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唐故中大夫使持节桂州诸军事都督上柱国兰陵萧公(执皀) 墓志铭并序》:“副成王千里,充五府讨击使。坐累降授容州长史,稍判贵府都督。旋除虔州刺史、永州刺史。”(第142页)案成王李千里于中宗神龙三年为五府经略安抚大使,见《旧唐书》卷76《太宗诸子传·李千里》、《册府元龟》卷281《宗室部·领镇》。
卷一六二 江南西道吉州
王玄 太宗时
《唐故歧州普润县丞崔府君夫人(琦) 墓志铭并序》: “夫人讳琦,太原人也。曾祖玄,皇吉州刺史……以开元十七年龙集己巳,享年卅六,十一月四日庚寅,遘疾终于宣风里第。”(第156页)
卷一六四 江南西道鄂州
盖彦举 高祖、太宗时
《唐故朝散郎行幽州会昌县丞盖公(景昌) 墓志铭并序》: “□□□□彦举□□□银青光禄大夫、江抚鄂虔黄滁蕲永八州刺史、□□寻阳公,食邑三千户。” (第164页)
案盖彦举于高祖武德四年任江州刺史,见《旧唐书》卷56, 《萧铣传》、《资治通鉴》卷189高祖武德四年十月条。
卷一六七 江南西道衡州
高士训 高宗时
《大唐故朝请大夫使持节平州诸军事平州刺史朐山县开国男于府君(尚范) 夫人渤海郡高氏墓志铭》:“夫人高氏,渤海?人也……王父士训,皇朝刑部郎中、大理少卿、衡州刺史。”(第157页)案墓主高氏卒于玄宗开元十六年五月。又案《隋唐五代墓志汇编·陕西卷》(第一册) 《唐故平州刺史于府君(尚范)墓志铭并序》,高氏之夫于尚范卒于武则天载初元年六月,享年七十七。
卷一七 江南西道道州
杨仲达 太宗贞观八年至十七年间(634—643)
《唐故冀州刺史姚府君夫人弘农郡君杨氏(万五千) 墓志铭并序》: “高祖仲达,皇朝金紫光禄大夫、蔡豫陈颍沈道宪息等州刺史、鲁国公。” (第167页)案太宗贞观八年改称营州为道州,十七年废,至高宗上元二年复置。
李恬 文宗大和中
《唐故中大夫泽州刺史赠光禄卿工部尚书太子少傅李府君( )墓志铭并序》: “有子四人……曰恬,前道州刺史。”(第356页)案此志撰于文宗大和八年五月十六日。
卷一七一 江南西道永州
盖彦举 高祖、太宗时
《唐故朝散郎行幽州会昌县丞盖公(景昌) 墓志铭并序》: “□□□□彦举□□□银青光禄大夫、江抚鄂虔黄滁蕲永八州刺史、□□寻阳公,食邑三千户。” (第164页)
案盖彦举于高祖武德四年任江州刺史,见《旧唐书》卷56《萧铣传》、《资治通鉴》卷189高祖武德四年十月条。
萧执皀 玄宗先天元年至开元元年(712—713)
《有唐故中大夫使持节桂州诸军事都督上柱国兰陵萧公(执皀) 墓志铭并序》:“旋除虔州刺史、永州刺史。入朝,属讲武,摄四军大将。” (第142页)案《旧唐书》卷8《玄宗纪》, 《资治通鉴》卷210玄宗开元元年十月条,玄宗于开元元年十月“讲武于骊山”。
卢建 德宗初
《唐故通议大夫国子司业崇□馆学士太清宫使判官赠济阴郡太守弘农杨府君(休烈)墓志铭并序》:“公讳休烈,字休烈,弘农华阴人也……粤以天宝九载八月十三日己巳,薨于东都正俗里私第,春秋七十二。权厝于洛阳北原……以贞元七年九月十五日,合5公夫人暨奉宣城府君于洛阳南万安山,礼也。” 撰者署名: “前守永州刺史卢建撰。”(第277页)
