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医生全书
17037000000057

第57章 家和万事兴(4)

对孩子早期的心理培养与教育,首先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因为自信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翅膀,是积累社会阅历与经验的通行证,也是走向成功的金钥匙。拥有自信的孩子,能够客观地认识自身的优点与缺陷,并为自己的优点而自豪,为纠正缺陷而努力。父母作为孩子最早的向导与最忠实的呵护者,一定要引导孩子多接触积极的东西,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帮助孩子克服消极情绪,消除自卑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理学家提供了以下几点。

一、和孩子一起游戏

父母要常和孩子一起游戏,并且要注意让孩子尽情发挥他的创造性。因为孩子在自发创造中游戏会比在大人引导下游戏更加集中精力,更能增进其自信心。

在游戏的过程中,父母要把精力集中在孩子身上,让他感到快乐,否则孩子会很失望,觉得自己对你并不重要。可以说,陪孩子游戏是一种神圣的职责,因为你正在培养一个人才。

二、帮助孩子交朋友

好的朋友对孩子的价值观与自我形象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因此,父母应该积极帮助孩子结交真正对其健康发展有积极作用的朋友。当孩子有找朋友的意识时,父母可以有意安排一些比较适合的集体活动,为孩子的好朋友们敞开大门。

通过这些集体活动,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观察孩子的社交能力,总体上了解孩子的个性。当孩子不慎交上不适合的小朋友的时候,家长最好给予适时的干预。

三、直呼其名

名字里蕴藏着人的自我意识。直呼孩子的名字,而不是整天“宝宝、宝贝”的叫,会增强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那些自信心很强的孩子往往都会直呼朋友的姓名,甚至成年人的名字或头衔。这是因为他们本身的自信心在鼓励他们更加直接地与他人交流。

四、不要轻易给孩子定性

儿童的个性是发展着的个性,并没有定型。因此,父母随意给孩子定性是不正确的,会伤害和误导孩子。比如说孩子偶尔一次胆小,有的父母就时常提起,慢慢地给孩子贴上了胆小的“标签”。久之,孩子也觉得自己天生胆小,常常拿它来当作失败和退缩的借口。

五、经常积极的评价孩子

给予孩子积极的评价,对于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也是十分有意义的;积极向上地评价孩子,他就会积极向上地看待自己和对待别人。

当孩子偶尔犯错的时候,父母不能只是责骂,还应该坚定而严肃地告诉孩子错在哪里、不犯这种错误的好处在哪里。这种积极的教育态度和方式会触发孩子的自我意识,改变自己的错误行为。

六、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拥有责任感是对自己价值的认识与肯定,是自信的表现。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树立其自信心的重要途径。

平时父母应该多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感到自身价值的存在。比如,可以将就餐前整理餐桌的任务交给自己三四岁的孩子。当看着每个人面前整齐的碗筷和大家的笑脸的时候,孩子就特别满足,特别自信。

七、鼓励孩子勇敢表达自己的情感

鼓励孩子勇敢表达情感,并不是纵容孩子随心所欲地发泄情绪,而是要鼓励和引导其在表达情感和控制情绪之间寻求平衡。当孩子想要表达情感的时候,父母应高兴地给予孩子机会,接受他的情感,并和他积极交流。

比如,孩子抱着已经破损的玩具娃娃走到你面前,拽着你的衣角说:“爸爸,你看看我的宝宝生病了。”此时,即使你再忙碌也不能不理孩子,要马上停止工作,轻拥着孩子说:“是啊,真替你难过,你的宝宝真的生病了。爸爸一定给你治好它。”如此真诚对待孩子的情感,他的自尊心和自我意识就会提升。

八、激发孩子的天赋

孩子如果拥有某种天赋或一项特长,他的自信心就比较足,而这种自信的力量也可转移到其他的工作、学习与游戏中。作为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天赋与特长,并帮助他不断地巩固与提高,树立他的自信心。

九、父母要提升自身的自信心

孩子的自信心来自于后天的熏陶与培养。如果父母都自信心不足,如何熏陶和培养孩子呢?因此,父母要积极提升自身的自信心。假如你是一位自信心不足的父亲或母亲,应该如何做呢。

