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经营人生的心理策略
17179400000003

第3章 操控人类的神奇力量—智慧心理法则

奥卡姆剃刀定律:化繁为简,把握关键

奥卡姆剃刀定律由英国奥卡姆的威廉提出,指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意思是,在人们做过的事情中,可能大部分都是无意义的,而隐藏在繁杂事物中的一小部分才是有意义的。所以,复杂的事情往往可通过最简单的途径来解决,做事要找到关键。

相传,有位科学家带着自己的一个研究成果去向爱因斯坦请教。爱因斯坦随意看了一眼最后的结论方程式,就说:“这个结果不对,你的计算有问题。”科学家很不高兴地问:“你连过程都不看,怎么就说结果不对呢?”爱因斯坦笑了:“如果是对的,那结果一定是简单的,是美的,因为自然界的本来面目就是这样的。你这个结果太复杂了,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这个科学家将信将疑地检查自己的推导过程,果然如爱因斯坦所言。

也许你认为“奥卡姆剃刀”只放在天才的身边,其实,它无处不在,只是等待人们把它拿起。当你绞尽脑汁为一些问题烦恼时,试着摒弃那些复杂的“想法”,也许你会立刻找到一个简单而有效的解决方法。

越复杂越容易拼凑,越简单就越难设计。在服装界有“简洁女王”之称的简·桑德说:“加上一个扣子或设计一个裙子是简单的,因为这一目了然。但是,对简约主义来说,品质需要从内部体现。”她认为,简单不仅仅是摒除多余的、花哨的部分,避免喧嚣的色彩和烦琐的花纹,更重要的是体现清纯和质朴的品质。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谓的简单,不是乱删一气,而是在对事物的规律有深刻地认识和把握之后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正如一个雕刻家,他能把一块不规则的石头,经过削减后,变成一个栩栩如生的雕像,因为他“胸中有丘壑”。如果你抓不住重点,找不到要害,胡乱地运用“剃刀”,结果很可能是将不该删除的删除了。

所以,在我们使用“奥卡姆剃刀”时,要将其用在恰当的位置上,而不是盲目乱删。

木桶定律:克服人生“短板”

木桶定律是指一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一位老国王各给了他的两个儿子一块大小相同的木板,让他们各做一个木桶,并承诺谁做的木桶装下的水多,谁就可以继承王位。大儿子为把自己的木桶做大,每条木段都截得很长,可到最后,差一条木段时没有木材了;小儿子则平均地使用了木板,把木板截成几个长短相等的木段,做了一个并不是很高的木桶。结果,小儿子的木桶装的水多,最终继承了王位。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确实,人是存在许多“短处”的,如自卑、自大、忧虑、嫉妒等。根据木桶定律,这些“短处”往往是我们的瓶颈所在。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并不是由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木板来决定的。所以,要想使木桶装更多的水,必须加长最短的木板。

此外,根据木桶定律,遇到问题时不要蛮干,而要找到导致这些问题的“短板”,并加以解决,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一家刚起步的电子商务公司,它的采购与销售是两个独立的部门,公司规定这两个部门的员工每周要对商品货源和顾客订单情况沟通两次。然而,由于平时业务繁忙,两个部门的员工总是不能及时交流沟通,从而造成销售人员在认为商品有货源的情况下接受了顾客的订单,但采购部门实际上并不能在短时间内找到相应的货源,导致顾客不能按时收到商品。公司也因此经常接到顾客的投诉和抱怨,严重影响了公司的业绩和形象。

总经理发现了两个部门间缺少沟通这一薄弱的环节,便在全公司所有员工的电脑上安装了即时沟通软件,保证所有的员工都能及时沟通;同时,他还建立了库存与近期货源一览表,从而避免了有单无货的不良现象,既提升了公司的形象,又提高了公司的业绩。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如果不是解决了采购与销售两个部门间不能及时沟通的这块“短板”,势必影响公司在顾客心中的形象。因此,只要能抓住导致问题的“短板”,并从根本上予以解决,常能使问题迎刃而解。

艾森豪威尔法则:做事要分轻重缓急

艾森豪威尔法则又称四象限法则,这个法则能帮助人们快速决定哪些事该优先处理。确定优先的标准是紧急性和重要性,根据这两个标准可以将事情划分为紧急重要、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重要不紧急四个区域。在具体操作中,艾森豪威尔法则将事情划分为必须做的、应该做的、量力而为的、可以委托别人去做的、应该删除的五个类别。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人忙得团团转,可是当你问他忙些什么时,他却说不出来,只说自己忙死了。这样的人做事没有条理,一会儿做这,一会儿做那,结果没一件事情能做好,不仅浪费了时间与精力,还不见成效。

其实,无论在哪个行业,做哪些事情,要见成效,做事过程的安排与进行次序都非常关键。

有一次,苏格拉底给学生们上课。他在桌子上放了一个装水的罐子,然后从桌子下面拿出一些正好可以从罐口放进罐子里的鹅卵石。当着学生的面,他把鹅卵石全部放到了罐子里。

然后,苏格拉底问全体同学:“你们说这个罐子是满的吗?”

