫在“瓶口”闻到又香又甜的蜜,便想大吃一顿,迫不及待地从“瓶口”爬到基部。可哪知马兜铃“进门容易出门难”,“瓶颈”中的一根根倒“刺”挺直有力,根本无法出来。于是,贪吃的小家伙急了,在“瓶”内到处乱钻。这样一来,把原来身上带来的花粉沾到雌蕊的柱头上,使之完成了异花授粉。
雌蕊受精后,花儿并不马上放昆虫走,直到雌蕊成熟,花药开裂,放出花粉,而昆虫乱撞乱蹦又粘了一身花粉。有趣的是,这时花中倒毛全部萎软了,昆虫终于得以从这朵花中脱身。可是,不知是这个小家伙记性不好,还是贪吃,或许是天生就有冒险精神,它又钻进另一朵花中去吃蜜,结果就可想而知了。马兜铃就是利用这种手段进行异花传粉的。
马兜铃的花瓣像一个长颈的瓶子,这样对于传粉有什么作用?
答:马兜铃雌雄蕊和花蜜都在这个“瓶子”的底部,在瓶颈这一段内生长着斜向基部的茸毛。马兜铃是一种雌蕊先熟花,雌蕊比雄蕊早熟两三天。当雌蕊成熟时,瓶底里的蜜腺分泌出香甜的花蜜,小虫子为了吃蜜就会顺着毛爬进花筒的基部,但是等它吃饱以后,由于瓶颈向下斜生的毛阻止了它的出路,虫子就心慌意乱,东奔西跑,把身上带来的花粉送到了柱头上,这就满足了马兜铃异花授粉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