卷一七三 江南西道朗州
李 肃宗乾元元年(758)
《唐故中大夫泽州刺史赠光禄卿工部尚书太子少傅李府君( ) 墓志铭并序》:“天宝之难,东土流血……皇途虽阻,国章粲然。洎天人嗣位,上皇克复,擢拜郢州刺史。无几,累转朗辟归巴等四州刺史……乾元中,稍迁宋州刺史。”(第255页)
卷一七八 黔中道辰州
管义真 高宗时
《大唐故宣威将军行右卫龙亭府左果毅都尉临颍县开国男陈公(素) 墓志铭并序》:“夫人清河管氏,辰州刺史义真之第二女也。” (第140页) 案管氏卒于开元十二年,享年七十一。
卷一八六 黔中道南州
王仙鹤 高宗时
《唐故万州刺史太原王府君(仙鹤) 墓志铭并序》: “天宝初,起家授清江郡录事参军……采访使萧克济美之,表荐授潭阳郡龙詄令,充本道支使。后使萧希谅,表为清江郡司马、采访判官。赵国珍表为黔州都督府司马,依前采访判官。所莅之职,廉能皆称。累迁南涪万三州刺史……享年七十五,以建中元年十一月十六日,终于长沙公馆。”(第300页、301页)案《全编》卷175黔中道黔州之“萧克济” 条考其为黔中采访使在玄宗天宝三载至六载,又“赵国珍” 条考其为黔州府都督节度使在天宝十载至代宗宝应元年。然于“萧希谅” 则定为“约开元中”,据此志所叙,萧希谅在萧克济和赵国珍之间,当是。
卷一九 山南东道邓州(南阳郡)
郭处范 高宗中
《唐故朝散大夫检校尚书驾部郎中兼同州长史郭公()墓志铭并序》: “公讳,字@载……皇南阳郡太守处范之曾孙,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待举之孙,秘书郎贬辽山丞泰素之子。风标清秀,文学渊邃。开元十二年,擢进士第。” (第272页) 案郭待举为宰相在高宗永淳元年至武则天光宅元年,见《旧唐书》卷5《高宗纪》, 《新唐书》卷61《宰相表》。
卷一九一 山南东道唐州
王千石 高宗时
《唐故万州刺史太原王府君(仙鹤) 墓志铭并序》: “公讳仙鹤,字劲,皇朝唐绥慈三州刺史千石之曾孙,果州刺史仁嗣之孙,延州郡太守元佑之子。” (第300页) 案墓主王仙鹤卒于德宗建中元年十一月,享年七十五。
窦希( 玄宗初
《唐故朝议大夫陇西郡太守扶风窦府君(诠) 墓志铭并序》: “父希(,皇蓬唐二州刺史。”(第215页)案墓主窦诠卒于天宝七载六月,享年六十有八。
冯审 文宗大和年间
《唐故监察御史陇西李公(俊素) 墓志铭并序》: “大和□年,擢进士第,以词赋知名。今尚书右丞冯审出牧唐州,辟为从事。”(第375页)
卷一九二 山南东道隋州
崔礼庭 太宗时
《大唐故卫州共城县令李府君(义瑛) 墓志铭并序》: “父勖,字玄成,随徐州参军、济北郡主簿、齐州章丘县令、皇朝潭州总管府长史……夫人博陵崔氏,随殿内□御齐卿之孙,皇朝随州刺史礼庭之第二女也。”(第97页)
卷一九三 山南东道郢州
张自勤 宪宗元和九年(814)
《唐故殿中侍御史李公(举) 墓志铭》: “夫人范阳张氏,郢州刺史自勤之女。有子男六人:审、肕、寰、寅、定、宁。” (第321页)又《唐故殿中侍御史赐绯鱼袋李公故夫人范阳张氏墓志铭并序》: “大和三年三月四日,故殿中侍御史内供奉陇西李公夫人范阳张氏,寝疾殁于东都温柔里私舍,年六十二……父自勤,皇朝散大夫、太子少詹事。”(第351页)案张氏之夫卒于宪宗元和九年闰八月,葬于十月,享年六十五。
