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108影响人类的重要战争
17066300000055

第55章 一个超级大国被拖垮(1)

——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

当西方世界的人们举杯把盏,欢度1979年圣诞节之际,在空降兵的配合下,苏军以10多万人的兵力,兵分两路对阿富汗进行武装入侵,从而开始了对阿长达9年之久的军事占领。

阿富汗位于亚洲中南部,是个内陆国家,面积仅相当于中国西藏的一半。它土地贫瘠,经济落后,但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在苏联争夺霸权的全球战略中具有特殊地位。苏联从这里既可以西人伊朗,直捣“世界油库”波斯湾,控制霍尔木兹海峡,从南翼包抄战略重点欧洲;又可南出开伯尔山口,穿过巴基斯坦,直下印度洋,进而逼近马六甲海峡,实现其“哑铃战略”。

长期以来,阿富汗同时接受苏联和美国的援助,对外奉行和平中立政策。但苏联逐步在阿富汗军队中培植起亲苏势力。1973年7月17日,一批受苏联影响的军官发动政变,推翻了查希尔王朝,推出前首相穆罕默德·达乌德出任总统。可是,达乌德不愿完全听从苏联摆布。

1978年4月27日,苏联又策动军事政变,杀死了达乌德,成立了革命委员会,由亲苏的人民民主党主席塔拉基担任主席兼总理。接着苏军派5000名“顾问”到阿富汗,严密地控制了政府的各个部门和军队连级以上的单位。

苏联的霸权主义行径激起了阿富汗人民的强烈反抗。他们以伊斯兰教为旗帜,在全国各地开展武装斗争。在此期间,人民民主党的党内斗争也十分激烈。

1978年7月,以塔拉基为首的人民派,清除了以革命委员会副主席、副总理卡尔迈勒为首的旗帜派。1979年9月,人民民主党内部又发生火并。原政府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阿明杀死了塔拉基,夺取政权。

阿明上台后,阿富汗人民的反抗继续发展。苏联对阿富汗的控制也受到严重威胁。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决定直接出兵阿富汗,除掉阿明,代之以卡尔迈勒,以便更加牢固地控制阿富汗。

1979年12月27日,空降到喀布尔的苏军分三路迅速行动:一路直奔郊区的“达鲁拉曼”旧王宫,一路驰往广播电台,一路向革命委员会主席官邸进发。刚上台三个月的阿明还蒙在鼓里,他的卫队不堪一击,顷刻间全家便作了苏军的刀下鬼。

28日零点时分,苏联的一家电台盗用“阿富汗电台”的名义宣布卡尔迈勒政变成功。与此同时,集结在苏阿边境上的苏军,陆空配合,分兵五路,东西挺进,长驱直人阿富汗腹地。一周之内占领了阿富汗的所有主要城市和战略要地,人侵苏军达10万人。这是苏联第一次直接出兵入侵一个不结盟国家,是它对外扩张的严重升级。

在大举入侵前两个月,苏陆军总司令帕夫洛夫和内务部副部长帕普金相继窜到喀布尔活动。他们利用种种借口把4个阿富汗师调往外省,同时却把大批苏军空运到喀布尔,使阿富汗苏军骤增至1万人,喀布尔完全控制在苏军手中。接着又叫两个装备精良的阿富汗师“清点弹药”。苏联向阿富汗将领保证,不会有任何“不幸的事情发生”。话音刚落,一场震惊世界的赤裸裸的入侵行为就开始了,用的是当年希特勒的闪电战术。

具有反侵略光荣传统的阿富汗人民面对苏联明目张胆的入侵,进行了英勇的抗击。各派穆斯林武装组织在斗争中迅速组成了“解放阿富汗伊斯兰联盟”,统一领导,联合作战,给苏军以沉重打击,使苏联妄想速战速决、一举征服阿富汗的计划破产。

随着阿富汗人民抵抗运动的发展,各地穆斯林游击队愈战愈勇,活动范围不断扩大。苏军只能据守一些大城市和主要公路,广

大农村根本无法控制,甚至连赫拉特、坎大哈等主要城市也几度易手。首都喀布尔不时遭到袭击。

苏联原想利用阿富汗军队充当鹰犬,但在苏军入侵过程中,阿政府军10个师中,至少有7个师的充满战斗激情的阿富汗军队部队进行了抵抗。哗变、倒戈和开小差的事件层出不穷。由于没有一支可靠的伪军可供驱使,苏联军队只好自打头阵。而苏军内部也不稳定。来自苏联中亚穆斯林地区的士兵,不愿屠杀阿富汗穆斯林。有的士兵甚至向阿富汗游击队投降。苏联当局不得不把几万名穆斯林士兵调回国内,代之以其他地区的军队。随着阿富汗战局呈现胶着状态,苏军厌战情绪日益增长。

苏联扶植的新代理人卡尔迈勒在苏军入侵阿富汗之后,才在苏联刺刀的保护下,从莫斯科回到喀布尔。由于他对苏联俯首贴耳,惟命是从,完全是苏联的傀儡,因而众叛亲离,极端孤立。连年战争使阿富汗工农业生产遭到很大破坏,产品匮乏,物价上涨,连生活必须品也仰赖苏联接济。经济形势的恶化,使人民更加不满,政局更加动荡。

