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金匮要略(中华实用方剂大典)
17069900000012

第12章 痉湿暍病脉证治(2)

問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別之?師曰:寸口脈浮而大,按之反澀,尺中亦微而澀,故知有宿食,大承氣湯主之。(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21)

脈數而滑者,實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氣湯。(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22)

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23)

[白话语释]

提要

本条论述阳明实热痉的证治。

语译

痉病发作时表现为胸部胀满,牙关紧闭,角弓反张,以致脊背不能接触床面,小腿肌肉痉挛,上下牙紧咬,甚或切齿有声者,可用大承气汤治疗。

阐释

第12条言“欲作刚痉”,第工3条“一本痉字上有刚字”,则本证可由葛根汤证进一步发展而来。病邪在表失治,化热人里,可传至阳明。热壅气滞,故胸满。阳明之脉入齿中,挟口环唇,阳明邪热上迫,所以口噤,齿(,《说文》:“齿相切也”)。里热炽盛,劫灼阴津,筋脉失濡而拘急痉挛,故角弓反张,卧则躯体不能平着于床面,小腿肌肉痉挛。“脚”,《说文》:“胫也”。此为阳明热盛气壅,阴伤筋挛的痉病,治当急泄里热以救其阴,方选大承气汤釜底抽薪,急下存阴。

【原文解析】

[主要脉症]

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齿,脉实有力。

卧不着席,脚挛急,《灵枢·结筋篇》云:“足太阳之筋……其病……脊反折,项筋急”,“手阳明之筋……其支者……挟脊”,“足阳明之筋……胫转筋”,故热由太阳波及阳明经府,消灼津血,筋脉失养而拘急软短,牵引项痛,则腰脊不能贴席,成“卧不着席”之状,或致两脚、四肢拘挛。

[病机]

邪入阳明,热甚伤阴,筋脉失养。

[治法]

通腑泄热,急下存阴。

[主方]

大承氣湯方

大黄四兩(酒洗)厚模半斤(炙去皮)枳實五枚(炙)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止服。

[主方分析]

大黄荡涤实热,芒硝泄热润燥,枳实破气消痞,厚朴行滞散满。冀其热去阴复,痉病自解。

[注意事项]

(1)表证未解,里未成实者,不宜用之。

(2)若邪重剂轻,则邪气不伏;邪轻剂重,则正气转伤,当以中病为宜。

(3)寒实内结证当用温下法,苦寒攻下自非所宜。

(4)虚实夹杂证当用攻补兼施法。

(5)阳明腑实证伴有兼挟证(如血瘀、虫积等)者,应配伍治兼挟证药物。

(6)本方大黄后下,是为了避免煎煮时间过长,减轻泻下作用,取急下之效。

【临床应用】

[应用要点]

本方广泛用治于急性单纯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蛔虫性肠梗阻、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胃炎、急性痢疾、癫狂病等。只要抓住痞、满、燥、实、坚这一特征性症状,无论何种急性热病,均可选用本方治疗。

[医案举例]

里海辛村潘塾师之女,八九岁。发热面赤,角弓反张,谵语,以为鬼物。符箓无灵,乃延余诊。见以渔网蒙面,白刃拍桌,而患童无惧容。予曰:此痉病也,非魅!切勿以此相恐,否则重添惊疾。投大承气汤,一服,即下两三次,病愈。

[黎少庇.庇留医案(八).广东中医,1958(7):37]

五、预后

【原文研读】

[代表原文]

太陽病,發热,脈沉而细者,名曰痙,爲難治。(3)

[参考原文]

痤病有灸瘡,難治。(10)

暴腹脹大者,爲欲解。脈如故,反伏弦者,痙。(8)

[白话语释]

提要

本条论述痉病预后。

语译

有太阳表证,发热,但脉沉而细,如果属于痉病者,较难治疗。

阐释

本条从脉象判断痉病预后。外感致痉,邪实为主,应见项背强急、背反张及发热、恶寒等太阳病证候,其脉一般为沉弦有力。如果反而出现沉细脉象,表明阴液内亏,正气已伤。邪实正虚,攻补两难,所以比较难治。

湿病

一、治则

(一)利小便

【原文研读】

[代表原文]

太陽病,關筛疼痛而煩,脈沉而细一作緩者,此名濕痹。《玉函》云中濕。瀑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肯利其小便。(14)

[白话语释]

