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灭的美梦
翻开我家的读书史,祖父辈以前有无读书人,我没有听长辈人说过。祖父那一辈只有三爷,是北洋大学毕业生,听说学的是机械制造。到了我父亲这一辈,只有二叔读过大学,是北师大英语系毕业生。其余的人不分男女,大都是中小学文化,年轻点的没有文盲。这在北方的小县城里,我家应该算是书香门第吧。
可能是受这样环境的熏陶,我一直把读书看得很神圣,所以当稍微长大离开故乡,老宅的模样,院花的芬芳,都渐渐从我的记忆中淡忘,家这个巢穴纯粹成了符号。然而,老家黑漆大门上的红对联儿,却像一句治家格言伴着我多年,成了我为人立身的行为指导。其实这副对联的内容,说起来非常地平淡,在南北城乡都可见到,这就是: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依我离开故乡的年龄看,对于这两条对联的内容,在当时并不完全理解,反正觉得是提倡读书,认为人生在世只要多读些书,将来就会不愁有饭吃,读书也就成了我的追求。到了懂些人间事理以后,读书—特别是上大学,在潜意识里又成了我的责任,因为,我父亲这一辈有叔伯弟兄三人,我是他们所生子女的老大,又赶上让读书的20世纪50年代,心中就暗下“诗书继世”的愿望,以便续上家中两代的学脉。尽管这时我家家境已不如先,父辈人按各自的血缘分家另过,父亲有意让我早点儿找事做,好在经济上对家中有个帮助,但是我还是坚持要把书读完。为了减轻家中一点儿经济负担,发奋报考当时的官立中学—天津市立第一中学,这样我也就有可能继续读书,以便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想。
谁知天不遂人愿。当战火在邻邦朝鲜点燃,就要烧到鸭绿江畔的时候,中国的青年人响应国家号召,纷纷地离开书桌投笔从戎,发誓保卫自己深爱着的祖国。我就是在这次参军参干的热潮中,背着父母悄悄地穿上军装,开始过起陌生的军营生活。当盲目的想望和浮躁的情绪,渐渐地从我的心中消失以后,理智地想想自己的一切,一种惭愧感开始油然而生。想当兵未拿枪,想打仗未过江,只是穿起军装,当部队机关干部,这算是什么事呢?那个暂时惊跑了的大学梦,此刻又回归到我的心中,希望有朝一日继续上学读书,实现自己早年的理想和抱负。
我当时所在的部队机关,就在北京的西苑一带,距燕京大学(后改北京大学)校址不过百米之遥,无形之中成了对我的诱惑。那里有我中学时的同学,还有些年龄相仿的朋友,他们都是这所名校的学子。开始是去那里找他们玩耍,后来就在那里旁听些课程,这样也就进一步激起,我到大学读书的心愿。脱军装上大学—这样一个想法,如同挥之不去的浓雾,无时不笼罩在我的心头。这时候要上大学的想法,再不光是延续家中的学脉,更主要地还是考虑自己,在将来的社会发展中,能够有一份可心的工作。至于非要投考北大中文系,除了因为实在爱好文学,还有着虚荣心的驱使。心想,这大学要么就不上,要上就读北大中文,绝不能随便凑合。这样也好跟朋友们平起平坐。
既然有了这样的打算,就总得想办法变成现实,所以冒着挨批评的准备,我一次次地向领导提出来上学,直到脱去军装的1955年,终于有了报考大学的机会。我此时的欢喜与兴奋是可想而知的。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像是多次给报刊投稿,好不容易发表了一篇文章,心里立刻美不滋滋的,这时有谁奚落两句都不会还嘴。
可是,天有不测的风云,正当我准备次日走进考场时,不曾想一场人为的灾祸突然降临我的头上,这就是那场“反胡风运动”。假如我跟胡风先生沾边儿,或者是个胡风的崇拜者,那倒也罢了,受审查挨批判都会认,当时的我只是个文学爱好者,除了业余时间学习写作,再就是有两位写诗的朋友,他们跟阿垅、吕荧两位先生,有着正常的师生情谊,这两位朋友在各自单位受审查,我为他们说了句公道话,这就把我也捎带着整了。而且是早也不整晚也不整,偏偏是在即将走进考场时,给我下了个解不开的绊儿。别提心里有多么委屈多么别扭啦。
