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医生全书
17037000000044

第44章 老年人常见的综(1)

合征与心理保健

步入老年,人们往往特别关注身体健康,而对心理健康并不在意;因而,我国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却不乐观;据有关资料表明,由于大脑功能的退化和离退休前后生活的急剧变化,老年人中85%的人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27%的人有明显的焦虑、忧郁等心理障碍,0.34%的人则有一定的精神分裂症状存在,0.75%的人患有老年痴呆症;可以说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个重大问题,理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1、老年人性生理衰退

心理学家说,心理健康的老年人,应该维持正常的感觉和知觉,有正常的思维和记忆力,在判断事物时基本准确,不发生错觉,在回忆往事时保持记忆清晰,不发生大的遗忘,在分析问题时条理清楚,不出现逻辑混乱,在回答问题时能对答自如,但是,有相当一大部分老年人的健康状况都不是如此,这不得不让人叹息。

我们知道人一进入老年期,就会退出了家庭的主角地位,退出了社会的工作岗位;还要有上生理功能衰退,出现了视力和听力下降、记忆力减退、行动迟缓等一系列变化,这些一系列的变化会导致一些老年人悲观失望、焦虑不安、精神不振、生活兴趣低下等,使他们出现生理与心理上不健康的现象,影响晚年的生活质量。

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但是,这“古稀”已成为人类的历史;从原始社会到现代文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的进步,人的平均寿命已从青铜器时代的18岁,一跃成为73岁;而现代人寿命的长远,在没有意外的情况下可高达90多岁,甚至还出现了不少的百岁以上的老人,只要我们的老年朋友能做好自己的生理保健与心理保健,成为高达百岁的“老寿星”是不成问题的。

我国是世界上拥有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正以发展中国家人口老化最快的速度向老年型社会迈进。据联合国预测,在2000年时,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就将占总人口的11%;老龄问题将成为21世纪中国人口的主要问题,而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又是核心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人的“健康”的定义:不仅没有躯体的残缺与疾病,还要具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生理机能衰退,疾病增加,会使人的心理功能老化。人到中年,衰退已经出现;到了老年,衰退现象尤甚。进入老年后,首先是体态和外形的变化。脸上爬满皱纹,头发花白甚至满头银丝,胡须皆白,落发加剧,牙齿也逐渐脱落。

其次,内脏器官细胞数量减少,脏器开始萎缩,会出现脑、运动、消化、内分泌功能等方面的生理机能老化,出现脑血管病症、骨质疏脆易折、慢性胃炎、肝病等病症。此外,全身的各种细胞也在不断损失与功能减退,贮备能力降低和适应能力减弱。这些生理变化,使得老年人感官衰退,智力以不同速度下降,思维迟缓,学习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减退,记忆障碍,言语准确性低,心理平衡能力减弱,情绪不稳,易伤感易激怒,忧郁悲观,感叹自己大不如前、力不从心等心理老化现象,哀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只有在心理健康前提下的生理健康才是高水平的健康。讲究老年人的心理保健。是为了谋求老年人的高水平的、全面的健康。使老年人在辛劳一辈子后能愉悦舒畅、安享晚年。

2、老年心理特征

老年人退休在家,有着过多的空闲也因此产生抑郁或焦虑情绪,所以,老年人应尽量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包括三个方面,即与自然、社会和人的接触;健康的老年人应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学习可以锻炼老年人的记忆和思维能力,有益于预防脑功能减退和老年痴呆症。

老年心理的发展

老年人应该有健全的人格,情绪稳定,意志坚强。能够正确评价自己和外界的事物,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办事较少盲目性和冲动性。意志力坚强,能经得起外界事物的强烈刺激。在悲痛时能找到发泄的方法,而不至于被悲痛所压倒。在欢乐时能有节制地欢欣鼓舞,而不是得意忘形和过分激动。遇到困难时,能沉着地运用自己的意志和经验去加以克服,而不是一味地唉声叹气或怨天尤人。