提要

指出湿痹的证候以及治疗内湿的原则。

语译

病人具有太阳表证,并见骨节疼痛剧烈,脉沉而细者,称为湿痹。湿痹的主要证候是小便不利,大便溏薄而易于排解,其治法应当通利小便。

阐释

湿为六淫之一,湿从外入,则先伤太阳而见表证。湿邪为患,易于流注关节,阻遏阳气,致血行不利,所以关节疼痛而剧烈;烦:此引申为剧烈之意,形容关节疼痛的程度。湿为阴邪,其性濡滞重浊,湿邪为患,影响营卫气血的运行,故脉沉而细。如果湿从内生,影响脏腑的气化功能,则可见小便不利;湿盛于里而下趋,故大便溏薄且排解畅快。对于里湿证,应当因势利导,采取通利小便之法,使湿有去路。小便通利,湿从下出,阳气宣通,其病自愈。

【原文解析】

[主要脉症]

关节疼痛而烦,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脉沉细。

[病机]

卫阳不固而湿淫于外,脾阳失运而湿困于中。

[治法]

利小便通阳以先治内湿,兼祛风胜湿以治外湿。

【临床应用】

第14条证候属于内外合邪之湿痹,而且是内湿重于外湿,故治疗主张利小便,从而确立了治疗内湿的基本原则,对后世治疗湿病有指导意义。李东垣所谓“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即源于此。当然,如果仅为外湿,则应采用微汗之法,而又非渗利所能胜任了。至于利小便的方剂,可以五苓散加减。

(二)发汗

【原文研读】

[代表原文]

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止,醫云此可發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蓋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風濕俱去也。(18)

[白话语释]

提要

本条指出风湿病的发汗方法。

语译

风与湿相互搏结,周身疼痛的,应当使用汗法而愈。如果适逢阴雨连绵之际,医生说:风湿可以发汗,但发汗之后,病却不愈的,这是什么缘故呢?这是出于发汗太过,导致汗出太急太多,以致风邪虽外解,湿邪却依然存在,所以病不愈。因此,风湿病使用汗法应当是使全身微微湿润,似有汗出的样子,才能使风与湿邪俱除。

阐释

风湿之邪相互搏结,侵袭肌表,痹于全身筋骨关节皮肉之间,阻遏阳气,则周身疼痛,此为风湿在表,当用汗法,使风湿之邪从汗而解。若逢阴雨连绵的天气,用汗法后病未愈者,是由于发汗不当的缘故。因风为阳邪,其性轻扬,易于表散,湿为阴邪,其性黏滞,难以速去,如发汗不当,致汗出太急太多,就只能祛除风邪,而湿邪仍在。加之连日阴雨,空气中湿度较大,则妨碍体内湿邪的排除;汗出肌腠空疏,外湿又易乘虚而入,所以病不能愈。因此,风湿在表,使用汗法,须使周身感觉微微湿润,似有汗出的样子,这样才能使阳气内蒸但不随大汗而骤泄,渐周流于肌肉关节之间,湿邪自无容留之处,即可与风邪俱去。

【临床应用】

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汗出太过,有导致亡阳的危险。《伤寒论》麻黄汤、桂枝汤、葛根汤等方,在服法中均强调覆取微汗的方法,可见凡用发汗法时,都不可使其大汗,这是原则。

二、证治

(一)寒湿在表(麻黄加术汤证)

【原文研读】

[代表原文]

濕家身煩疼,可舆麻黄加术湯發其汗爲宜,慎不可以火攻之。(20)

[白话语释]

提要

论述寒湿在表属于表实的证治。

语译

湿病症见身体疼痛剧烈的,宜用麻黄加术汤发汗,慎不可用火法迫汗。

阐释

寒郁肌腠,湿滞筋骨,表阳被遏,营卫运行不利,所以身体疼痛剧烈。可用麻黄加术汤发汗以散寒祛湿。但不能用火法迫汗,因为火法取汗较暴急,易致大汗淋漓,而湿性黏滞,不易骤除,这样湿邪反不得去,病必不除。此外,火热内攻(指用熏蒸、热熨、艾灸、温针等火法外治,迫使发汗),如果与湿相合,可能引起发黄、发痉、衄血等变证,故寒湿在表之表实证,禁用火攻。

【原文解析】

[主要脉症]

身体疼痛剧烈,兼有周身酸懒,四肢沉重,以及躁扰不宁,卧坐不适,发热、恶寒、无汗,或一身浮肿,小便不利。舌苔白腻,脉象浮紧或浮濡。

[病机]

寒湿痹阻,阳郁不伸。

[治法]

