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的资本
17040800000020

第20章 修养与个性(3)

人人都具有思维和感情,因此人人都有情绪的波动,这也是人和其他动物的不同之处。不过,现实生活中有人控制情绪功夫一流,喜怒不形于色;有人则说哭就哭,说笑就笑。

随意哭笑的情绪表现到底是好还是坏呢?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率真”的性格,是一种很可爱的人格特征。这么说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喜怒哀乐都表现在脸上的人,别人容易了解,也不会对他持有戒心,而且,有情绪就发泄,而不积压在心里,这也有利于心理卫生,但这种“率真”实在不适合在现实社会中行走。

首先,不能控制情绪的人,往往给人一种不成熟或还没长大的印象。

如果你仔细想想,只有小孩子才会说哭就哭,说笑就笑,说生气就生气,这种行为发生在小孩身上,大人会认为这是一种天真烂漫,但如果发生在一个成年人身上,人们就不免会对这个人的人格发展感到怀疑了,就算不当你是神经病,至少也会认为你还没长大。如果你还年轻,这还没有多大关系,如果已经做过好几年事,或是已经过了三十岁,那么别人会对你失去信心,因为别人除了认为你“还没长大”之外,也会认为你没有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这样的人,一遇不顺就哭,一不高兴就生气,怎能做成大事?这已经和你个人能力无关了。

此外,一个人容易哭,会被他人看不起,被人认为是一种“软弱”,容易生气则会伤害别人。

所以,在社会上处事,控制情绪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你不必“喜怒不形于色”,让人觉得你不可捉摸。但情绪的表现绝不能过度,尤其是哭和生气。如果你是个不易控制这两种情绪的人,不如在事情发生,并引发你的情绪时,赶快离开现场,让情绪过了再回来;如果没有地方可暂时“躲避”,那就深呼吸,不要说话,这一招对克制生气特别有效!一般来说,年纪越大,越能控制情绪,也不易被外界刺激情绪,所以你也不必太沮丧。

你如果能恰当地掌握你的情绪,那么你将在别人心目中呈现一种“沉稳、令人信赖”的形象,你虽然不一定能因此获得重用,或在事业上很快就有很大的帮助,但总比不能控制情绪的人好!

还有一种人,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已经到了很高的境界,能在必要的时候说哭就哭,说笑就笑,说不生气就不生气,而且还表现得恰到好处,这种人控制情绪已经练就了一种功夫,你如果有心,也可以学得到。这对你在人性丛林中行走是大有好处的。

良好的工作心态

卡耐基说:你对工作感到厌烦吗?为何不让自己做个“假装”的游戏呢?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凯恩的音乐喜剧《画舫璇宫》剧中的主角安迪船长,在一段颇有哲学意味的台词里说:“能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的人,就是最幸运的人。”这种人之所以幸运,就是因为他们的体力更充沛,快乐更多,而忧虑和疲劳都比别人少。你兴趣所在的地方,也就是能力所在的地方。陪着一路唠叨不休的太太走一条街,一定比陪着你心爱的情人走10里路,感觉要疲累得多。的确有道理,但现实生活中,有时人们不得不去干某件自己并不喜欢干的事情,那么怎么办呢?

下面是一位打字小姐的故事。她发现,假装工作很有意思,会使人得到很多的报偿。她以往常常不喜欢她的工作,可是现在不会了。她的名字叫做葛顿,下面就是她在信上告诉卡耐基的故事:

“有一天,有一个部门的副经理坚持要我把一封长信重打一遍,使我大为发火。我告诉他,这封信只要改一改就可以了,不必一定要重打一遍。而他对我说,如果我不重打的话,他就会去找愿意重打的人来重打。我突然意识到有很多很多人都会跳起来抓住这个机会,来做我目前正在做的这件事情。再说,人家付我薪水也正是要我做这份工作,我就开始觉得好过多了。接着我有了这一个重大的发现,如果我假装很喜欢我的工作的话,那么我就真的能喜欢到某一个程度,我也发现当我喜欢我的工作的时候,我工作的速度就能快得多。所以我现在很少要去加班了。这种新的工作态度,使大家都认为我是一个很好的职员。后来有一个单位主管需要一位私人秘书的时候,他就找我去担当那个职务。因为,他说我很愿意做一些额外的工作而不抱怨。这件事情证明了心理状态转变所能产生的力量。”

