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孟子一日一谈
17048800000031

第31章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原文】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1)诸?使楚人傅诸?”

曰:“使齐人傅之。”

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2)之,虽日挞而求其齐(3)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4)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滕文公章句下》

戴盈之曰:“什一(5),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

孟子说:“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滕文公章句下》

【注释】

(1)傅:师傅,此处作动词,教导之意。

(2)咻:喧哗。

(3)挞:责罚。求其齐,要求他说齐国话。

(4)庄岳:庄,街名;岳,里名,都在齐都城临淄城内。

(5)什一:指的是十一税制。

【译文】

孟子对宋国大夫戴不胜说:“您想要您的君王向善吗?我明确地告诉您:假如这儿有位楚国大夫,想让他的儿子学齐国话,那么他是请齐人来教他儿子呢,还是请楚人教他呢?”

戴不胜说:“当然是请齐人来教他儿子了。”

孟子接着说:“一位齐人来教他儿子说齐国话,旁边却有众多楚国人来干扰,即使每天打他儿子,逼他说齐国话,那也是办不到啊!如果他领着儿子,把儿子安置在齐国闹市里住几年,那么即使他每天打他儿子、逼其说楚语,那也办不到啊!您说薛居州是位好人,就让他处在君王的左右。如果服侍在君王左右的人,无论是年龄大小、地位高低,都是薛居州那样的好人,君王能和谁去做坏事情呢?无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都不是像薛居州那样的好人,君王又能和谁去做好事情呢?仅仅一个薛居州,怎么能对宋王起到好的影响呢?”

……

戴盈之说:“实行十分抽一的税率,免去关卡和集市上的赋税,现在还办不到。就先减轻一些,等到明年完全施行,怎么样?”

孟子说:“现在有个人每天偷邻居一只鸡,有人对他说:‘这不是君子所为。’那人却说:‘那么先少偷一些,每月偷一只鸡,等到来年就彻底不去偷了。’如果知道那是不合理的事,就该赶快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来年?”

【述评】

环境决定论

说到环境问题,人们自然会想到“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的母亲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在孟子三岁那年,他的父亲去世了。孟子的父亲是一个落魄的读书人,抛妻别子去宋国游学求仕,打算光大门楣,没想到壮志未酬身先死,可以说不是一个称职的丈夫和父亲。

为了让孩子继承父亲的遗志,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所以孟母非常注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也非常注重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开始,他们的家是在一片墓地附近,由于常常看到出殡的场面,孟子与小伙伴就经常玩哭丧下葬之类的游戏。这听上去很恐怖,别的小孩玩“过家家”的游戏,都是以娶媳妇、过日子什么的为主题,孟子却和小朋友们扎小草人当死人来为它送葬,磕头作揖,哭丧祭祀,一板一眼。这让孟母感到很不舒服,认为这样对孩子学习不利,于是便打算迁居。

孟母和小孟轲便把家搬迁到一个集市附近。那儿都是杀猪卖肉做小买卖的商贩,日子一长,孟子与小伙伴又做起了做买卖的游戏。孟母一看,又不行,就决定再一次搬家。这一回搬到学宫的附近,孟子每天看到的是勤奋的读书郎,听到的是朗朗读书声,受到学习氛围的影响,孟子开始喜欢读书了,孟母这才放心,以后,孟母就一直居住在这里。孟轲后来没有成为一名职业哭丧客,也没有成为卖肉商人,而是成为了一代儒家宗师,这其中孟母的贡献是很大的。

孟母知道环境对一个人影响的重要性。其实早在孟母怀孕的时候,便很注重“胎教”,《韩诗外传》就载有她的一段话说:“吾怀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如果这段话是真实的,那么孟母就是充分认识“胎教”的第一人。这其实也是在给孟轲营造一种潜在的生长环境,科学证明这种方式有其合理的一面。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对于一个政权,尤其是统治者来讲,为政的环境对政治的品质也是至关重要的。孟子非常了解这一点。

