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108影响人类的重要战争
17066300000060

第60章 独霸中东的新纪元(2)

1993年国际社会开始实质性介入。该年1月美国和英国政治人士万斯、欧文受联合国委托调停波黑战争,提出和平计划。1993年5月联合国在波黑确定6个安全区,授权联合国维和部队武力保护。同时联合反塞的穆、克两族武装为争夺地盘反目成仇而发生激战。

1994.年2月,美国提出了一项由波黑穆、克两族建立联邦、再与克罗地亚结成邦联的新计划。3月有关各方在华盛顿签署结盟协议。5月穆克联邦成立。7月美、俄、英、法、德五国代表联络小组提出名为“和平最后通牒”的和平计划,把波黑领土分为51%属穆克联邦、49%J~蠡塞族,虽为克族、穆族所接受,但被波黑塞族全民公决所否决。8月南联盟迫于国际制裁压力与波黑塞族断绝联系。

1995年2月,波黑塞族与克罗地亚塞族结成军事联盟,3月穆克联邦也与克罗地亚正式结成军事联盟,双方形成新的力量对峙。

1995年11月21日,在美国主持下,波黑、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三方领导人在美国俄亥俄州代顿草签波黑和平协议(又称代顿协议),主要内容为:波黑将继续成为目前边界内的单一国家并得到国际承认;波黑国家将由控制波黑51%领土的穆克联邦和控制其余49%土地的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两个实体组成;首都萨拉热窝在穆克联邦政府领导下将保持统一,塞族对其拥有部分行政权;将于次年在国际监督下由波黑全国举行自由民主选举产生总统和议会;难民将获准返回自己的家园,人民能在波黑全境自由迁徙;在波黑部署一支由北约领导的6万人维和部队,等等。

两天后,波黑塞族领导人同意接受协议。12月14日,波黑总统伊泽特贝戈维奇、克罗地亚总统图季曼和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在巴黎正式签署波黑全面和平协议。

波黑战争给波黑人民带来巨大灾难,造成约28万人死亡,200余万人(几乎是波黑一半人口)沦为难民,直接经济损失约800亿美元,波黑经济陷于瘫痪。南联盟因受制裁,经济急剧恶化。此外,波黑战争对欧洲安全格局,转型期的全球战略格局,美国、俄罗斯和西欧大国关系以及联合国维和行动均产生深远影响。波黑和平协议的签署固然使持续近四年的波黑战火告一段落,但同时也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插手巴尔干事务提供了可乘之机,波黑民族、宗教矛盾问题尚未根除。

1997年12月初的一天,一架C—17货运直升机降落在波黑图兹拉美军基地,从直升机舱内卸下一只214米高的金属箱子。这金属箱可不是一般的箱子,称得上是一只现代特洛伊木马,里面藏着65名美国海军反恐部队——第六海豹突击队队员。机场指挥人员为了不引起基地上的俄罗斯、波兰以及其他美军不很信任的盟军的注意,匆匆忙忙地将箱子运往附近的一个飞机棚,到了那里这批突击队员才从箱子里出来。然后同一批从德国军营乘车赶来的人混合在一起,前往美国中央情报局设在周围乡村的安全据点。

他们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绕过联合国安理会,对一个弱小的主权国家进行了赤裸裸的侵略,这是“新干涉主义”的危险尝试。

世纪末兄弟大仇杀

——科索沃战争

科索沃战争是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进行的大规模军事干涉行动,是美国等西方霸权势力,在“消除科索沃地区人道主义灾难”幌子下,对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所发动的一场“新干涉主义”战争。

科索沃是南斯拉夫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自治省,南部与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为邻,面积10887平方公里,人口约200万,其中90%为阿尔巴尼亚族人,塞尔维亚族和其他民族人约占10%。

科索沃是塞族人古老的家园,是塞族人的宗教圣地。早在公元四五世纪,塞族人就已生活在科索沃,这时期,阿族人也在向科索沃移民。从1459年起,奥斯曼帝国统治该地区,长达400多年,塞族人受到压制并日益减少,阿族人却一天天增加。

二战期间,居住在巴尔干半岛的塞族人遭到亲纳粹的克罗地亚人和穆族人种族灭绝大屠杀。二战结束,以铁托为首的共产党人建立了南斯拉夫人民共和国。在铁托的民族共和国联盟的思想指导下,塞尔维亚共和国给了科索沃一定的自治权,阿族人向科索沃移民得到鼓励,在战争中被逐出科索沃的塞族人却不得返回家园,这进一步导致科索沃地区阿族人与塞族人口比例的失调。

