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儿科处方手册
17143600000001

第1章 呼吸系统疾病(1)

§§§第一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包括鼻、咽、喉部的感染。发病以冬春两季为多,发病年龄以婴幼儿最高。临床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咽痛、咳嗽为特征。因小儿肺脏娇嫩,脾常不足,神气怯弱,感邪之后,易出现夹痰、夹滞、夹惊的兼夹证。炎症若未能控制,可引起中耳炎、结膜炎、鼻窦炎、颈部淋巴结炎和咽后壁脓肿等,或可发展为支气管炎或肺炎。本病属于中医外感病证范畴,称伤风、感冒。

诊断要点

1常见于气候骤变,冷暖失调,或与感冒病人接触,有感受外邪病史。

2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喷嚏等症状为主,感冒伴兼夹证者,可见咳嗽加剧,喉间痰鸣;或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酸腐,大便失调;或睡卧不宁,惊惕抽风。体检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下颌淋巴结可肿大、压痛。

3病毒感染者白细胞正常或偏低,鼻咽分泌物病毒检测可明确诊断;继发细菌感染者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咽拭子培养可检出致病菌。

辨治原则

辨证重在辨风寒、风热、暑湿、兼夹证、虚实。根据发病季节及流行特点,冬春二季多为风寒、风热感冒;夏季多为暑邪感冒;冬末春初,发病呈流行性者多为时邪感冒。治疗以疏风解表为基本法则,治疗兼证,应在解表基础上,分别佐以化痰、消导、镇惊之法。

处方

1风寒感冒:发热轻,恶寒重,无汗,头痛,鼻流清涕,喷嚏,咳嗽,口不渴,咽部不红肿,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或指纹浮红。治宜辛温解表。

基本处方荆防败毒散加减。荆芥6g,防风6g,羌活10g,苏叶10g,前胡6g,桔梗5g,甘草5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葛根汤:葛根10g,麻黄3g,生姜5g,桂枝6g,甘草6g,白芍6g,大枣6枚。加水煎服。用于风寒感冒。

(2)小青龙颗粒:每次1岁以下3g,1~6岁3~6g,7~14岁6~9g,每日3次。口服。用于风寒感冒。

(3)风寒感冒颗粒:每次3岁以下1/4~1/3袋,学龄前儿童1/2袋,年长儿1/2~1袋,每日3次。口服。用于风寒表实感冒。

(4)午时茶颗粒:每次1~2岁1/4袋,3~6岁1/3袋,7~9岁1/2袋,10~14岁1袋,每日1~2次。口服。用于风寒感冒夹滞。

(5)九味羌活丸(颗粒):丸剂:每次3~7岁2~3g,7岁以上3~4.5g,每日2~3次。冲剂:每袋5g,每次3~7岁1/2袋,7岁以上1袋,每日2~3次。口服。用于风寒感冒夹湿者。

(6)正柴胡饮颗粒:每袋10g,每次1~2岁1/4袋,3~6岁1/3袋,7~9岁1/2袋,10~14岁1袋,每日3次。口服。用于风寒感冒。

(7)小儿清感灵片:每次1岁以内1~2片,1~3岁2~3片,3岁以上3~5片,每日2次。口服。用于外感风寒,内有郁热证。

(8)藿香正气丸(水、胶囊、软胶囊、冲剂):水剂:每支10ml,每次6岁以下3ml,7~9岁5ml,10~14岁10ml,每日2次。胶囊、软胶囊:每粒0.45g,每次1~3岁1粒或1/3粒,4~6岁2粒或1/2粒,7~9岁3粒或1粒,10~14岁4粒或2粒,每日2次。冲剂:每次3~7岁1/3袋,8~10岁1/2袋,11~14岁1袋,每日2次。口服。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

(9)芫荽黄豆汤:新鲜芫荽30g,黄豆10g。洗净后,先将黄豆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15分钟后,再加入新鲜芫荽同煮15分钟,去渣喝汤,分次服完,服时加入少许食盐调味,每天1剂。用于风寒感冒。

(10)葱姜药饼:生姜5片,葱头3根。共捣烂,加面粉和鸡蛋清调成小饼,敷贴在小儿囟门上。每日1次。用于风寒感冒。

2风热感冒:发热重,微恶风,有汗或少汗,头痛,鼻塞,鼻流浊涕,喷嚏,咳嗽,痰稠色白或黄,咽红肿痛,口干渴,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指纹浮紫。治宜辛凉解表。

基本处方银翘散加减。银花10g,连翘10g,牛蒡子10g,荆芥6g,薄荷6g(后下),桔梗5g,蝉蜕5g,竹叶6g,甘草5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退热方:大青叶10g,薄荷5g(后下),蝉蜕5g,甘草5g,荆芥6g,白僵蚕6g。加水煎服,每日2剂,每4小时服药1次。用于风热感冒发热较高者。

