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西部文学文库-走出沙沟
17065300000015

第15章 平峰散记

目的地是平峰,在西吉南。这个乡镇,再往西南,翻过山,就到甘肃的静宁县了。

早上乘吉普车动身。车一出县城,就开始爬山。我第一次知道去平峰是经过兴平的。兴平,我已经去过几趟了,竟没晓得它与平峰是连系到一条脉搏之上的,感觉很少有几棵像样的树!

每次下乡,总是满心期望到山美、树密、清水悠悠的地方行一站,但是,每一次留给我的只是一份沉沉的叹惋!你看,这山里头的天地像梳子梳过一样,长势最好的当属麦子,而看到最多的也是麦子,天地之下似乎没有一片供树木生长的场所。在这样的路上行走,你便感觉这确是典型的黄土高原的写照。俯首见人家居住在山与山对应的沟沿之上,烟囱处点缀着几棵稀稀落落的柳树或杨树。偶尔,你能在车窗中望见那山巅地势险峻处独独地卧着一座堡子。堡子看来已有些岁月了。

车走着,我身心仿佛有一种在山的面孔上行走的忧郁。云彩历历在目,仿佛伸手可触。我再一次切近而直观地看到了黄土高原让人心涩的一幕。我踩在这张面目之上,吟诵着心灵之歌。我陡然有一种深深地恐意,我不敢想,这张镶贴着粮食的面孔在尽收之后的秃兀。那一定是一个不尽如人意的面孔。想想,这里缺少些什么?大概是树!也只有水和树。

进入平峰,我们远远望见那座修建在高处的凉亭。听说那是为纪念红军长征途经此地而建的。在街上,见碑上有高锐中将题写的“平峰镇”三个字。

接近十二点时,我们在目的地采访了我们该采访的人。过了一阵,天气猛然热了起来。我有些饿,到街上一问,才知平峰没有一个清真饭馆。在平峰街上,我缓缓观望,发现平峰是在一个山巅的崾崄之上的。这样的地方,很让人想到远离城市、远离了人群之后,而到一个风口上仰天神酌。我的心上突然荡过一种难言的感觉。悄然地、悄然地,涌满了愁绪。片时,听当地几位同志说,这里比西吉沙沟、白崖两地的条件优越多了!而我却一点也感受不到这种看似让人费解的优越。

后来,一块儿硬是将我推进乡政府门口的那家潘氏饭馆,说凡是县上来的回汉领导皆是在这里吃的。我心中略略平衡了一下。饭馆里有一个头发扎得松散的女子,说父亲不在,她是可以做的。说完就去动手了。这个饭馆的肉听说的确从兴隆和县上的回民肉摊上取的。我没有吃。我渴望人们能理解各人心灵的那一份自然。

要回县城了。我内心却凄然掠过一种逃离的感觉。本来,我是还要准备到山顶亭子里去一趟的,然而,不知为什么我却没有一点心境了。

车启动后,我似从睡梦中感到高山顶上的太阳如一盘炭火样烤着我们。我打开车窗,任凭山顶的清风灌满车篷。去时遥远,回时亦远!我仿佛听见平峰低低的呓语。心中充满了强烈的回响。车驶了一程,那一层层从山底覆盖到山顶的粮食又一次全方位地袭入了我的视野。我的心坚硬起来。回首车后,平峰、还有那寄居着我的教育战线上的朋友的兴平,都越来越远,已经被抛在了那个山顶的后面了。忽然,眼帘里闪出一位单薄年迈的妇女,肩挑着两桶水从那个很陡的山坡上颤摆着身子攀上来。在那一刻里,我的双目被永久地固定下来。直至看不见什么时,我才意识到是我疏远了平峰,疏远了那让我驻足又让我心中切记的西北黄土地上一个狭小干旱缺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