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东坡谈艺录
17217200000268

第268章 能者即数以得其妙

羊豕以为羞①,五味以为和②。秫稻以为酒,麴糵以作之,天下之所同也。其材同,其水火之齐均,其寒暖燥湿之候一也,而二人为之,则美恶不齐③。岂其所以美者,不可以数取欤?然古之为方者,未尝遗数也④。能者即数以得其妙,不能者循数以得其略⑤。其出一也,有能有不能,而精粗见焉⑥。人见其一也,则求精于数外,而弃迹以逐妙⑦,曰:“我知酒食之所以美也。”而略其分齐⑧,舍其度数⑨,以为不在是也,而一以意造⑩,则其不为人之所呕弃者寡矣。——《盐官大悲阁记》,《苏轼文集》卷十二

〔注释〕

① 豕(shǐ): 猪。羞: 同馐;味美的食物。

② 五味: 酸、苦、甘、辛、咸。和: 调和;此指调味。

③ 秫稻: 糯稻,可以酿酒。麴糵(qǘ niè): 酒母,酒药。“秫稻”几句: 用糯米酿酒,用酒母发酵,这方法是天下相同的。原材料相同,水分适当,火候恰到好处,寒暖燥湿的条件一样,然而让两个人来酿造,其结果是优劣不同的。

④ “岂其”几句: 难道味美的酒不可以根据定数取得吗?然而古代制造酒方的人,并未遗忘定数呀。

⑤ “能者”二句: 能手根据定数得到酒方的奥妙,一般的人遵照定数只得到一个大概。

⑥ “其出”二句: 他们的出处是一样的,由于有的是能手,有的不是能手,他们的精与粗就显现出来了。

⑦ “人见”几句: 有人看到出处是一样的,就在定数之外求精,抛弃应该遵循的方法以追逐奥妙。

⑧ 略其分齐: 忽略了它的配方比例。齐,同剂。

⑨ 舍其度数: 丢掉了它的方法数据。

⑩ 一以意造: 完全凭主观行动。

呕弃: 唾弃。

盐官: 县名,今浙江海宁。大悲阁记: 熙宁八年(1075)苏轼知密州,杭州僧友居则曾因恶疾求佛救治,病愈后缩衣节食以建造大悲阁供奉观世音像,苏轼应其所请而作《大悲阁记》。苏轼以配制菜肴、酿造酒醴为喻,强调创造美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反对撇开规律主观臆造。但又指出必须从一定的方法规律中,领会并掌握其精妙之处,才能成为真正的能手。倘若抛弃一定的方法规律,欲求精妙于“数外”而全凭主观想法行事,那么,几乎没有不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