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战,是在我强敌弱的条件下,通过仔细的勘查和分析,谋算出对手势力的变化,弄清对手是防备周全、集中强大、情况分明,还是初陷困境、危机四伏、指挥无度。在分清了敌我的具体情况和实力对比之后,要对不同类型的敌人进行区别对待。
此篇计策要求在战前先有了胜利的条件、胜利的方案和胜利的把握,而后在战斗的时候通过计谋的运用,将我方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战胜敌人,获得最大的利益。
胜战计分六篇: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
第一计:瞒天过海
【原文】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①。太②阳,太阴。
【原按】
阴谋作为,不能背于秘处行之。夜半行窃,僻巷杀人,愚俗之行,非谋士之所为也。
【注释】
①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阴、阳最初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人们将万物都抽象为“阴阳”理念。阴阳学说内蕴对立统一、互根互用、相互制约、消长转化、无限可分的自然之理。万物皆依其理而行,“一阴一阳之谓道”,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由于阴阳互推互荡而产生的结果。此计中的阴,指机密、隐蔽;阳,指公开、暴露。即是说秘计往往隐藏于公开的事物里,而不在公开事物的对立面上,即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②太:极,极大。“太阳,太阴”。在古代,“太阳”是太阳,“太阴”则指月亮。“太阳,太阴”者,是太阳运行到地平线下,之后月亮升起来,后引申为阳极阴生的意思,和上句同一意思。
【译文】
防备得非常严密周全,往往容易松懈大意,就不会对司空见惯的事情产生怀疑。阴计可以用于阳事进程中,不是阳事之敌对面。至阳之事往往与至阴之事结合在一起而不可分。
暗中的计谋,却不该在秘密的时间、偏僻的地方实施。诸如夜中行窃、在偏僻的小巷杀人,是一种愚蠢粗俗的行为,那不是谋略之士所应做的事情。
智慧心得:
此计名出自《永乐大典·薛仁贵征辽事略》。相传唐太宗贞观十七年,李世民御驾亲征,亲帅30万大军征辽东。一日,浩荡大军东进来到海边,李世民只见眼前白浪排空,沧海茫茫,一望无边,看来此海难渡,不禁焦急起来。大将薛仁贵见状,心生一计:他请太宗进入海边的一座彩色营帐,命文武百官进酒作乐。一时笙歌四起,美酒飘香。此情此景竟然使太宗忘记了忧愁,沉浸在欢乐之中。正在酒酣之际,太宗忽闻帐外有波涛汹涌之声,便急忙揭开帐幕向外张望。这才发现自己与30万大军正在乘船渡海,而且马上要到达彼岸。原来薛仁贵担心太宗因大海阻隔而放弃东征,便瞒着他指挥大军渡海。因为皇帝贵为“天子”,所以叫做“瞒天过海”。
“瞒天过海”的本义,就是通过铺垫来麻痹敌人,在人人司空见惯、以为万无一失的地方,突施杀手。在上面的典故中,薛仁贵便利用了李世民认为常人居家在陆地上的常识,解除其戒备,予以误导,打消了他的种种恐惧与疑虑,将之送过茫茫大海。
“太阳,太阴”是此计的易理,捎带一句,整部《三十六计》都从《易经》中推出,“纯以《易》演兵”,所以若想真正把握计谋的精华并运化由心,是应该懂得易理的。
且看:“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这是以“否”卦推演,其意在于“阴极生阳,阳极生阴”,就是说越公开的事物,越是容易掩饰绝顶机密的东西。这一点人们很少意识到,比如眼前平凡万象中就藏着宇宙的深沉奥秘,“天地玄机尽藏于蚁动叶摇之间”,可又有几人注意过这寻常世界的大不寻常?
