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茶道与酒文化(时尚生活指南)
17069400000029

第29章 壶艺与茶具(2)

壶艺第二期

由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约于清康熙至嘉庆年间,此期最重要的陶艺家,首推陈鸣远。

本期除陈鸣远的自然型茶壶最具特色外,其他各型仍甚为流行,尤其是几何型,此乃因为当时对茶壶外观颇为注重表面纹饰,有用贴花、印花或雕玲珑的手法,或上釉彩,甚至漆也上了,而这些纹饰都需要平滑的表面来加工,自然就以方形或圆形的简单几何形最受欢迎了。但一般看来,此期的几何作品无法与第三期的陈曼生作品相抗衡。

在本期年代末,就如第一期,也有名列“四大名壶”的“远公壶”出现。惠逸公,他活跃于18世纪,制壶成就,工巧一类可与孟臣相伯仲,两人均属小壶传统故世称“二惠”。然孟臣制品浑朴精巧俱备,逸公则长于工巧,而浑朴稍逊。这一期之艺术家,以陈鸣远最著名,自然形是其制作主流。后来因为外表流行釉彩、贴花,所以都以几何形之方、圆为时尚。在本期末,出现了逸公壶,与孟臣遥相抗礼,孟臣浑朴精巧,逸公则以工巧见长,浑朴不足。

壶艺第三期

由19世纪初至19世纪中、晚期,是宜兴壶踏入第三期的阶段。此期的特色是,文人与陶工相结合,流行在壶上镌刻诗画,为便利装饰,壶身的设计一定要光滑,因此,虽然筋纹器及自然型仍未中断,但已不再流行。固然在18世纪中叶也盛行几何型器,但却没有陈曼生时代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曼生则是领导这种几何潮流的主角,所以归属几何型期为第三期的特色。

陈曼生本名是陈鸿寿,曼生为号。他曾于宜兴为官,据所载,他于闲暇时为杨彭年和那二泉设计了18个壶式。杨、那二人则为当时最负盛名的陶工,此种文人与陶工合作的结晶由杨彭年制造,曼生题款,人称“曼生壶”公推为壶艺中兴。

在曼生之后,瞿应绍也是本期的重要人物之一。道光年间人,字子冶,初号月壶,作品常见梅竹馒于壶。题壶多行书,间作楷书,或刻“子冶”款、或有“月帝”、“吉安”篆章合用,古雅之极,所以说:宜壶之盛,曼生后子治实为第一人。”

本期除几何型特色外,小壶仍续出产,杰出作品也有。特予在此期末介绍同属小壶系统,且也列为“四大名壶”之一的“思亭壶”。第三期包括了19世纪,其特色是文人与陶工相结合,陈曼生为领导潮流者,以铭刻为时尚,尤以几何形之变化,在此时期最爹,末期“思亭壶”的出现,非常独特。

壶艺第四期

由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期之间为第四期,在这段时期,宜兴壶的生产趋于商业化,大量生产的结果,使得精心制作且富艺术价值的作品相对的减少,直到20世纪初,宜兴壶被选出参加多个国际博览会而获奖后,才刺激该行业的生产,有自然形、筋纹形、几何形的纹饰等,同时也流行复古的风尚,所以此期即属仿古创新期。

壶艺是门相当深微的学问,其中涉及的范围,包含历史、美学、工学等,若欲加以介绍,实非区区数语所能尽言,本章所提列者,是为茶道中人对壶艺的基本常识,所摘列的名家,也以代表人物为主,其他如“君德”、“萼圃”、“彩霞”、“潘壶”等作品也均精选。

中国茶具的精美举世闻名,至今流传国外或为外国博物馆所珍藏的精品仍有不少,但愿这些国宝能重回主人怀抱。“承先启后”是每个时代应负的责任,期盼国内文士与制壶家能携手合作,进一步克服技术上的困难造出适理兼趣又实用的茶壶,创造壶艺史上的光辉,同时也使品茗界能普得好壶来赏玩、来泡茶。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宜兴壶大量生产,精品渐少,直至20世纪初宜兴壶参加国际博览会获奖后,才再刺激生产,流行复古。

孟臣壶与卢仝诗

在我国壶艺发展史上有一把壶占据着特殊的地位,这把壶上聚集了卢仝茶诗、孟臣壶艺、曼生式款刻这三大绝艺,是近几百年来难得一见的好壶。此壶高6.6厘米,口径4.9厘米,全长约18.2厘米。把易提,延薄而齐,钮上有“眼”,是标准的盂臣式折腹壶,壶身轻而平滑,上刻有卢仝的《七碗歌》(即茶诗),重复刻两次,共124字,行草流畅,笔笔有力;壶底落“平生一片心孟臣”款。这种在壶上刻诗落款的风格,来自于“曼生壶”的遗风。