总结出你的父母曾经做过的帮助你树立自信心或削弱自信心的事,继承你父母好的做法,摒弃坏的做法;寻求专家的帮助;积极回应孩子的暗示或要求。

让孩子学习如何面对挫折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将积极回应当成一味地姑息纵容,那样培养的不是孩子的自信心,而是自我中心意识。

父母要多为孩子创造机会,积极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勇敢地尝试。当孩子有过几次成功体验之后,就会“恍悟”:原来我并不胆小。逐渐地,胆小的标签就会被揭去,而被自信所取代。

5、谁是一家之主

我们知道现在社会民主风气日益盛行,小家庭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商量着做,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或父辈的暗示,还是有很多人很在意谁是一家之主的理论,特别是一些男性很在意这个名分,仿佛不能当家做主就好像失去一切一样。这就好像小孩子出生以前,有绝大部分男子是不会让未来的孩子跟妈妈的姓一样,在这方面有些人十分的计较,因此,就引起了家庭的不和与纠纷。

王振,今年3l岁,在一家公司做职员,因所学专业在公司未能充分发挥,所以一直做一个普通职员。两年前与妻子何琼结婚,两个人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家庭,小日子过得也还好,虽说不是很富裕,但也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最近这一段时间,两人的生活出现了一些问题,源自于谁来当这个家的事情。

我们先来听听丈夫王振的心声:“男人当家做主,这是天经地义的,户口本上的户主就是我,在我国小孩子就是跟父亲姓,凭什么她要我听她的。我在单位里受指使受惯了,如果在家里连作个主的权利都没有,那我还是个男子汉吗?那我这个男人有什么做头?我也知道,女人做事仔细、谨慎、不容易出错,但是家庭里的事又不是什么国家大事,没必要搞得那么神经兮兮的,我想我能作这个主,这个户主我当定了,否则就拉倒,大家散伙。”

再来听听妻子何琼的心里话:“凭什么说,男人当家是天经地义的?他做什么事都是马马虎虎的,一点儿都不仔细。如果不是我精心的照顾,这哪里还是个家?我的意思不是说,两人都应该当家做主,起码一些事情也应当两人商量着来,谁说的最合适听谁的,凭什么他是男人就得他说了算?他这完全是传统的大男人主义,旧思想。”

一家之主的概念

我们知道一个家庭,确实要有一个统管全局的人。毕竟家庭管理所涉及的事也很多,稀里糊涂过日子总是不好。只是为什么夫妻两人都想当家做主呢?特别是男人为什么一定要做户主呢?

男人们强烈的一家之主的概念,完全是受到了传统的大男人主义观念的诱惑。虽说现代社会民主风气已盛,小家庭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商量着做,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或父辈的暗示影响同,还是有些男性很在意这个名分,仿佛不能当家做主就好像失去一切一样。譬如,孩子出生后,绝大部分男子是不会让孩子姓母亲的姓。

再一点就是来自同伴们的影响压力,由于青年人的特点,虽说各自都组织了家庭,但是大家在一起时还是很喜欢谈谈各自家庭的事,确实大部分家庭都有明确的分工,谁当家谁做主都无所谓,可是由于好多男子爱逞威风,在这种场合都会吹嘘自己是家中说话算数的。许多不知底细的男子可能信以为真,为了不使自己掉价,一般死活都要去争这个户主地位的。

还有一点是,在欲求不满。有时,一个人在单位有某种抱负实现不了,或总是受人指使时,心里总是会不平衡,强烈的欲求不满会使得他一定要寻找到一个机会来发挥自己的“才干”。家庭必然成为其首选目标,如果配偶连其这个欲望都不予满足,那么,连蹦带跳、连吵带闹的情况就会时有发生。

家庭的原则

事实上,一个家庭,由谁来当家做主都无所谓,家庭管理的很多事谁都于得来,大可不必为此而争吵。双方只要能通过自己的管理来充分发挥家庭的功能就行,即满足家庭成员的物质需求,使家庭成员心理上安定、情感上满足。

我们不妨放眼观察周围无数的家庭,就会发现各家庭的功能发挥并不一致。原因何在?排除家庭成员素质的个别差异,家庭管理是影响家庭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家庭既然是一个需要共同协作才能良好运转的人群集合,那么家庭管理即对家庭生活进行组织、决策、指导、协调和实施的过程则是必须的。

现在虽然纷繁众多的家庭以不同的管理方式展示出不同的风貌,但科学的、符合时代精神的家庭管理仍是所有家庭应当共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