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碑林集刊(十六)
17011700000028

第28章 唐代姚闉及其子姚伾、姚侑墓志的学术价值(1)

赵振华

有关唐代姚懿家族人物与世系的资料,主要见于两《唐书》有关传记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文献。自宋代以来,金石文献也为学者所倚重。赵明诚《金石录》即著录有姚氏的三通碑刻: “第九百十七唐辒州都督姚懿碑,胡皓撰,徐峤之正书。

开元三年七月。(懿,崇父也。)” “第九百二十三唐光禄少卿姚彝碑,撰人姓名残缺,徐峤之正书。开元五年四月。(彝,崇子也。)” “第一千三百三十二唐永阳郡太守姚奕碑,达奚繤撰,徐浩正书并八分题额。天宝十四载二月。(弈,崇子也。)” 《姚彝碑》在伊川县彭婆乡万安山南麓姚崇墓园中,矗立千年。建国前,洛阳曾经出土姚崇曾侄孙女、姚元景之嫡曾孙女《姚品墓志》(唐大中十年)。《姚懿碑》原在陕县张茅乡西崖村西南姚懿墓前,1983年因修陇海电气化铁路复线,将墓碑迁至陕县大营乡温塘村西南刘秀峰上。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发掘了姚懿墓,此墓是开元三年姚崇为其父所修假冢,出土有姚崇撰《姚懿玄堂记》(唐开元三年)。此后,有关姚氏的墓志资料时有所见。伊川县彭婆乡万安山南原是唐代著名的大型墓域,姚氏茔地也位于此,近20年来,猖獗的盗墓活动将这里的古墓盗掘一空。《姚懿墓志》(唐景龙二年)2001年出土,现藏千唐志斋博物馆,墓志录文已著录。姚懿的儿媳, 《姚崇夫人刘氏墓志》(唐开元五年),1998年出土,藏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1998年,万安山南原出土姚懿曾孙女、姚元素孙女、姚孝孙之女《徐恽夫人姚氏墓志》。不见于文献记载的姚懿裔孙《姚栖云墓志》(唐元和十二年)于2002年出土,藏于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藏万安山南原出土的姚懿后裔与配偶的墓志还有《姚辩义墓志》(唐开元六年)、《姚潜夫人马琬墓志》(唐大中十二年)、《姚潜墓志》(唐咸通六年),近年新出的还有《姚勖墓志》、《姚合墓志》等。本文着重讨论的是姚闉及其二子姚伾、姚侑这三方墓志。

墓志录文

(一)唐《魏郡贵乡县令姚墓志》

近年发现于洛阳。墓志青石质,57厘米见方。墓志楷书25行,满行26字,计603字。有盖,与墓志同大,篆书3行,行3字:“大唐故姚府君墓志铭”。墓志原文如下:大唐故魏郡贵乡县令姚府君墓志铭并序公讳,字,吴兴人也。虞舜良系,东吴名族,衣冠人物,休有烈光。曾祖善意,皇辒幽二州都督,赠吏部尚书,长沙文献公。祖崇,皇开府仪同三司、中书令、梁国文贞公,赠太子太保。父彝,皇光禄少卿。峻极降生,英贤继出。致君才大,肇启相门,法斗名高,载蕃卿族。公即光禄府君第二子也。

克膺庆绪,诞禀粹灵。游艺贯于九流,复礼闻于四海。不名一行,岂凝滞于专门;无当五官,将缘饰以从政。弱冠,弘文生高第,发迹左卫率府兵曹参军,转宋州宋城丞。地雄梁宋之郊,人杂吴楚之俗。胮?相继,奸宄是殷。

公峻以盽防,利其衔策,莫不胁肩累息,徙义迁善者已。秩满,调补高平郡高平县令。因其俗,简其礼,济之以宽,导之以德。人且不扰,斯用叶于烹鲜;政则有闻,岂独致于驯翟。属八使问俗,三载陟明,首出众流,允膺推择。诏除绛郡夏县令,骤迁正平令。换薛宣之县,冯翊蒙成;闻原+之名,谷口自理。琴堂不下,讼庭惟寂。未几,丁太夫人忧,去职,哀毁逾制,名教同伤。服阕,授魏郡贵乡县令,未之官,遇疾终于东京慈惠里之私第,春秋?有四。呜呼!公博达高致,精明大敏。不诈其善,不近于名。豁尔襟怀之间,淡然进取之际。趋学得古人意,守官为代吏师;推臧孙之有后,何颜子之无命。悲夫!嗣子伾、侑,犹在龆年,颇知丧礼。公之令弟河南丞曰,才贤国器,孝友门风。哀哀以抚孤,纵纵而卜远。以天宝十二载四月廿六日窆于万安山之南原,礼也。神仙已去,空葬王乔之棺;惠爱长存,是知卓茂之庙。志美泉户,斯文可托。铭曰:帝之胄兮将之门,庆克开于后昆。谊之才兮回之行,天不假于此命。国门之外南山阳,马悲鸣兮启寿堂。闭英灵于万古,老松,于□霜。唯德音之不泯, 《洛阳新获墓志续编》第99、250、258页。