“太阳,太阴”在兵法而言,就是“阴谋阳为”,阳宗于阴,乾之活跃,基于坤之密谋,将潜伏着的计谋用大摇大摆的行动来掩盖。比如在作战时,为保障主力部队的作战企图不被察觉,常常要以伪装的行动为掩护,以小规模的部队行动来迷惑和转移敌方的注意力,以小动掩大谋。
若想迷惑敌手,巧妙“瞒天”,需要从人们常见不疑的“思维定势”上下功夫,关于这一点,可先看两个故事:
有一种鱼叫做狗鱼。狗鱼很富有攻击性,喜欢攻击一些小鱼。科学家们作了这样一个实验:把狗鱼和小鱼放在同一个玻璃缸里,在两者中间隔上一层透明玻璃。狗鱼一开始就试图攻击小鱼,但是每次都撞在玻璃上。慢慢地,它放弃了攻击。后来,实验人员拿走了中间的玻璃,这时狗鱼仍没有攻击小鱼的行为——这个现象被叫做狗鱼综合症。
第二个便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狼来了”,很传统的故事,在这里就不用再多说。
这两个故事都反映了心理学中的“思维定势”原理。“思维定势”是指已经预先形成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这种思维定势一旦形成,思维就呈现一种惯性状态。只要某种现象一出现,就会自然而然地顺着过去的习惯去思维和得出结论。而“瞒天过海”,就是针对这一点,使对方产生惯性错觉,以完成自己的计划。
反过来说,防范“瞒天过海”,就要有一颗敏锐的心,突破思维定势,于细微处听惊雷,便可发现端倪,看破其“瞒”的手段,令其“过海”不能,泥菩萨难保。
此外,迷惑时应该“顺详敌意”,“乘其所之”。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顺着对方所求或者所虑的思路走,才能使对方按照你所示的利害去考虑他的利害,从而作出符合你意愿的判断,如孙子所说“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乘其所之也”。“能因敌变化者,谓之神”。这样,高明者又岂止“瞒天”,简直可以说自己便是“天”,一切尽在掌握,将对手捏在自己的手中,有如天意。
史上不乏运用此计的名例: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埃及加紧进行新的战争准备,并经常利用周末进行军事演习。开始,每次演习以色列都很警觉,都要取消休假以防备,结果每次都是虚惊一场。久而久之,以色列人就形成了一种定见,认为埃及又在进行演习,于是见怪不怪,警觉性随之降低。1973年10月6日,又一个周末。埃及集结军队,向以色列发动了突然袭击。当埃军突破以军防线时,以色列上自国防部长、下到普通士兵都在教堂过赎罪节守戒念经,以为埃及人仍在玩演习的把戏。
抗美援朝的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某师向三所里实施战役穿插,一夜疾进115里。当他们到达松油时,天已蒙蒙亮。为了对付敌人的空中威胁,顺利走完最后的30里路程,师首长当机行事:命令全师去掉各种伪装,沿公路成纵队跑步前进。此时虽有几十架敌机在他们上空活动,但都把他们当成自己人,以为是从德川撤退下来的李伪军,并通知三所里的守军,准备饭菜,等待犒军。于是,该师顶着敌军的机群,不隐蔽,不伪装,大摇大摆地及时赶到三所里,先敌地面部队5分钟抢占了有利地形,堵住了南援北逃之敌。
西方有一个与“瞒天过海”同等含义的词,叫做“特洛伊木马”。当年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出使希腊,在爱神的帮助下拐走了美人海伦,希腊人“冲冠一怒为红颜”,渡海进击小亚细亚半岛上的特洛伊。在漫长的十年战争中,希腊人疲惫不堪,于是,他们之中以狡诈闻名的奥得修斯想出了一条计策,制作了一匹献给天神的巨大木马,在马腹内埋伏死士刺客。之后希腊军队假意撤退。城中得知解围的消息后,遂将“木马”作为奇异的战利品拖入城内,全城饮酒狂欢。到午夜时分,全城军民尽入梦乡,匿于木马中的将士开秘门缘绳而下,开启城门,四处纵火,城外伏兵涌入,部队里应外合,焚屠特洛伊城。后世便称这只大木马为“特洛伊木马”。