适度地表达与控制自己的情绪是十分重要的。对不愉快的情绪必须给予释放或宣泄,但不能发泄过分,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客观事物不是决定情绪的主要因素,情绪是通过人们对事物的评价而产生的,不同的评价结果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保持老年人心理健康有极大的益处。老年人应该乐于帮助他人,也乐于接受他人的帮助。在家中与亲属能保持情感上的融洽,能得到家人发自内心的理解和尊重。在外与过去的朋友和现在结识的朋友都能保持良好的关系。对人不求全责备,不过分要求于人,对别人不是敌视态度,而从来都是以与人为善的态度出现。无论在正式群体内,还是在非正式群体内,都有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后社会职能和生活环境的转变,也使人的心境面临着新的适应。老年人离开数十年辛勤劳动的环境,往往产生诸多感慨,“退休综合征”表现突出。常因工作解除、生活清闲而感到空虚,因余力无处发挥而感惆怅,离开了工作集体,而形成一种疏远感。家庭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或子女的独立门户,或丧偶而成鳏夫寡妇,或老年丧子等产生的孤独感;老年人还因生活能力下降、社交圈缩小、失去同伴而产生沮丧感。新的生活,新的适应就摆在了老年人面前。

老年期的心理特征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首先是有了明显的衰老感,衰老感是主观上觉得“自己已经上了年纪,成为老人了”的心理状态,即意识到自己老了。首先是身心状态的变化,感觉能力的降低。如步履维艰、牙齿脱落、易疲劳而恢复缓慢、气力衰弱、性欲减退、食量减少、工作效率低等。

其次,是社会环境的改变。如退休、子女分居、亲人死亡等。再次,别人把自己奉为老人。在生活上处处当老人对待,口口声声“老师傅”、“老前辈”,极易产生迟暮之感。衰老感一经产生,就意味着一个人精神已经老化,失去了生活的意愿和积极性。由此可导致意志衰退,情绪消沉,进而加速生理上的衰老和心理功能的降低,或导致、暗示出新的疾病。“畏老老转迫,忧病弥缚。”老人走上了下坡路就会感到力不从心、无力回天。

长年积累使老年人的习惯心理、个性独具特点。由于长年累月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使老年人的习惯心理十分巩固,几十年的社会实践,也使个性心理特征更加明显。他们的兴趣、爱好、脾气、性格具有突出的个性化,比中年人更具特点。更加定型。他们总是顽固地坚持自己的观点、习惯和爱好,不赞成别人的意见和看法,更无法轻易改变。

有一些老年人,由于习惯心理、定型个性而对一切变化和新事物总是惴惴不安、极力反对,哪怕别人是一份好意也绝不领情,还盲目加以排斥,甚至连早餐由吃馒头改吃包子也要反对;由于不自觉地坚持自我中心、自我防卫态度,所以对什么都感到怀疑,固执地想保护自己而采取利己的态度和方法,办什么事都优先考虑自己;有的甚至由于怀疑而发展到妄想,总以为别人要谋害自己的生命、钱财,以致心神不安,也有的因此变得抑郁或悲伤,甚至自杀;这些都是常见的老年性病态心理。

3、老年期常见的心理病症

我国已经开始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心理问题也开始得到社会的关注的,由于特殊的社会伦理和社会心理,老年焦虑症已经成为困扰老年人的重要心理疾病之一。但是,老年人通常面临着老年焦虑症与老年忧郁症两大心理病症。

老年焦虑症

在国人的印象中,西方社会的老年人大多安详沉稳,心境开阔,喜好旅游,还有非常丰富的兴趣爱好和业余活动。而在国内,尤其是城市中,经常会看到一些老年人为了生活中的一点小事而焦虑不安或是提心吊胆。老年人得焦虑症的原因要么源自对衰老的恐惧,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能做了,成了子女的负担,要么对家里孩子心存担忧,比如,孙子要参加高考了,爷爷有时比孙子还要焦虑。

作为家里的子女,更应该去关心老年焦虑症,因为老年人的体质较弱,一旦得了焦虑症后,更容易导致一些严重的身体症状出现。而作为老年人,也要积极的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去发现老年生活的乐趣。要知道,“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老年人不应该总是追悔过去,还应该注重开拓现实的道路,遇事想的开,不要轻易发怒,更不必去为子女的事情过分担忧,要相信“儿孙自有儿孙福”。

老年抑郁症

忧郁状态是老年人常见的情绪反应。主要是伴随身体疾病、丧偶等而来的痛苦以及退休、经济收入减少或社会、心理上受到的压抑,使得老年人情绪低落、沮丧、痛苦。在此基础上可产生悲观、厌世情绪及自责自罪心理,甚至自杀行为。

