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周易智慧
17037800000069

第69章 经商智慧(19)

在现代条件下,通讯、交通手段高度发达,各国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从而使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联系愈来愈紧密。有人说,自从通讯卫星和载人飞船出现之后,地球显得小了。在今天,不论地球上哪个角落发生一场局部战争,都肯定会牵涉到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都不能孤立地仅仅看作是交战国双方的事情。

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对手,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公司之间的关系亦常常处在“是对手也是同志”的状况。

在市场上彼止竞争时,公司之间的立场是敌对的,谁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谁的业绩就可能提高,但如面临一致的利益时,相关公司则又要联盟一致对外。同行之间的关系实在很微妙,如何彼此处理得好,就要靠公司经营的手腕了。

循循善诱,智驭部下

有孚挛如,富以其邻。

——经营者平时为人宽容大度,一旦公司陷入困境,自会有员工协助。

对有才能的人以循循诱导来发挥他们的长处,以威慑的力量来抑制他们的短处。如果作战一定要找到全才任用,天下能有几个?战争不是慈善事业,对作战有用之才,往往也是有害之才。例如,勇敢的人一定凶狠,武艺高超的人必定嗜杀,聪明的人势必狡诈,善谋的人肯定会忍耐,隐藏企图。作战不能不用上述勇、武、智、谋之人,也就不能不用狠、杀、诈、忍之人;相反,不用狠、杀、诈、忍之人,也就没有勇、武、智、谋之人。因此,善于统驭的人,要能利用他们的长处而不让有害的一面发挥作用,能从他们身上得到好处又要杜绝他们的危害,(如能做到这样)那么天下就没有不可用之才。为此,在一定条件下,对来投奔的仇人要能容纳,贼寇可以招抚,盗贼可以举用,甚至对见义勇为触犯了王法的,以及少数民族、边远地方的人,都可以任用。

“驭”即驾驭,统驭,指主将对部下的使用和制约。与“任”字条相似之处,都讲关于用人的问题,但强调的侧面不同。“任”字主要讲因人施用;“驭”字则讲的是控制部下,用其长而抑其短。既能让部下独立决断,充分发挥主动性,又防止他们违抗将令背叛自己。

公司的主管,若善于驾驭部属,则部属将竭尽心力,为公司发展而努力。“兵经”中说:“勇者必狠,武者必杀,智者必诈,谋者必忍”,公司用才也是如此。有智谋、肯冲锋的人,也可能是狠诈又不顾一切的人,用其长处对公司有帮助,若为其另一面所损,则公司也将受到伤害。

善“驭”部下,又善被上司“驭”的人,必定是一个成功的职业工作者了。

称霸天下的动力之源

原文:《象》曰:“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释义:《象辞》说:“心地纯朴,品行端正,处处小心行事”,表明要专心致志,遵循礼仪实现自己的意愿。

释例:履是指实践、实行、经历,也就是履行。人的实践和行为,是外在的;内在的是礼与理。礼与理是实践与行为的准则,无论你经营什么,为商之道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公司在事业开拓阶段,应小心谨慎,脚踏实地,避免冒大风险。

4、以人事定进退

素履往,无咎。

——公司只要运用正当手段参与竞争,就不会有过失。

兵家不可没有根据地强调忌讳,否则遇到有利的情况就不能加以利用;不可没有根据地强调凭借,否则军队的士气就没有激励。因此,所谓的“玄女力士”之阵,不要去探求,“活曜遁甲”的学说,不要作为行动的指导,“孤虚风角”和“卜卦算命”的学问,不要去研究。如能这样,遇到疾风暴雨,迅雷闪电,旗断马惊,就不会感到疑惑。根据人事来决定部队的进退,以当时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军事机宜。天怎能胜过对人事的正确决定,气候的突然变化怎能动摇全军众志成城的决心呢?指挥员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把握战争的机运,争取达到胜利的彼岸,首先要在战争观上反对天命论,进而在用兵方面排除奇门遁甲之类的邪说。

“辟”指的是要“辟”开天意或禁忌之说,以人事定进退,以时务决军机,老是受禁忌、天意的影响,则会失去进军的良机。

揭子认为“人定有不胜天”,俗语也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是如果什么都靠天,还受一些迷信、鬼怪、灵异的影响,那就会失去良好的战机了。