播来裔而芬芳。

公以天宝十一载四月二日终,逾年而窆。

(二)《吴兴姚氏殇子姚伾墓志》

志、盖均长29.5厘米,宽30厘米。盖文3行,行2字,篆书“姚长殇墓志铭”。

志文15行,满行15字,楷书。2000年7月伊川县彭婆乡许营村村北出土,遂征集入藏千唐志斋博物馆。志文已发表,转录于下:吴兴姚氏长殇墓志铭并序维圣武元年七月六日,唐魏郡贵乡县令姚府君讳长男?,字天赞,卒以圣武二年□月廿日,陪葬于先茔之西北二百步,礼也,春秋一十有六。孝友温恭,皀璋待□。□熏雪白,礼乐高詄。年十一,丁家艰,莪蓼由心,栾棘加等。

人之见者,咸以□□复在焉。上天不慵,歼我来哲。从季父讳,陷法之坐,凡百痛心。有亲荥阳郑夫人在堂,年未?,遇斯穷独,诉天不□,擗地撼终。

以诸孤而存,是有今日之举。呜呼哀哉,乃为铭曰:盈数之兆,与京□□。将大吾门,于何不淑。哀哀慈母,恋恋营魂。千龄共进,万恨空存。

(三)唐《朝散郎前试詹事府司直兼蕲州黄梅县令姚侑墓志》志、盖均长55.3厘米,宽56厘米。盖文3行,满行3字,篆书“唐故司直姚公墓志铭”,周边为几何纹,四杀为牡丹花纹。志文31行,满行32字,楷书,四侧亦为牡丹花纹。2000年2月伊川县彭婆乡万安山南原出土,遂征集入藏千唐志斋博物馆。志文已发表,转录于下:唐故朝散郎前试詹事府司直兼蕲州黄梅县令姚公墓志铭并序再从外生朝散郎前行河南县主簿徐放撰贞元十八年五月廿二日,有唐试詹事府司直兼蕲州黄梅县令、赐绯鱼袋姚公,启手足于东都慈惠里之私第,享年五十有六。呜呼哀哉!公讳侑,字百华,其先帝妫之后,今为吴兴人也。曾祖元崇,皇朝开府仪同三司、中书令、梁文贞公。祖彝,正议大夫、邓州刺史、光禄卿。父,魏州贵乡县令。文贞以伊傅之业致君,与三五同德,盛烈余裕,昭于简书。光禄实克荷大名,家声不坠。居千乘以设教,践九列之荣班,贵乡仰世德悠长,懿莅官绩,用韫椟无闷,鸣琴晏如。公信义立诚,利用求试。宝应年,河南转运使穆郎中宁,桢干刚肠,唯才是与。公尝隶职,旋获己知,荐授亳州临涣县尉。大历初,宁节度使马尚书采誉于时,急贤为竟,以兹赴辟,且序常资,奏授陈州宛丘县丞。循道而行,苟得为耻,虽彰能?,复命秩于徒劳,转郑州阳武县丞。建中年,四海底清,中外齐致。以字民之职,为教化所由。衡镜抡材,公实在选,授潞州铜县令。期月而信让渐洽,三年而富庶知方。满岁,为本道节度使相国李公表请量留。从人之欲,就加试詹事府司直。宠朱绂银章,所以表朝廷之与能,镜属城之不类也。贞元初,署蕲州黄梅县令。休问成绩,若铜焉。本管廉使亚相何公,谓公无忝祖曾之光,式尽子男之术,类能之际,奖异殊伦。凡四书上考,一书上下考。近年为邑者,及此或稀。辞秩之日,何公咏场苗之诗,咨幕府之画。公以久处远地,永怀吾庐,怡神□和,归卧清洛。初,文贞公置第慈惠里,名诸孙皆以门字加之,良有以也。意百年之后,俾长戟不迁,繁枝附本。尔来或游或仕,居者阕然。高门崇墉,鞠为茂草。公乃?垣支坏,肯构于斯。里中黄发之老,过门叹曰:吾徒后死,有以为慰者。复睹梁文贞家,流涕相向,不知其已。于戏!文贞-帝之载,翼亮四后,垂裕无穷。后之人其思感若是。惟公纂修旧业,无忘祖训,将日就必复之义,始于立家宜祥,发于孝孙,俾贵寿是享。矧公复祗事吏理,在邦亟闻,何未如之,竟无所答。为善者惑,可胜叹耶。以其年九月十八日葬于河南县伊乡万安山之南原,克从先茔,礼也。夫人濮阳郡吴氏,德礼工容,达于亲戚。有四男二女:嗣子成宗,太庙斋郎;次子成允,前亳州蒙城县尉,次成则、成功,皆柴毁孺慕,加于常人。以放公族之出,宜叙徽烈,衔悲承命,庶无愧词。铭曰:始传绪兮有虞,今流派兮从吴。缅德庆之悠久,嗣忠贤之令图。既牵丝兮绩用乃成,终制锦兮教义惟明。当满岁兮宠章荐降,百里--兮重如春荣。?

来兮蕲水之滨,类能兮冠冒时之等伦。咏归来兮高门载,恣偃仰兮以全吾真。何修翼之未奋,顾驰景而莫留。泉扃不昼兮月色恒苦,松路无春兮风光竟秋。新阡牢落兮万安之下,终古凄凉兮斯焉若休。

姚闉及其子姚伾、姚侑墓志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