“万事空落,百无聊赖”,食欲下降,体重减轻;伴有疑病,虚无和妄想;突出的睡眠障碍和躯体症状等都可使抑郁症状加重。国外学者调查,没有工作和退休的老年人中,有过忧郁体验的占40%~48%,情绪与健康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美国在对250名癌症患者调查时发现,其中156人在发病前曾遭受过强烈的精神刺激而发生情绪障碍。还有人发现,丧偶的男子中冠心病的发生率在40%以上。老人的情感趋于低沉,抑郁症患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自杀率也明显要高。早在100年前,著名的自杀研究专家、法国社会学家杜尔凯姆经统计证实:自杀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几乎不分国籍和年代,而在各年龄组中,老年人的自杀率最高。

美国生理学家20世纪初做了大量研究表明,焦虑、抑郁可抑制肠胃蠕动和消化腺体的分泌,导致食欲减退,心率加快,血压上升,血糖增加。很多老年性严重疾病,如心肌梗塞、高血压、癌症的发生也与情绪不良有关。

有关资料表明,各国包括自杀在内的意外伤亡人数中,老年人比例高达50%。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当他们陷入孤独、悲观、厌世的阴影之中,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水平减低,一旦有了刺激情境,如有人自杀了、患了绝症或重病等都会受到感染,与消极厌世的意志产生共鸣,而走上绝路。如上海市某街道就曾发生过8位老人几天内先后自杀的事件。

4、老年常见的精神症

人到了老年,就到了慢性疾病的高发期,提高警惕,注意早期病征极为必要。但有些老年人的精神过分紧张,整天都神经兮兮的;过分担心疾病,往往将身心衰退的某些征象也看成是大难临头的象征,总怀疑自己得了某种绝症,或血枯肌毁,或脑空肠烂;常为此忧心忡忡,杯弓蛇影;殊不知这样下去,不知不觉就患上了老年性疑症与老年性恐病症。

疑病症与恐病症

患疑病症与恐病症的老人,大都是因为两个因素所致,就是在思想上太多的敏感多疑,在精神上又受不了环境的刺激。

老年人往往多思善虑,经常把自己身上的不适与医学科普文章上的种种疾病“对号入座”,并自以为是,而表现出高度的敏感、关切、紧张和恐惧。

环境的刺激,老年人经常去医院探望病人或参加追悼会,看到别人的疾患与去世,总觉得别人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常怀疑自己患病,惶惶不可终日。在现实生活中,确有好多老年人在运动后,脉搏加快一点就疑心得了心脏病;体瘦较易触到肝脏就认为是肝肿大,进而怀疑肝硬化、肝癌之类;这类疑病感,是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经常处于这种心理状态,必然影响生理机能,削弱机体的抗病力,从而给疾病的侵袭大开方便之门,使高血压、冠心病这些身心疾病更易发生。

而且,一旦患病了,特别在病痛发作时,又产生死亡将至的紧张感;结果越紧张,越感病情严重,疾病也愈不易好转。

虽然随着整个机体功能减退,60岁以上的老人躯体疾病发生率可达60%以上,但是,确有一部分老年人本来身体很健康,可一看到同龄好友生病或病逝后,也觉得自己身上这痛那痛,顽固地认为自己也患了某种疾病。虽经检查未发现异常,自己仍不能消除疑虑,由此产生恐惧、悲哀等消极情绪,给工作及家庭生活带来不必要的影响,这就是“恐病症”。

此外,老年人患慢性病者较多,家庭中的环境、气氛不和谐、劣性刺激、及周围人群对自己病情的反应,哪怕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都会引起病人惶惶不安而产生恐病情绪。从精神分析角度看,老年恐病症或疑病症倾向是一种自恋活动,从年轻时性爱指向他人到老年时转而指向自身,转向对自身的过分关切和爱怜。据研究,老年妇女的疑病观念显著多于老年男性。

老年人的“恐病症”产生有以下原因:

认识能力下降。面对身体素质的每况愈下.有些老年人总要求自己的身体状况像年轻时一样旺盛和强壮,对那些生物性衰老、健康状况的“自然滑坡”认识不够。而对一些慢性病未引起足够重视,病情明显了才意识到.并由此产生恐病心理。

消除恐病症对老年人来说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也是十分简单的,只要注意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