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周易智慧
17037800000066

第66章 经商智慧(16)

因此,不要指望这些谨小慎微的人会果断决策。这类人总是搜集尽可能多的信息,权衡各种选择、甚至一些不可能的选择。分析型的人喜欢独立行事,不愿意与入合作。尽管他们性情孤傲,但令人惊喜的是,患难之中却最见忠诚。

(2)温和型的人适合团队工作。他们常喜欢与人共事,尤其是人数不多的团队工作或两人合作。这类人淡漠权势,精于鼓励别人拓展思路,善于看到别人的贡献。由于对别人的意见能坦诚以待,他们能从被其他团队成员随手否决的意见中发现价值。

温和型的人常常愿为团队默默耕耘。由于他们的幕后贡献,往往使他们成为团队中的无名英雄。这种无私的奉献固然伟大,但他们可能会走极端,只顾别人却忘了及时完成自己的职责。

温和型的人一般在一个稳定的、公司组织架构清晰的公司中表现出色。一旦他们的角色界定、方向明确,他们会坚定不移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3)表现型的人好炫耀。他们敢于夸口,好出风头。这类人喜欢惹人注目,是天生的焦点人物。

表现型的人活力十足,偶尔也会显露疲态。这往往是因为失去别人刺激的结果。也许由于他们精力充沛,所以总是喜欢忙个不停。

但表现型的人好冲动,常常在工作场所给自己或别人惹麻烦。他们喜欢随机做事,不爱计划,不善于时间管理。他们能抓大局,放弃细节,喜欢把细节留给别人去做。

(4)推动型的人注重结果,在四类人中最务实,并常常为此引以为自豪。他们喜欢订立高却很实际的目标,然后付诸行动。但他们极其独立,喜欢自己设定目标,不愿别人插手。善于决断是其显著特点。

2、在打拼中选优

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经营者要身先士卒,注意员工人品与能力双重培养。及早淘汰无才无德的员工。

公司的发展迫切需要人才,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公司竞争的命运。英才是需要培养和锻炼才能形成的。经济竞争对高级人才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而且要求越来越高。高级经商人才需要精通经济领域的知识,掌握经商技巧,长于经营谋略,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出色的才能,坚强的心理素质,及道德的修养。同时,还需经过市场上生意实践的磨炼,具备丰富的经商经验。

德国建有“教学公司”,培养未来的经理们。教学公司模仿公司的业务进行学习,学生们在教学公司的每一个科都干一段时间,以学习生产和经营管理的完整知识,把学生培养成高水平经贸专才。

日本佳能公司被称为照相机王国。该公司特别重视职工业务和技术的培训,并建立了研修制度,设有专门负责职工和管理干部的教育研修中心。研修大致分为四种类型:一是新职工的研修。要求他们通过研修掌握一些基础技术,时间一般为两、三个月,前半段主要是理论学习,后半段到工厂实习。二是普通职工研修。主要是学习一些新技术,比如文字处理机和微机电脑等。三是技术人员研修。主要学习一些尖端技术。四是管理干部研修。部长和科长干部通过学习新的公司经营方法和劳动法法规,提高经营公司的水平。佳能公司的职工研修制度保证了公司良好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3、在培训中提高

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教育培训要采取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方法。

华人企业家对人进行管理与使用的思想十分独特。王永庆认为:在公司景气的时候,反而要多留点心,因为赚钱比较容易,会使员工产生骄傲的心理和满足的惰性;相反不景气倒能使公司上上下下同心协力,工作不敢有丝毫懈怠。

台塑体系企业每年大概保持500名新员工,每一个新员工从第一天起就要接受严格的训练。不管学历高低都从基层做起,首先分配到各下属公司做操作员。6个月的实习,要让学员们接受公司一整套经营观念,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任何一个企业家的成长,都要从最基层做起,一定要意志坚强,能吃苦,能受累,任劳任怨。从而使自己当上主管以后,更懂得基层的重要,更懂得基层需要做什么和怎样做,更懂得怎样去管理基层工作。

针对学校的教育与公司人才需求方面,存在脱节的现象,王永庆特意创办了“明志工业专业学校”,培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人才。为了加强公司竞争的实力,华人企业家对本公司职员不断进行各种必须的业务培训,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

