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动植物百科
17037900000136

第136章 别有情趣的植物(4)

如果我们拔起一棵大豆或其它豆科植物,仔细地观察它的根,就能发现在那上面长有许多像瘤子一样的东西,别看这些东西疙疙瘩瘩的很不起眼,可它就是豆科植物的“地下氮肥厂”。在这些被称作根瘤的小疙瘩里,竞还有许多辛勤劳动、专门制造氮肥的“工人”呢。这些用肉眼无法看见的小家伙叫根瘤菌,正是它们通过体内分泌的固氮酶,把空气中游离的氮索还原成能为植物吸收的氨态氮,源源不断地供应豆科植物的生长需要。据科学家测定,一棵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可以为它提供所需要的大部分氮肥,豆科植物有了这些小小的天然“地下氮肥厂”,就不会为缺乏氮肥而发愁了。

根瘤菌为什么除了豆科植物以外,不到其他植物的根部建立“地下氮肥厂”呢?原来,它们和豆科植物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利的共生关系。豆科植物的根可以分泌出一种特殊的物质,使得土壤中的根瘤菌砣的根系周围大量繁殖,然后钻入豆科植物的根里形成根瘤。在根瘤里,豆科植物把自己吸收的一部分养料和水分供给根瘤菌,而根瘤菌也把自己合成的“化肥”输送给豆科植物。

根据豆科植物和根瘤菌能够巧妙合作的特性,生物学家们设想,如果能将根瘤菌的“地下氮肥厂”移植到小麦、水稻、棉花等农作物的身上,那么,人类不但可以不施化肥或少施化肥,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避免化肥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看似无花却有花”——无花果

在植物王国中,有果必有花,无花哪有果呢?“看似无花却有花”的植物有几百种。无花果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无花果不仅有花,而且有许多花,只不过是人们用肉眼看不见罢了。我们吃的无花果,并不是无花果的真正果实。而是它的花托膨大形成的肉球,无花果的花和果实却藏在那个肉球里面。所以从外表上看不见无花果的花,这种花植物学上属于“隐头花序”。如果把无花果的肉球切开,用放大镜观察,就可以看到内有无数的小球,小球中央有孔,孔内生长着无数绒毛状的小花。雄花、雌花上下分开,每朵雄花,每朵雌花结一个小果实,也藏在肉球内。因此,无花果的名字其实是名不符其实的。

永远向往光明的花朵——向日葵

生长古墙阴,园荒草树深。

可曾沾雨露?不改向阳心。

作为一种最普通最常见也最流行的小吃品,葵花籽(也叫瓜子)早已风靡向日葵

全球,每天每个时刻全世界的许多地方都有很多人在不停地嗑葵花籽。

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向日葵,又名葵花、转日莲,原本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的一项新发现,因为在此之前,世界上没有任何关于向日葵的文字记载。16世纪初,西班牙人在秘鲁和墨西哥的山地上,看到满山遍野的向日葵,肥大的绿叶烘托着一个金灿灿的硕大花盘,他们认为是“上帝创造的神花”,将它带回欧洲作为观赏植物种植。

人们都知道,向日葵整天朝太阳转,太阳在东边,它就头朝东;太阳在西边。它就头朝西,就是背阴处的向日葵也总是朝着太阳的方向,这是为什么呢?

向日葵能够跟着太阳转主要是因为在它花盘下面的茎部含有“植物生长素”。这种植物素具有两个特点:一是背光性,一遇到光线照射,背光部分的生长素会比向光部分多;二是能刺激细胞的生长,加快分裂、繁殖。

清晨,旭日东升,向日葵花盘下茎干里的植物生长素集中在西边背光的一面,并且刺激背光一面的细胞迅速繁殖。于是,背光一面比向光一面生长得快,结果整个花盘朝着太阳方向弯曲。