散寒除湿,微汗解表。

[主方]

麻黄加术湯方

麻黄三兩(去筛)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一兩(炙)杏仁七十個(去皮尖)。

白术四兩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減二升,去上沫,内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主方分析]

本方妙在麻黄与白术的配伍,麻黄汤本为发汗之峻剂,而得白术相配,则发汗而不致太过,白术善驱里湿,与麻黄为伍,则能并祛表里之湿。

[注意事项]

(1)本方宜先煮麻黄,并“去上沫”,因麻黄之沫能“令人烦”,致上气咳逆,故先煎之,以去其副作用。

(2)原方麻黄“去节”者,无论麻黄根或茎间之节,能止汗,故宜去之。

(3)风湿热痹者忌用。

【临床应用】

麻黄加术汤多用治风寒湿杂至且寒湿偏盛的痹证。湿重者再加茯苓、薏苡仁;风邪偏胜加防风、羌活;寒邪偏胜加细辛、附子或乌头。此方还可治疗寒湿在表,肺气不宣,营卫不合,水道不利的肺炎、荨麻疹等。还有以麻黄加术汤为基本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者,气虚加黄芪,血虚加当归。本方宜重用白术,表湿重且苔厚腻者,亦可用苍术增强燥湿之力。

[医案举例]

单姓,女,37岁。时至初冬,因雨淋透衣襟,归后即发热恶寒,周身疼痛而重,少汗头痛如裹,脉浮而紧,苔白而滑。证属风寒湿外侵,邪在太阳,治宜发汗解表,除湿散寒。方拟麻黄加术汤加味:麻黄6克,桂枝6克,杏仁10克,甘草4克,苍术12克,生姜3片,大枣3枚。服4剂,汗出表解,身痛解除,症状消失。治用原方去麻黄,调和脾胃,注意饮食起居。

[张谷才.从金匮方来谈痹证的治疗.辽宁中医杂志,1980(9):18]

(二)风湿在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证)

【原文研读】

[代表原文]

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可舆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湯。(21)

[白话语释]

提要

指出风湿在表的成因和证治。

语译

病人周身疼痛,发热,每到下午三时至五时左右便加剧,这是风湿病。此病是由于汗出之际受风,或者长期过度贪凉所引起的,可以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治疗。

阐释

本证既名曰“风湿”,表明其病乃由风湿为患。风湿侵袭,滞留肌表,邪正相争,故周身疼痛,发热。且其发热于“日晡所剧”,日晡所,指下午三时至五时左右,即申时。对此机理,注家见解不一,如赵以德认为邪在肌肉,与脾胃有关,日晡为阳明所主,邪正相争,故病剧;徐忠可认为邪在皮毛,与肺金有关,日晡为肺金所主,此时“助邪为虐”,故病剧;曹家达认为病属风湿,而日晡属太阴湿土,此时湿气加重,故病剧。三者虽着眼点不同,但都认为与邪正消长有关,由此可明其理,即风为阳邪,易于化热化燥,湿虽为阴,但与风邪相互搏结则欲将化热,而阳明为燥土,故日晡阳明主旺之时助其燥热,以致发热“日晡所剧”。本病的成因,原文指出是“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即因汗出腠理空疏之时感受风邪,致汗液留着之湿与风相合;或由于炎热之时过度贪冷,如久居阴凉之处,或时常饮冷等,导致湿从外入。故当解表除湿,方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原文解析】

[主要脉症]

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苔白腻,脉浮缓或濡数。

因为阴邪与阳邪相合在阴阳交会之日晡时,容易化热化燥。而风邪属无形的阳邪,湿邪属有形的阴邪。今风湿二邪相搏,风邪自盛于阳,湿邪自旺于阴,两邪交争,化热化燥,故发热每每在日晡时(即阴阳交会而阳气偏盛之时)加剧。

[病机]

风湿化热化燥之表实。

[治法]

祛风除湿,轻清宣化。

[主方]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涝方

麻黄(去節)半兩(湯泡)甘草一兩(炙)薏苡仁半兩杏仁十個(去皮尖,炒)。

上剉麻豆大,每服四錢匕,水盞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風。

[主方分析]

方中麻黄解表发汗,以宣散肌表的风湿;杏仁宣利肺气,以助麻黄之力;薏苡仁甘淡,微寒,既可渗利除湿,又制约麻黄之温性,以免其助热化燥之势;甘草和中。诸药共用,轻清宣化,使风湿之邪从微汗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