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儿科处方手册
17143600000034

第34章 神经精神疾病(2)

§§§第三节脑积水

脑积水是指脑脊液循环受阻,分泌过多或吸收障碍,以致在脑室系统或蛛网膜下腔过多积聚的一种疾病。临床以头大异常,前囟扩大,颅骨缝开裂,眼球下垂,白睛异常显露,神情呆滞,目无神采等为主要特征。本病多见于6个月~7岁的小儿。按发病时间早晚,分为先天性与后天性两种:先天性多由先天畸形引起,如脊柱裂、大脑导水管畸形或脑血管畸形等;后天性多因颅内感染、出血、肿瘤等所致。本病属于中医学“解颅”范畴。

诊断要点

1可有早产、孕期感染、脑病病史。

2头颅呈普遍均匀性增大,且增大速度较快,颅缝解开,前囟明显饱满而扩大,头皮青筋暴露,颈项软而下垂,两眼下视,呈“落日征”,可有烦躁,嗜睡,食欲不振,甚至呕吐,惊厥,头颅叩诊呈破壶音。

3头颅CT检查示大脑皮质菲薄,脑组织面积减少,脑室增宽扩大。头颅X线示骨板变薄,颅缝裂开,蝶鞍增宽。眼底检查可见视神经萎缩或视乳头水肿。

辨治原则

本病辨证主要辨先天后天与病变脏腑。先天性解颅出生时即显头颅呈普遍均匀性增大,前囟明显扩大,颅缝分离,头皮青筋显露,两目下视,头颅叩诊有破壶音。后天性解颅多见于较大儿童,大多有原发疾病史,病程进展较快,头颅迅速增大,视力明显减退,可有烦躁或嗜睡,甚至惊厥。病在肾虚,则囟大不合,逐渐开解,面白,神情呆钝;病在肝亢,则筋惕肉、时或惊叫;病在脾虚,则面色萎黄,目无神采,纳少便溏。本病主要责之于肾虚,故以益肾补虚为治疗原则;兼肝阳上亢者,佐以育阴潜阳;兼脾气虚者,佐以培土利水。实证为热毒壅滞,治宜清热解毒,凉血通络。

处方

1肾气亏损证:头颅明显增大,颈部细软,囟门宽裂,颅缝开解,面色淡白,神情呆滞,目无神采,眼球下垂,身体瘦弱,舌淡,苔少,脉弱,指纹淡青。治宜补肾益髓。

基本处方补肾地黄丸加减。熟地12g,泽泻10g,丹皮8g,山茱萸12g,牛膝10g,山药12g,鹿茸2g(研末冲服),茯苓10g,当归10g,甘草6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制附子,蜈蚣,白僵蚕,全蝎,乌梢蛇,肉桂,制马钱子,鹿茸各30g。共为细末,贮瓶备用。每次6个月以下0.15g,6个月~1岁0.3g,1~3岁0.6g,3~6岁每次0.9g,6~12岁每次1.2g,每日3次,开水冲服。用于肾气亏损证。

(2)调元散加减:人参(另炖)、茯苓、白术、山药、白芍、地黄、当归、川芎各6g,甘草2g。加水煎服。用于肾气亏损证。

2阴虚髓热证:颅缝开解,囟门高凸,颅骨薄软,眼楞紧小,目珠下垂,或眼球震颤,视物模糊,面色萎黄,潮热盗汗,神情烦躁,手足心热,咽干口燥,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少津,脉细数。治宜补肾填精,滋阴降火。

基本处方知柏地黄丸加减。知母10g,黄柏6g,生地12g,山茱萸10g,山药10g,泽泻10g,茯苓10g,阿胶10g(烊化),炙鳖甲15g(先煎),甘草6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熟地黄15g,泽泻5g,牡丹皮5g,茯苓5g,山茱萸10g,牛膝10g,山药10g,鹿角胶10g。共研细末,和蜜为丸,每丸3克。6岁以下,每次1丸;6岁以上,每次2丸,每日2次。口服。用于阴虚髓热证。

(2)加味封囟散:柏子仁120g,天南星30g,白芷30g,羌活30g,防己30g。共研细末,贮瓶备用。每次用60g,以猪胆汁调匀,摊纱布上,敷于前囟门部位,外以纱布包扎,干则以淡醋润湿。每2日换药1次。用于阴虚髓热证。

3脾虚水泛证:头颅日渐增大,囟门逾期不合,头皮光亮,颅缝开解,叩之呈破壶音,面色萎黄,精神倦怠,睡时露睛,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舌质淡胖,苔薄白或白腻,脉缓弱。治宜温肾健脾利水。

基本处方附子理中丸合五苓散加减。党参12g,炮姜12g,制附子6g,茯苓8g,泽泻10g,白术8g,桂枝6g,猪苓6g,甘草6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白僵蚕、蝉蜕、瓜蒌仁各15g,姜黄、生大黄、杏仁、厚朴、藁本、瓜蒌皮各6g,每剂服2天,每日3次。加水煎服。空腹服下。用于脾虚水泛证。

