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学生热捧的当代名家散文:年少起步正当时
17177200000024

第24章 腕上晨昏

平日很少去逛商场。偶尔上街办事,信步走进钟表店,那些五光十色的钟表,让我悦目,更让我动情,不禁想起关于手表的往事。苦涩的滋味儿,如同反刍的食物,重新咀嚼以后,实在难以咽下。

我这辈人年轻那会儿,一可不像今天城里的年轻人,几乎人人戴着手表。我自己能赚钱许多年之后,伸出胳膊来还是光光的,要想干点儿有钟点的事情,要么同有表的人结伴同行,要么询问戴表的陌路人,总之时间掌握在别人那里。攒钱买块手表,在我当时的生活里,无形中成了最大的愿望。那么,我是什么时候戴上手表的呢?

具体时间实在记不得了。反正这么说吧,在30岁结婚之前,我没有戴过手表。我那时每月几十元的工资,有三分之一寄回家孝敬父母,有三分之一用于吃饭穿衣,余下的三分之一用在购书看电影上了,再没有钱考虑干别的事情啦。何况那会儿的手表大都是进口货,价钱很贵,一般的工薪青年难以承受,只能像我这样想一想罢了。

有次跟一位年长的同事一起出差,在卧铺车上早晨起来洗漱,他怕手表丢了,摘下来让我给他照看,这是我生平头次摸表。可能是出于好奇和羡慕,我不时地把表贴在耳边倾听,那清脆的嘀嗒嘀嗒的走动声,在我听来简直像音乐一样美妙。这位同事从洗漱间回来,我把手表交给他时,顺便问了些有关手表的知识。他见我对手表这么感兴趣,就说:“你也买块表吧。当记者的,走南闯北,没表怎么行?”我想,他说的倒是对,总不能老麻烦别人哪,只是他不知道我的难处。不过他的话还是让我动了心,打那以后我就开始省吃俭用,硬从每月的工资里挤出十块八块存下,有了稿费更是当做额外收入不花,目的就是想买块手表戴。这也算是我那时的唯一物质追求。

俗话说,天有不测的风云。我要买手表的想法刚刚萌生,攒的钱也许刚够买条表带的,1957年突然来了一场政治上的“龙卷风”。我这20出头的小青年,由于说了几句真话、实话、心里话,也被这场“龙卷风”卷了进去,然后戴上“右”字荆冠送北大荒劳改。攒钱买表的念头,成了死在胎中的美好愿望,我依然晃着光光的胳臂,不知所措地走向亘古荒原。从常人沦为“罪人”,这意味着失去自由,许多事情不是你想不想做,而是看人家让不让你做,乱说乱动就会。“罪”上加“罪”。不过当"罪人"也有当"罪人"的好处,说句苦中找乐的话:省心。起床、睡觉、吃饭、劳动、学习,甚至于拉屎撒尿,都有人吹哨子掌握钟点儿。“罪人”的时间同“罪人”本身一样,被严格地管制起来了,自己有手表也是个摆设。后来在全民饥饿的年月,北大荒的“右派”饿得连路都走不动,有表的老“右”为了保住自己的命,干脆忍痛拿表换点可怜的吃食。我没有手表之类贵重的东西,自然也就换不来果腹之物,比这些人要多受些饥饿的折磨;但也会少些失掉爱物的痛惜,因为他们中有些人的手表,不是爱情的信物就是生日的纪念,如今为了填饱肚皮,不得不割爱换给别人。我猜不出他们此刻矛盾的心境,从那一张张无奈的脸上的苦痛表情,却也可看出他们的灵魂正在经受着拷打。

两年半北大荒囚徒生活结束以后,在告别这块充满原始形态的土地时,望着那红花绿草的原野,听着那婉转动听的鸟鸣,我一度沉郁了的心仿佛又有了生机,青年人富于幻想的纯真天性,此刻在我的生命里重新复苏。

在从牡丹江开往北京的列车上,我跟几位有家室的人一起闲聊,有位同我相处甚好的难友问我:“你这小光棍儿,摘了‘帽子’(右派)啦,回去最想干的事情是什么?”我几乎未假任何思索,脱口便说:“攒钱买手表。”他听后一下愣住了,脸上挂着无限疑惑,我猜想他满以为我会说找对象结婚,所以才对我的回答不解。是啊,一个20来岁的年轻人,倘若不是遭逢这飞来的政治横祸,本该是成家立业的好时候,这会儿好容易解脱了囚徒生活,自然要把结婚作为首要大事。发现他的疑惑不解,我就说:“这些年不问早晚的日子过惯了,回去到机关上班,再不能这样了,我总得买块手表吧,没有表万一迟到,人家会怎么看呢?”他微笑着点了点头,似乎表示理解和赞同。我对自己的未来也充满着希望。

