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塞上水乡·宁夏
17071900000026

第26章 回族的居住习俗

回族居住一般都比较集中,且都是一家一院。这与生活习俗有关。在山区的回族一般都住“崖窑”。选择有水、有山崖的地方,挖三到五孔窑。一般窑洞深10米左右,宽3米~4米,高3米左右。窑洞口一般用土坯、砖石砌成,镶一门两窗或三窗。中间一孔大窑为“客窑”,边上一孔为“火窑”。在另一孔内还要修一个净房,做大小净用。另外还要挖几孔小窑,作为仓库和畜圈用。每家都要修一个院墙,厕所一般修在院外。这种窑的好处是冬暖夏凉。

居住在平川、塬上的回族群众一般住“箍窑”。主要原料为土坯,黄土掺麦草和成泥巴,一层土坯一层泥巴。窑的形状成尖圆拱形。窑并排箍三到五孔。窑内和窑的门面都用麦衣细泥抹一层,显得坚硬光亮。这种窑,形状独特,采光好,冬暖夏凉。

宁夏有一句民谣“回民有钱就盖房,汉民有钱就攒粮”。过去经济条件比较富裕的回族群众,一般都盖三松到底,砖木结构的砖瓦房,有盖三五间的,七八间的。教主和阿訇有的盖十几间,几十间的。房子的立柱、大梁、檩条、椽子、门窗都用松木;门窗、廊前、前砖墙都雕有花鸟图案。这种房子不仅豪华美观,而且独具特色。

这种房一般区分比较细。有正房(也叫客房)、套房、耳房、库房、煤房,还设有礼拜房,按辈分分居。如20岁以上的男孩,9岁以上的女孩都要和父母分居,已婚的男孩酌情分房。

现在回族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在农村一般都建砖混结构的住房。有的盖两层小楼房,外形的装饰材料全都是现代的。院落布局也很讲究,一般都在院内种植各种花卉。

回族的住房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在装饰方面非常独特。一般家庭在西墙上要悬挂用阿拉伯文书写的中堂、伊斯兰工艺制镜和克尔白挂图。每家都有伊斯兰教历和公历对照的挂历,便于查阅回族的传统节日和伊斯兰教节日。

民间有一种说法“回回家里有两宝:‘吊罐’、‘汤瓶’离不了”。“汤瓶”是回族群众每家每户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传统盥洗用品。过去的汤瓶一般都用青铜、黄铜、紫铜、高丽铜制作,档次较高。现在制作汤瓶的原料较多,除以上几种原料外,还有搪瓷的、铁的、砂泥的、锡铁的、铝的等。

“汤瓶”主要是用来烧水、洗手、洗脸、小净。回族认为洗过手和脸的脏水,只能往下流去,不能再用来洗手、洗脸,所以回族群众不用脸盆洗脸,这也是一种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回族用汤瓶,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唐皇帝李世民,梦见金銮宝殿的大梁要塌下来。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一个长胡子的大汉,穿着绿色长袍,头缠白布,肩上搭着一条长长的白布汗巾,大眼睛,深眼窝,高鼻梁,左手提着一把特大茶壶(即汤瓶),右手把大梁接着稳稳当当的放好了。第二天一上朝,皇帝就把梦讲给众大臣听,让众大臣解梦。宰相徐茂公说:“身上穿着绿色袍子,头上缠着白布,这像是西域回回的装饰。汗巾,茶壶是他们的洁身用具。茶壶,西域回回叫‘汤瓶’。这应该是一个西域回回大汉,说明唐朝江山也要西域回回来保。”唐王就命徐茂公挑选360名汉族小伙子,从西域换来了360名回回小伙子,由一名叫宛尕斯的领队带到长安。唐王亲自迎接,以兄弟相称。这些回族小伙子在长安住的时间长了,也想家了。唐王看透了他们的心思,给他们娶了妻子,成了家。按照他们的习俗修了清真寺。并命工匠制作了一把金壶赐给宛尕斯,这金壶就叫“唐瓶”。后来为了纪念这把“唐瓶”,回回每家都制作了一把铜“唐瓶”。因为经常烧水、洗手、洗脸、小净用此壶,时间长了就称为“汤瓶”了。

“吊罐”是在唐朝时期,由波斯穆斯林商人带入中国的,是回族群众专门洗大净(大净相当于现在的淋浴)的用具。宁夏的回族家家都装“吊罐”,清真寺的沐浴室也装“吊罐”。无论家里或清真寺,凡装吊罐的地方,地下都修有下水道。

“吊罐”,根据各地区的条件不同,有陶质、铝质、铁质、木质、铜质等。吊罐呈圆形,腹大口小,口的两侧有耳,供拴绳挂吊;底部有一个漏水孔,并有一个软木塞,用时倒上水,拔掉木塞即可沐浴。

“吊罐”里装的热水一般都是用“汤瓶”烧的。因为汤瓶有盖,其他杂物不易掉进水里。用吊罐沐浴不仅省水、干净,而且简便、实惠。

《古兰经》中说“信教的人们呀,当你们礼拜的时候,你们要洗脸,洗两手至胳肘,摩头、洗脚至踝骨。如果你们失去了大净,就洗全身。如果你们患了病,或旅行,或从厕所来,或接触了女人,而你们未得到水,这时你们可以用净土摸脸和手”。看来回族洗大小净,一是受伊斯兰教的影响,二是回族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了爱干净、讲卫生、强身健体的良好习惯。

回族人沐浴,分大净和小净。“沐”称小净,“浴”称大净。小净,波斯语称“阿卜带子”,洗小净的程序有以下几种:

洗两便。回族叫“净下”,净下时必须蹲成面南背北的方向,右手拿汤瓶,左手洗,从前至后,洗净为止。

漱口。左手提着汤瓶倒水,用右手掬接水吸入口中,仰面灌喉吐出,连续三次。

呛鼻子。左手提着汤瓶倒水,右手掬接水吸进鼻腔内再喷出,连续三次,

洗脸。先从前额发际处洗至下额,再洗两边耳朵,从上到下,连续三次。

洗双手至两肘。左右手交替提汤瓶倒水掬水洗三次。

抹头,抹耳朵,抹脖子。右手提汤瓶倒水,左手接水再分给右手一些,双手从前额抹到后脑勺,再从耳朵上抹下来,用两手背从脖子后面抹到前面。洗脚至两踝骨,还是按先右后左的顺序把脚洗干净为止。

回族的大净。一是性交梦遗、妇女来月经、分娩后必须用清洁之水沐浴全身;二是即便没有发生以上情况,每7天大净一次;三是出游旅行、参加婚礼、葬礼、过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等集体活动,都必须洗大净。

回族在洗大净时,先按洗小净的程序洗完后,再进行大净。大净时先洗肚脐以上,再洗膝盖以上至肚脐,最后洗膝盖到脚。

回族在洗大小净时,不能出现大小便、下气(放屁)、呕吐、出血等情况。在小净过程中如出现上述情况,这个小净要从头开始,再洗一次。

回族吃的肉类动物,都要请懂得宰牲的人来宰,宰牲的人也一定要大净。如果需要宰鸡,要把鸡提前7天拴起来,专喂“清真”的食物,防止吃不洁净的食物。回民把这种做法叫“空鸡”。

回族群众喜欢穿白色衣服,主要是白色容易发现污点,可及时清洗。回族还经常把腋毛和肚脐以下的毛剃除,这也是为了清洁卫生。不过现在的有些年轻回民都不喜欢这样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