以下,我们将逐一介绍所谓的卢仝茶诗、孟臣壶艺、曼生诗款刻的典故。

唐朝诗人卢仝,正在日高丈五浓眠之际,被敲门声惊醒,原来是好友孟谏议,着人送来新茶三百片。卢仝为此感动得诗情大发,于是走笔写下谢诗一首《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最有名的一段是“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肤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这《七碗歌》自卢仝后,广为文人雅土、嘉茗君子所传诵,在慢悠悠地品茗之余,细细地吟诗中的雅趣。

与卢仝的谢茶诗同为饮茶史上佳话的是“孟臣壶”。惠孟臣,明朝天启、崇祯间荆溪人士,他可以说是继宜兴茶壶鼎盛期时大彬之后的名手。以制作小壶出名,壶型有平肩型、梨型、鼓腹型、圆腹型、扇型、折腹型等。孟臣壶的制作年代最早的可以椎到天启年间,传世的有一白砂大壶,底款楷书“大明天启丁卯荆溪惠孟臣制”,此为一证。以后延续至清代,几百年来历久不衰,普受欢迎。而惠氏家族也一直不断地制造孟臣小壶。

最后,我们要提及的是所谓“曼生壶”。陈鸿寿字恭号曼生,浙江钱塘人,乾隆年间作宰宜兴时,由于他书、画、篆刻无一不精,又苦心积虑想重振陶艺,因此亲手绘制十八壶式,并广交文艺界人士,请他们在壶上或刻诗或作画,再度掀起陶艺的热潮。这种在壶上题刻诗、画的风气始自于陈曼生,因此称此类壶为“曼生壶”。“曼生壶”的出现不但意味着一项新艺术的诞生,最重要的是,它聚集了当时文学、艺术界的精英于一堂,是他们心血的结晶。

近现代紫砂名人

顾景舟

顾景舟:又名景洲,1915年生,江苏省宜兴市人。

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美术家博会会员及高级工艺美术师。顾氏生于宜兴当地一紫砂世家,少年立志陶艺创作并随其祖邵氏学艺刻苦钻研,20岁即跻身于名家之列。经过数十年刻意探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雄健而严谨,流畅而规矩,古朴而典雅,工精而秀巧。他饱览大量古代紫砂名作,加上自身的艺术修养,对紫砂壶的研究和鉴赏有独到之处,对书法、绘画、金石镌刻及考古等均有很高的造诣。顾氏是近代陶艺家中最有成就的一位,被誉为“一代宗师”、“壶艺泰斗”,所享声誉,可媲美明代的时大彬。作品富有浓郁的东方艺术特色,不愧为当代紫砂艺术珍品。

朱可心

朱可心:1904年生于宜兴一户平民家庭。一代花货宗师。15岁拜汪升义为理由学艺,至30岁满师。

所制云龙鼎,参加百年一度的美国芝加哥博览会的展示。摘取桂冠,获“特级优奖”。所作的竹节鼎,在上海蓬菜市场(今豫园商城)展出时,为孙中山夫人宋庆龄定购,现存上海宋庆龄故居。朱可心的艺术风格深厚淳朴,静穆大方。他善于从自然及生活中吸取创作素材,擅长浮雕捏塑。朱可心设计制作的圆器造型,敦庞周正,骨肉亭匀,嘴扳造势,珠圆玉润,有着很高的艺术水平。

徐汉棠

徐汉棠:高级工艺美术师,1932年生于紫砂陶艺世家。

自幼开始学艺,50年代初拜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为师,为顾氏第一弟子,得其真传,功力深厚,技艺精湛且严谨,其作品形、神、韵兼备,“井栏壶”即为其代表作之一,而新作“寒江独钓壶”则可谓别具匠心,体现极高的壶艺修养与技艺水平。此外,还擅长微型小盆制作,风格独特,被世人誉为“汉棠盆”而争相珍藏。其壶、盆等作品屡获国家奖项,并被北京故宫博物院和伦敦维多利亚博物馆收藏。

蒋蓉

蒋蓉:女,别号林风,1919年生于江苏宜兴一陶业世家。高级工艺美术师。

自幼跟父辈学习陶艺,曾随伯父蒋燕庭(宏皋)到上海仿制紫砂占董,四年后重返故里。1955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至今,为当代著名女工艺师。她善用五彩泥,作品多以虫鱼、花果、鸟兽为题材。喜作仿真果品、文房雅玩和各式茗壶酒具等,款式达一百多种。她的写实作品栩栩如生,设色与造型尽善尽美,富于自然情趣,表现手法细腻,风格尤为独特。

