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鲁迅论集
17191800000046

第46章 《无花的蔷薇之二》

“无花的蔷薇”,意即只有刺,没有花。它是鲁迅杂文中独创的一种讽刺性的絮语。

本篇主要为“三一八”惨案所写。

本篇按作者所分,共九段。

第一段,揭露帝国主义分子提倡尊孔的罪恶目的,他们企图用孔子儒教来抵制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来抵制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影响。鲁迅无情地戳穿了这种无聊的宣传,驳斥了“孔子乃耶稣之信徒”的笑柄,他讽刺说,“苏俄的神通真是广大,竟能收买叔梁纥(孔子的生父),使生孔子于耶稣之前。”一针见血,将谎言击得粉碎。

毛泽东同志说:“帝国主义文化和半封建文化是非常亲热的两兄弟,它们结成文化上的反动同盟,反对中国的新文化。”(《新民主主义论》)这里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实例。

第二段。这是揭露陈西滢作为北洋军阀御用文人的实质。既然作为走狗,就得听着主人的叱声而狂吠不已。陈西滢不敢否认《现代评论》受过段祺瑞的津贴,鲁迅偏偏在这里戳穿他的疮疤,将他们的丑行示众。

第三段。鲁迅只用两段前后矛盾的话,使陈西滢当众自打嘴巴。

第四段以下,都是关于“三一八”惨案的感愤。第四段开头写道:“已不是写什么‘无花的蔷薇’的时候了。虽然写的多是刺,也还要些和平的心。”这时的心情犹如《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所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我已经出离愤怒了。”鲁迅在这段结尾写道:“呜呼,人和人的灵魂,是不相通的。”后来一周后鲁迅在《死地》一文中作了更详细的发挥:“人们的苦痛是不容易相通的。因为不易相通,杀人者便以杀人为唯一要道,甚至于还当作快乐。然而也因为不容易相通,所以杀人者所显示的‘死之恐怖’,仍然不能够儆戒后来,使人民永远变作牛马。”这里已经表述了辩证的观点,杀人者的唯一要道转化为它的对立面。“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这也正是杀人者的悲哀。

第五段,揭露了段祺瑞政府的暴行。劈头写道:“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十八日”,这是对“中华民国”反讽的史笔,与篇末特别点明:“三月十八日,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写。”互为映衬。

鲁迅写道:“三一八”惨案的“如此残虐险狠的行为,不但在禽兽中所未曾见,便是在人类中也极少有的,除却俄皇尼古拉二世使可萨克兵击杀民众的事,仅有一点相象。”这是指1905年1月9日,彼得堡冬宫广场上的大屠杀。当时彼得堡工人,带着家属,到冬宫徒手请愿。沙皇命令兵士开枪,群众牺牲一千余人,伤数千人。这天是星期日,史称“流血星期日”。高尔基专为这次惨案写了一篇特写,题名《一月九日》。曹靖华曾于1931年将它译成中文,由苏联中央出版局在莫斯科印行。鲁迅于1933年5月27日曾为这书写过一篇“小引”,《〈一月九日〉小引》中说:“这小本子虽然只是一个短篇,但以作者的伟大,译者的诚实,就正是这一种范本。而且从此脱出了文人的书斋,开始与大众相见,此后所启发的是和先前不同的读者,它将要生出不同的结果来。”《一月九日》诚如译者所说:“作者用笔把沙皇的‘仁民爱物’的面具,剥得一干二净。”因此当时鲁迅说:“一月九日”和“三一八”惨案“有点相象”。高尔基的特写,有如一面历史的镜子,不但照出了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暴行,也照出了北洋军阀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暴行。但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文禁”,1931年中译本初版,由莫斯科寄到中国,被反动派没收了。鲁迅的《小引》,也被反动派的文化特务机关查禁。直到解放以后,才得以出版。(《一月九日》高尔基著,鲁迅序,曹靖华译,陕西人民出版社版)

第六段、第七段,鲁迅怀着对革命青年被屠杀的悲愤,斥责了屠杀者的残暴,指出了他们的必然下场。

第八段,鲁迅愤怒地抨击了杀人犯及其走狗文人含血喷人的污蔑,诸如“自蹈死地”之类,鲁迅看出了这些走卒文人的风凉话,“比刀枪更可以惊心动魄”,更为阴险毒辣,他针锋相对地指出:“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警告屠杀者:“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代表了广大革命人民的反抗的心情。

第九段,鲁迅痛定思痛,竟至于怀疑自己写的是否是“空话”,“笔写的”与实际斗争、即向反动派索取血债“有什么相干?”,这显然是一种极度愤激之谈,实际上,这是声讨刽子手的檄文,代表着人民的心声,震雷电之怒,摇奸宄之心,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接着鲁迅热情地歌颂了先烈们的血,认为它“不掩于墨写的谎语”,这正是上文“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的同一意义。“不醉于墨写的挽歌”,是指“血债必须以同物偿还”,决不是几首挽歌就可以消弭的。鲁迅要人民牢记血的教训,他希望不要激昂慷慨于一时,忘却了索取血债的长远目标。烈士的鲜血证明了杀人犯的凶暴,从此,威力再也压不住它,骗不了它,打不死它,即抹不了这血迹,它将永远显示着敌人的凶暴和卑劣,永远启示着革命者前进。这正是烈士鲜血的伟大意义。

本篇前三段,采用的大都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战略,使敌人哑口无言,自打嘴巴。从第四段开始,情随境迁,叙述与抒情交融,热讽与冷嘲齐发,其文字的浓缩与凝炼的程度,犹如百炼成钢的匕首。惜墨如金,这是因为作者抓住了最本质的东西,造成铭心刻骨的警句。寸铁杀人,这同样由于作者抓住了敌人最本质的东西,弹不虚发,打的便是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