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1)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2)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3)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4)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5)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6)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7),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孙丑章句上》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8),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9);以瞽瞍(10)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
孟子曰:“乃若其情(11),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12)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13)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14)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告子章句上》
【注释】
(1)不忍人:不忍加害别人之意。
(2)怵惕:恐惧警惕。
(3)内交:即“纳交”,结交。
(4)要誉:追逐名誉。
(5)四体:四肢。
(6)贼:危害。
(7)然:同“燃”,燃烧。
(8)幽、厉:指周幽王、周厉王,周代两个暴君。
(9)象:人名,舜的同父异母兄弟。
(10)瞽瞍:指舜的父亲。
(11)情:性情。
(12)才:资质。
(13)铄:授予。
(14)蓰:五倍。
【译文】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他人的心性。先王有怜悯他人的心性,才有体恤下情的政治。用怜悯他人的心性,施行体恤下情的政治,那么治理天下就会像在手掌中把玩东西一样容易。之所以说人都有怜悯他人的心性,原因在于:假如现在有人突然发现一个小孩就要掉到井里,都会产生惊恐同情的心情。这并不是想借此结交孩子的父母,不是要在乡邻好友中沽名钓誉,也不是讨厌那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感情的。由此可知,一个人,如果没有恻隐之心的,简直不是个人;没有廉耻之心的,简直不是个人;没有谦让之心的,简直不是个人;没有是非之心的,简直不是个人。恻隐之心是仁的开端,廉耻之心是义的开端,谦让之心是礼的开端,是非之心是智的开端。一个人有这四端,就像他有四肢一样。有这四端而自己却说不能够做到,这是害己;说他的君主做不到,这是害君。凡是自身具有这四端,并懂得发扬它们,它们就会像火刚刚燃起,泉水刚刚涌出一样,势不可挡。假如能够发扬它们,就足以安定天下;反之,那就连奉养自己的父母都做不到。”
……
公都子说:“告子曾说过:‘人的本性没有善良、不善良的区别。’也有人说:‘人的本性可以变得善良,可以变得不善良;所以周文王、周武王在位的时候,百姓就会人心向善;幽王、厉王在位,百姓就变得凶暴。’又有人说:‘有人本性善良,有的人本性不善;所以虽有尧这样的圣人为君主,还会有象这样的刁民;虽有瞽瞍这样的父亲,却有舜这样德行一流的儿子;虽有纣这样暴虐的侄儿,并且身为君主,却有微子启、王子比干这样的仁人。’现在您说‘人性本善’,那么他们所说的话都错了吗?”
孟子说:“从人的天生情性来看,那是可以使他变得善良的,这就是我说的人性本善。至于有人不行善道,那不是天生资质的过错。同情之心,人人都有;羞耻之心,人人都有;恭敬之心,人人都有;是非之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就是仁;羞耻心就是义;恭敬心就是礼;是非心就是智。仁、义、礼、智不是由外界所赋予的,是我本来就具有的,只是不去思考这些罢了。因此说,‘去思考追求它,就能得到它;不去思考追求,就会失掉它。‘人与人之间相差一倍、五倍甚至无数倍,正是不能充分表现他的天性的缘故。《诗经》上说:‘上天养育众民,每样事物都有其本质规律。众民保持了常性,所以爱好美德。’孔子说:‘作这首诗的,是懂得道的啊!有事物便有法则;众民保持了常性,所以爱好美德。’”
【述评】
一把开启人类道德心性的钥匙
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生成了许多美好的品质,但又良莠不齐,我们如何判断他人的道德高下,我们又如何认知自身道德的缺陷呢?这里,孟子为我们提供了一把开启人类道德心性的钥匙,让我们可以打开自己和他人的灵魂之门,看看里面到底充满的是光明还是黑暗。这把神奇的钥匙,就是孟子的“四端之心”。
那么什么是“四端之心”呢?孟子进行论述的过程中,首先提到的是人性本善的一个话题,他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并在这一人性基本认定的基础上扩而大之,将人性之仁推及到政治之仁。虽然,孟老夫子在论述的过程中最终的落脚点还是他一直推崇的仁政,但孟子基于人性的普遍状态所作的一些论断,构成了他“性善论”的基本内容。
我们想象一下,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就要跌进井里,旁观者必会产生出惊骇同情的心理,这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孟子解释说,这种心情的产生并不是要和孩子的父母攀交情,并不是要在乡里朋友间求名誉,并不是厌恶孩子的哭声才这样做,全因人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的心理。
在这个事例的引述之下,孟子得出的人类所具有的“四心”是其“性善论”的基础。
首先,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是伤之切,“隐”是痛之深。“恻隐之心”是不忍人之心,表示对他人生命的爱惜,故而是仁的表现。人心是柔软的,对于具有悲剧性的事物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大部分人都会为之心动,所以孟子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仁的天生资质,所以毛泽东才有“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这样的诗句,其诗正是化用孟子“人皆可以为舜尧”这一理念。
正是有了恻隐之心,人类才会相互关爱,正是有了这份爱,社会才会变得如此温暖。当然,要构建一个互帮互助、和谐温馨的社会,无疑是需要每一个社会中人都有恻隐之心,同情弱者,扶助贫危。这其实是“仁”的开端。
“仁者,爱人。”一个具备了仁的品质的人就是对人有爱心,并将恻隐之心扩大化,使同情之心,不忍之心成为我们的必要品质。那样,仁爱就会洋溢在我们的周围。这将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图画啊!