到20世纪80年代末,科索沃的阿族人宣称科索沃地区为“科索沃共和国”,一些人还组建“科索沃解放军”,公开向南联盟军队开火。

1997年12月,已成为南联盟总统的米洛舍维奇对科索沃解放军采取了坚决的镇压。1998年2月,米洛舍维奇派军队进入科索沃,在镇压阿武装组织时造成至少50名阿族人死亡。科索沃冲突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纷纷向南联盟发出威胁,但南联盟毫不向西方大国妥协。

1999年3月24日19时,在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兼美军驻欧洲部队总司令四星上将韦斯利·克拉克的指挥下,北约向南联盟发起了大规模空袭。科索沃战争由此开始。3月24日晚8时(当地时间),一批接米洛舍维奇一批的北约战斗机和导弹向南联盟的军营、防空设施、电厂实施了猛烈的轰炸。

美国等北约国家之所以要对南联盟大动干戈,首先是因为巴尔干地区在美国全球战略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先前美国通过插手波黑事务、推动北约东扩加强其在这一地区的存在。同样美国也要通过科索沃问题的国际化,遏制南联盟获取其控制巴尔干的一张不可多得的王牌。

其次,美国等西方是要利用科索沃问题将南联盟总统、“欧洲最后一个布尔什维克”米洛舍维奇赶下台,瓦解与俄罗斯关系密切的南联盟政权,除去北约东扩障碍,在阻挡俄罗斯南下的同时,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北约为主体的巴尔干地区安全机制。再次,西方干涉科索沃危机乃至对南联盟大打出手是为北约21世纪新战略概念开辟试验场,使北约成为维护西方利益,实现由美国主宰的后冷战时代国际新秩序的有效工具。

在轰炸的前三个星期内,北约每天出动战斗机282架次,但轰炸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而且在3月27日的第四轮空袭中,美国武器库中最先进的F-117隐形飞机在贝尔格莱德以西约60公里的上空被击中,坠落在布贾诺夫齐村,F-117不可战胜的神话从此破灭。美国用于海湾战争中显赫一时的“战斧”巡航导弹打击南军事目标的命中率只有20%,且多次被南防空武器摧毁。

北约并不罢休,从4月3日起丧心病狂地对南的桥梁、工厂、供水系统、居民楼进行狂轰滥炸,企图迫使南屈服。南联盟举国上下同仇敌忾,他们充分利用南联盟山地多的特殊地理环境和三四月份多雨多雾的气候特点,将军队弹药分散到森林和丘陵地带,注意创造局部优势,运用藏、打结合战术,既保存了军事实力,又不断给北约飞机、导弹以重创。

美国及北约的轰炸逐步升级,且毫无人道。4月12日,北约炸毁了一列国际列车,造成大量人员伤亡;5月1日,北约用导弹袭击了一辆公共汽车,40余名乘客当场死亡。

5月7日夜,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公然把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作为空袭目标,从不同方向向大使馆发射了三枚导弹,造成多名中国外交人员和新闻记者当场伤亡。北约的野蛮暴行引起中国人民及世界人民的极大愤怒。

北约的恶劣行径引起全世界爱好和平、主持正义的人民的警惕和愤怒。在北约对南联盟动武前,俄总统叶利钦多次通过媒体做出强硬反应,并采取一系列回应北约的行动。北约轰炸开始后,江泽民主席立即致信美、南领导人,强调指出:中方强烈要求北约立即停止对南军事干涉,科索沃问题应尊重南主权。5月4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与俄罗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杰克逊等高级官员举行会晤,为争取政治解决科索沃危机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6月5日,北约与南联盟的将军们在马其顿会晤,就塞军撤出科索沃的时间举行谈判。9日,双方签署了南军撤退的协议。至此,北约连续78天的对南轰炸结束。

战争期间,北约共出动飞机32000多架次,投下13000吨炸弹,造成南联盟无辜平民丧生超出2000人,受伤者多达6000余人,给南联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空袭以来南联盟难民问题空前恶化,包括塞族在内的80多万难民背井离乡,涌向邻国,形成战后欧洲一股最大规模难民潮。

科索沃战争充分暴露了美国力求建立一超独霸的单极世界和西方企图以“新干涉主义”主宰世界的战略意图,世界和平与发展潮流、政治多极化进程受到严重干扰。

美军的一架“猎人”式无人驾驶侦察机在南联盟科索沃上空执行任务时被南防空部队击落。“猎人”式无人侦察机是美国和以色列联合研制的近程侦察、监视、目标搜索无人机。“猎人”无人机载有红外照相和电视摄像机等侦察设备,可将拍摄到的战场部队运动情况、目标和战场打击效果图像适时不间断地传输给地面指挥官i无人机这种随叫随到提供连续性情况的优点,是有人驾驶侦察机和侦察卫星无法比拟的。

弥漫的戳烟,升腾的战火,燃烧的油井,哭泣的儿童……海湾的整个春日都被战争的阴霾所遮蔽。仿佛一个魔方不可阻挡地从远处落下,六个面上拼出来的全是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