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作家们的威尼斯
172083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大运河(Canal Grande)像个大问号般,蜿蜒在数百年来的宫殿之间。几百年来,诗人与作家探索着“谜样的威尼斯”,多半的人在碰触这个谜时,都像亲近女人一般——惊艳、赞美、恋慕。在诗集与长短篇小说中,这份感受各有不同的风情。

关于威尼斯的魅力,世界各地的文人不只侃侃谈过,也留下了批评的文字。由于每个人都以十分独特的方式观察水都,这座城市的文学面貌便不断翻新。如此一来,仿佛再有任何的洪水,威尼斯都不会下沉。

挑选书中的作家,自然主观——除此之外,亦无他法选出这许多写过威尼斯的男女作家。读者在这会见到许多大名鼎鼎的人物,当然也有一些名气不大的作家。而一些特别知名的,则未选入,像托马斯·曼(Thomas Mann)或卡萨诺瓦(Giacomo Casanova),他们经常在媒体上曝光,以致他们和威尼斯的关系,几乎再也找不到任何新的切入点。一些标有年代的章节也编入书中,那是我个人在威尼斯的记录与观察,是多年来的“亲身经历”。

这里,我再举出两位今天的威尼斯文人,名气已跨越自己居住的城市与国家:皮尔·玛丽亚·帕西内提(Pier Maria Pasinetti),在意大利与法国都曾得奖(已是退休的文学教授),他的许多小说中,威尼斯都扮演着关键角色;他早期的一本书《威尼斯红》亦被译成德语。至于在闻名遐迩的圣马可图书馆工作的文学研究者安娜莉萨·布鲁宁(Annalisa Bruni),也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她最新的短篇小说选《书痴的故事》(Storie di Libridine),利用“Libridine”(书痴)一词玩弄着“Libido”(性欲)与“Libri”(书)的文字游戏,可以译成“按捺不住的书欲”——这种瘾头也给了本书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