又是外调又是审查又是批判,足足地整了我两三个月。这期间最让我无法接受的,并非是这样那样莫须有的诬陷,而是眼看着来到的读书机会,就这样无端地被人为地毁掉了,对于一个有着读书追求的人,这该是多么大的伤害和打击。自从我决心报考北京大学中文系,总有一两年的业余时间,我全都用在准备考试上了,连平日最喜欢看的电影,都舍不得抽点时间去看。只因为轻率地被怀疑上,我的愿望,我的辛苦,顷刻之间就成了美丽的泡影,永远地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可是那时我毕竟还年轻,本想来年再接着报考,总还是有这个可能的。岂知这老天爷并不善良,这场“反胡风运动”刚刚结束,由于心情过于忧虑郁闷,肺结核病又来找我的麻烦,我不得不停职休养治疗。岂知还没有等我的病痊愈,接着就是那阵“反右”阴风,把知识界吹得天昏地暗,我再一次成了政治猎物,被正正经经明明白白定“右”,从此沦为贱民发配到边疆。成了贱民连说话的资格都没有,哪里还有上学读书的机会,早年的读书美梦和追求,就如同我年轻的生命,在长达22年的劳役中,一点点地就这样被蚕食了。从这以后只要有谁谈到读书,知道哪位同代人大学毕业,我的心立刻就会疼痛,为自己无缘进大学读书,感到是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我被划成“右派”以后,还有两个弟弟读中学,满以为他们会继续读大学,替我圆梦和接续学脉。不曾想赶上的年代更糟,在大造文化反的“文革”中,这兄弟两个人一起被赶到乡下,等有机会从农村回来,都已经老大不小丢了学业,就更没有上学读书的可能。我们家延续的读书香火,到了我这一辈人由我开始,就这样无可奈何地熄灭了,直到我儿子读书才重又点燃。这是我们家的遭遇,也是民族的灾难,倘若没有改革开放,将会有更多青年人,失去读大学的机会,国家民族的富强,同样不是难以实现吗?
上边说的这些事情,已经过去几十年了,现在听起来已无啥意思,甚至于会招人讨厌。觉得是老一套的陈年旧账,再算也难以算得清楚。更何况赶上那个年代,无论是谁也难以逃脱,再倒腾也无法挽回。但是且不说对于我个人是种刻骨铭心的记忆,就是对于无关的人来说,当真就没有一点触动吗,起码总还会让人—特别是青年人,知道过去那些荒唐年代,是怎样地利用政治运动害人,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这又有什么不好呢?
向往的挫折
记得是1982年秋天,由老作家韦君宜先生带队,我们北京的几位作家,对天津农垦系统进行访问。君宜大姐早年在天津读书,天津也有不少她的朋友,她知道我是天津人,就提出让我陪同她,看望老作家孙犁、方纪,并访问她中学时的母校南开中学。南开中学领导听说老校友返校,亲自出来陪君宜大姐参观,领她在学校里重温旧梦。君宜大姐看过当年就读的教室,翻阅过她读书时的花名册,当找到她早年用的名字,那种欣慰和快乐的感情,自然而然地从她脸上流露出来,仿佛又回到了风华正茂少年时。
参观结束休息的时候,学校领导跟我们聊天儿,我跟一位领导说:“有件事您还记得吗?因一个考生的眼睛近视,你们学校没有录取,他的家长在内蒙古,给你们写过信,还向国家教委反映过。”由于相隔时间不远,这位领导马上说:“记得。”我又说:“那个考生是我的儿子,我就是写信的人。”这位领导便不好意思地问:“那个孩子,现在怎么样?”我说:“挺好,正在南大国际经济系读书。”我可以毫不掩饰地说,说这话的时候,作为一个父亲的得意感,如沐春风般地在我的心头涌动。不是因为别的什么,只是因为我的儿子刘杉,在无人关照的情况下,他的功课居然一直不错,最终考上了名牌大学。
我是1963年结的婚,婚后和妻子一直两地分居,有了儿子就由奶奶带着,这样一来一家三口人,分别在内蒙古、河北、天津生活。孩子的吃穿,无需我们担心,有爷爷奶奶照应。只有两件事,我们放心不下,一是孩子的学习,奶奶目不识丁,根本无力帮助他读书;二是孩子的生长环境,奶奶家住的地方人杂,怕孩子受坏的影响。可是我和妻子都在外地,除了惦记和思念谁又能帮上什么忙呢?那会儿又不像现在,有的人为了照顾子女,宁愿离职退休回家,另想谋生养家办法。我们那会儿,除了依靠单位,没有别的路可走。为了保证这点低工资,连个事假都不敢请,不在父母身边的孩子,读书只能靠自己。眼看儿子要报考高中了,这是能否继续读书的关键,我们再不能完全不闻不问,我就在儿子报考前后,跟我父亲频繁地写信,商量一些重要的事情。