《封神榜》小说中,谈了许多鬼怪对作战的影响,那只不过是幻想小说罢了。

买房子不能买“丁字路口”的房子,但医院等,则宜选丁字路口,这似乎是人们一般在选择房地产时熟知的“禁忌”。

商战亦如用兵一样,不能被民间的诸多禁忌约束经营。商战中真正的禁忌,则是自身中不利于竞争的毛病和弱点,如沉溺于酒色、不讲信用、患得患失、盲目乐观、意志消沉等,都是最大的“禁忌”。

2、步步慎重,稳中求胜

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在公司经营过程中,顺应市场规律,不要急于求成,而要稳中求胜。

在已经取得的巨大成绩面前,比尔·盖茨并没有变得不可一世,而是依旧步步慎重,头脑清醒。

如今的微软公司全面转型向新媒体发展,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已由一个单纯的电脑公司,成长为一个新型的大传媒帝国。

比尔·盖茨先生已经被人们视作了传媒大亨。人们都承认比尔·盖茨先生是新一代的传媒之王。从软件大王到传媒第一大亨,比尔·盖茨只花了不足一年时间。

不久的将来,在基于电脑科技的大媒体世界当中,其核心是互动通讯和数字化技术,所有的信息——无论娱乐或新闻,甚至学术知识,从文字、图形、数据、声音到视讯等,都可作数字化处理,通过电脑及网络储存传输。

随着世界各国“信息高速公路”的不断发展,这场全球性的革命已经开始了。而微软凭借自己的电脑软件优势已经占据了绝对控制权。即使在这样的情形下,比尔·盖茨仍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以稳健的作风,谋而后动。

微软公司一方面迅速在互联网络领域建立事业,积极与媒体公司多层次地开展合作,大力扩充线上服务,并且与电影圈人士合组制作公司,更花费巨资与NBS合作创办网络电视新闻服务。

另一方面,微软公司还采取多头并进方式,构筑传媒帝国的基本框架,此时的比尔·盖茨表现出十分谨慎的态度,他只是公开表示以电脑软件业务为主,只希望做一切有助于个人电脑普及的事,而并不表示要控制娱乐界,或者建立媒体王国。

比尔·盖茨先生看到,电脑软件业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微软公司的事业还有很多机会,那么又何必在这时寻求公司转型?所以比尔·盖茨有一贯的稳健作风,除非真正看到跨进娱乐事业比发展软件业务更有利可图,否则微软公司不会急于做新媒体之王的。

3、靠勇、智、德取胜

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至人,凶。武人为于大君。

——及早舍弃那些有勇无谋的人,而重用有勇有谋者。

凡是获得作战胜利的,有的是靠勇敢,有的是靠智谋,有的是靠德行,有的是屡战屡胜,有的毕其功于一役。战胜勇敢一定要用智谋,战胜智谋一定要用德行,胜过德行一定要修行比敌更高尚的德行。善于打胜仗的,不只把眼光盯在几次局部的胜利上,而是竭尽全力确保决战有胜利的把握。如果只图眼前的丁点利益,徒劳去挑动激怒敌人,促使敌人的团结,使我军产生骄傲轻敌之心而轻兵冒进,瓦解我军的战斗意志而动摇根本,这是不能取胜的。

“胜”字主要从战略全局上讲夺取胜利的一般原则。取胜的主要因素归之为“三字”:勇、智、德。勇:指将士的勇敢精神。智:指将帅的谋略水平。德:指国家的政治因素。三者相比,最重要的是德,其次智,其次勇。而今,“威慑战略”已引起普遍重视,实现利益的非军事手段大大增多,天空战场的优势与主动,影响和制约着陆战场和海战场上的军事行动,这就要求军事家更要注意放开眼界,来认识和寻求“务全胜”的战法。

在社会上成功的公司或个人,不但本身“得意”,社会也会给予尊重与喝彩。作战要靠勇、智、德取胜,胜还不是小胜而要全胜,商场争胜也要以全胜为目标。如果获得一些小胜就沾沾自喜,走路的样子也变了,骄气之下就会“轻进”,反而会遭更大的失败。因此,有志经商者,若经一番奋斗获得小胜之后,就要沉住气再追求更大的胜利。

