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塞上水乡·宁夏
17071900000028

第28章 回族的节日

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是回族每年必过的三大节日,还有法图麦节、登宵节、阿舒拉节等小的节日。这些节日的时间都是以伊斯兰教教历计算的。回族的三大节日,流行在全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中。

伊斯兰教教历是以月亮亏盈为准。全年12个月,与公历一样,单月30天,双月29天,平年354天,闰年355天。30年中有一个闰年,不置闰月,与公历相差11天,平均每32.6年,比公历多出一年。伊斯兰教教历,分太阴年和太阳年两种,现在回族用教历太阴年计算。

每年伊斯兰教教历的九月是回族的斋月,斋月过后,就要举行三天的开斋节。为什么回族要封斋呢?据说是在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40岁那年(伊斯兰教教历九月),真主把《古兰经》的内容传授给了他。为了纪念这个吉庆的日子,回族每年伊斯兰教历九月封斋一个月。

斋月的起止日期主要是按新月出现的日期来定。就是说,在初一这一天的傍晚,有的回民到清真寺的宣礼塔上,有的就地选一个制高点认真地看着西方的天空,寻找月牙儿,只要看到月牙儿就可以封斋了。有时遇到阴天,看不到月牙儿,可以推迟到初二、初三的晚上。

回族把斋月看得非常尊贵,非常吉庆,非常欢乐。所以在斋月期间,男孩满12周岁,女孩满9周岁的回民,都要封斋。而对于神志不清的、老弱多病的、妇女月经期的和产期的都可以不封斋。

回族在封斋期的生活非常规律,而且非常严格,凡回族封斋的群众都能遵守。每天天亮前,都要吃饱喝足。有的人来不及吃,那就再不能吃不能喝了,这叫“清封”一天。每天天亮后到太阳落山前,都不准吃一点东西,喝一点水。禁止行房事、不能大量漱口、呛鼻子。做饭的人和搞饮食业的商人,可以品尝,但不能咽到肚子里。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就等于破斋。

回族的封斋还有很重要的寓意。可以让人们深深体会到饥饿和干渴的痛苦,锻炼人的意志,还可以让有钱的人知道生活中还有很多困难的人们,让他们真心实意的去接济那些穷人。

斋月二十七这天的晚上,回族称“盖德尔夜”,也有的叫“坐夜”。回族认为这一夜是安拉把全部《古兰经》通过哲卜利勒天使下降给穆罕默德。因此,这一夜,回族都要做好可口的斋饭,送到清真寺去让大家吃。有的还请一些穷人到家中吃斋饭。饭后,要带着干鲜果到清真寺里赞圣、诵经、边吃边聊,整夜不眠。

回族开斋节要过三天,和汉族的春节一样热闹。开斋节家家户户都起得很早,把院落、街道、厕所等打扫得干干净净。成年人都要洗大净,男女老少都要穿上新衣服,一起到清真寺去参加会礼。阿訇宣布会礼开始,所有的回族群众都铺上毯子,脱掉鞋子,面向圣地麦加古寺———克尔白方向叩拜。就是刮大风,下大雨他们也情绪高涨无所畏惧。

开斋节期间,回族群众家家户户都要宰羊、宰鸡、炸馓子、炸油香、油果子、花花子、做烩菜、炒菜等好吃的,互送亲属、邻居品尝,互相拜节问候。已婚的、未婚的女婿,要在初三或初四这天,早早的起来,带上礼品给岳父家拜节。

“古尔邦节”,阿拉伯语俗称为“尔德·古尔邦”、“尔德·阿祖哈”。是“牺牲”、“献身”的意思。所以“古尔邦节”也叫“宰牲节”、“献牲节”、“忠孝节”、“尔德节”。这个节日,一般在开斋节过后的70天举行。因为伊斯兰教规定,每年在教历十二月上旬有条件的穆斯林都要到圣地麦加朝觐,在朝觐的最后一天举行庆祝活动,要宰牛、宰羊、宰驼,以示纪念。