(2)封囟散:通草24g,白芷、露蜂房、青皮、陈皮、白僵蚕各15g,红花6g,共为细末,以酒15~30ml,食醋40~50ml,水适量,面粉10g,调成糊状。用时涂于头颅,再用纱布包裹,并保持湿润,每日换药1次。用于脾虚水泛证。

4热毒壅滞证:头颅日渐增大,囟门高胀,颅缝合而复开,双目下垂,发热气促,烦躁哭闹,面赤唇红,或见两目斜视,四肢痉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热解毒,疏经通络。

基本处方犀地清络饮加减。水牛角15g(先煎),丹皮10g,连翘10g,赤芍10g,生地12g,桃仁10g,白茅根12g,甘草6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牛黄抱龙丸:每次1丸,每日2次。口服。用于热毒壅滞证。

(2)黛矾散:青黛30g,枯矾15g,雄黄10g,红花5g。共研细末,以苦参50g煎液取浓汁合胆汁调敷囟门,令保持湿润,每日换药1次。用于热毒壅滞证。

警示

1头颅继续增大者,提示症状日趋严重。

2注意保护头部,抱起患儿时需把头部托起,防止倾倒。

3注意囟门情况,每日测量头围,观察病情的轻重进退。

§§§第四节智力低下

智力低下是指个体在发育时期,智力明显低于同龄正常水平,同时有适应能力的显著缺陷。智力低下的病因复杂,既有生物医学原因,也有社会心理原因,有调查表明遗传病约占20%,环境引起的医学疾病约占50%,社会文化原因占10%,原因不明者占20%。本病属于中医学“五迟”、“五软”、“胎怯”、“胎弱”、“痴呆”等范畴。

诊断要点

1智力明显低于同龄水平,或智商低于2个标准,在70分以下。

2适应能力低下,在个人独立生活和履行社会职责方面有明显的缺陷。

3智能迟缓出现在发育年龄阶段(即18岁以下)。

辨治原则

本病辨证重在辨先天后天,辨脏腑病位和虚实相结合。先天禀赋不足,生而有病者,多属肝肾亏虚;后天失养,或病后失调者,多属心脾不足。本病多属虚证;但也有因产伤、外伤而致瘀血内阻,温热病所致的痰浊蒙蔽,皆属实证。治疗先天为病者,重在补虚益智,填精养髓;后天为病者,多从祛邪着手,可用开窍通脑,活血通络,涤痰化浊等法治疗。

处方

1肝肾亏虚证:智力迟钝,目无神采,发育迟缓,抬头、坐、爬、站、走等发育均明显迟于正常同龄小儿,日久出现两目干涩,筋骨瘦软,舌淡红,苔少或光剥,脉细弱。治宜滋补肝肾,强筋填髓。

基本处方补肾地黄丸加减。熟地黄12g,山茱萸10g,山药10g,茯苓10g,牛膝12g,枸杞子10g,菟丝子10g,补骨脂10g,巴戟天8g,甘草6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鹿角霜12g,益智仁9g,熟地黄20g,砂仁2g(后下),生龙骨30g(先煎),石菖蒲9g,枸杞子9g,炙远志5g,丹参15g,炙龟板15g(先煎)。加水煎服。用于肝肾亏虚证。

(2)鹿茸精:每次3~5滴,每日3次。口服。用于肝肾亏虚证。

(3)补脑益髓验方:熟地黄、茯苓、山茱萸、巴戟天、制何首乌、制黄精、杜仲、猪脊髓、兔脑髓、党参各30g,黑芝麻、核桃肉各60g,砂仁米10g(后下),炙龟板30g,厚朴15g,共煎去渣,浓缩,加冰糖、蜂蜜各350g,收膏。每次1匙,每日3次。口服。用于肝肾亏虚证、心肾两虚证。

(4)紫河车烘干,研粉贮瓶。每次1匙,每日3次。口服。用于肝肾亏虚证。

2心血不足证:神情呆滞,智力迟钝,不哭不闹,语迟,甚至只能无意识发音,不能用语言表达意愿,或语言含混不清、词不达意、极不流利,兼见面黄不华,唇舌指甲色淡,发稀黄,舌淡红,苔少,脉缓弱。治宜补血养心,益智开窍。

基本处方菖蒲丸合人参养荣汤加减。太子参12g,炙黄芪10g,白术10g,茯苓10g,当归10g,白芍10g,熟地黄12g,远志6g,石菖蒲10g,甘草6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益智灵加减:红参10g(另炖),白参10g(另炖),龙眼肉10g,五味子3g,山药15g,茯苓10g,石菖蒲9g,远志5g,陈皮6g。加水煎服。用于心血不足证。

(2)菖蒲丸:石菖蒲、丹参各6g,人参15g,赤石脂9g,天冬、麦冬各30g。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每次5~20丸,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用于心血不足证。