可是没过几天的时间,我的天真和诚实,再次被无情的事实愚弄原来“右派”摘帽不过是个形式,在对待上没有丝毫的实质性改变。

在天津家里跟父母团聚了几天,我满怀喜悦的心情,比规定的时间提前到了北京,希望早日到原单位报到工作。谁知人事部门只给我换了个调动手续,又再次把我发配到内蒙古,而且是安排在一个工程队里当工人,终年在大漠荒原里埋电线杆子。得,这又是个无须自己掌握钟点的地方,上工下工,吃饭睡觉,都有领班的师傅吆喝。我要买表的想法再次打消,继续过起不问晨昏的日子。只是有时想起这件事情来,心里的滋味儿总是酸溜溜的:我的命也真够苦的,且不说买得起买不起表,竟连戴表的机会都没有,这老天爷待我实在刻薄。

还好,我跟妻子结婚一年以后,我总算戴上了手表,而且是正儿八经的“梅花”牌,这着实让我臭美了一些时候。

这年夏天,在内地教书的妻子,暑期到内蒙来找我,享受我们婚后第一个探亲假。动身前她特意拍来电报让我接站,她乘坐的火车凌晨到达,夜里不便向别人问时间,我一下睡过了点儿,醒来匆匆赶到火车站,见妻子正坐在提包上焦急地张望。看到我来了,她面带愠色,说的头句话就是:“怎么这么晚才来。”待我说明了情况,她才知道,我这个穷丈夫,连块表都没有,害得她等了四五十分钟。幸亏这是夏天,这里的气候还算凉爽,要是在冬天,这塞北的寒风冷雪广准得给她个下马威,该不定怎么抱怨我呢。后来妻子又买了块手表,就把她戴的“梅花”表让给我,这时我的腕上才不空荡,生平总算第一次戴上了表。倘若有谁问我这戴表的感觉,说实在的,我真无法说得清楚,喜悦和苦涩的滋味都有,唯独没有如愿以偿的满足感,因为这表毕竟不是我的。过去那些关于手表的往事,此刻又重现在我的眼前,这就更加使我心神不安。

就是有着这种来历的手表,在我的腕上停留不过一年,谁知又回到了它的真正主人的身边。留给我的只是失去自尊的记忆。即使今天想起来,脸还是火辣辣的,追悔当初不该那么轻率,只是为了一时的需要,便放弃了男子汉的尊严,实在不值得。

那是在次年的暑假,我陪妻子去北京她姥姥家,她那80岁的姥爷,突然跟妻子说:“我给你的那块手表,还在吗,要是在,给我吧,我想戴。”妻子看了看我,然后跟老人家说:“还在,在家里。过些时再来北京,我给您带来。”回到家妻才告诉我,我戴的这块“梅花”表,就是她姥爷的,是她上大学时给她的。这会儿老人经常自己出去溜弯儿,没有表也实在不方便,考虑外孙女已工作几年,怎么也会买块新表的,就想把这块表要回去戴。多亏当时我未理解妻看我一眼的意思,要是知道我戴的这块表是她姥爷的,以我这种犟脾气,说不定马上摘下来,那该多么尴尬,岂不是大家都会不愉快。即使是这样,在把表还给妻子时,我仍有种受辱的感觉,在递表的一刹那,觉得脸上发烧,悔恨当初不该戴这块表。

有了这番经历以后,手表对于我不仅是掌握时间的需要,而且无形中成了荣辱的标志:我下决心要用自己的钱买块表。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那么简单,那时我同妻子两地分居,辛辛苦苦挣的一点钱,两人一探亲,七花八花就全用光了,买表的愿望很难真正实现。这样又过了许多年,我的胳臂还是光光的,外出办事照样向别人问时间,表依然是个吊我胃口的诱饵。

在城市里生活,毕竟不同于农村,没有表的确不方便。有年我从内蒙回天津家里过春节,在北京换车,签了时间最近的车次,还要等待一段时间,想买些东西带回去。在商店里买了一些东西,满以为时间还富裕,就大包小包地背着往车站晃悠。到了火车站一看大表,立刻愣了,距开车的时间还有十来分钟,检完票就匆匆赶上了火车,不小心把手提的糖果撒了,在我拣拾的时候,开车的铃声响了,我眼巴巴地望着火车渐渐远去。没辙,只好跟车站说好话,重新换签,乘下班车走。所幸的是那会儿旅客不多,要是像现在这样人挨人,那张通票八成签不上,我岂不是得另掏钱买票。这件事弄得我心里很别扭,这时对于表已不是什么一般的渴望了,而是有种极其强烈的占有欲,因为它太刺激我啦,无论如何我得有只手表。

我们国家这时候开始生产手表了,市场上随处可见的有“上海”牌、“东风”牌,款式性能都很不错,价钱更比进口表低很多。经过一番努力,终于从牙缝里剔出一些钱,在回天津探亲时,买了一块“东风”牌手表,这时我已是个三十大几的人啦。说起来也真有意思,这块“东风”牌手表,还真体谅我可怜我,戴在腕上许多年未进过表店,今天还是走得那么欢实,只是时间不怎么准确了。它同我一样,老啦。

不管怎么说,我总算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手表。再不会听别人手表的声音取悦了,再不会戴在腕上担心别人要走了,我成了表的主人,我也成了时间的主人,这块表伴随我度过许多年。它提醒我的不只是时间的长短,它还告诉了我许多别的事情,跟时间一样准确无误,我一直在严格、诚实地信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