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108影响人类的重要战争
17066300000032

第32章 多彩“自由路”(2)

1895年12月,意大利远征军连续8次打败埃塞俄比亚的一些封建主,这是意大利一埃塞俄比亚战争的序幕。意军的全面进攻在3月展开,他们很快就占领了阿迪格腊特。意大利的侵略促进了埃塞俄比亚各族人民的团结,到这年年底,麦纳利克已动员了一支12万人的军队。

1895年12月7日,在安巴一阿拉吉附近的战斗中,埃塞俄比亚的马科涅诺公爵指挥的埃军首次大败意军。1896年3月1日,在阿杜瓦附近的会战中,1.8万人的意军被击溃。战前,埃军很好地组织了侦察,获得了敌人的作战计划,因此,埃军得以各个重创彼此相隔很远的意军纵队。

在一系列战斗中,埃军指挥部巧妙地把对敌的正面冲击与翼侧的纵深包围结合起来,主要突击目标是意军阿利别尔通将军的纵队。尽管意军炮兵进行了有效反射击,但这个纵队仍被击溃,险遭全歼,其余意军纵队也被击败。

在阿杜瓦附近的会战中,尽管敌人的技术装备占优势,但是,当地武装力量终于第一次战胜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军队。1.7万名侵略军,死伤1.1万人,被俘4000人。埃军亡4000一,5000人,伤6000—10000人。与此同时,俄国站在埃塞俄比亚一边,竭力阻止英、法、意在东北非扩张势力。

埃塞俄比亚军民抗意斗争的胜利,迫使意大利于1896年10月26日在亚的斯亚贝巴缔结和约,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的国家,并赔款1000万里拉。.

埃塞俄比亚抗意卫国战争的胜利,是非洲军队第一次彻底击败占优势的帝国主义军队。在瓜分非洲的狂潮中,埃塞俄比亚成了惟一以胜利的民族战争抵抗外国侵略、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它为非洲人民树立了英勇斗争的榜样和旗帜。

受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胜利的影响,埃及、苏丹人民曾举行过大规模起义。在西非爆发了若干次反对法国的殖民扩张。东非的乌干达和肯尼亚人民以各种形式反抗英国的侵略,最大规模的有坦噶尼喀反对德国的武装斗争。

西南边天水线上遥遥升起几缕黑烟,军舰上挂着美国国旗。渐渐地,近了。突然星条旗换成太阳旗,顿时炮声震天,火光冲天……一曲荡气回肠的挽歌

——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是日本对中国和朝鲜进行的一场侵略战争。

19世纪下半叶,在西方列强一再向中国耀武扬威的同时,东方的日本由于实行明治维新,国力大增,成为对中国的严重威胁。日本的一些政治家提出“攘外安内”的口号,积极准备对邻邦朝鲜发动侵略。

朝鲜与中国唇齿相连,乃是中国属国,日本欲侵略朝鲜,必须先离间中国和朝鲜的宗属关系。1876年日本胁迫朝鲜签订了《江华条约》,宣布朝鲜为独立自主国。中国竟漠然视之。1894年4月,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清政府根据中日《天津条约》的规定,在照会日本外务省后,出兵朝鲜。日本政府闻讯,派兵进入朝鲜,准备乘机独占朝鲜。

1894年5月上旬,清军聂士成部在朝鲜牙山登陆,日军则自仁川登陆,不顾朝鲜方面的劝阻直逼汉城。几天后,清驻朝鲜公使建议中国和日本同时撤军。不料7月25日,在朝鲜的日军偷袭在丰岛海面的清北洋水师,击败清军聂士成部,清廷闻讯哗然。8月1日,中日双方宣战,中日战争正式爆发。因这年是农历甲午年,故这次战争史称中日甲午战争。

清政府在作战初期的战略部署,是集结北洋水师主力于黄海北部,以扼渤海之口,并掩护由海上通往朝鲜的军事补给线,陆军则集中在平壤附近准备作战。

9月中旬,中日陆军在平壤激战。清军广大士兵和爱国将领为保卫祖国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的抗争,特别是爱国将领左保贵,虽身负数伤却仍高呼杀敌,直至牺牲。但清军终因寡不敌众,致使平壤失守。清军全部退至鸭绿江边,日军则完全控制了朝鲜。清北洋舰队全部16艘战舰在提督丁汝昌率领下,护送运输船丁汝昌到鸭绿江口大东沟,补充中国军队。9月17日上午9时,北洋舰队在返航途中遭到日本联合舰队的袭击。日本海军集中了12艘军舰,包括其全部精华,即“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松岛”、“千代田”、“严岛”、“桥立”等8艘5000马力以上的主力舰和巡洋舰。日舰大多是下水不久的新船,航速高,火炮射速快。中方参战军舰共10艘,其主力是“定远”、“镇远”两艘铁甲战列舰,它们航速较慢。

