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在都下①,见一医工,颇艺而穷②,慨然谓仆曰:“人所以服药,端为病耳③。若欲以适口④,则莫如刍豢⑤,何以为药⑥?今孙氏、刘氏皆以药显⑦,孙氏期于治病,不择甘苦⑧,而刘氏专务适口,病者宜安所去取⑨,而刘氏富倍孙氏,此何理也?”使君斯文,恐未必售于世⑩。然售不售,岂吾侪所当挂口哉!
——《答虔倅俞括一首》,《苏轼文集》卷五十九〔注释〕
① 去岁: 指元祐八年(1093)。都下: 指北宋京城汴京(今开封)。
② 颇艺而穷: 技艺高明但穷困潦倒。
③ 端: 正、完全。
④ 适可: 可口。
⑤ 刍豢: 食草动物如牛羊之类称刍,食谷动物如猪狗之类称豢。用这些动物作食品,都美味可口。
⑥ 何以为药: 为什么用药呢?
⑦ 孙氏、刘氏: 指当时汴京两个有名的医生。皆以药显: 都以治病所开药方出名。
⑧ “孙氏”句: 孙氏的目的在于治好病,不挑选甜药苦药。
⑨ “病者”句: 病人应该怎样进行选择?
⑩ “使君”句: 你写的这些文章,恐怕未必为世人所赏识。
吾侪(chái): 吾辈。这两句意思说,文章被赏识或不被赏识,我们不必挂在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