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地狱离天堂有多远
16980100000016

第16章 坐在湖滩上的老人

劳累了一天的太阳,显得极度疲惫,便拖着满是倦意的身子,一跛一跛地往鄱阳湖里坠。

老人坐在湖滩上,橘红色的阳光洒了老人一脸,老人的脸便红灿灿的,似有团火在老人脸上燃烧,火焰一闪一闪地跳跃。

一个六七岁的小孩蹲在湖滩上玩沙。小孩想垒个人,但沙一次次塌下来,小孩一次次垒。

老人痴痴地看夕阳,看湖。

湖面也被夕阳染成了红色,风吹来,湖面显得更亮,就像一片片火焰,涌动着,跳跃着。一群白色的鸟在湖面上盘旋、欢叫,偶尔一只鸟扎进湖里,倏尔,衔起一条鱼,别的鸟都围过来,都想抢那条鱼。一条扯着帆的船急急地往这边驶来。船的烟囱里冒着袅袅青烟,船上还有人唱歌:

我们俩划着船儿采红菱,

哥哥他多开心,妹妹我多高兴,

就像两角菱从来不分离呀,

我俩一条心……

银铃样脆、冰糖样甜的歌声在湖面上一上一下地跳跃。

夕阳终于坠进了湖里了,红彤彤的霞光渐渐变成浅红。

“爷爷,你想啥呢?”男孩问老人。老人抚了一下男孩的头,笑呵呵地说:“爷爷想以前的事。”“爷爷咋总想以前的事?咋不想后来的事?”

“爷爷已老了,老人爱想以前的事。”老人说着,又看湖,眼光变得痴痴的。湖面上荡起一层层波纹,就像鱼鳞,又好像有成群的鱼在暗红的晚霞里游来游去,有鸟在水里飞翔。

“爷爷看啥?”

“看湖。”

“湖有啥好看的?”

“好看,爷爷再看一辈子都看不厌。”

男孩不懂,看老人的眼里满是疑惑。老人把男孩拉进怀里,说:“你还小,不懂,长大了就懂了。”

“我已长大了。”

老人又笑,屁大的小孩就说长大了。

村里传来狗叫声,很急促。还有大人唤小孩吃饭的声音。老人问:“饿不?”

男孩说:“不饿……我老了,也天天同爷爷一起看湖。”

“你老了的时候,爷爷的骨头早变成灰了。爷爷剩下的日子不多了,爷爷不想死,还想再活十几年,想把你拉扯大。爷爷最放心不下你。”老人说着,鼻子一酸,两滴泪就从眼眶里滚落下来了。

男孩拿手拭老人脸上的泪,“爷爷才不会死呢,爷爷可活到一千岁。我长大后,做好漂亮的房子给爷爷住,天天买肉给爷爷吃。”

老人把男孩抱进怀里,抱得好紧,“我的乖孙子。”片刻,老人又说,“我现在告诉你,我为啥爱看湖。因为湖里有你奶奶,有我的儿子。我儿子是好样的,他连救了五个人,儿子没了,你奶奶的脑子就坏了,说要去湖里找儿子……”老人的声音哽咽了,再说不下去了。

“爷爷不哭,爷爷哭了,我也哭了。”男孩真的哭了。

“好,好,爷爷不哭。”老人止了哭。

“爷爷恨这湖不?”

老人摇摇头,“不恨,相反我爱这湖。”

男孩说:“我恨。”

“不要恨湖。湖养了我们,没有湖就没有我们。”

此时,白色的暮霭从湖里慢慢钻出来了,渐渐扩散,笼罩了一切。天色渐渐地黑了。湖滩上传来纺织娘、蛐蛐等各种虫的叫声,它们好像比赛谁的嗓门大,一个个叫得歇斯底里。

“回家吧。”老人站起来,拉起男孩的手就走。

“爷爷,我爸妈为啥不要我?是不是我一身的疤吓着了他们?”

“你爸妈肯定有难处,你被火烧了,他们没钱治,就丢在我门口。我死后,你爸妈肯定来接你回家。到时,你不要恨你爸妈,要听他们的话,嘴巴要甜……”

“嗯,我不会恨他们。”

“爷爷死了,你也别难过。”

“我难过,我会天天哭。”

半个月后,老人就病倒了。医生说老人得了肝癌。老人回家的当天晚上就一步一步往湖里走。

男孩总坐在湖滩,痴痴地看湖,一看就老半天。

《坐在湖滩上的老人》是陈永林为数不多,特意淡化情节的一篇小说。场景设在傍晚的鄱阳湖滩上,以一老一少的对话推进小说的叙述,孤寡老人的儿子为救人死在湖里,老伴发疯也跳了湖,可他对生活仍抱着温情的态度,对收养的男孩耐心教导不要恨,要有爱。整个叙述节奏轻盈、舒缓,体现了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对苦难的宽容。正是这种情怀,使主题缓缓提升到一种诗性、神性的高度看待命运,看待“活着”,读来温婉亲切,意味绵长。(常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