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几岁,做一个会说话会办事的人
17207800000001

第1章 序言 年轻人要会灵活处世

20几岁的年轻人,刚从学校步入社会,由一个单纯的学校环境进入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必然有很多的不适。比如角色转变不顺,工作开展不顺,人际关系不顺,等等。而这些不顺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不在于他们的能力和学历背景,而在于他们的为人处世态度和方法。

很多有才华的年轻人之所以怀才不遇,感叹生活艰难、世事不公平,不在于他们的才华不为人所知,而在于他们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更在于他们没有稳定良好的人际关系。他们或内向,或自负,或木讷,或狂傲。他们不懂得如何与人沟通,不懂得如何与人建立联系,也不懂得如何靠人际关系来为自己获得帮助和成功。

年轻人的大学阶段是专业知识的积累时期,那么当他们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的时候,他们更应该学习的是,如何说话和办事,如何靠会做人来做好事,如何树立个人品牌,如何拥有自己的人际支持网络等。

很多年轻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跟陌生人在一起,总是找不到话题;心里很崇拜你的上级,嘴上却不知分寸地得罪了他;朋友遇到了伤心事,你很同情但又不知如何劝慰;与客户谈判,却无意中让对方识破了自己的底线……

会说话、会办事的年轻人,人们都愿意与他交往,他的人脉资源也会越积越多,而一个人的人脉网络又直接支持他的未来发展。因此,会说话、会办事的年轻人往往比其他同龄人更容易成功。

有一个大学毕业后工作不到一年的年轻人和我聊天。这个小伙子能力不错,加上“初生牛犊不怕虎”,因此,说起话来在我这个“老人”面前一副舍我其谁、雄心万丈的样子。当他聊到公司的现状、领导和同事的时候,说的是“都没什么了不起的”!我明显感觉到他对领导不以为然,对某些前辈看不上眼,对自己无比自信充满期待。

人不轻狂枉少年。在职场的这么多年中,我见多了像他这样的年轻人。小伙子这种咄咄逼人的说话方式,以及锋芒毕露的心理并不一定是好事。试想,像我这样一个对年轻人比较宽容的“老人”,尚且对他的言行产生一丝不快,换成是他的上司或者与他有利益冲突的同事,不知道会对他有多反感。说不定,小伙子还未上路,就因为无意中表露出来的“野心”而栽到他人给他设置的陷阱中去了。最后,我忍不住建议他,“少说,多听,多做没坏处。”

我们天天在说话,不一定就说对话;我们天天在办事,不一定就会办事。为人处世,大部分在一个人的说话里体现。也就是说,说话和办事二者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在生活中应该灵活运用。一件事情能否办成很大程度上与说话有关;而一句话是否说得得体,又与一个人的个性、阅历等有很大的关系。年轻人从20多岁开始重视和学习说话、办事的技巧,有利于事业空间的拓展。

这本书是我继《20几岁了,别再犯迷糊!》之后的第三本励志书,依然是献给步入社会不久的年轻人。这本书主要从说话技巧和办事技巧两方面来告诉年轻人,在为人处世中应该重点注意的问题,书中运用了一些心理学理论,希望用真实的案例让年轻人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并学到很多实用的处世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