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孟子一日一谈
17048800000007

第7章 齐桓晋文之事章(1)

【原文】

齐宣王(1)问曰:“齐桓、晋文(2)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3),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4)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5)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6)。’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7),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8)?”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9),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10)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11)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12)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13)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14)。’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15)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16)。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17)。’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18),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19)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20)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21)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22)辟土地,朝秦楚,莅(23)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24)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盍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25),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26)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27),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28)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29),奚暇治礼义哉?

“王欲行之,则盍(30)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章句上》

【注释】

(1)齐宣王:战国时齐国国王田辟疆,公元前319年~公元前301年在位。

(2)齐桓、晋文: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姜小白,春秋五霸的第一个霸主。晋文公,春秋时晋国国君姬重耳,春秋五霸之一。

(3)无以:不得已。

(4)御:阻挡。

(5)胡龁:齐宣王的宠臣。

(6)衅钟:古时的祭祀仪式。新钟铸成后,杀牲取血,涂在钟的缝隙处。

(7)觳觫:恐惧的样子。

(8)不识有诸:不知道有无此事。

(9)褊:狭小。

(10)隐:怜惜,同情。

(11)无伤:没有关系。

(12)说:同“悦”。

(13)戚戚:心情激动的样子。

(14)舆薪:舆为车,薪为柴草。

(15)太山:即泰山。北海,即渤海。

(16)折枝:杨伯峻认为,古时有三种解释,即折取树枝、鞠躬行礼和按摩搔痒。此取二解。

(1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前一“老”字为动词,尊敬爱戴之意;后一“老”为名词,指老人。前一“幼”字为动词,关心爱护之意;后一“幼”字为名词,指小孩。

(17)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刑,同“型”,示范之意。寡妻,寡德之妻,谦称,指嫡妻,正妻。

(18)权:秤砣。度,量尺。此处均作动词用。

(19)构怨:结下仇怨。

(20)肥甘:指珍馐美食;轻暖,指轻裘暖衣;采色,指优美环境;声音,指动听音乐。

(21)便嬖:君王宠爱之人。

(22)辟:开拓,开辟。

(23)莅:到。

(24)邹:战国时的一个小国。

(25)惛:同“昏”。

(26)士:指士人。

(27)放辟邪侈:放纵邪欲,为所欲为。

(28)罔:同“网”,张网的意思。

(29)赡:足够。

(30)盍:何不。

【译文】

齐宣王问道:“齐桓公、晋文公春秋争霸的事情,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孟子回答道:“孔子的门徒中没有谈论齐桓公、晋文公事迹的,因此后世没有传下来,我也就没有听说过。如果一定要我讲的话,那就说说‘王道’好吗?”

宣王问:“德行达到什么标准才可以统一天下呢?”

孟子回答说:“通过安抚百姓而统一天下,就没有谁能阻挡得住他。”

宣王问:“像我这样的人可以做到安抚百姓吗?”

孟子说:“可以。”

宣王问:“您根据什么知道我可以呢?”

孟子说:“我听胡龁说过这样一件事:大王您坐在大堂上,有人牵着牛从堂下经过,大王见了,问:‘把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杀它祭钟。’大王说:‘放了它吧!我不忍心看它惊惧哆嗦的样子,这样毫无罪过却要被杀掉。’那人问:‘那么祭钟的仪式就废除了吗?’大王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替代牛吧!’不知是否有这回事?”

宣王说:“有这回事。”

孟子说:“有这样仁慈的心就足以一统天下了!用羊代牛,百姓都以为大王是吝啬小气,但我本来就知道大王是于心不忍啊。”

宣王说:“是啊,确实有这样议论的百姓。齐国虽然不大,但我怎么至于吝惜一头牛呢?就是因为不忍心看到它害怕战栗的样子,毫无罪过就被送到了屠宰场,所以才用羊去替代它的。”

孟子说:“百姓以为您吝啬,您也不必感到奇怪。用小羊换下大牛,他们哪里知道您的想法呢?大王如果可怜牲畜无辜而被杀掉,那么牛和羊有什么区别呢?”

宣王笑着说:“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呢?我自己也弄不清楚了,我并非吝惜钱财而以羊换牛啊。按您的说法,也难怪百姓要说我吝啬了。”

孟子说:“这没什么关系,这正是仁爱的表现啊!只因为当时您看到了那头牛而没有看到羊罢了。有德行的人对于飞禽走兽,看到它们活蹦欢跳的,就不忍心看见它们死去;听到它们的哀鸣声,就不忍心再吃它们的肉。正因为这样,君子都不愿接近厨房。”

宣王高兴地说:“《诗经》中说:‘别人的心思,我能猜得出。’这说的就是您啊。而我做了这件事,反过来想想为什么这么做,自己心里也搞不清楚。先生分析此事,说到我心坎儿上了。这样的心理之所以合于王道仁术,又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如果有人向大王禀告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重物,却托不起一片轻轻的羽毛;我的视力足以分辨秋天鸟儿细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大车子的柴禾。’那么,大王会相信这话吗?”

宣王说:“不会。”

孟子说:“如今您的恩泽足以施及禽兽,而功德却体现不到百姓身上,这是为了什么呢?如此看来,举不起一片羽毛,是因为不肯用力气;看不见整车的柴禾,是因为不肯用目力;百姓得不到保护,是因为国君不肯施布恩泽啊。所以大王没有做到以德称王天下,是不去做,并非没有能力做到啊。”

宣王问:“不去做和不能做,这两种情况有什么区别吗?”

孟子说:“将泰山挟在腋下跳过渤海,他对人说:‘我没法做到。’这的确没办法做到。叫一个人向长辈弯腰作揖,他对人说:‘我不能做。’这是不肯做,不是不能做。所以大王您不行王道,不属于将泰山挟在腋下跳过渤海这类事情;您不行王道,是属于向长辈弯腰作揖一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