正在我热切盼望家里来信,想知道儿子报考情况时,我父亲给我来了一封信,读完信我的头立刻大起来,恨不得马上找学校理论这件事。事情的经过其实很简单:儿子报考的南开中学,是天津乃至在全国,都颇有一定的名气,因儿子的视力不好,戴着深度近视眼镜,学校问他多少度时,他来了个实话实说。学校一听,就未录取。我觉得这件事情,对儿子很不公平,我作为父亲不能不管,可是,我一个远在边疆的贱民,就是说管又有什么办法呢?那几天的我,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日夜不得安宁。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儿子小小的年纪,怎么能承受这样的打击。儿子从小学升初中那年,学校贴在街上的大榜,上边没有儿子的名字,听母亲说,儿子以为未考上,回到家里就生闷气。
儿子是由他祖母带大的,是祖母的心肝宝贝,看到这情形她比谁都急,立刻让儿子的三叔和老叔,再去学校仔细看看榜,他们把榜从头捋到尾,仍然没有见有儿子的名字。这两位叔叔都清楚,侄子的功课一直不错,怎么可能不被录取呢?他们不相信。两个人一起找到学校询问,原来是把儿子名字写错了,“杉”字误写成了“彬”字,这多写了的三个笔画儿,让儿子无端地受了折磨。两位叔叔从学校出来再看榜,这错写的名字排得还挺靠前哪。他们回到家里跟儿子一说,这时儿子才又高兴起来,恢复了少年人的自尊和常态。
此刻想到几年前的这件事,我就越发觉得不安,真希望有回天之力,让儿子再次由忧转喜。我忽然想到我的好友、作家柴德森,他当时任天津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早年又在天津市政府工作过,想他在文教口总会认识一些人,看能不能给从中疏通一下。我给德森的信,发出不久,他就来了回信。大概的意思是说,刘杉的分数没问题,主要是考虑他的眼睛,近视度数太深,学校怕将来报考大学,体检万一不过关,会影响学校升学率。哦,就是要保证学校的升学率,儿子想上这所中学的愿望,就这样轻易地落了空,我真为儿子感到惋惜和愤慨。只好给家里写信,希望给他些安慰,鼓励他靠自己的发奋,将来考上一所理想大学。同时给南开中学和国家教委写信,陈述我对这件不合理事情的看法,结果当然是说了也白说。
后来听我的弟弟们说,儿子初中就读的学校,知道这种情况以后,就说:“让刘杉再回母校来,我们保证,一定让他考上重点大学。”就这样,儿子又在他读初中的学校,完成了高中三年的学业。现在转眼又到了报考大学的时候。
在报考大学填写志愿时,儿子本想就读物理专业,我一听就着了急,劝他千万不要再走这步险棋,要是再因视力的事考不上,连别的学校的好专业也难保住。可是儿子又不愿意学文科,经过再三斟酌,儿子最后顺利地考上了南开大学,学的是当时热门的国际经济。大学本科毕业以后,他又自己做主读研究生,待我的“右派”问题改正,妻子和我调回北京,我们有了一个实在的家,儿子研究生毕业,他才来到我们身边开始工作。一个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在祖父祖母的呵护下,硬是靠自己的勤奋努力,从读小学到研究生毕业,最后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他具有多好的自觉自律精神啊。
我和妻子作为父母,由于在那种特殊的境况下,实在没有办法照料儿子,我们总觉得欠他一笔亲情债。所幸儿子能理解父母的难处,即使父母不在身边时,他跟着爷爷奶奶和叔叔们,尚能健康地长大成人,这对于身处逆境中的我们,无疑是最大的宽慰。所以后来有人问起,我这一生最满意的事情时,我总是要提到我的儿子,他的成长太让我省心了。假如他成了另一种样子,或者得不到好的教育,我就会永远感到内疚。尽管我有22年的“右派”遭遇,连自身的命运都难保住,完全可以把原因推给那个年代;但是自己心灵的沉重负担,我想仍然不会有所削减,因为无论在怎样的境况里,我作为一个孩子的父亲,总得负起自己应负的责任。
现在儿子已逾“而立”之年,在工作上可以独当一面,自己也娶妻生子有了家庭,我们自然很为他感到高兴。只是一想到儿子成长时,我们没有在他身边,特别是在他考学时,未能像现在有的家长那样,恨不得替孩子走进考场,我的心里总是有种愧疚感。可是反过来再自我解脱地一想,恐怕正是因为儿子没有指望,他才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力量,从小就迈着坚实的步子,走在这漫长的人生路上。这正是无望逼出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