这一西式的“瞒天过海”之所以能得手,大抵是因为击中了特洛伊人的常识误区:
首先,按照当时的战争惯例,军队都是列队出战,堂堂正正的,从来没有把兵将藏在“木马”中的先例,所以特洛伊人未加防备。
再者,十年战争也确实磨去了希腊人的锐气,所以特洛伊人认为希腊人的撤退在情理之中。
最后,木马实在大得离奇,又明目张胆地放在光天化日之下,反倒令特洛伊人想不出怎么会有人敢在上面做手脚,因而大为放心,这毫无疑问是“太阳,太阴”的手法,用得高明。
作为整部三十六计之起首,这一计的按语也就格外精彩:
“阴谋作为,不能背于秘处行之。夜半行窃,僻巷杀人,愚俗之行,非谋士之所为也。”
看来古代谋士们很讲究谋略之“品格”:身为谋士,骨子里有一份天然的高傲,做事决不屑为“愚俗之行”,秘计偏行在明处,将极端的机密表现为公然行动——如此行计,不仅确实高明有效,而且也显得手法精彩无限。
这无疑是个宣告,象征着整部三十六计的智能情调卓然不俗,自成高格。
第二计:围魏救赵
【原文】
共敌①不如分敌②,敌阳不如敌阴③。
【原按】
治兵如治水:锐者避其锋,如导疏;弱者塞其虚,如筑堰。故当齐救赵时,孙子谓田忌曰:“夫解杂乱纠纷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击,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注释】
①共敌:兵力集中的敌人。
②分敌:把敌人分散,或分散的敌人。
③敌阳不如敌阴:敌,动词,意为攻打。阴、阳二字早在甲骨文、金文中就出现过,但作为阴气、阳气的阴阳学说,最早是由道家始祖楚国人老子所倡导,并非《易经》提出。阳,代表一切坚硬的、强劲的和主动的事物;阴,代表一切柔软的、虚弱的和被动的事物。阳,在这里指敌人兵力布阵的强盛之处;阴,指敌人的薄弱之处。
【译文】
打集中的敌人,不如去攻打分散的敌人。先打击气势旺盛的敌人,不如先打击气势低落力量弱小的敌人。
对敌作战,好比治水:敌人势头强大,就要躲过冲击,用疏导之法分流。对弱小的敌人,就抓住时机消灭它,就像筑堤围堰,不让水流走。孙子(孙膑)对田忌所说的话十分生动形象:想理顺乱丝和结绳,只能用手指慢慢去解开,不能握紧拳头去捶打;排解搏斗纠纷,只能动口劝说,不能动手参加。对敌人,应避实就虚,攻其要害,使敌方受到挫折,受到牵制,围困可以自解。
智慧心得:
此计名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说的是战国时期齐国与魏国的桂陵之战。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欲报被赵国夺取中山的旧恨,便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庞涓认为中山不过弹丸之地,距离赵国又很近,不若直打赵国都城邯郸,既解旧恨又一举双得。庞涓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急难中只好求救于齐国,并许诺解围后以中山相赠。齐威王应允,令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田忌与孙膑率兵进入魏赵交界之地时,田忌想直逼赵国邯郸,孙膑制止说:解乱丝结绳,不可以握拳去打;排解争斗,不能参与搏击;平息纠纷要抓住要害,乘虚取势,双方因受到制约才能自然分开。现在魏国精兵倾国而出,若直攻魏国,庞涓必回师解救,这样一来邯郸之围定会自解。我们再于中途伏击庞涓归路,其军必败。田忌依计而行。果然,魏军离开邯郸,归路中又中了伏击,与齐军战于桂陵,溃不成军,庞涓收拾残部退回大梁,赵国之围遂解。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