(2)桑菊饮:桑叶10g,菊花10g,杏仁6g,连翘10g,薄荷6g(后下),桔梗5g,甘草5g,芦根10g。加水煎服。用于风热感冒。

(3)鲜菊花根10g,银花10g,鲜芦根30g,桑叶6g,菊花6g,薄荷6g(后下),竹叶6g,荷叶6g。加水煎服。用于风热感冒。

(4)双黄连口服液:每次3岁以内5ml,4岁以上10ml,每日3次。口服。用于风热感冒。

(5)小儿感冒颗粒:每次1岁以下6g,1~3岁6~12g,4~7岁12~18g,8~12岁24g,每日2次。口服。用于风热感冒。

(6)小儿解表口服液:每次1~2岁5ml,每日2次;3~5岁5ml,每日3次;6~14岁10ml,每日2~3次。口服。用于风热感冒。

(7)小儿双清颗粒:每次1~2包,每日3次。口服。用于风热感冒,表里双解。

(8)小儿清咽颗粒:每次1岁以内3g,2~5岁6g,6岁以上9g,每日2~3次。口服。用于风热感冒,咽喉不舒者。

(9)小儿百寿丸:每次1~2岁1/2粒,3~6岁1粒,7~9岁1.5粒,10~14岁2粒,每日2~3次。口服。用于风热感冒夹滞证。

(10)小儿金丹片:每次1岁以上2~3片,1岁以下酌减,每日3次。口服。用于风热感冒夹惊证。

(11)健儿清解液:每次婴儿5ml,5岁以内10ml,6岁以上酌加,每日3次。口服。用于风热感冒夹滞证。

(12)双黄连粉针剂:每次每公斤体重60mg,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中稀释后,静脉滴注,每日1次。用于风热感冒。

(13)小儿消炎栓:每次直肠给药1粒(1.5g),每日2次。用于风热感冒。

(14)金银花20g,青蒿10g,柴胡10g,生石膏15g(先煎),板蓝根15g,竹叶5g。每日1剂,水煎2次,药温36~37℃时保留灌肠20~30分钟,每日2次,插管深度视年龄大小插入10~15cm。用于小儿外感高热。

3暑邪感冒:发热,无汗或汗出热不解,头身困重,胸脘满闷,泛恶欲呕,食欲不振,或有腹泻,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数或指纹紫滞。治宜清暑解表。

基本处方新加香薷饮加减。香薷6g,金银花10g,连翘10g,厚朴6g,扁豆花6g,藿香10g,大青叶10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暑热感冒颗粒:每次年长儿1袋,学龄前1/2袋,3岁以下1/3袋,每日3次。口服。用于暑邪感冒。

(2)香菊感冒颗粒:每次1~3岁1/3袋,4~9岁1/2袋,10~14岁1袋,每日3次。口服。用于暑邪感冒。

(3)小儿暑感宁糖浆:每次1岁以下5ml,2~3岁5~10ml,4~6岁10~15ml,7~12岁15~20ml,每日3~4次。口服。用于暑邪感冒。

(4)藿香正气水:每次6岁以下3ml,7~9岁5ml,10~14岁10ml,每日2次。口服。用于暑邪感冒夹湿者。

(5)香苏正胃丸:每次1丸,1岁以内用1/3丸,每日1~2丸。口服。用于暑邪感冒夹滞证。

(6)金银花8g,连翘8g,蚤休8g,薄荷5g(后下),香薷5g。以水浓煎至100ml,每次50ml,保留灌肠,每日2次。用于暑邪感冒。

(7)香薷30g,柴胡30g,扁豆花30g,金银花50g,连翘50g,豆豉50g,鸡苏散50g(包煎),石膏50g(先煎),板蓝根50g。煎水3000ml,候温沐浴。每日1~2次。用于暑邪感冒。

4时邪感冒:起病急骤,高热,恶寒,无汗或汗出热不解,头痛,心烦,目赤咽红,肌肉酸痛,腹痛,或有恶心,呕吐,舌质红,舌苔黄,脉数。治宜清热解毒。

基本处方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加减。金银花10g,连翘10g,荆芥6g,羌活6g,栀子6g,黄芩6g,大青叶10g,桔梗6g,薄荷6g(后下)。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清热解毒散:金银花10g,连翘10g,蒲公英12g,紫花地丁12g,栀子6g,防风6g,薄荷6g(后下),大黄6g(后下),甘草6g。加水煎服。用于时邪感冒表证兼里热者。

