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孟子一日一谈
17048800000003

第3章 与民偕乐

【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1)上,顾鸿雁、麋鹿(2),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3)云:‘经始灵台(4),经之营之,庶民攻(5)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6)。王在灵囿(7),麀鹿攸伏(8),麀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於牣(9)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10)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紒紜矠。’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梁惠王章句上》

【注释】

(1)沼:水池。

(2)鸿雁:大雁。麋鹿,鹿科动物,角像鹿,尾像驴,蹄像牛,颈像驼,原产我国,又称四不像。

(3)《诗》:即《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作品,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本只称诗,相传为孔子辑录删编,儒家以为经典,故称《诗经》。

(4)灵台:文王之台,故址为今西安丰都遗址。

(5)攻:建造。

(6)庶民子来:民众像子女为父母干活一样踊跃。

(7)王:此指周文王姬昌,殷王纣时的侯,子武王伐纣,灭殷。灵囿,灵台内养动物的地方。

(8)麀鹿:母鹿。攸伏,安然的样子。

(9)牣:满。

(10)《汤誓》:《尚书》中的一篇。《尚书》是我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上古事迹著作的汇编,是儒家经典之一,故又称之为《书经》。

(11)时:这。害,同“曷”,何时的意思。女,同“汝”,你。此指夏桀。

【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惠王站在池塘边,观赏着四周的飞禽走兽,问孟子道:“贤人也喜欢这种闲情逸致吗?”

孟子答道:“只有贤德之人才能感受到这种快乐,不贤的人纵然拥有这一切,也不会真正感受到快乐的。《诗经》上说:‘开始筑灵台,筹划细经营,百姓同努力,很快便成功。王劝不必急,百姓更积极。文王游灵囿,母鹿悠闲卧,白鸟羽毛亮,鹿肥见光泽。文王观灵沼,鱼儿满池跃。’文王征用民力修建了高台深池,但人民却乐而为之,把他的高台叫做灵台,把他的深池叫做灵沼,为他能拥有麋鹿、鱼、鳖这些珍禽鸟兽而高兴。古代的贤君与民同乐,所以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尚书·汤誓》中说:‘你这个太阳哪天才会毁灭啊?我们要跟你同归于尽!’人民要跟他一起灭亡,这样不得人心的国君,(他)纵然拥有高台深池飞禽走兽,又怎么能够独自享受到快乐呢?”

【述评】

全民同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社会单位就是一个金字塔。小到一个集体,大到一个国家,权利与责任赋予了每一个社会中人在这个金字塔中的位置,而领导者就是这金字塔的塔尖。他们的素质便是集体或集团的素质,他们的认识便是集体或集团的认识,而他们的生存状态基本上也就是集体或集团的生存状态。孟子在批判了私欲至上的观念之后提出了“与民偕乐”的思想,指出一个真正优秀的统治者应该保持对民众疾苦的热切关怀,保护人民,与民同乐,而不是把自己的享乐建筑在广大群众的痛苦之上。

一部部延绵着烽烟的历史,一段段兴衰更迭的王朝剪影,无一不显露着这一思想的正确性。提倡爱民,崇尚“与民偕乐”,其实就是孟子“民贵君轻”观念的延伸,也是其“仁政”思想的核心。古之贤君,爱民如子,以天下忧乐而忧乐,所以往往国家大治。而古之暴君,以天下百姓为刍狗,肆意妄为,往往身败名裂,国家消亡。夏之桀王,暴戾无比;商之纣王,肉林酒池。他们以害民为乐,放纵私欲,最终在民众的唾弃和愤怒中走到了自己人生的尽头,伴随着他们的是一个朝代的终结。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周厉王,钳口止谤。他们愚民惑民,不计后果,最终信义全失,民众道路以目,进而国破家亡。这是历史的教训,也应该是现实的镜子。

我们知道,人民群众是国家存在的基础,有民则有国,无民则无国可言。人民就是那个社会金字塔的底座,没有他们,也就没有巍峨屹立的塔尖,所以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荀子也说过:“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欲荣,则莫若隆礼敬士矣;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在这里,荀子提出了民本执政的三个重要方面,即平政爱民、隆礼敬士和尚贤使能。而这一切,和人民的关系是第一位的。这是和孟子的主张一脉相承的。“为官当政者,要爱民重民,仁民亲民,教民富民,敬德保民,德治惠民,仁政施民,反对扰民害民,欺民诈民,暴民敛民,竭泽而鱼,提倡体恤民情,关心民隐,生民养民,以仁裕民,与民同忧,与民同乐。”唯如此才可能构筑我们和谐共荣的社会。与民偕乐,便可得到人民的拥护;与民交恶,只能赢得人民的背叛,所以唐代的魏徵也曾告诫唐太宗李世民说:“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说到这里,我们不免会想起大唐灭掉的隋炀帝。据史载,这位荒淫无道的皇帝即位不久,就大兴土木,征集江南怪石异草、珍禽奇兽,建筑洛阳西苑,方圆200里,内为海,外为湖,海内造蓬莱、方丈、瀛洲三山,山上建筑楼台殿阁,宏伟壮观,精巧绝伦,为自己享乐不惜劳民伤财。隋炀帝为了到江南游玩,建造大型龙舟,率领嫔妃、诸王、大臣、僧尼等,相传当时船夫壮丁8万余人,前后绵延200多里,一时民怨沸腾。

害民如此,当然会激起民变。在隋末风起云涌的农民大起义中,隋炀帝逃到江都,但他依然荒淫无度,沉迷于酒色。后来的结果,当然是行乐未远,家败国亡。

失去了民心的快乐,并不能久长。在丹麦的蒂沃利公园有一个中国戏台,是19世纪建筑而成,历史也算相当久远,戏台的匾额上便是四个大字“与民偕乐”。看来,对于快乐的政治理解,古今中外都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