孟子其实是一位聪明的学者,他没有和暴虐的宋国君主零距离接触,而是采用了迂回曲折的方法来言明自己对于宋国政治的意见。也许孟子在宋国的彭城居住时,作过一些调查研究,发现宋国君主的手下也没什么好鸟,所以才没有深入地介入宋国的政治。当时宋国有个叫戴盈之的大夫拜访孟子时,为了标榜自己的仁德,对孟子说:“哎呀,我们现在的国力太弱,不能实行十一税,等到明年,我们一定施行,现在先少收一些。”孟子对这种行径非常鄙视,知错不改,恶莫大焉,于是给他讲了一个偷鸡贼的故事。

戴盈之和戴不胜是什么关系,是不是一个人,历史上没有记载,不过可以推断,他们是宋国的权臣。大臣都是这个样子,要推行什么仁政,那简直是天方夜谭。有些人读到这个偷鸡的故事时,往往带有一些疑问,说孟子的故事讲得不合理,想想也是。这个偷鸡贼的邻居也不是什么养鸡专业户,怎么会每天都能偷一只鸡呢?这个问题我们不去考虑,我们应该考虑的是那些假仁假义却品行恶劣的日常生活中的偷鸡贼,真是可恶。

戴盈之是宋国的权臣,既然君主有一点施行仁政的善念,就应该去帮助自己的主子积极地施行,但他却推三阻四,罗织理由,由这样的臣子组成的政府怎么能够取信于民呢?我们现实社会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人,官样文章做得很足,对于施仁于民的政策却百般阻挠,欺上瞒下,搞得社会像一条黄河,开始的时候很清,到了下面——就搞得乱七八糟,混浊不堪。这种害民的官吏我们要多加警惕,他们就是社会的蠹虫。

在宋君那里,这样的蠹虫想必很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很浅显的一个道理。戴不胜还算有点良知,也想自己的君主能够变得品行端正,成为一个“人君”,于是把薛居州这样一个好人安排在宋君的身边,希望宋君能够向他学习,改恶向善。

于是,孟子针对他的做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归结起来那就是“环境决定论”。孟子也是通过一个语言学习的故事来阐述这一观念的。“一人傅之,众人咻之”,其结果往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孟子的这个故事在语言学习中早已成为了定论。比方说我们今天的英语学习,从小学到大学,学了十多年,却造就了数以百万计的拥有哑巴英语能力的学生,归根结底,就是缺乏英语的语言环境,难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不单单在国内是这样,在国外也是这样。居住在美国唐人街的一些人,平时吃的是中餐,接触的是华人,买东西时用的是汉语,虽然在国外居住多年,外语还是一窍不通,这也是他们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语言学习是这样,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过程也是如此,没有普遍好的社会风气,没有良好的道德习惯,没有蔚然成风的善行善意,他的德修往往也是徒劳无功的。孟子说得好,如果宋君身边无论年龄,还是地位高低都是一些像薛居州那样的好人,宋君还会那么胡闹吗?由此可以看出,“仁政”的施行也必须有良好的社会基础和高尚的道德风气,否则,即使一个人具有仁义观念,也会在一个败坏的社会风气中消弥瓦解。

孔子曾经评论过子贱说:“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意思是这个人真是个君子阿,如果鲁国没有君子的话,那他又怎么会有好的品德呢?这是孔子对于环境的认定,只不过他是从结果推到了原因,和孟子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马克思说,社会环境决定人的道德行为,它是我们认知社会的理论基石。我们可以想象,在社会中由于丧失了道德的基本准则和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准,才会有那么多社会邪恶的事情出现,假冒伪劣自不必说,杀人越货、草菅人命也时有所闻,在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中,必然会让那些秉承着道德准则的正义之士感到伤心,久而久之,他们也只好放弃这些美好的东西以求得在社会中的苟延残喘了。

在社会学里面,关于环境决定论有诸多的论述。许多的学者认为环境决定人的行为,行为会因社会环境的不同而改变。孟子虽然没有直接地将这一理论系统地加以论述,但他通过一个简单的寓言揭示了这一真理。

我们现在讨论这一问题,目的是为了揭示我们社会的某些病根。像学英语一样,我们从小就开始对孩子们进行道德教育,但结果怎么样呢?还是有一些人变成了狼。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在社会中开展普遍的道德风尚的推行,制约与教育相辅相成,才能够将社会中偏离的价值体系进行匡正。那样即使我们的课业中没有那么多的思想品德课,孩子们也会从社会中学到立身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