“围魏救赵”的要义就是“批亢捣虚”,避开敌人的锋芒,攻击它的虚弱之处,如同春秋时代的兵法名家吴起在《料敌篇》中所说的那样:“用兵必审敌虚实,而趋其危。”不管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直接打中敌人的软肋,敌人自然也就再无力发出重拳。所以,进攻敌人实力不强的部分,是打击敌人的策略,也是改变敌我力量对比的关键。
这一手法很巧,不与敌正面相抗,而是以机动的方式攻敌之所必救,使其不得不放弃自己既定的战略计划而回师救急,然后,趁此机会进行狙击,便可以一战功成。
王阳明破宁王一战便是“围魏救赵”的精彩演绎。
1519年6月,明宗藩室宁王朱宸濠起兵叛乱。7月,朱宸濠率6万大军出鄱阳湖,顺江东下,直逼安庆。当时王阳明担任江赣巡抚、佥都御史,得知安庆告急,立即召集部下众将商议对策。会上,推官王晖提议道:“朱宸濠攻打安庆,连日不下,说明他兵疲气沮。如果此刻率大军救援,和安庆守军前后夹击,必能取胜。在安庆打败朱宸濠之后,南昌城唾手可得。”
王阳明沉吟片刻,答道:“王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我军要攻打安庆,就必须要越过叛军镇守的南昌,困难情形暂且不说,就是到了安庆,和朱宸濠相持江上,势均力敌,胜负也未可知,况且安庆守军连日激战,一定疲惫不堪,不足为我军作策应。我认为,不如先攻打在南昌的叛军老巢。朱宸濠已率精锐东下,南昌守军一定脆弱,不难攻破。朱宸濠得信后定会回兵救援,安庆之围就可以解除。等朱宸濠回到南昌,我们已经将城夺下,叛军自然士气低落,我们再乘势攻击,必将大获全胜。”
于是,王阳明率兵攻克南昌。朱宸濠当时还在进攻安庆,知道南昌失守后急忙回师,结果中了埋伏,大败。之后,朱宸濠将自己的船队在江面上连成方阵以求固守,又被王阳明一把火烧成灰烬。
就战术层面讲,王阳明不理安庆,反而迂回到朱宸濠的后方撼动他的大本营,手法运用极为合理。可见王阳明虽身为儒者,却深知兵法诀要。
再者如太平军采用“围魏救赵”的战略围歼江南大营。
1860年,清军派和春率领数十万大军进攻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南京),清军仗着人马众多,层层包围,使天京成为一座孤城。
正月初二半夜时分,李秀成、石达开各率一部人马,乘着黑夜,从敌人封锁薄弱的东南角突围。清将和春见是小股部队逃窜,也就没有追击。二王突围后,分兵两路:李秀成奔杭州,石达开奔湖州。
李秀成对部下说:“官军精锐,悉萃金陵,其饷源在苏、杭。今金陵城外长壕已成,官军内围外御……攻之难得志,不如轻兵从间道疾捣杭州,杭州危,苏州亦必震动,金陵大营惧我绝其饷源,必分师奔命以救之。我趁大营虚弱,还军急击,踏破大营,则苏杭皆我有也。”
于是他攻占安吉、长兴后,突然兵临杭州城下,吓得杭州官绅惊慌失措,守城无策。3月19日,李秀成趁雨夜攻占杭州。江南大营统帅和春果然中计,忙派总兵张玉良统兵一万三千余人援救杭州。清军于23日赶到杭州城下,第二天,太平军迅速回师,各路大军分进合击江南大营。洪秀全见清军已分兵解救杭州,敌军正在调动,于是下令全线出击。李秀成攻下杭州,放火烧了粮仓之后,火速回兵天京。石达开也率部回撤到天京。两路兵马会合一处,机智地绕道而行,回避了张玉良回救杭州的部队,终于顺利地赶回天京。在太平军内外夹击下,连破清营五十余座,数万清兵全部溃散。和春等清营大员“不及衣履,仓皇奔镇江”,“京围立解”。
“围魏救赵”计的实行,需要创造条件,力逼敌人在主观和客观上不得不合作:
第一,必须是在敌军的主力或者大量兵力被另外的战事牵制或者敌军兵力投入到了旷日持久的相持战之中。如果没有这个前提条件,即使找到了敌军的薄弱环节,敌军也会有足够的时间调动兵力保护其弱小的部分。
第二,必须是敌军的精锐部队和力量薄弱而又具有战略意义的部分之间不能顺利地互相援救。这是非常关键的条件,有了这个条件,敌军的弱小部分才能相对来说变成“孤军”而可以为我方所攻击,否则敌军首尾相顾,“围魏救赵”计就难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