葛顿小姐是无意中用了心理学家维辛吉教授的“假装”哲学,维辛吉教我们要“假装”我们很快乐。

如果你“假装”对你的工作有兴趣,这一点点的假装就会使你的兴趣变成真的,也可以减少你的疲劳,你的紧张,和你的心烦。

卡腾堡是位有名的新闻分析家。他22岁那年,到了巴黎,在巴黎版的纽约先驱报上登了一个求职广告,得到一份推销立体观测镜的差事。

卡腾堡开始挨家挨户地在巴黎推销这种观测镜,而他又不会说法语。可是头一年他就赚到5000美金的佣金,而且使他自己成为那一年法国收入最高的推销员。

他既不会法语,又怎么能成为一个推销专家呢?他先让老板用很纯正的法语,把他该说的那些话写下,然后再背下来。他很坦白的承认这个工作实在很不容易做。他之所以能撑过去,只靠着一点信念:就是他决心使这个工作有意思。每天早上出门之前,他都要对着镜子,向他自己说:“卡腾堡,如果你要吃饭,就一定得做这件事。既然你非做不可,干嘛不做得痛快一点呢?”

卡耐基曾问卡腾堡先生,是否可以给一些急于成功的美国年轻人一些忠告?他说:“有的,我们常常觉得需要做一些运动,让我们从那种半醒半睡的状态里醒过来,可是我们更需要的是一些在精神和思想上的运动,使我们每天早上能够真正地活动起来。每天早上给你自己打打气。”每天早上给你自己打打气,是不是一件很傻、很肤浅、很孩子气的事呢?不是的,正好相反,这在心理学上来说非常重要。“我们的生活就是我们的思想造成的”,这句话在今天还是像1800年前艾吕流士在他那本叫《沉思录》的书里所写下时一样的真实:

每个小时都跟你自己说一遍,你就可以指引自己去想很多勇敢而快乐的事物,也可以由此得到力量和平静。跟自己谈很多值得感谢的事情,你就可以在脑子里充满向上的思想。

只要你的想法正确,就能使任何工作不那么讨厌。如果你对自己的工作有兴趣的话,就可以使你由生活中得到加倍的快乐,因为你每天清醒的时间里,有一半以上要花在你的工作上。要不停地提醒你自己,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就能使你不再烦躁,而最后可能会替你带来升迁和加薪。即使事情没有这样好,至少也可以把你的疲劳减低到最低程度,让你能够享受你的闲暇时间。

6.迎合他人的兴趣

只有想办法去认识更多的人,并使这些人都成为自己的朋友,才是人生真正的应酬方针。

日本有一份大报,前几年总编辑换人,新人既未在报界担任过较重要的职务,甚至“连采访的大车都未坐过”(日本新记者在见习时多坐报社大车集体出发,如果资格较老,就可以自己开车了),这句充满敌意批评的话是出自一些新闻记者之口的。但是这些意见给新任总编辑知道了。他上任第一天,便在“就任演讲”中含笑对各位同事说:“我此来就任报社的职务,别说是做总编辑,就是当资料室职员的资格也有问题,因为关于资料的调查统计方面我一窍不通,我只对经济方面略知皮毛。所以我有一种意愿,希望坐坐新闻记者的大车,同时也希望由于坐了大车就得到各位外勤同事的体验,将来去某银行请求他们合作,替本报同事办一种接近市区的购房分期付款……”

他的话还未讲完,席上已是一片掌声,大家都拥着他上场了。

有一位女歌星,从日本到香港,打算小住之后,便到东南亚表演歌舞。

她需要一二个短剧本,而在她心目中,香港一位很有名的作家如果能够为她动笔就太好了。这位作家学贯中西,文笔风趣,但他脾气古怪,而且也很忙。

这位歌星打电话给她朋友,说她已得某导演的介绍,当晚要和某作家共进晚餐了,但她不知道怎样向他开口提出请求。

“你究竟打算请他写些什么短剧?”