(2)儿童清热口服液:每次1~3岁10ml,4~6岁20ml,1岁以内酌减,4小时1次,热退停服。用于外感时邪,内蕴伏热证。

(3)清热解毒口服液:每次年长儿10~20ml,学龄前儿童10ml,3岁以下5ml,每日3次。用于时邪感冒。

(4)抗病毒口服液:每次10ml,每日2~3次。用于时邪感冒。

(5)小儿清热宁颗粒:每次1~2岁4g,每日2次;每次3~5岁4g,每日3次;每次6~14岁8g,每日2~3次。口服。用于时邪感冒。

(6)板蓝根颗粒:每次1~2岁1/4袋,3~6岁1/3袋,7~9岁1/2袋,10~14岁1袋,重症加倍,每日2~3次。口服。用于时邪感冒。

警示

1高热可给予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温湿敷,或35%酒精擦浴。若体温不降可服解热镇痛药,如美林、泰诺林等。

2有热性惊厥者应立即控制惊厥发作,解除高热,治疗原发病,预防复发。惊厥持续状态时,除选用迅速有效的抗惊厥药物外,可在必要时给予吸氧、降温、纠正低血糖、抗脑水肿等治疗,必须结合西医积极救治。

§§§第二节急性喉炎

急性喉炎为喉部黏膜的急性弥漫性炎症,临床以犬吠样咳嗽、声音嘶哑、喉鸣为临床特征,严重时有吸气性呼吸困难。可发生于任何季节,以冬春季为多。多见于婴幼儿,新生儿极少发病。严重者如不及时处理,可出现烦躁不安、面色发绀或苍白、大汗、心率加快等现象,甚至因喉梗阻窒息死亡。本病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有时可在麻疹、流感、肺炎或其他传染病的病程中并发。由于小儿喉腔相对狭小,软骨柔软,黏膜下富于血管及淋巴,组织松弛,腺体丰富,感染后易引起喉水肿;且咳嗽功能不强,使得分泌物不易排出;神经敏感,受刺激后易引起喉痉挛,并发喉梗阻。因此,临床上应高度重视。本病属于中医学“喉风”、“喉喑”、“喉痹”等病范畴。

诊断要点

1起病急,症状重,婴幼儿多见。

2多有发热、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等,严重者出现吸气性喉鸣、吸气性呼吸困难、鼻翼扇动及三凹征。一般白天症状较轻,夜间加剧。咽部充血,间接喉镜检查可见喉部、声带有轻度到明显的充血、水肿。

3病毒感染者白细胞正常或偏低,继发细菌感染者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

辨治原则

辨证重在辨风寒、风热、痰热。风寒者干咳如犬吠、喉痒、声音轻度嘶哑,风热者咳嗽如犬吠、咽痛、音哑、吸气困难、发热,痰热者咳剧咽痛、喉中痰鸣、呼吸困难、胸肋凹陷、紫绀烦躁、高热口渴。治疗以疏风宣肺、清热解毒、化痰利咽为基本法则,并应注意活血化瘀以改善咽喉局部脉络瘀阻,促进气血流通。

处方

1风寒袭喉证:干咳如犬吠,咽痒,声音稍嘶哑,不发热或有低热,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或指纹浮红。治宜疏风宣肺,解毒利咽。

基本处方荆防桔甘汤加减。荆芥10g,防风6g,前胡10g,桔梗6g,蝉蜕6g,射干6g,款冬花6g,白僵蚕10g,麻黄5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紫苏叶6g,生姜5g,葱白5根,桔梗3g,甘草3g。加水煎服。用于风寒袭喉证。

(2)外感风寒冲剂:每次6岁以下1/2袋,7岁以上1袋,每日3次。口服。用于风寒感冒,咽喉不利证。

(3)风寒感冒颗粒:每次3岁以下1/4~1/3袋,学龄前儿童1/2袋,年长儿1/2~1袋,每日3次。口服。用于风寒感冒,喉部不利证。

(4)正柴胡饮颗粒:每袋10g,每次1~2岁1/4袋,3~6岁1/3袋,7~9岁1/2袋,10~14岁1袋,每日3次。口服。用于风寒袭喉证。

(5)前胡6g,桂枝6g,细辛6g,薄荷6g,荆芥6g。煎水,乘热吸入带有药味的蒸气,每日3~4次。用于风寒袭喉证。

2风热袭喉证:咳嗽如犬吠,咽痛,声音嘶哑,吸气困难,伴有发热,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指纹浮紫。治宜辛凉宣肺,解毒利咽。

基本处方银翘散加减。银花10g,连翘10g,桔梗6g,甘草3g,桑叶10g,荆芥10g,黄芩6g,蝉蜕6g,牛蒡子10g,玄参10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清热利咽方:麻黄6g,荆芥6g,天冬10g,石膏30g(先煎),杏仁10g,射干6g。加水煎服。用于风热袭喉证。

(2)甘桔射干汤:桔梗6g,甘草3g,射干10g,荆芥6g,防风6g,牛蒡子10g,连翘10g,玄参10g,山豆根3g。加水煎服。用于风热袭喉,咽喉肿痛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