管理阶层的知识水平在公司经营中起到决定的作用。林绍良的合伙人都是精通本行业务的专职人员。他聘请一批专业人员进行经营管理。中亚银行总行及国内外分行,国内外许多重要公司公司中的总经理、副总经理、经理、部门主任都由一批干练的专业人员担任。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管理阶层知识水平非常高。尽管如此,林绍良却没有满足于这一点。他看到了日新月异的知识变化,看到了知识在竞争中的决定因素。因此他不断地努力提高职员知识水平和经营素质。

4、在基层发掘人才

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员工正确领会了培训的要旨,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便会给公司带来效益。

台湾台塑集团的总经理王永庆曾经说过:“我对新入公司工作的员工,不要求他具有多少经验。没有经验其实也是好事,就好比一张白纸。对于有经验的人,要想改变他通常就更为困难。”

虽然王永庆不要求新职员有工作经验,但并不等于选拔人才要求的不严格。经过6个月的追踪考查之后,按每个人的专长分配到各单位实习。对于经营人才实行训练,不仅要求他们具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求他们有独立思考、积极追求的素质。在经过一年半到两年的实习之后,就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由实习生成为熟练的工作人员。王永庆独特的用人方法,对于台塑公司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林绍良也是一位用人高手。他认为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得不到他人的支持,你就是有再大的本领,也很难成功。林家集团聘用了许多大学生、工程师。他任用的管理人员都是从基层选拔上来的。

重视基础培养和基层锻炼,这是林绍良和王永庆培养人才与考察人才的共同点。

时刻操作成功的商机

原文:《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虽有小言,以终吉也。

释义:《象辞》说:“在沙滩上等待”,表明宽宏大量不急躁;虽然受到一些非难和指责,但终久能获得吉祥。

释例:《说文》:“需,须也,遇雨不进,止须也。”就是讲,下雨了你必须等待机会,等雨停了以后再行路,这就是等待。公司新决策的实施要以内、外双重因素允许为前提。

1、敢于做赔本生意

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公司发展不可急于求成,要等待机遇的到来。

为了理想,可以少赚,但不宜多赔。只要是自己看准了一定能赚钱的生意,那就毫不犹豫地去做,即使开始赔钱也无所畏惧。做生意要高瞻远瞩,目光长远,而不能鼠目寸光,急功近利。

在日本京都有一家中式酒楼,近几年生意非常红火,同行们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然而没有几个人能知道这家酒楼的发迹史。

这个酒店的老板姓马,他最初开的是中药铺,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当他决定改行开酒楼时,遭到很多人的反对,觉得他放弃老本行,打入竞争激烈的酒店业,简直不可思议。

但马老板主意已决,不管别人怎么说,他都不肯改变立场。

马老板的酒楼经营方式与众不同,他以香港式的点心为中心的饮茶方式来经营。这更加引起了亲朋好友的担心,因为当时有两家点心店刚刚倒闭关门。

开张营业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酒楼一直在赔钱。这时候,亲戚朋友都开始嘲笑他,连他的太太也不断地抱怨,更有人干脆说他是个“败家子”。

马老板却说:“这都是意料之中的事,一开张就赚钱的酒店成不了什么气候,如果做生意只盯着赚钱,时间长了,也就赚不了大钱!”“我的方向是以创造优雅的气氛和优质服务来吸引顾客,让他来一次就再也忘不了。现在赔钱也没什么了不起的,过不了多久就会大把赚钱的,你们都等着瞧好了。”

果然如此,一年后,他的生意日渐兴隆。而且顾客认为,有那么优雅的环境,就是多花一点钱也值得。

这个时候,那些反对他的人,面对他蒸蒸日上的业务与源源不断的利润,都改变了过去的看法并十分佩服他的果断明智。

此后,马老板所开创的香港式经营风行日本,因越来越多的日本富人去过香港后,回日本一看,发现居然有与香港风味类似的酒楼,便进去搓一顿。慢慢地,这种经营方式就流行开了。当然,作为先行者,这位马老板赚了相当可观的一笔钱。

马老板当初改行经营酒店,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的,而且,把最初要赔多少钱都计算出来了。堪称胸有成竹,有见识、有魄力。如此,岂有不赚钱之理!