“随便他好了,只要他肯写就行。”

“这样是不好的,他不明白你的需要,可能写得不理想,等到他写之后,你发觉不理想而又要请他修改时,问题便会变得严重了!”

“我最希望他替我写哑女奇缘,不过要有新的内容,不要以前的故事。”

“这样很好,他以前写过不少这类东西,你只须说知道他写过这些剧本,十分崇拜就行……”

过了两天,这位歌星给她朋友打电话,很高兴地说:“他不等我提出要求便答应替我写两出短剧了。”

她朋友说:“你们在晚餐时,你一直在谈论他过去那些得意之作,是么?”

“你猜得对,我主要是讲起他的作品在日本如何受人喜欢。”

“对了,这是应酬中迎合别人的兴趣所产生的成功。”

日本有一个妇女组织,每天下班时间过后,便有许多太太小姐在那儿打网球。而有一位先生却天天都到那男人的禁地打网球。有一天他朋友应邀同去时,听他说那个组织的名字未免有些犹豫。他就问:“你怎么不去市内体育馆?”这位先生说:“我不只到那儿玩网球,并且还是那儿的教练,有一次网球比赛我还担任领队呢!”原因是,那儿的女性网球好手不多,多半人还在学习阶段,她们有一条原则:“要来打网球就要好好地练。”换句话说,既然来到网球场,就要对于网球发生兴趣。除非你生来就有打网球的天才,否则就要练习。

在应酬场合中何尝不如此?我们可曾注意到别人的兴趣?我们与人交往,可曾在这方面努力过?有些人天生应酬有术,这自然是可喜的。但如果不是天才的话,我们就需要学习了。

当我们赴一个规模较大的宴会的时候,大家都会有一种不约而同的想法,就是最好避免和陌生的人同席,因为和熟人同席就有说有笑,和陌生人就失去乐趣了。这种想法真正是逃避学习应酬的意识在作崇,正如走进网球场而不想练球一样可笑。

在陌生人的宴会上主动与人谈话,是获得更多的朋友的方法之一,在应酬学上,我们可以引用一个名词,说这是“努力学习应酬的表现”。

只有想办法去认识更多的人,并使这些人都成为自己的朋友,才是人生真正的应酬方针。

你会说:“我又不是打算在社交上大出风头,我只是脚踏实地,自己干自己的,有甚么必要去认识太多的朋友呀?”如果你有这种想法,那么可以告诉你,马克·吐温也不是一个靠社交出风头的人,他的主要事业只是埋头著作,他只需要天才,和更多的幽默感,然而,任何人都承认,马克·吐温是一个朋友最多,与朋友相处得最好的人。

他曾说过:“一个人,惟有可以和一个跟自己毫无利害关系的人都相处得十分有趣味,那才有真正的快乐。”

幼儿园里的哲学

一位女学生从某地幼儿师范毕业归来,在洗尘宴上,大家庆贺她的学业成功,但我赞许她选择了这门最好的学问,因为幼儿园者,求学之门的“人之初”也。而初入学的小孩子是最难教的,她专攻这一门,算是难能可贵了。据我所知,目前进师范的人不少,但幼儿园的师资非常缺乏,没有多少人愿意应酬初入学门的小孩呢。

我向她领教一些应酬小孩子之道,我说:“你在‘幼师’里一定会读到幼儿心理学吧,这比其他重要得多。”

“对的。”她说:“我们几乎花了十分之七的时间去学习这方面的理论和知识。”

“照你看,小孩子最难应付的地方在哪里?”

