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碑林集刊(十六)
17011700000059

第59章 《唐刺史考全编》补遗(7)

《大唐故银青光禄大夫行薛王府长史上柱国河东县开国男柳府君(儒) 墓志铭并序》:“又改授(颖) [颍]州刺史……改为剑州刺史。未几,本道按察使以清白闻名,转嘉州刺史,以疾谢官归。改授右司御兼判将军事,加云麾将军,迁赵州刺史。” (第165页)案《册府元龟》卷497《邦计部·河渠》,开元十年,柳儒在赵州刺史任上。

李评 文宗、武宗时

《故陇西李夫人墓记》:“考讳评,皇嘉州刺史。” (第403页) 案墓主李氏卒于懿宗咸通二年五月,享年三十二。

卷二三七 剑南道邛州

吴嘉宾 玄宗开元二十二年至二十三年(734—735)

《唐故梓州刺史渤海吴公(嘉宾) 墓志铭并序》: “以清白着,除蕲邛梓等三州刺史。累有恩诏,宠光政能。穹苍不惠,奄从大渐。呜呼哀哉!春秋六十有八,以开元廿五年太岁丁丑正月朔廿五日,终梓州之公馆。”(第176页)

裴察 德宗时

《唐故汴州士曹参军郑府君夫人裴氏(露) 墓铭并序》: “夫人姓裴氏,名露,字润芝,河东人也。中眷房大父察,皇银青光禄大夫、彭蜀邛眉五州刺史、兼成都少尹、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第390页)案墓主裴氏卒于宣宗大中九年正月。

卷二四四 剑南道戎州

屈突诠 高宗时

《大周故银青光禄大夫行笼州刺史上柱国燕郡开国公屈突府君(诠) 墓志铭并序》:“丁太夫人忧,丧过乎哀,毁殆于尽……起授戎州都督。”(第66页)

卷二五 剑南道龙州

梁师 武则天时

《唐故夫人安定梁氏(淑) 墓志铭并序》: “夫人字淑,陇州司马意之曾孙,龙州刺史师之孙,即延光府长史佑之子。” (第256页)案墓主梁氏卒于代宗大历九年十一月,享年五十四。

卷二五七 岭南道广州

邢思孝 高宗时

《唐故处士卢君(珉) 墓志铭并序》: “后夫人河间刑氏,太子司议郎玄助之孙,广州都督思孝之女…… 以景云二年六月二日, 终于卫州卫县, 春秋五十二。”

(第121页)

卷二五八 岭南道韶州

裴札 德宗建中末至兴元元年(?—784)

《唐故朝议大夫金部郎中韶州刺史裴府君(札) 志铭并序》: “江西观察使路公奏授检校水部员外郎、兼殿中侍御史都团练判官,又加朝议大夫、检校金部郎中,兼韶州刺史……韶州遘疾,弃官就医。粤以兴元元年五月八日,薨于洪州之私第,享年五十有七。” (第280页) 案“路公” 指路嗣恭,代宗大历七年任洪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江西观察使,见《旧唐书》卷11《代宗纪》。又《河东裴氏幼女(道生) 墓表》:“父札,金部郎中、韶州刺史。道生,札之长女,路氏之出也。” (第302页) 又《唐故朝散大夫检校金部郎中韶州刺史裴公(札) 夫人陈留县君阳平路氏墓志铭并序》:“夫人阳平人也……及笄,博选良偶,归于裴氏……暨兴元初,韶州以疾弃官,退居洪都育德私第。”(第302页、303页)

卷二七五 岭南道桂州

张有德 高祖、太宗间

《唐故银青光禄大夫殿中监南阳县开国公张府君(季良)墓志铭并序》: “曾祖苏、苍、桂、□四州刺史讳有德。” (第237页) 案墓主张季良卒于玄宗天宝十四载正月,享年五十八。

萧执皀 中宗时

《有唐故中大夫使持节桂州诸军事,桂州都督上柱国兰陵萧公(执皀) 墓志铭并序》: “寻副裴怀古桂林伐叛,授朝请大夫、安南副都护。除中散大夫、桂州都督。”