4、重视倾听员工意见

决履,贞利。

——经营者要广泛接触员工,不可独断专行。

重视倾听每一位员工的意见。当公司规模较小时,经理和公司内所有的员工都能保持密切的工作关系,因为经常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是,如果公司拥有几万几十万名员工的话,若以同样方式去倾听员工的意见,实际上已经不可能了,时间和精力不允许。但尽管如此,每个人还是和从前一样重要,必须有人去倾听他们的想法。

可行的解决方法就是使经营人员铭记在心,通过不断的训练,记住倾听是件重要的事。

美国一家大公司实行一种颇有特色的方法:召开推销会议时,设立一个“你说我听”讨论小组。这个小组由一群公司主管们组成,包括行政部门、营业部门、制造部门、行销部门和研究发展部门的副总裁。在开讨论会期间,他们仔细聆听每一个指导员提出的问题。

借着倾听下属的意见,我们能够开发出顾客真正需要的产品。因此,只要管理阶层真心想做,市场是一定可以开辟出来的。

有一位销售经理,每星期至少召见一次手下的35位销售代表。所以尽管他未亲自接到顾客的电话,但经常和他的推销人员沟通,使他能够赶得上他那一行的步调。另一位手下有40位销售代表的经理,则是每周不限定对象地打25次电话给他的部属。“情况如何?”他以很友善的方式询问他们:“我能为你做什么呢?如果你有任何问题,尽管提出来。”他表达得很清楚,尽管再忙,他总是会抽空听取他们的意见。如果他实在没空,在就寝之前,也会抽空去打个电话给他的推销人员。

明亮的眼睛看前途

原文:《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释义:《象辞》说:《泰卦》的卦象为天下地上,地气上升,乾气下降,为地气居于乾气之上之表象,阴阳二气一升一降,互相交合,顺畅通达;这时要掌握时机,善于调理,以成就天地交合之道,促成天地化生万物之机宜,护佑天下百姓,使他们安居乐业。

释例:公司经营正蒸蒸日上之时,经营者要注意不断创新,以求进取。

1、高层战略建立在基层行动上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公司经营业绩的提高,是经营者与各层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

伊士曼化工原料国际有限公司完全依靠非财务标准实施战略。这是一家拥有50亿美元资产的化工生产商。使该公司脱颖而出的是,公司经理人在高层推行他们几年来在基层发展的经营哲学:全面质量管理,由此慢慢形成了一种自己的方式。

伊士曼公司的事实表明,质量管理的原则,如数据收集、不断反馈和持续学习,类似于卡普兰、诺顿以及其他持相同见解的业绩顾问所提倡的业绩测量原则。公司的公司发展与战略副总裁J·塔克特指出,伊士曼的经理人团体与公司其他人员一样遵循着持续改进周期。

伊士曼采用业绩标准实现战略目标时,采用于许多与其他公司同样的方式。不过,其质量流程显示出伊士曼公司的独到之处。在发展高标准的同时,伊士曼公司努力“把这些标准与我们的战略意图以及顾客、员工、投资者、供应商和公众等五大公司利益关系人联系在一起”。

伊士曼于是在公司内逐级实施这些标准。“相互维系”的团体建立相互维系的的标准;高层团队是由11位成员组成的经理人团队,为整个公司制定高标准。经理人团队的每位成员又分头带领一个团队,制定出自己的标准。这些标准都是依据相关高层标准制定的,如此这般逐级落实到第一线。

每个访问过伊士曼的人几乎处处都会感受到这种观念。在工厂的控制室里,告示牌上是手画的控制图。到经理人的团队会议室里,又会看到滑动墙板上展示着许多手工填写的最新信息图表。其中两个图表追踪的是安全性,6个图表显示高层经理拜访顾客的追踪记录。还有一些图表则反映影响投资回报的所有标准项,如顾客满意度、销售收入、人工开支等。

这种对业绩测量的追求给伊士曼的经理人带来价值无限的益处。他们可以用一种可靠的数据库方式来监控战略,并在需要时中途予以修正。还有一项主要的好处是,使大家有动力,众志成城地一心支持各项决策。

以前,伊士曼在不同部门为不同员工制定不同的标准,并根据这些标准确定浮动薪酬。1994年初,伊士曼决定对所有员工采用一种浮动薪酬标准,那就是投资回报。他们相信,这样会使公司上下心系一处。在公司制定重大决策,如关闭一间公司时,员工就能更体贴公司,会意识到良好的资金运作有利于他们的切身利益。即使公司小有举措,员工也会这样想,会更在意钱花得明智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