随着太阳在空中的移动,植物生长素在茎里也不断地背着阳光移动,像是跟太阳捉迷藏似的。这样,向日葵就老是跟着太阳转了。

这种性质在植物学上叫做“向光性”。很多植物的叶子都具有与向日葵一样的习性,总是向着太阳,这又可称“正向光性”。

所谓背阴处,就是指阳光不能直接照射之处,也就是光弱之处。光弱之处同样也有光的强弱的区别。绿色植物在一点光没有的黑暗之处是不能生长的。

也正因为这一点,热爱光明的俄罗斯人民普遍喜欢向日葵,并将它定为国花。

当你高兴地把一粒又香又脆的五香瓜籽送进口中,轻轻地一瞌,再一噗地一声吐出瓜子壳时,是否会想到,原来向日葵曾有一段凄惨哀婉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个名叫明姑的乡村女孩,天生心地善良,美丽聪明,但她的亲娘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继母心如蛇蝎,常对她百般凌辱虐待。一天,因一件小事,她顶撞了继母几句,继母大怒,用皮鞭使劲地抽打她,但一不小心却打到了自己亲生的另一个女儿身上,于是,继母又气又恨。当天晚上,继母趁明姑熟睡之际,狠心地挖掉了她的双眼。明姑疼痛难忍,破门而逃,不久死去。后来,明姑的坟上就长出一种植物,并开出金灿灿的花朵,大小如盘,且始终向着太阳。它就是今天的向日葵。

直到今矢,这个故事都还一直激励着人们反抗黑暗,痛恨残暴,向往光明,追求光明。

向日葵不仅老家在秘鲁,而且还是秘鲁的国花,这里面也有一段故事:传说印加族的起源是太阳神在的喀喀湖中的岛上,创造了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并让他们二人结成恩爱夫妻,婚后子孙满堂,繁衍成一个新种族。太阳神吩咐他们带着新种族,迁居到一个有发展前途的地方定居下来,这个种族就称作“印加”,在印第安语中的含义是“太阳的子孙”。当时的印第安人称向日葵为太阳花,所以后来秘鲁人就奉向日葵为国花。

生长在树皮上的植物——槲蕨

寄生在树皮上,它的叶子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它的吸器伸入寄主体内只吸取寄主的水分和无机盐,不吸取寄主的有机营养,所以称这种植物为半寄生植物。能寄生在高高的大树上,是鸟儿帮了它的忙。小鸟缀喜欢吃槲的果实,但果肉富有黏性,有时粘在小鸟的嘴上,小鸟会在树皮裂缝间擦拭,这就无意间便给槲寄生在高高的大树皮上创造了繁殖后代的机会。

开花后就死的草——竹

竹子虽然长得很高,其实它只不过是一棵空心的“草”。因为它的茎中心是空的,没有本质部,应该属于草本植物,所以人们可以称它为最高的草。春雨过后,竹子生长特别快,一天可长高90厘米,初出地面就是竹笋。最高的竹子,能生长高达37米。

竹子不常开花,只有在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时,经过多年的生长后才开花,以便在生命结束前结出种子。所以竹子开花后就意味着快要死亡了。

会变色的花——杏花、木芙蓉

植物王国中,有趣的是有些花,它们在开花的过程巾。花朵的颜色会发生变化。杏花在含苞待放的时候,花朵是红色。开放后就逐渐变淡,最后会完全变成白色。

木芙蓉的花更为奇特,初开为白色,第二天变成浅红色,后来又变成深红色,到落花之时,变成紫红色。这些花色的变化,看来似乎很神秘,其实是因为植物体内的色素随着温度、酸碱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

会喷射“炸弹”的植物——凤仙花、喷瓜、含羞草喷瓜、凤仙花、含羞草、齐菜、豌豆等植物的种子,它们成熟后,会自动从果实中喷射出来,含羞草

落在不太远的地方,繁殖后代。

仙花的果实成熟后,果皮会自动裂开,把种子像枪弹似的喷射到2米远的地方去。在丰富多彩的植物界里,这种本领并非凤仙花所独有,有的植物本领比它还要大!