在国际上,苏联入侵阿富汗,遭到全世界绝大多国家的谴责。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决议,要求苏联立即从阿富汗撤出其全部军队,恢复其独立和不结盟性质。伊斯兰国家外长会议、欧洲共同体外长会议、东盟国家外长会议也先后通过决议,谴责苏联对阿富汗的侵略,要求苏联撤军。东欧的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以及意大利、西班牙和日本l的共产党也对苏联侵略阿富汗表示反对。1988年5月,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苏联入侵阿富汗是苏联第一次在其东欧盟国之外大规模地直接使用本国的军事力量,表明苏联的扩张主义又进入了新的阶段。这场战争加剧了亚太地区的紧张局势,苏联的国际声誉也因此而大大下降。

阿富汗战争使苏联付出巨大的代价,这期间苏军投入约11.5万兵力,耗资近200亿美元,死伤2.5万人。对外扩张的恶果如同癌症一般消耗着苏联这一超级大国的生存能力,1991年苏联终于在政治、经济和民族等多重危机中寿终正寝。

在苏军入侵阿富汗的一周之后,美国便公布了侦察卫星发现的苏军集结地域和行军路线、投入的兵力以及飞机机型和数量等情报。电子光学侦察卫星是当代最先进的侦察卫星,它不用胶卷,而由卫星上的成像遥感器通过扫描方法拍摄地面物体图像。其中红外照相方法,可以揭去目标的伪装成份,真实地在屏幕上显示目标的图像。这些图像,采用数字图像传输方式向地面传送,地面接收站可以迅速地把数字图像还原成目标图像。

德黑兰的夜空星光灿烂,格外宁静,人们正在梦乡之中。突然,数道耀眼的亮光划破夜空。刹那间,浓烟滚滚,火光冲天。

一场野蛮而残酷的厮杀

——两伊战争

1980年9月22日,伊朗和伊拉克两个邻国之间,发生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其激烈、持久和损失惨重的程度令人震惊。长期以来,伊拉克与伊朗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冲突。首先是边界争端。全长204公里的阿拉伯河是两国的界线,两伊对该河的主权归属始终存有争议。

其次是民族矛盾。伊拉克的主要民族阿拉伯人和伊朗的主要民族波斯人在历史上多次发生战争,积怨甚深,两个民族还在霍尔木兹海峡附近的三岛阿布穆萨、大通布和小通布的归属问题上争执不休,1971年伊朗军队占领三岛。伊朗的胡齐斯坦省99%的居民是阿拉伯人,伊拉克长期支持该地阿拉伯人争取自治的运动。两国还都支持对方的库尔德人与本国政府对立。

再次是宗教分歧。两伊都是穆斯林国家,但伊拉克掌权的是伊斯兰教的逊尼派,伊朗政权则掌握在什叶派手中。随着这些矛盾的加深以及形势的发展,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派出陆空军越过国界,以“闪击战”向伊朗进攻,大批飞机袭击伊朗军用机场,企图把伊朗飞机全部或大部炸毁在机场上。陆军在夺取阿拉伯河后,分三路迅速占领从北起希林堡南至阿巴丹边界沿线纵深达10至90公里的大片土地。伊朗军队仓皇应战,被迫退却,但进行着顽强抵抗,战斗十分激烈。不久,伊拉克军队受阻,由全线出击改为重点进攻。伊朗军队在站稳脚跟、经过调整部署之后,从10月起,在北起马里万南至阿巴丹一举发起反攻。

此后,双方不断投入新的兵力,伊朗由原来的四个师增至七个师,伊拉克由原来的五个师增至八个师,在提斯孚尔由瓦士、阿巴丹、霍拉姆沙赫尔等战略要点,展开激烈争夺。双方飞机、大炮、导弹和坦克猛攻对方的前沿阵地和纵深的经济目标,造成重大损失。战场上出现僵持的局面,伊拉克速战速胜的战略目标未能实现。

两伊战争开始后,美、苏两国虽都公开声称,对两伊冲突保持中立和不介入的态度,但由于战争发生在美、苏激烈争夺的热点——海湾地区,所以实际上它们都在积极活动,借机加强对海湾的控制和争夺。美国增加了对沙特阿拉伯、约旦等国的军事援助,实际上有利于伊拉克,同时也作了一些有利于伊朗的表示,如警告伊拉克不要将胡齐斯坦省据为己有,反对“肢解伊朗”。

苏联对两伊战争采取两面下注的手法,使战争拖延下去,企图达到使两伊都有求于他的目的。苏联向伊拉克提供武器,同时又一再向伊朗表示愿意提供军援,并通过叙利亚、利比亚向伊朗提供武器和训练使用苏制武器的人员。

两伊战争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为了促使战争早日结束,联合国、不结盟国家和伊斯兰国家等都曾多次派代表奔走于两伊之间,寻求结束战争的办法。但伊朗坚持三个条件:伊拉克无条件撤军;确定谁是侵略者;由侵略者赔偿战争损失。伊拉克要求先停火,再谈判,后撤军。由于交战双方立场相距甚远,致使调解未获成功。

从1981年5月11日起,伊朗发动多次局部反攻,打破了伊拉克对阿巴丹三面包围的形势,战场出现有利于伊朗的局面。1982年3月,在两伊前线中段,伊朗集结重兵,连续发动攻势,基本上全部恢复了失地。战争形势进入伊朗转入进攻,而伊拉克转入退却的阶段,伊朗在战场上占上风。由于两伊双方处境不同,对和谈态度也有所变化。伊拉克要求和谈比较迫切,不再坚持阿拉伯河的主权要求。而伊朗由于战事得手,处于主动,除坚持三个条件外,又提出以推翻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为停战条件,赔偿要求也由原来的500亿美元提高到1500亿美元。在此情况下,很难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