李昌鸿

李昌鸿:江苏宜兴人。高级工艺美术师。1955年10月随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学艺,奠定扎实基础。1956年运用点、线、面的变化法则,对紫砂造型进行研究。同时又创制“化石纹饰”、“印纹装饰”及“纹坭装饰”的紫砂器,得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高庄教授、梅健鹰教授的赞赏。1959年开始任行政工作,工作之余,研究紫砂历史和发展,并从事紫砂壶、盆和陈设陶的创作设计。作品构思深邃,技法严谨,装饰新颖。李氏博采世人之长,但又不失自己的风格,所设计的“竹简茶具”(沈蘧华制作,沈汉生装饰)获1984年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质奖。与徐秀棠合作“丙寅大吉”陈设壶获1986年全国艺术陶瓷创作一等奖。

沈蘧华

沈蘧华:女,1939年生。高级工艺美术师。1955年从师顾景舟。擅长制作紫砂光素器,讲究线条装饰,并追求形态气势。壶身装饰常取材于花草树木,倍添壶艺情趣。技术精湛,构思新颖,作品“竹简茶具”(与李昌鸿、沈汉生合制)获1984年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质奖。1986年曾赴日本考察访问。

好壶伴好茶

明朱元璋改制后,认为固形茶龙团风饼无益于国民生计,徒然助长奢风,于是在洪武七年断然废止,改为散茶。这个决定改变了茶具的命运:一是茶碗的式微,一是小壶的兴旺。

历史上不曾记载朱元璋是否精于饮茶之道,他的决定应该纯是政策性和经济性的,然而中国饮茶却因丽柳暗花明,另辟蹊径。茶饼在储藏及体积上固然有许多优点,但在煮泡时,要烘烤,要碾碎,然后才投入大壶调煮(亦有放在大壶冲泡)。在等水开时又要十分专注,从初开的蟹眼,中沸的鱼眼,至大滚的松涛之鸣,依茶饼的等级、种类,投点时的讲究只是要控制茶汤的浓淡老嫩,茶饼压制或紧或松,或陈或新,须要极有经验的人才能控制得恰到好处。当时壶的功能,只是置于炉上,或铁铸,或陶制,体积不可能太玲珑,颜色不可能太眩目,质地不可能太细致。烟薰火炙,粗头乱服,如何与毫茶碗,景德青瓷斗艳争宠?其地位的不能提升,不只是“不材明主弃”,更固“多病故人嫌”。

然而由于制茶形态的改变,饮茶变得极为省事,既不必用到烤茶的器具,又省去碾磨工具,烧水的壶与泡茶的壶也从此一分为二。为了配合散状茶冲泡的实用性与方便性,泡茶壶更从粗枝大叶变到体躯柔细掌中轻,更由于宜兴一地所产陶土质优及文人雅士的别出新裁,小壶沾承茶水恩,迅速地奠定其在茶事上的地位。枷余年来,其受人宠爱历久不衰,更奇特的是它不因“人老珠黄”而减低它的价值,反而愈老愈值钱。

可以说小壶因茶而得宠,然而饮茶亦因小壶的出现,提升至另一层境界。古人或许不能明白其原理,但经验告诉他们:“壶小则香易聚,壶大则味不佳”,小壶小杯,宜细品,宜慢啜,咽甘咽苦,斯乐何极?散茶因泡壶的要求而加工日精,小壶因散茶之流行而日见其巧,其关系犹如焦孟不离,有相辅相成之功。

以较科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两件器物,自有其道理存在。其一是茶叶的制造。

从饼茶的加工工艺上来说,品质较差的饼茶,或许在炒杀青、揉捻过后即放入铸模中拍打烘烤成型,品质较好的毛茶经过检技去梗,再和水入模成型,不管是前者或后者,压制和蒸烤都会改变其组织的结构,造成可溶物的流失和香气的消失。以正常的推断,同一级材料的制成品,饼茶必定会逊于散茶。茶叶原来的加工技术已渐臻炉火纯青的境界,散茶的流行,更使茶叶的加工登峰造极,更能原原本本表现茶叶的天然本质。

其二是壶的大小,与加热原理成反比,壶越大加热越慢,壶越小加热越快。

泡茶的原理,是要用水的热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茶叶中的可溶物,如芳香油、胺基酸、醣类以及单宁类等物质,迅速析出,溶于水中,变成茶汤。因为可溶性成分依浸泡的时间长短释出度不同,同样在100摄氏度的水中,浸一分钟与浸五分钟含量各异。壶的功能不仅在于迅速加温,更在于迅速隔离。如果用一浅显的事情作比喻,泡茶很像以快火炒菜或慢火炒菜,其新鲜青脆不言可知,小壶泡茶其功能即是如此。

因此,用小壶来泡散茶不仅是经验的累积也是合乎科学道理的,从明洪武年迄今,都是这种泡法。虽然没有人喝过明时的茶,但是明人用过的壶,至今仍被不少人所珍藏。

以唯物的观点而言,茶会消失不能久藏,壶却历久弥新,壶的价值要远胜于茶。然而来看,两者不分彼此,空有好壶没有好茶,只能摩挲,徒增手泽;空有好茶,没有适泡之壶,不仅暴殄天物,更令人徒呼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