可是,在现实面前,我们又是多么的沮丧啊!铁与火的屠戮就发生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残忍的报复,恶意的构陷,就在我们的身边。大而言之,面对9·11的废墟,多少旁观者心有窃喜;面对别斯兰的鲜血,多少人观之漠然;面对伊拉克的断壁残垣,又有多少人幸灾乐祸呢?小而言之,我们的身边,见利忘义,见死不救,盗卖儿童,抢劫害命之事时见报端。据报载:2003年5月9日中午时分,湖南湘潭一位姜姓青年爬上一栋楼房的顶层欲寻短见。虽然在楼顶的公安人员做了大量的说服工作,他的情绪也逐渐稳定下来,可是到了下午两点多,楼下围观的人群中传来一阵阵越来越大的嘘声和喊跳声,姜姓青年不再来回走动,突然站起身,向楼下围观的人频频拱手,又回过头来向在楼顶劝说的人拱手致谢,然后端起身边的杯子把杯中的酒一饮而尽,随即纵身一跳。一小时以后姜姓青年经抢救无效死亡,之后不久,湘潭市下起了瓢泼大雨……这虽是一则小小的社会新闻,但也能大致反映出我们当下的道德状况。
虽然我们享受着越来越发达的现代生活给我们带来的富足与安逸,虽然我们享受着相对的安宁与和平,但是我们的心灵在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建筑中被磨砺得如此坚硬。在道德的领地上,我们是进步了呢,还是退步了呢?这值得我们深思,反省。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那么我们,尤其是那些袖手旁观者是什么呢?有人说那只是少数,但愿如此。
其次是羞恶之心,人皆有之。“羞”是耻己之不能爱惜、尊重他人或自己的生命,“恶”是憎人之不能爱惜、尊重他人与自己的生命。羞恶之心,是道德的底线。人无羞耻可言,那他就会玩世不恭地荒废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人无羞耻之心,那他就不会顾及社会的道德约束而肆意妄为、无恶不作。
羞恶是为自己不合礼法道义的行为感到羞愧,是对他人恶劣行为的一种憎恶,能耻己、憎人,即谓之“义”。义,即“行天下之正道。”孟子说:“义,人之正道也。”义是衡量人们行为的准绳。现实生活中,当然不乏一些舍生取义的志士仁人,他们不畏强权,将礼义常存于心,将礼义看得高于生命。所以,孟子认为舍生取义是人作为高于动物的个体所普遍拥有的一种品质,“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对于义的秉承,从大处讲,就是把国家、民族、集体利益放在首位,从小处讲就是尊重他人利益、感受。孟子说:生我所欲,义我所欲,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也。我国的传统道德历来倡导推崇“舍生取义”、“见义勇为”、“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
当然,现实中的人性也有其薄弱的一面。为了私利可以肆意欺骗;为了私欲可以为所欲为。说句不好听的话,他们都是不知羞恶之人,自己的灵魂藏在了阴暗的角落,见不得灿烂的阳光,他们是一群不知道脸红的人。我们往往感叹自己所处时代中诚信的淡薄和匮乏,但我们很少想造成这种情况的社会原因,很难想象一个社会中,大众的羞恶之心不存,又到何方去寻求诚信呢?
再次,辞让之心,人皆有之。辞让者,谦让也。“辞让之心”表示对他人乃至自己生命的尊重,对他人谦恭礼让即是对他人有礼。“辞让之心”其实是礼的开端。
礼,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规范,它将人与禽兽区别开来。孟子以为:“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意思是说,如果只有物质生活而没有道德教化,人与动物没有什么区别。孟子以为“礼”产生于远古时圣人对人的自然状态的忧虑,“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放勋曰:‘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滕文公上》)。礼从社会表象上看主要讲分清贵贱尊卑,凡事均要依礼而行。
虽然孟子所讲的礼具有封建礼法的思想,但剔除其中的宗法意识,取其积极内容,我们可以看到,礼的精神主要指保持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要教化人们在社会中摆正自己的位置,遵守国家的政策法令,遵守工作单位的各项制度,严格按规则办事,不要违法乱纪,胡作非为。另外也还有礼节、礼貌、仪表等方面的要求,包括教化方面的内容。
如果我们真的做到依礼而行,尊礼让人,以礼责己,谦虚忍让,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有序、和谐;我们的生活中就会减少那些无谓的冲突。
最后,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是非者,价值判断也,每一个人天生都具有是非判断的能力,只是这种判断层次不一样而已。这是“智”的发端。此不赘述。
既然,“四心”人皆有之,那么这“仁义礼智”的四端,就说明我们具有将“仁义礼智”完善的可能和必要。这“四端”就像刚刚燃烧的火或刚刚流出的泉水一样,还需要“扩而充之”,才能够发扬光大。不然的话,就会熄灭或枯竭。“扩而充之”也就是后天的培养,也就是孔老夫子所说的“性相近,习相远。”只要我们将这些德性进一步发展和发挥,依托于自我的努力,接受后天的教化,使这四种善端,不断地培养和扩充,便可能使我们的道德素质逐渐提高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