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心灵收藏
17107500000063

第63章 沙板桥

一日空闲,忆不起什么话题的诱导,我和同事聊起各自家乡的往事。那些逝去的岁月遏制不住就哗哗地流了出来,连儿时的事也叙得有滋有味。当同事兴致勃勃、滔滔不绝地说到家乡——沙板桥的历史典故和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时,一石激起千层浪,我心中泛起一圈一圈的涟漪。顷刻间,眷恋之情油然而生。

沙板桥是我熟悉的地方,是原杜木桥乡海子村紧靠秦渠南边一个纯回民生产队。一些本地人却不知这沙板桥名有典故,地方有奇迹。我饱蘸激情,追述昔日史趣,是为了让后人怀念、学习先祖们惠及子孙的道德风范。同时,描绘今日沙板桥人经济飞跃、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人才济济的画卷。

早在秦、汉时期,沙板桥人就围绕在秦渠上建桥和侧边开挖支渠。民间还流传着两则有趣传闻。其一,老百姓为了解决秦渠两岸群众交往和来往行人的方便,众乡亲自发把自栽且成材的沙枣树锯成板,在渠上搭建了一座简易桥,立刻南北变通途,人们欣喜若狂,称之为“沙板桥”,并且从此名扬灵州大地。又说在渠南约50米处,住着一户姓沙的大户人家,慷慨解囊,在渠上建起了材质较好的木制桥。乡邻们和行人,为了感谢他,以他的姓喊起了沙(办)桥,至今盛名不衰。其二,与此同时,望水兴叹的沙板桥人,眼看着擦肩而过,缓缓流淌的秦渠水,却浇不上自家的桑田,心急火燎,焦虑不安。一位姓岳的长老,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主动牵头,联合民众,在秦渠南侧开挖了一条数百米长的支渠,解决了周围农田的灌水问题。大人、小孩为之叫好,拍手称快。乡亲们为了感激老人的恩德,把这条渠尊称为岳渠,一直沿用至今。

当我问起改革开放的变化时,同事兴奋地说,大约到2000年止,这个只有60户,近300口人的生产队,在党的富民政策的阳光照耀下,经济发展势头很好,家家户户除了不忘务农的根本外,还充分利用离城近的条件,搞工商、建筑、饮食服务、蔬菜水果、短途运输、羊绒生意,等等,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眼下,绝大部分家庭住上了新房,家电齐全,农用机械配套。特别是近年来到沙特朝觐者就达13人之多。以生产队来说,这是全市之最。接着又兴致勃勃地说,还有一个之最,党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深入人心。善抓机遇、抢抓机遇是沙板桥人的特长。父母送子入学、爷爷带孙子上学、子女乐意读书蔚然成风。就这个队,国家培养出大、中专毕业生45人(基本上家家有一名)。其中:读完博士后的2名(1名已任北京大学教授),读完或正读研究生的4名,大学毕业的(含专科)18名,中专毕业的21名(含高中)。在区、地、市级单位任职的副厅级1名,处级1名,科级5名。中学教师10名,小学教师5名,初中级医护人员5名,律师3名(均在地级以上律师事务所任律师,其中一名在北京)。

当我对这两个“之最”饶有兴趣地和同事探讨原因时,同事深情地说,除了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政策好之外,主要是村风正、民风好,家和万事兴嘛!这里的人勤劳善良,心态好,法律意识强,人人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多年来,没有一个违法违纪的,更没有吸毒贩毒的,连玩牌、耍麻将的都少见。上访闹事的不沾边,全队始终保持治安平稳、秩序良好的状态。一门心思的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种地的专心致志,经商的恪守市场交易规则,读书的用苦功替代侥幸。更欣慰的是眼下竟出现了“三比”的势头。老年人比朝觐,中年人比谁家钱多,青少年比学习成绩。个个你追我赶,谁也不甘落后。

我洗耳恭听同事的回顾,赞叹不已,并良久沉思。让全市的生产队都像这样,恐怕有些不实际。倘若有一半以上的生产队如此,我们全市的经济、社会、人才将会是什么状况,就可想而知了。建议有关部门做深入调查研究,并大力弘扬,努力发展大好形势,推进我市“三个文明”建设出现倍加喜人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