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几岁,做一个会说话会办事的人
17207800000005

第5章 说话办事要有一颗平和心

赵工程师年轻的时候,从事技术工作,头脑灵活,上手很快,一些老工程师干不了的事情,他马上就能完成。原来需要两个工程师做的事情,他一个人做起来都游刃有余,并时常还做一些技术上的创新尝试,大多都成功了。为此,他也感到很自豪,认为自己贡献大,就有些飘飘然了,开始目中无人。他根本就没想到目中无人是做人的大忌。

有一次做项目,他的意见和其他几个同事不合。同事们都说应该那样做,他却坚持这样做。最后他不耐烦了,对着同事们大叫:“这种项目以前你们都没做过,有什么资格下结论?”被他训斥的人中有几位是他的前辈,大家看他这么说,也都不做声了,任他去做决定。

后来,那个项目没有攻坚下来,不了了之。同事们也慢慢疏远了他。跟他同时间进工厂的同事中,很多都先后走上了管理岗位,尽管他能力很强,却一直做着技术工作。后来他才意识到自己年轻的时候心态不好,情商低,所以没人愿意主动接近他。

年轻人除了努力工作外,还要有一个平常心。无论你有多大的能耐,你仍然需要谦虚谨慎;无论你的能力多么有限,你也不能妄自菲薄;无论你取得了多大的成就,你仍需要保持一份危机感;无论你遇到多大的困难,你都需要保持冷静,战胜困难……这就是一颗平和心。20几岁,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在说话、办事中要保持平和心态主要把握下面几点:

1.有些事情不要看得太重

尽管我一直都认为年轻人应该不遗余力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失败。工作上没有遇到伯乐,人际关系上受到排挤,谈朋友失恋了,等等,这些困难都会让初入社会、对社会期望值很高的年轻人变得沮丧、自卑,甚至一蹶不振。其实,有一些事情,你看得越重,越容易失去,一旦失去了,你就越会感到灰心。

印度诗人泰戈尔在他的诗中写道:“如果你为失去太阳而哭泣,你也将错过群星!”在人生的角逐场上,有赢就会有输,只要你努力了,做到自己满意就行了。你还年轻,大不了再来一次。

2.懂得吃亏是福

年轻人应该懂得辩证地去看待每件事情。有时候,一些在你看来是很糟的事情,其实对你是有利的。

比如,我前两天看电视,一个公司的老板被采访如何选拔人才。他说“认真”是他衡量员工的一个标准,他举了一个例子:他每次都把车开到同一家洗车店去清洗,而每次给他洗车的都是同一个小伙子,小伙子每次都非常认真地把他的车洗得很干净,这个老板非常满意。

有一次,小伙子不在洗车店,换了别的伙计给他洗车,那次他就明显地感到有敷衍的成分在里面,尽管也算合格了,但是洗得并不到位,很多角落都没清洗到。后来,这个老板就问小伙子愿不愿意到自己的公司上班。小伙子当然非常愿意。

对于这个年轻人来说,同样的工作,他比别人做得细致,花的时间长,精力多,可以说,他是在“吃亏”,因为他完全可以把车洗得“合格”就行了。他“吃亏”了,但是也为他迎来了机会。

很多年轻人心气高,遇到事情总不愿意自己受“压迫”,不甘于自己处在低位。其实,处于低位并不是什么坏事。这能让你积累更多的东西。这让我想到了一个名词——凹地效应。地势低的地方更容易汇聚更多的资源。平地上面如果有一块凹地,根据自然的规律,水或者其他物质都很容易汇集到这个凹地里面,从而呈现出它对这些物质的一种聚集作用。

3.把自己放在平常的位置,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

自信固然重要,但是自负就不行了。无论你有多大的能耐,都不要太把自己当一回事,特别是在你还没有太多能力的时候。太看重自己的人,往往心高气傲,目中无人,最终很容易被他人和社会遗弃。

我的一位同学担任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每年要为公司选拔很多优秀的员工。有一次,他面试一个年轻的女孩,这个漂亮的女孩应聘总经理助理,当时两人有这样一段对话。

问:“你大学学的是土木工程专业,为什么要改行从事行政类工作呢?”

答:“就是想改行了,以我学的专业做助理应该是绰绰有余的吧?!”(有些得意)

问:“那么,你对助理工作,了解得多吗?”

答:“应该就是协助总经理的工作吧?”(猜测着)问:“那么,你愿意从前台工作做起吗?”

答:“不知道,没有其他岗位吗?”(不太满意)

问:“你虽然专业很好,但是目前没有任何相关工作经验,而前台的岗位可以给你锻炼和成长的机会。”

答:“那好吧!不过我不是永远都做前台的,我希望以后还是能做其他工作!”(有些无奈)

问:“这个当然,但是需要看你的实际工作表现!现在,在薪资方面,你有什么要求吗?”

答:“现在我的同学平均工资都在3000左右吧。我……希望在4000左右!”(自信地)

“……”(无语)

这个女孩去应聘工作,她的表现却像是用人单位在求她去上班。尽管她的专业是多么的好,她是多么的漂亮,但是这个社会是靠能力说话的,何况比她优秀的人还多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