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是的。”

苏格拉底又从桌子下面拿出一袋碎石子,把碎石子从罐口倒下去,然后问学生:“你们说,这罐子现在是满的吗?”

这次,所有的学生都不做声了。

过了一会儿,班上有一位学生低声回答:“也许没满。”

苏格拉底会心地一笑,又从桌下拿出一袋沙子,然后把沙子慢慢地倒进罐子里。倒完后,他再问班上的学生:“现在告诉我,这个罐子是满的吗?”

“是!”全班同学很有信心地回答。

不料,苏格拉底又从桌子下面拿出一大瓶水,把水倒在看起来已经被鹅卵石、小碎石、沙子填满了的罐子里。做完这些,他又问:“同学们,你们从我做的这个实验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他的话音刚落,一位学生便抢答道:“我明白,无论我们的工作多忙、行程排得多满,再努力一些的话,还是可以多做些事的。”

苏格拉底微微笑了笑,说:“你的答案也不错,但我还要告诉你们另一个重要经验—如果不先将大的鹅卵石放进罐子里去,你也许以后永远没机会再把它们放进去了—而且这个经验比你说的可能还重要。”

这个故事说明,事先的规划非常重要。在做事之前,一定要深思熟悉,把事情按照性质、紧急程度等分成不同等级,然后按合理的顺序去解决,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这就是艾森豪威尔法则的明智之处,它告诉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林林总总一定要按照其轻重缓急进行科学安排,合理规划,不要把全部的时间都去做那些看起来“紧急”的事情,要留一些时间做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

手表定律:集中精力朝着目标前进

一名游客穿越森林时,把手表落在了树下的岩石上,恰巧被一只叫“猛可”的猴子拾到。因为拥有这块手表,它成了森林猴群作息时间的规划者,后来还当上了猴王。鉴于手表给它带来了好运,“猛可”便想拾到更多的表。“功夫不负有心人”,它果真拾到了很多手表,但由于每只手表指示的时间都不同,它不知道该相信哪一只,于是猴群的作息时间也因此变得混乱不堪。不久,“猛可”被推下了猴王的宝座,它所有的手表都被新任猴王据为己有。但很快,新任猴王也面临和“猛可”同样的困惑……

这就是心理学上有名的“手表定律”。

手表定律是指只有一只手表,可以确切地知道时间;拥有两只或两只以上的手表,反而无法确定时间。也就是说,每个人都不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的行为准则或者价值观念,否则他的生活和工作必将陷入混乱。

撒哈拉沙漠中有一个小村庄叫比塞尔,它在一块面积为1.5平方千米的绿洲旁,从这儿走出沙漠一般需要三天的时间。可是在1926年英国皇家学院院士肯·莱文发现这个小村庄之前,这个村庄里的人没有一个从这儿走出去过。据说他们不是不愿意离开这块贫瘠的地方,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

肯·莱文用手语同当地人交谈,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是一样的: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都还要转回到这个地方。为了证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肯·莱文做了一次试验,他带着一个当地人从比塞尔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去。

为什么当地人走不出去呢?肯·莱文感到非常纳闷,最后他决定让一个当地人带路,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准备了足够用半个月的水,牵上了两匹骆驼出发了。肯·莱文收起指南针等设备,只拄着一根木棍跟在后面。

10天过去了,他们走了大约800英里的路程。第11天的早晨,一块绿洲出现在眼前,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塞尔。这一次肯·莱文终于明白了,当地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沙漠,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北极星。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个人如果只凭着感觉往前走,就会走出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的足迹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状。比塞尔深处浩瀚的沙漠中,如果在不识北斗星或没有指南针的情况下,当地人想要走出沙漠确实希望渺茫。

肯·莱文在离开比塞尔时,告诉一个叫阿古特尔的青年:“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着北面那颗最亮的星星走,就能走出沙漠。”阿古特尔照着去做,三天之后他果然来到了大漠的边缘。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应该明白,也许我们曾不满于自己的平庸,也许我们曾抱怨过生活的无聊,但是当我们能够朝着最亮的“星星”一直前进时,我们的生活也就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手表定律还告诉我们:当你找到了那颗最亮的“星星”,就应该一心一意、全力以赴地朝着那个方向前进,不要因周围环境或他人的影响而分神。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把做事情和干事业看得过分简单,他们不肯投入全部精力,殊不知,三心二意是做不成任何事情的。我们在一份事业上的经验好比是一个雪球,随着人生轨迹的推移,这个雪球将越滚越大。所以,我们应该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这份事业上,这样我们的经验才能越来越多,从而为事业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歌德曾说过:“你最适合站在哪里,你就应该站在哪里。”这句话可以作为对那些做事三心二意者的最好忠告。