“读过幼儿园师资训练的人都不会觉得小孩难于应付。”

“就是说,在上课时,他们终将接受你的管教,但你要知道,幼儿还有很多事情要应付,比如怕陌生、啼哭、大小便等,我想这些事情你们一定有些秘诀。”“我不知道什么秘诀,但临场的时候,我大可以应付,你要不信,我们开课时,请来看看我们怎样‘应酬’他们吧。”

于是我为了好奇,果然在一个月初幼儿园开课时,亲自去看看这些“幼师”专家怎样应酬小孩了。

去看看幼儿园开课也会领悟到为什么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伟大的。我去看的幼儿园设在郊区,说起来有点惊人,本学期他们一共开了十八个班,这数目远比他们原来设立的小学和中学班数多。开学那一天,汽车来接,学生站满了指定的候车地点,陪来的十有八九,看样子一望而知是孩子的父母,而不是保姆。又由于汽车不能允许家长乘搭,这些初离父母的幼儿,多半是哭哭啼啼,惹得家长们更不放心,于是他们惟一的办法,便乘坐公共汽车,跟在校车后面,那个月初,那个郊区发生过可怕的拥挤,就是因为这幼儿园开学而造成的。

好不容易抵达校门,校内校外哭声震天!你可以想像到几百个小孩子,加上几百随来的家长,啼哭,混乱,拥挤,呼男唤女,排队分班……

但是我看到教师们,包括女学生在内,那种镇定自若的样子,才不禁稍为放心,知道他们必有办法平息这个混乱的局面。

我听见学校用播音器向家长广播,请求大家不要太紧张,也不要因为小孩子啼哭就向他们打骂,因为这是小孩们第一次离开父母来到这陌生的地方,学校自有办法管教的,请大家放心好了,第二天最好不要跟着小孩子到学校来了。

幼儿园应酬小孩子的秘诀,其实只有一种,就是应酬学上所说的“适应别人的兴趣”。

小孩子的兴趣是什么呢?只要你懂得揣摩他们的心理便可以迎刃而解了。

据说起初上课时,有许多小孩子要家长陪坐在旁边才行。但是,这情形只维持了一天,第二天,小孩子自动不要妈妈陪了,因为教师当众对他说:“小丽,你看,阿美都不要妈妈陪呢,让妈妈回到家里替你准备午餐不是更好么?”小孩子的模仿性强,她一看,阿美果然没有妈妈在旁,那么自己也不好意思要了。

有些小孩子在上课时一味哭着,教师也用同样的方法,对他说:“你看大家都不哭了,你也不要哭吧,等一会我们每人有蛋糕吃。”那小孩子果然不哭了。

和小孩子讲话要用小孩子的口吻,否则他根本就不会接受,更谈不到要他自动听话了。

话得说回来,以上说的,不过是一般的情形,譬如幼儿园开学时那种混乱场面,究竟是怎样收拾好的?不久我照此问及那幼师毕业的女学生,她说:我们都按一个原则去理解这场面:第一天,哭哭吵吵;第二天,还是哭哭吵吵;第三天,大家都乖了;第四天,小孩们开始顽皮了。

看了幼儿园教师对待小孩子的应酬术,我知道她们成功的原因,是由于她们能牺牲——不,我说得未免严重了——应该说是:“放弃”自己的个性去迎合小孩们的兴趣和思想。

这种做法出于热诚,而热诚却永远是应酬成功的要素。

当你的内心充满热诚时,你向别人提出的,将不是一个令人难堪的问题,而是他乐于回答,或者是他所熟悉的问题。

7.追求生活目标的处方

很多人就是这样,在面临选择时,常常迷失自己。本来,他应该在下一个十字路口向西走,但到了十字路口,却因见东边的马路上车水马龙,人头攒动,也跑过去凑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