2、善待部属,尊重个性

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经营者要有抵制风言风语、把握好公司工作氛围的能力,不被压力所左右。

公司经营需要上下一心、荣辱与共、同心同德的精神。松下幸之助先生在这方面总结了许多经验,说了许多至理名言。他主张“脱掉社长的外衣”,和广大员工打成一片。还说:“最失败的领导者,就是员工一看到你,就像鱼群似地没命地逃开。”

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司研究者,总结正反两面的经验,为了使员工与管理者同心同德,提出了如下一些建议:

(1)善待你的部属,让他们懂得你是为他们着想;(2)多参与他们的活动,了解他们的苦衷;

(3)给属下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让他们知道你处处体贴他们;(4)认同属下的表现,要向属下表示赞赏,不仅要口头肯定,还要适当加薪,让他们知道你随时肯定他们的贡献;(5)容忍每个人的个性和风格,使他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存在,不要把他们当成会说话的机器。

3义无反顾地去做

需于泥,致寇至。

——一项错误的决策使公司经营亏了本,经营者要及时改变战略,静观待变。

天地间的万事万物,万形万象,没有固定的方位。如果不能明白它的变化,就无法应付它;如果不能顺从它的变化,就无法扭转它;如果不能乘着它的变化,就无法制服它。华侨们坚持“危邦不居”,“乱邦不入”的原则,他们通常都能做到进退自如。他们常说的一句话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他们胜而不骄、败而不馁。既灵活多变,又稳扎稳打。虽不涉身政治漩涡,但密切观察时局动荡,顺应时务而见风使舵。他们大面撒网,集中捕捉。当在准备改变经营行业的时候,他们会提前搜集有关的信息做非常充分的调查研究。一旦下了决心,就义无反顾地去做,并且“不到黄河心不死”。

诚然,任何成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但他们能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在日本,当酒吧、酒廊因为过分竞争而趋于“同归于尽”时,华侨们立刻改变战略开办新型酒吧。他们经营的酒店有别于普通酒吧,首先他们以便宜的价钱吸引更多的平民阶层的顾客。

然后他们考虑空间问题,把酒店办得视野开阔,使其具有开放性,让生活在狭小空间的日本人从“鸟笼子”里走出来,成为他们的忠实顾客。另外,他们还根据日本很多公共场合不允许女性进入的特点,为女性顾客开辟了空间,使众多女性也能光临酒店。由于有众多女性纷纷光临,自然吸引了更多男性顾客纷纷上门。

正是这些与众不同的特点,华侨的酒店生意兴隆。华侨的灵活善变,为他们经营赢得了时间。等别人效仿时,他们已又有了新点子,又找到了更好的赚钱机会。

4、不痴迷眼前美景

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即使公司生意一度兴旺,经营者也切不可得意忘形,而要居安思危。

有一句歌词这样唱道:“好花美丽不常开,好景迷人不常在”,它的意思是说:任何美好的东西都不可能永远存在。

台湾台塑董事长王永庆,深明“好景不常在”的道理,他甚至把居安思危当成经营的座右铭。

他成为台湾的“塑料大王”之后,仍然保持一颗冷静的头脑。面对深不可测沉浮不定的商海,王永庆想得更远、更深。他知道台湾经济发展迅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劳动力工资低廉,如果工资提高,那么与美、日、韩等国的公司相比,台湾公司也就没有什么优势了,再说台湾市场本身就很小。

有鉴于此,王永庆把眼光投向了国际市场,想方设法提高产品竞争力。他盯住自行研制开发技术,自行设计、自行制造机械,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以做到高质量、低成本,终于打入中东、东南亚乃至顽固的日本市场。

中国有句古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生和事业也同样有高潮和低潮,明白“好景不常在”这个道理,才能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地把各种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防患于未然。

5、不浪费每个人才

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经营者平时的礼贤下士,公司有突发事故时,会有“新人”别出心裁提出好办法使公司脱离困境。

善于发现“千里马”是公司领导应具备的起码素质。不浪费每个人才,让每个人才都能人尽其才地为公司出力。

1972年,林绍良在飞往香港的飞机上巧遇银行家莫达·里迪,交谈中得悉莫达·里迪刚辞去“冷印银行”总裁之职,林绍良对莫达·里迪的干练才能非常赏识,当机立断,主动热情地邀请这位银行家主持中亚银行,并任命他为中亚银行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