无论是谁,如果不养成做事全神贯注的习惯,那么他以后基本不会有什么大成就。世界上最大的浪费,就是把宝贵的精力无谓地分散到许多不同的事情上。一个人的时间、能力是有限的,想要样样都精、门门都通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如果你想在某个方面有所成就,就一定要牢记手表定律—专心致志,认准目标全力以赴。

布里丹毛驴效应:果断才能抓住幸福

法国哲学家布里丹养了一头小毛驴,他每天向附近的农民买一堆草料来喂驴。一天,送草料的农民出于对布里丹的景仰,额外多送了一堆草料。结果,毛驴站在两堆数量、质量和与它的距离相等的干草之间,左看看,右瞅瞅,始终无法分清究竟选择哪一堆好。最终,这头可怜的毛驴在犹犹豫豫、无所适从中活活地饿死了。

布里丹毛驴效应,是指决策过程中犹豫不定、迟疑不决的现象。

人们总是认为优柔寡断是女人的通病,尤其是当她们选择伴侣的时候。然而,现实生活中,在选择伴侣的时候,不光是女人,男人也一样,总是东挑西选,犹豫不决,害怕选错了人,造成终生遗憾。

小王今年33岁,文质彬彬,事业有成,有房有车。在这个年龄段的人基本都已结婚了,他的父母便一次又一次地催他相亲,他自己也觉得是时候找个伴侣了,于是就很快结识了五位女士。

本以为选择的范围越大,越能找到最合适的,没想到,在这五位女士中,有两位使小王难下决定。一个叫小丽,27岁,身材高挑,是个不折不扣的大美女,她的各个方面都不错,就是脾气有点大;另一个叫晓梦,25岁,长得清纯可爱,属于小鸟依人型,但非常娇气。

因为两人各有优势,也各有缺点,小王实在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于是他与两位女士也朦朦胧胧地交往了一年。

结果,一年后小丽告诉小王:“我们只适合做普通朋友,你优柔寡断的性格不适合我。”没过几天,晓梦也给了小王一个明确的交代:“我想,做事当机立断的男人更吸引我,我们还是做一个好朋友吧……”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萧伯纳曾说过:“此时此刻在地球上,约有两万个人适合当你的人生伴侣,就看你先遇到哪一个。如果在第二个理想伴侣出现之前,你已经跟第一个发展到相知相惜、互相信赖的地步,那后者就会变成你的好朋友;但若你跟第一个没有培养出深厚的感情,那么你的感情就容易动摇,直到你与这些理想伴侣候选人的其中一位建立了牢不可破的感情,这时才是幸福的开始,漂泊的结束。”

也就是说,爱上一个人或许不需要靠努力,只要彼此有“缘分”,有感觉就可以产生爱意;但是想“持续地爱一个人”,就要靠长期的“努力”了。所以,如果此刻你还没有确定与自己厮守一生的伴侣,就不要再优柔寡断了,敞开你的心扉,拿出你的勇气,果断选择吧!

首因效应: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第一次交往时给他人留下的印象。这种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第一印象,持续的时间很长,也比以后得到的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

《三国演义》中,庞统当初准备效力东吴,于是便去面见孙权。孙权见他相貌丑陋、傲慢不羁,遂不予启用,无论鲁肃怎样苦言相劝,孙权最后还是将这位与诸葛亮比肩的奇才拒于门外。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庞统无能,还是孙权根本不需要帮手?其实,之所以造成这样的结果,仅仅是因为庞统没能给孙权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由此可见,第一印象真的很重要。事实上,人们对你形成的第一印象,日后往往很难改变,而且人们会寻找更多的理由去支持这种印象。有的时候,尽管你的表现并不符合原先留给别人的印象,但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会坚持对你的最初评价。

那么,应该怎样做才能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呢?

1.言谈举止要得体

在言谈方面要做到:语言表达简明扼要,不乱用词语;别人讲话时专心地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在听的过程中,善于通过身体语言和话语给对方以必要的反馈;不追问自己不必知道或别人不想回答的事情,以免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在举止方面要明白:脱俗的仪表和高雅的举止是个人品格修养的重要部分。在一个新环境里,别人对你还不完全了解,过分随便有可能引起误解,给别人带来不良的第一印象。当然,仪表得体并不是非要用名牌服饰包装自己,更不是过分地修饰,因为这样反而会给人一种轻浮浅薄的印象。

2.讲信用,守时间

现代社会,人们对时间愈来愈重视,往往把不守时和不守信用联系在一起。若你第一次与人见面就迟到,可能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3.微笑待人,不卑不亢