李 肃宗至德二年(757)
《唐故中大夫泽州刺史赠光禄卿工部尚书太子少傅李府君( ) 墓志铭并序》:“天宝之难,东土流血……皇途虽阻,国章粲然。洎天人嗣位,上皇克复,擢拜郢州刺史。”(第355页)
李回 文宗大和中
《唐故中大夫泽州刺史赠光禄卿工部尚书太子少傅李府君( )墓志铭并序》:“有子四人……曰回,前郢州刺史。”(第356页)案此志撰于文宗大和八年五月十六日前。
卷一九八 山南东道峡州
吴植 宣宗、懿宗时
《唐故宋州谷熟县令渤海吴府君(邵) 墓志铭》: “君之父讳植,进士及第,为畿官清曹,升朝拜国子博士,后为峡州刺史。” (第416页)案墓主吴邵卒于僖宗乾符二年五月,享年六十一。
裴夷直 宣宗大中九年至十年(855—856)
《唐故散朝大夫守左散骑常侍赠工部尚书裴公(夷直) 墓铭并序》: “藒大中皇帝即位,荡雪冤抑,征于崇山,且以潮、循、韶、江四授郡佐,换硖州刺史,转历阳、姑苏。三郡人悉戴公如父母,皆诣廉使乞留。” (第398页)案裴夷直于宣宗大中九年至十年任和州(历阳郡)刺史,见本文淮南道和州“裴夷直”条。
卷一九九 山南东道归州
李 肃宗乾元二年(759)
《唐故中大夫泽州刺史赠光禄卿工部尚书太子少傅李府君( ) 墓志铭并序》:“天宝之难,东土流血……皇途虽阻,国章粲然。洎天人嗣位,上皇克复,擢拜郢州刺史。无几,累转朗辟归巴等四州刺史……乾元中,稍迁宋州刺史。”(第355页)
张诜 玄宗初
《有唐故朝议郎广州南海县令南阳张府君(玉) 墓志铭并序》: “曾王父讳从质府君,终代州刺史。王父讳诜府君,终归州刺史。” (第312页) 案墓主卒于代宗大历四年正月,享年四十七。
郑 代宗时
《唐朝议郎殿中侍御史内供奉赐绯鱼袋弘农杨君(同) 夫人荥阳郑氏墓志铭并序》:“殿中侍御史内供奉赐绯鱼袋弘农杨君同……夫人荥阳郑氏,景亮叔舅子也……吾妹高祖讳敏才,皇朝朝散大夫、邢州平乡县令。曾祖讳守珍,朝散大夫、京兆府武功县令。王父讳炅之,朝散大夫、富水郡长史。富水季子,吾妹先君,历起居郎、尚书驾部员外郎,出归州刺史讳。” (第303页、304页) 又《唐故中散大夫守太子宾客上柱国、弘农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杨府君墓志铭并序》: “夫人荥阳郑氏,皇朝归州刺史之女。”(第334页)
卷二一 山南东道万州
李无或 高宗乾封元年至总章元年(666—668)
《大唐故广州都督淮阴县开国公李府君(无或) 墓志文》: “龙朔三年,除戎州都督府长史。累迁万荣嘉三州诸军事、三州刺史……上元二年,除使持节都督廿四州诸军事、广州刺史。”(第57页)
王仙鹤 代宗末
《唐故万州刺史太原王府君(仙鹤) 墓志铭并序》: “累迁南涪万三州刺史……享年七十五,以建中元年十一月十六日,终于长沙公馆。”(第300页、301页)
卷二二 山南东道忠州
吴嘉宾 玄宗开元二十年至二十一年(732—733)
《唐故梓州刺史渤海吴公(嘉宾) 墓志铭并序》: “开元中,属皇上急于字人,拜公为忠州牧。”(第176页) 案《资治通鉴》卷212玄宗开元十三年二月条: “上自选诸司长官有声望者……十一人为刺史。”