由于军舰年久失修,当“定远”舰长刘步蟾下令大炮开火时,舰桥被突然震塌,这使正在舰桥上指挥的丁汝昌跌落受了重伤。他拒绝被抬入内舱,坚持坐在甲板上督战。可是,他只能鼓一鼓“定远”舰的士气。战斗一开始,北洋舰队就失去了指挥。

炮战开始后,日本“吉野”等4舰横越北洋舰队前方,利用航速优势绕攻北洋舰队右翼“超勇”、“扬威”两弱舰,波涛汹涌的黄海上空滚动着响雷般的炮声。不久“超勇”舰中弹沉没。北洋军舰“定远”、“镇远”拦腰切断日舰队后卫的“比睿”、“扶桑”、“西京丸”、“赤诚”四弱舰,给予它们冰雹般的炮弹,敌舰中弹起火,伤亡惨重。第一回合战斗,双方集中火力打击对方弱舰,一时难分胜负。

这时,如果北洋舰队能集中力量将截住的4艘日弱舰击沉,则起码可以打成平局。可是自从丁汝昌负伤后,北洋舰队实际上无人指挥,处于各自为战局面,无法保持海战队形和施展战术。日舰渐渐形成包围北洋舰队的队形。

在不利形势下,北洋水师的广大爱国官兵英勇作战,不畏牺牲,表现出与外国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气概,连外籍顾问、甚至日本军都承认中国水兵“可称善战”,“炮术极佳”。可惜极佳的炮术并未给敌舰带来致命打击,许多日舰连挨数炮后竟未起火。原来外国军火商和清朝军需官狼狈为奸,许多炮弹是内充砂子的假货或教练弹,真正有杀伤力的实弹不多。

日舰速射炮的威胁越来越严重,一直冲杀在前的中国“致远”舰中了不少炮弹。“致远”是一条航速18节的快速巡洋舰,管带(舰长)邓世昌作战非常英勇,对日军威胁很大。在日舰半包围的形势下,“致远”舰受到日舰“吉野”、“高千穗”等的集中轰击。“致远”全身着火,拖着浓烟在大洋上穿行,但仍狠狠回击敌舰。在舰体倾斜、弹药已经用尽的情况下,邓世昌下令撞沉敌舰“吉野”。“致远”舰像一条火龙向“吉野”舰左舷全速猛撞。日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拼命逃窜,并向“致远”舰连发鱼雷。“致远”舰躲过一条鱼雷后,不幸被另一鱼雷击中,全舰252名官兵壮烈牺牲。

北洋舰队越来越单薄。敌舰炮火集中到“经远”。“经远”管带林永升是留学回国的知识分子,他以爱国主义激励将士英勇作战。

邓世昌

军舰负伤后,林永升鼓轮撞击日舰,不幸也中鱼雷沉没,全舰270人除16人获救外,全部殉国。至下午5时许,双方休战。此次大东沟海战,北洋水师共失5舰,日舰未沉1艘,仅受重伤数艘。

10月25日,日军由大连湾逼近旅顺口外围,夺取众多炮台。日军进入旅顺口后,除留下36个中国人掩埋尸体外,其余中国人一概被屠杀。到12月中旬,清军集中兵力反攻海城,连续发动3次攻势,皆遭失败。1895年2月初,牛庄失守。2月中旬,日军基本上控制住辽东半岛各要点。

日军在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连连获胜,大出英、俄等列强的意料。俄国不愿日本从清廷手中夺去朝鲜,从而危及俄国在远东的发展。英国则恐清军惨败后引起国内动荡,将影响其在华商务及侨民安全,又恐清廷向俄国求援,将造成俄国单独调停的局面,于是联合美、俄、德、法等国共同出面调停。由于列强各怀鬼胎,日本态度强硬,联合调停的企图破产。腐败的清政府在日本的军事进攻和外交压力下,被迫于1895年4月17日,由李鸿章在马关与日本方面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屈辱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条约规定: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赔款2亿两白银,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4处为商埠,还允许日本船只沿内河驶人以上各口,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是《南京条约》以来外国列强迫使中国所签订的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掀起了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狂潮,把中国进一步推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甲午战争前,远东地区基本是俄、英争霸,中国和日本的情况虽有不同,但都受到不平等条约的制约。甲午战争的胜利,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强国,完全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而中国的国际地位则一落千丈,财富大量流出,国势颓微。甲午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社会的震动之大,前所未有。一向被中国看不起的“倭寇”竟全歼北洋水师,索得巨款,割走国土。朝野上下,由此自信心丧失殆尽。清政府的独立财政至此破产,靠向西方大国举债度日。