第一次见面,热情地握手、微笑、点头问好等这些都是人们把友好的情意传递给对方的途径。在社会生活中,笑有助于人与人之间友好交往。但与别人第一次见面时,笑要有度,不停地笑有失庄重。对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朋友,不要企图巴结讨好,趋炎附势的行为不仅会引起当事人的蔑视,连在场的其他人也会瞧不起你。

登门槛效应:步步为营,走进对方内心

明代洪应明在《菜根谭》中有言:“攻人之恶勿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太高,当使人可从。”意思是,一下子向他人提出一个较高的要求,对方一般很难接受;而如果逐次提出要求,不断缩小差距,对方就比较容易接受。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曾做过一个经典而又有趣的实验。

他们派了两个大学生去访问加州郊区的家庭主妇。首先,其中一个大学生先登门拜访了一组家庭主妇,请求她们帮一个小忙—在一个呼吁安全驾驶的请愿书上签名。这是一个社会公益事件,而且非常容易,所以绝大部分家庭主妇都很合作地在请愿书上签了名,只有少数人以“我很忙”为借口拒绝了这个要求。

两周之后,另一个大学生再次挨家挨户地去访问那些家庭主妇。不过这次他除了拜访第一个大学生拜访过的家庭主妇之外,还拜访了另外一组第一个大学生没有拜访过的家庭主妇。与上一次的任务不同,这个大学生拜访时还背着一个呼吁安全驾驶的大招牌,请求家庭主妇们在两周内把它竖立在她们各自院子里的草坪上。

实验结果是:第二组家庭主妇中,只有17%的人接受了该项要求,而第一组家庭主妇中,则有55%的人接受了这项要求,远远超过第二组。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答应了第一个请求的家庭主妇表现出了乐于合作的态度,当她们面对第二个更高的请求时,为了保持自己在他人眼中乐于助人的形象,她们会同意在自家院子里的草坪上竖一块“粗笨难看”的招牌。

登门槛效应,它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小要求之后,如果他人在此基础上再提出一个更高一点的要求,那么这个人也会倾向于接受。这样逐步提高要求,就可以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

人与人的交往中有许多利用登门槛效应的例子。例如,男士在追求自己心仪的女孩时,并不是“一步到位”提出要与对方共度一生,而是逐渐通过看电影、吃饭、游玩等一个个的小要求来逐步达到最终目的。当一个推销员可以敲开门跟顾客进行交谈时,他已经取得了一个小小的成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能够说服顾客买一件小东西的话,那么,他再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就很可能被满足。还有,我们小时候向妈妈提要求,比如“可不可以吃颗糖果”等,当妈妈答应的时候,我们往往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那我可不可以喝一小杯果汁呢?”这时,妈妈通常也是会答应的。这一切,无非是先越过对方的心理“门槛”,然后步步深入,最终达到目的。

可见,在人际交往中,当我们要向他人提出一个比较高的要求时,如果直接提出,就很容易被拒绝;如果先提出一个较小的要求,一旦对方答应,再提出那个较高的要求,就会有更大的机会被接受。因此,如果此刻你有什么请求或要求向他人提出,不妨运用登门槛效应,它很可能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酝酿效应:解决难题,有时要靠顿悟

酝酿效应,又叫直觉思维,它是指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一段时间,之后可能由于某种机遇突然产生新想法,那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一下子便找到了解决办法。

心理学家西尔维拉做了一个实验,她选了三组人作为被试者,每组成员的性别、年龄和智力水平等都大致相同。实验要求第一组用半个小时来解决问题,中间不休息;第二组先用15分钟来解决问题,无论解出与否都要休息半小时,如打球、玩牌等,然后再花15分钟来解决问题;第三组与第二组类似,仍是前后各15分钟来解决问题,只不过把中间休息的时间延长到4个小时。

结果,第一组有55%的人解决了问题,第二组有64%的人解决了问题,第三组有85%的人解决了问题。

实验结束后,西尔维拉要求被试者大声说出解决问题的过程,结果发现:第二、三组中的很多被试者休息后再回来解决问题时并不是接着按照原先的解法去做,而是用另一种解法重头做起。

生活中,我们都会有类似的体验:遇到某个难题,冥思苦想不得其解,但当我们暂时把它搁置一旁,休息一会后,往往会突然茅塞顿开,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很显然,这种把难题暂时放一放,穿插一些其他事情的做法,使人们不会陷入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从而使问题更容易被解决。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酝酿效应”。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当我们对一个难题束手无策时,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当我们抛开眼前的难题去做其他的事情时,突然某一时刻,解决难题的答案就出现在我们面前,正如南宋诗人陆游那句脍炙人口的诗句所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以在遇到困难时,我们不妨把它适当放一放,也许困难能得到更快、更好地解决。

每个人都有自己得意的事,也许在你看来这件事微不足道,但对他(她)本人而言,这件事却是值得终身纪念的。明白这一点将对你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