王仁惠 德宗时
《唐故东都安国观大洞王链师(虚明)墓志铭并序》: “链师讳虚明,太原祁人也。
曾祖讳仁惠,皇朝忠普二州刺史。” (第399页)案墓主王虚明卒于宣宗大中十三年十二月,享年六十八。
卷二三 山南西道金州
弓志弘 高宗时
《大周故银青光禄大夫尚方监阳君(俭) 墓志铭并序》: “后夫人晋阳弓氏,金州刺史志弘之三女也……粤以久视元年十月十七日,合葬于洛州合宫县龙门东伊乡万安山之原。”(第85页)
郑博雅 玄宗开元十六年至十七年(728—729)
《大唐故淄州刺史郑府君(博雅) 墓志铭并序》: “门荫出身,兖州参军、幽府户曹、相王府仓曹、鸿胪寺丞、朝散大夫、司议郎、太子洗马、膳部郎中、金淄二州刺史……以开元十九年二月十四日,薨于京静恭里,春秋六十七。”(第161页、162页)
云遂 玄宗时
《唐故亳州真源县令李君夫人(云氏) 墓志铭并序》: “父遂,皇朝朝议大夫、金州刺史。”(第260页)案墓主云氏卒于代宗大历十二年十二月,享年六十四。
卷二四 山南东道商州
卢载 文宗时
《唐朝议郎守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卢载墓志铭并序自撰》:“……任商州刺史日告城隍神碑文等一二十篇。”(第377页)案此志撰于文宗开成五年。
卷二五 山南西道凤州
裴大同 高宗时
《唐宣议郎行河东郡永乐县主簿裴君(志) 墓志并序》: “曾祖大同,皇凤州刺史。”(第216页)案墓主裴志于玄宗天宝八载三月八日下葬。
卷二七 山南西道兴州
李守宗 高宗时
《唐故朝议郎行河南府河阳县尉李君() 墓志铭并序》: “皇朝金紫光禄大夫、齐王元薭之曾孙,银青光禄大夫、太仆卿备之孙,太中大夫、兴州刺史守宗之子也。”
(第243页)案墓主李卒于肃宗乾元元年六月,享年四十九。
卷二九 山南西道洋州
郑行谌 高宗时
《唐故长安县尉郑府君(泌)墓志铭并序》:“曾祖行谌,洋州刺史。” (第266页)
案墓主郑泌卒于代宗宝应二年二月。
李 代宗末
《唐故中大夫泽州刺史赠光禄卿工部尚书太子少傅李府君( ) 墓志铭并序》:“改为洋州刺史。寻加中大夫、再迁泽州刺史……无何除替,入觐京师。会朱?之乱,乘舆西幸。公奔赴行在,为乱兵所隔,遂闲道归怀州。以兴元元年四月廿六日,遘疾薨于家。” (第356页) 案大历十四年,李( ) 为泽州刺史,见《资治通鉴》卷225大历十四年闰五月条。
薛某 宪宗元和三年(808)
《河东薛氏殇子(鲁鲁)墓志铭并叙》: “河东薛氏殇子鲁鲁,故太子宾客第二男也……贞元十四年,宾客佐徐而生鲁。元和三年,宾客刺洋而鲁没。”(第334页)
卷二一二 山南西道辟州
李 肃宗乾元元年(758)
《唐故中大夫泽州刺史赠光禄卿工部尚书太子少傅李府君( ) 墓志铭并序》:“天宝之难,东土流血……皇途虽阻,国章粲然。洎天人嗣位,上皇克复,擢拜郢州刺史。无几,累转朗壁归巴等四州刺史……乾元中,稍迁宋州刺史。”(第355页)
崔侠 德宗贞元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