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说服力:怎样有逻辑的说服他人
17047300000036

第36章 恰当的肢体语言能增加说服的力量

肢体语言,又叫身体语言,属于非口头性语言,是人们通过使用身体肢体器官等在沟通交流中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语言交流方式。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真诚的眼神,一个细微传神的动作,或许会成为你的成败关键。在日常生活中,肢体语言对于沟通而言也是经常运用的,它传递着一定的信息,对信息接收者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人际交往、商务谈判中,恰当的肢体语言会帮助你提高自己语言的说服力。

心理学实验证明,一个人要向外界传达完整的信息,单纯的语言成分只占7%,声调占38%,另外的55%信息都需要由非语言的体态来传达,而且因为肢体语言通常是一个人下意识的举动,它很少有欺骗性。心理学家说,在人际交往中,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取得他人的信任。

一提到“拿破仑”,大家的印象里都会显现出一个这样的男人形象:他只露出一个向上竖起的大拇指,双手插在上身马甲的口袋里。有的人还会在别人面前表演这个动作,或是对拿破仑为什么会摆出这个姿势给大家调侃一番,人们的观点不一,但是故事的内容却有相似之处,不管怎么说,在当时他的这个姿势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有人甚至说他是因为患了乳腺癌才这样做的。

故事其实是这样的:1738年,当时拿破仑还没有出生,社会上就流行一本名叫《上流社会行为指南》的书。书中是这样描述该动作的:“受过良好教育的绅士,多会摆出手插口袋的姿势常见的动作。因为这一姿势能够表现男子的英雄风采,同时体现男士受过良好教育温雅得体的绅士形象。”所以,当拿破仑看见自己这一姿势的画像时,就十分高兴地对画师说,“亲爱的,你是最了解我的人。”反正就是说,这能够体现使用这一姿势者的身份高贵。

拿破仑只是出生在破落的贵族家庭,他的身份地位在当时的社会是不属于上流社会的,可是他却喜欢运用这一姿势,这符合他的心理需要,从人际交往中来看,他使用这一动作是为了更好地与上流贵族打交道,没有绅士风度英雄气概很可能受到贵族的冷落,他的这一动作有助于提高自己在贵族中的形象,当然在他取得事业的辉煌时,这一姿势也是他雄视天下的象征。

在人际交往,或者是谈判当中,恰当的肢体语言既是对对方的尊重,又能表现我们的友善,也能让对方看到我们的真诚,运用恰当的肢体语言能让我们在谈话中取得对方的信任,很好地说服对方。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凡人皆无法隐藏私情,他的嘴可以保持缄默,但他的手脚却会“多嘴多舌”。

一个人的举止神态不会无声无息,它时刻都在传递着个人的信息,如爱好、情绪、素质、身份等。无论他的阅历经验有多深,掩饰自己再充分,他的举止神态都会下意识反映出他内在的形象。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都会不自觉地形成自己的举止形态,这些动作习惯是自己真实信息的写照,它比口头语言更具可信度,它很容易引起他人的触动。不恰当的动作会引起别人的反感,给交流造成阻碍,为了更好地表达我们的意思,我们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

要恰当地使用肢体语言必须遵循以下的原则。

第一,身体动作要自然端正,给人好感。

运用肢体语言、动作要做到自然、端正,符合人们生活中的审美需求。在交流中,人们不只是为了获得信息或启迪,很多时候也为了获取良好的心理感受。不雅观的行为举止很大程度上会让人讨厌。自然优雅的行为会很容易获得对方的好感,即使不慎说错了话,也会取得对方的原谅。我们要通过自然端正的举止真实地将我们的信息传达给对方。

第二,保持身体动作与说话的协调。

身体语言不是独立的,它需要全身上下的协调,任何不真实的行为都会准确地反映给他人。人们的一举一动都需要与声音、表情、姿态进行密切的配合,尤其是要与口头语言相协调。如果我们的肢体语言不能够和我们的说话相配合,那么别人就会怀疑我们说话的真实性。身体语言与我们的说话要同步,不可以出现先后失调的现象。比如说,演讲者需要一边说话一边做相应的手势,如果话已说出去,手势却没做出来,或说话讲完了,手势还没有做完,这不仅让身体语言失去了意义,而且也会使人觉得滑稽可笑,更能反映其功夫没有下到位。

第三,通过肢体语言把自己优秀的气质表现出来。

恰当运用肢体语言可以表现一个人的自信、成熟、气质、风度和涵养。我们要根据自身身体条件,选择与我们身份、性别、职业、外貌、气质相适宜的、有表现力的身体语言。比如说,男性的动作较为有力刚劲,动作姿势比较多;女性的姿态一般柔和温雅,身体动作较少。总的来说,我们要根据我们自身的气质特征选择与其相配的肢体语言。人不可能什么都可以无师自通,肢体语言的如何运用需要自己不断地摸索,通过不停地锻炼、模仿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一套肢体语言,把自己的优秀内涵传达给对方。

总之,肢体语言是我们内在信息的外在形态,它可以把我们真实的信息传达给对方,同时,我们也可以借助肢体语言的真实性,更好地取得对方的信任,顺利地说服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