3心肾两虚证:智识不开,形貌笨拙,反应迟钝,举止粗鲁,动作发育迟缓,细动作不灵敏且欠协调,学习困难,成绩低下,理解能力差,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治宜补心养血,益肾生精。

基本处方河车八味丸加减。紫河车3g(研末冲服),熟地黄12g,茯苓10g,山药10g,丹皮8g,当归10g,石菖蒲10g,益智仁10g,甘草6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益智散:当归10g,茯神10g,益智仁10g,石菖蒲10g,远志6g,鱼鳔8g,黑芝麻10g。加水煎服。用于心肾两虚证。

(2)天王补心丹:每次1丸,每日2次。口服。用于心肾两虚证。

4痰浊蒙蔽证:失聪失语,反应迟钝,意识不清,动作不由自主,或肢体强硬,或行动不便,或吞咽困难,口流痰涎,喉间痰鸣,舌淡红,苔浊腻,脉滑。治宜涤痰泄浊,化涎开窍。

基本处方温胆汤加减。半夏8g,陈皮8g,茯苓10g,竹茹8g,石菖蒲10g,远志6g,龙齿20g(先煎),甘草6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涤痰化瘀汤:半夏10g,茯苓10g,枳实10g,石菖蒲10g,僵蚕10g,胆南星10g,天麻10g,陈皮6g,甘草5g。加水煎服。用于痰浊蒙蔽证。

5瘀阻脑络证:多有颅脑产伤、外伤史。神情淡漠,反应迟钝,时作惊叫,动作迟缓,语言謇涩,或关节强硬,肌肉软弱,或有癫痫发作,舌下紫络显露,舌上有瘀斑瘀点,舌淡红,苔白腻,脉沉涩。治宜活血化瘀,通络开窍。

基本处方通窍活血汤加减。桃仁12g,红花6g,郁金10g,丹参10g,玄参10g,五灵脂10g,赤芍10g,地龙10g,川牛膝10g,甘草6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醒脑康浓缩液:丹参、川芎、当归等量制成浓缩液,每次5~10ml,每日3次。口服。用于瘀阻脑络证。

(2)复方丹参注射液:每支2ml或10ml。加入5%~10%葡萄糖液中稀释,静脉滴注,每日1次。用于痰瘀阻络证。

6精乏髓枯证:无意识的动作频繁,言语无序,情志异常,理解力差,难以教育,生活不能自理,容貌痴愚,摇头吐舌,张口流涎,面色晦暗,形瘦骨立,四肢弛软或强直,舌淡,苔薄白,脉弱。治宜填精生髓,补肾益智。

基本处方河车大造丸加减。紫河车粉3g(冲),熟地黄10g,杜仲10g,茯苓10g,枸杞子10g,菟丝子10g,龟板胶10g(烊化),鹿角胶10g(烊化),人参10g(另炖),神曲10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龟龄集口服液:每次10ml,每日3次。口服。用于精乏髓枯证。

(2)补肾健脑丸:山茱萸10g,菟丝子10g,鹿茸3g(研末冲服),海狗肾10g,玄参10g,玉竹10g,石菖蒲10g,全蝎2g,麝香0.3g(冲)。加水煎服。用于精乏髓枯证。

警示

对智力低下患儿要坚持适当功能锻炼,辅导精细动作,加强智力开发。同时要注意保护患儿,防止意外伤害。

§§§第五节格林巴利综合征

格林巴利综合征,又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病理特征为炎性脱髓鞘改变。临床以急性进行性对称性弛缓性麻痹为特征,多为上行性进展,常有脑神经受累,重者可出现呼吸肌麻痹甚至危及生命。本病是进展迅速而又大多可恢复的以运动神经受累为主的急性周围神经病。多见于儿童,夏秋季好发。本病属于中医学“痿证”范畴。

诊断要点

1多数患儿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史,起病较急,也可呈亚急性起病。大多数患儿1~2周内病情达高峰,2~3周后开始恢复。少数患儿1~3天即可发展至疾病高峰。

2急性发病,主要表现为上行性、对称性、弛缓性瘫痪,少数为下行性瘫痪,腱反射减低或消失。有感觉障碍,但一般较运动障碍为轻。伴有运动性脑神经受累症状,病情严重者出现呼吸障碍。

3脑脊液呈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辨治原则

本病辨证主要是辨虚实。早期湿热为患属实证,后期由实转虚,多为肝肾亏虚属虚证。治疗早期清热利湿通络为先,后期以补益肝肾,活血通络为主。除药物治疗外,临床上可配合针灸、推拿等法以促进瘫痪肢体功能恢复。

处方

1湿热阻络证:多见于夏暑季节,四肢酸重乏力,进而瘫软,麻木疼痛,不能随意活动,以下肢为著,或有发热汗出,胸脘痞闷,口干不欲饮,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化湿热,舒筋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