原产欧洲南部的喷瓜,它的果实像个大黄瓜。成熟后,生长着种子的多浆质的组织变成粘性液体,挤满果实内部,强烈地膨压着果皮。这时果实如果受到触动,就会“砰”的一声破裂,好像一个鼓足了气的皮球被刺破后的情景一样。喷瓜的这股气很猛,可把种子及粘液喷射出40~50尺远。因为它力气大得像放炮,所以人们又叫它“铁炮瓜”。还有比喷瓜果实更有力气的果实吗?人们至今还没有发现。

它的种子不像我们常见的瓜那样埋在柔软的瓜瓤中,而是浸泡在粘稠的浆液里,浆液把瓜皮胀得鼓鼓的。当瓜成熟时稍一风吹草动,瓜柄就会自然与瓜脱开,瓜上出现一个小孔,紧绷绷的瓜皮把浆液连同种子从小孔里喷射出去,一直喷到几米远的地方,种子就这样传播出去了。

污水处理植物——凤眼莲

又叫水浮莲、水葫芦。是一种浮水草本植物。它的根能扎在泥中,也能随植株浮在水中。叶片倒卵形,基生成莲座状。为了飘在水上,叶柄在中部膨胀成囊状,就像个葫芦,在里面有气室。凤眼莲的花序穗状,由6~12朵花组成。花蓝紫色,像个裂开的漏斗。从根部生出的匍匐枝上萌生出新株。凤眼莲原产热带美洲,我国南北各地栽培或亦为野生。

凤眼莲富含蛋白质,是很好的青饲料。它还能迅速吸收金属元素,用来处理废水,净化环境。由于其资源丰富,生长迅速,收获容易,所以用它来造纸可以减少木材的消耗。将其切割,发酵,进入沼气池还是一种十分清洁的能源。

凤眼莲繁殖迅速。在营养丰富的温水巾,8~10天种群成倍增长,一棵水中的凤眼莲可以繁殖出60000棵新的凤眼莲,当然,它也有负面影响,比如堵塞河道、水面,并造成其它生活在水中的生物不能存活。滇池就是由于凤眼莲的过度繁殖而覆盖,后来人们不得投入资金利用机械的、化学的等手段进行治理,才使情况得以改善。

会预报天气的花——风雨花

云南西双版纳生长着一种能预报风雨的花,名叫“风雨花”(即红菖蒲莲)。每当风雨将至,它便精神抖擞,含苞欲放;风雨降临便迅速开放,任凭风吹雨打,依然亭亭玉立;而风雨过后,则色彩绚丽,花红似霞,映红深山老林、悬崖峭壁。当地傣家人称它是迎着风风雨雨开放的花,傣语叫“糯蝶罕花”。

风雨花是一种“风雨指示植物”,卵球形鳞茎,叶片扁平修长,深绿色。花粉红色,苞片淡紫红色,花朵形状似水仙,有六条长着丁字形花药的雄蕊,当它盛开怒放时,就像一根根细长的点燃的蜡条熠熠发光。风雨花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以种子繁殖,但习惯上把鳞茎分株移植。风雨花还可药用,全草入药,民间用以治疗疮毒、乳痛等。

会“旅行”的植物——风滚草

在五光十色、奥妙无穷的植物界,许多植物都有着适应环境的奇妙本领。比如会“旅行”的植物就是一个有趣的例子。

当你在草原上漫步时,就可常常看到一个个草球在滚动,这便是被人们称为草原“流浪汉”的风滚草,它是草原上的“旅行家”。风滚草是草原上特有的一种植物类型,其中包括猪毛菜、矶松、刺藜、防风等十多种植物,每当秋季来临时,它们的枝条便向内卷曲,使整个植物体变为球形;茎的基部在靠近地面处也变得很脆,经大风一吹或被动物一碰,靠近地面处的茎便被折断,植物体脱离根部而随风在草原上滚动。

那么,这些草原上的“流浪汉”为什么要到处滚动呢?植物学家经过观察研究,揭开了其中的奥秘。原来,这些“旅行家”借助滚动来传播种子。植物学家们发现,风滚草果实卉口的地方长着密密的茸毛,使其又轻又多的种子不可能一下子都撒播出去,只有在滚动中受到震动时,才能掉出几粒种子来。一棵风滚草就好比是一架天然的小播种机,经过滚动即可把种子撒播在广阔的草原上,从而保证了它们后代的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