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陶渊明)《自祭文》出妙语于纩息之余,岂死生之流乎①?但恨其犹以生为寓,以死为真②。嗟夫!先生岂真死独非寓乎③?
——《渊明无弦琴》,《苏轼文集》卷六十五〔注释〕
① “自祭文”二句: 《自祭文》妙语连篇,是他临终之际所写,他难道会是齐死生一类的人吗?纩息,临终。纩为丝棉,古人以之探将死之人是否有气息。
② “但恨”句: 只恨他认为人的一生就像暂居旅店一样,以为死了才算达到真实的境界。
③ “先生”句: 陶渊明难道会认为人死了才能达到真实的境界而非难如寄的人生吗?陶渊明作《无弦琴》诗云:“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苏子曰: 渊明非达者也①。五音六律,不害为达,苟为不然,无琴可也,何独弦乎②?
——《渊明非达》,《苏轼文集》卷六十五〔注释〕
① 非达者: 不是一个豁达的人。
② “五音”几句: 各种各样的乐律并不妨碍人们成为豁达的人,如果不是这样,就该连琴都不要,何必唯独不要琴弦呢?我笑陶渊明,种秫二顷半。
妇言既不用,还有责子叹①。
无弦则无琴,何必劳抚还。
——《和顿教授见寄②,用除夜韵》,《苏轼诗集》卷十三〔注释〕
① “责子叹”句: 事见《晋书·陶潜传》。渊明《责子叹》诗曰:“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② 顿教授: 名起,郓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