回族过古尔邦节,为什么要宰牲呢?据说:伊斯兰教的先知之一———易卜拉欣,在一天晚上梦见安拉命他宰杀自己的儿子伊斯玛仪献祭,来考验他是否对安拉虔诚。第二天他把刀磨的非常锋利,他把梦见安拉的情况给儿子说了一遍,儿子伊斯玛仪二话没说就侧身而卧,当他把刀架到儿子的喉头上时,他心疼的泪流满面,第一刀下去只在儿子的脖子上留下一道白印,第二刀划破一点皮。这时,他儿子说:“我的父亲啊,让我匍匐而卧看不见我的面孔,这样你就能下决心了,顺从安拉的命令吧。”易卜拉欣听了儿子的劝说后,拿着刀子,正要使劲宰时,真主感动了,派天仙吉卜热易勒,背来了一只黑头羝羊,作为祭品代替伊斯玛仪。从那以后,穆罕默德就把伊斯兰教教历十二月十日规定为宰牲节,也就是现在回族群众要过的“古尔邦节”。

回族群众有一句俗语说:“当不了月回回,总得当个年回回”。意思是说,不论多忙,一年一度的会礼和庆祝活动是要参加的。一般规模较大,有的地方过三天,有的地方过一天,都是以村、乡、镇、巷为单位。

古尔邦节的会礼和开斋节一样,非常隆重。全体回民聚集一堂,由阿訇带领向西鞠躬、叩拜。如果在一个大的乡镇举行,一片白色,人山人海,且多而不乱,十分壮观,真可谓一大美景。

古尔邦节的会礼结束后,就要举行一个隆重的典礼,那就是“宰牲节”。每家每户除了炸油香、馓子外,还要宰牛、羊、驼。经济条件好的每人要宰一只羊,七人要合宰一头牛或一峰骆驼。宰牲时不允许宰杀不满两周岁的羊羔、不满三周岁的小牛犊和骆驼,还要选择体格健壮的牲畜宰。不宰眼瞎、腿瘸、缺耳、少尾的牲畜。所宰的肉要分成三份:一份自己吃;一份送给亲戚、邻居;一份济贫施舍,送给生活困难的人家吃。

回族的圣纪节是纪念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辰和逝世的日子。

据传,穆罕默德于伊斯兰教教历纪元前五十一年三月十二日(571年4月21日),诞生于阿拉伯麦加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并于伊斯兰教历第十一年三月十二日(632年6月8日)因病归真,终年63岁,葬于麦地那。

因为穆罕默德的诞辰与逝世日,恰巧都在伊斯兰教教历的三月十二日,因此,回族一般合称“圣纪”。

圣纪节这天,回族群众都要在清真寺诵经、赞圣、做礼拜。阿訇要宣讲穆罕默德的生平简历、功绩品德和生动的历史故事。同时穆斯林群众都做“讨白”(忏悔)。回族群众认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通过做“讨白”,求真主饶恕,痛改前非,誓不再犯。

“圣纪节”和“开斋节”、“古尔邦节”一样,十分隆重。大家欢欢喜喜聚到一起,摆上十几桌、几十桌(据人数而定)一起吃饭。有的地方分份子,一人一碗,没有来的人要托人带回去一碗给他们吃。

回族群众除此三大节日外,还有法图麦节、阿舒拉节、登宵节也要过。

每年伊斯兰教教历九月十四日是回族的法图麦节,这个节日是纪念穆罕默德的女儿法图麦的纪念日。主要是由回族妇女们收敛钱粮,选择一个住宅宽敞的回民家庭,架几口大锅,用大米、小米、黄米、大豆、绿豆等豆类,再加上肉丁、葱、姜等调料,熬成杂豆粥,请阿訇念经、祈祷,颂扬圣女的事迹,然后让各“坊”的男女老少都来吃。

为什么回族要过法图麦节吃杂豆粥呢?据说,法图麦的丈夫阿里在领兵征战的过程中三天三夜没有吃饭,兵心慌乱。为安抚军心,法图麦跑到河边拣了一衣襟各式各样的小花石头,淘洗干净后下到锅里煮。煮了很久,军兵们忽然嗅到了香喷喷的豆味。法图麦揭开锅盖一看,石头奇迹般地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小花豆,煮成了一锅香豆粥。

回族的阿舒拉节,是在伊斯兰教的正月十日举行。据传说这个日子是阿丹、怒哈、易卜拉欣、穆萨等先知,在一个叫朱迪山的地方遇难。他们三天三夜没有吃东西。后来,怒哈跑到山下找来了各式各样的豆子煮给大家吃。为了纪念这个日子,回族群众至今还保留着这种吃杂豆粥的习俗。

登霄节主要是一些笃信伊斯兰教的回族穆斯林参加,不是所有的回民都要过。登霄节处了礼拜、祈祷外,阿訇主要宣讲穆罕默德登霄的意义,讲述真主对穆圣的特别恩赐,穆斯林要以穆圣的言行为镜子,严格要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