在邓世昌的长期水师生涯中,太阳犬一直是他忠实的伴侣。在甲午战争中的黄海海战中,当邓世昌的致远号中雷下沉时,太阳犬为救主人,先是叼住邓世昌的发辫,觉得不得力,它叉衔住主人的衣领,吃力地向海岸游去。但邓世昌决心以死报国,哪肯上岸,他用手推不开,便抬手按住太阳犬的头,一起浸于万顷波涛之中。烈士、义犬.国人称叹“双绝”!

在太乎洋上有一座美丽的小岛,它景色怡人,地理位嚣优越,成为强盗眼中的“熟聚”。竞相“采摘”。为保卫家园,勤劳的人民拿起了手中的武器,奋起反抗。奋起反抗。

前门驱虎,后门进狼

——菲律宾独立战争

菲律宾独立战争是1896—1902年菲律宾人民为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反抗美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它是亚洲第一次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自1565年菲律宾沦为西班牙殖民地以来,坚韧不屈的菲律宾人民不断地进行各种反抗斗争。到19世纪末,菲律宾人民与西班牙殖民者矛盾空前激化。1892年,以波尼法秀为首的资产阶级激进派建立秘密革命团体“卡蒂普南”(意为“民族儿女至尊协会”),积极酝酿反西班牙武装起义。

1895年底,“卡蒂普南”在圣马特奥山洞召开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会议决定准备发动武装起义,并提出了“菲律宾独立万岁”的口号。1896年正当革命迅速发展之际,起义计划不幸被殖民当局获悉,西班牙殖民者开始进行镇压,到处搜捕、迫害革命者。

正当起义即将被扼杀的紧要关头,波尼法秀果断决定提前起义。1896年8月26日,他在马尼拉近郊的巴林塔瓦克号召人民起义,提出了“不战胜毋宁死”和“菲律宾独立万岁”的口号,得到群众的响应。于是人民开始起义,菲律宾独立战争正式爆发。

起义军主要使用旧式步枪、大刀、长矛、棍和石块等工具作战,且大多数人未受过正规的战术训练。西班牙军队人数虽然不多,但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斗力强。面对强大的殖民者,菲律宾全民团结一心,奋起反抗,使起义达到高潮。8月31日,菲律宾地主和资产阶级保守派的代表艾米利奥·阿奎那多响应波尼法秀的号召,在甲米地发动起义,打败了西班牙军,占领了甲米地全境。11月,殖民总督布兰科率殖民军进攻起义军营地,结果大败而归。

试图用白色恐怖对付革命的殖民当局疯狂地屠杀数以千计的菲律宾爱国志士,其中包括与起义无关的菲律宾民族主义启蒙思想家黎刹。这更激起人民大众的反抗斗争,反西斗争的烈火越烧越猛。正当起义形势日趋高涨时,起义阵营内部却发生冲突。以阿奎那多为首的保守派,因害怕农民革命会危及到自己的利益,进而开始阻止革命的深入发展。他们排挤了波尼法秀,取消“卡蒂普南”,并于1897年5月10日杀害了波尼法秀,篡夺了革命的领导权。这使起义阵营受到严重削弱。同时西班牙殖民军增调援兵,加强军事镇压,以致起义军接连受挫。

1897年11月2日,起义军成立了菲律宾共和国,并宣布了临时宪法,阿奎那多任总统。阿奎那多在殖民者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威胁和利诱下,与敌人妥协。1897年12月,阿奎那多与西班牙当局正式签订《破石洞条约》,规定阿奎那多及其部下缴械投降,离开菲律宾;西班牙当局则给阿奎那多等人80万比索,假意许诺在菲律宾实行“改革”。条约签订后,阿奎那多宣布解散起义政权,流亡香港。

阿奎那多虽然投降,但菲律宾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并未停止。起义军中不愿投降的将领马卡布洛斯等人率军反攻,解放了菲律宾中部的广大地区。这时,企图从西班牙手中夺取菲律宾和古巴的美国插手菲律宾独立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