(第142页)案“裴怀古桂林伐叛” 事在武则天长安三年,见《旧唐书》卷185下《良吏传·裴怀古》、《资治通鉴》卷207则天皇后长安三年十一月条。

卷二九一 岭南道贵州

萧执皀 中宗时

《有唐故中大夫使持节桂州诸军事都督上柱国兰陵萧公(执皀) 墓志铭并序》:“副成王千里,充五府讨击使。坐累降授容州长史,稍判贵府都督。” (第142页) 案《旧唐书》卷76《太子诸子传·李千里》、《册府元龟》卷281《宗室部·领镇》,成王李千里领广州大都督、五府经略安抚大使是在中宗神龙年间。

附编 开元二十九年前后废置之州郡

二 都畿道谷州

崔确 太宗末、高宗初

《唐故汉东郡枣阳县令博陵崔府君(繤) 墓志铭并序》: “公讳繤,字繤,博陵郡安平人也……曾祖确,金紫光禄大夫、中书舍人、饶陇谷三州刺史……父通理,朝请大夫、果州相如县令,尚清平县主。” (第225页) 又《唐故朝议□□□□郡枣阳县令崔公(繤)墓志铭并序》: “公讳繤,字繤,定州博陵人也……曾祖确,金紫光禄大夫、饶谷陇州刺史,博陵郡公。祖恭礼,金紫光禄大夫、驸马都尉。考通理,金紫光禄大夫、光禄卿。” (第272页) 案谷州置于高祖武德元年,废于高宗显庆二年。又案此二志所撰为同人,然前志撰者为苟太象,撰于玄宗天宝十载十一月,谓墓主崔繤卒于天宝十载四月,享年六十五;后志撰者为王嵩,撰于德宗贞元四年七月,谓卒于天宝七年四月,享年六十二,其异同竟有如此者。

三 都畿道仙州

衡守直 玄宗开元五年至六年(717—718)

《大唐故仙州刺史衡府君(守直) 墓志铭并序》: “时相国源公,敕河北赈给。美我州化,闻乎帝庭,特拜仙州刺史。夫仙州者,新造之邦也。人希土旷,难安易扰。

洪惟启迪,式践蓒彝。均井邑以居之,通贸迁以利之,谨行量以平之,垂礼让以节之。

犹是襁负而归者,动以万计;勤恤而存者,感若一焉。何负穹苍,奄落人世?顿远图而促路,遘妖梦于大渐。以开元六年八月廿八日,薨于仙州官舍,享年六十有五。”

(第136页)案“相国源公” 源干曜,而“敕河北赈给” 事在玄宗开元四年,见《旧唐书》卷8《玄宗纪》、《资治通鉴》卷211玄宗开元四年五月条。又案仙州始置于开元三年,至二十六年废。再案《全编》排定为“岑植约开元三年———约八年”,而据此志考之,显然不确。

三五 河南道息州

杨仲达 高祖武德四年至太宗贞观元年之间

《唐故冀州刺史姚府君夫人弘农郡君杨氏(万五千) 墓志铭并序》: “高祖仲达,皇朝金紫光禄大夫、蔡豫陈颍沈道宪息等州刺史、鲁国公。” (第167页)案高祖武德四年始置息州,至太宗贞观元年废。

五四 河北道黎州

李抚 高祖武德年间

《大唐故柳州龙城县丞李君(仁雅) 墓志》: “祖抚,黎州刺史、金城公。” (第9

页)案墓主李仁雅卒于高宗永徽三年,葬于四年七月,则其祖父任黎州刺史当在唐初。

然剑南道黎州初置于武则天大足元年,则李抚自无可能任此州刺史。又案河北道黎州置于高祖武德二年,至太宗贞观十七年废,则李抚所任,自当为此,时在武德。

七 江南东道信州

裴注 穆宗长庆二年(822)

《唐故右金吾卫录事参军荥阳郑府君夫人陇西李氏墓志铭并序》:“自金吾府君先夫人廿四年下世,茕然二女……次女才及笄,适河东裴注。禀自母训,克修妇道,柔明孝敬,中外称之。粤长庆二年春,裴君自侍御史出典信州,奉夫人同之所部。”(第337页)

(责任编辑:张岩 郑红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