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知人,务相勉于道,不务相引于利也①。足下之文过人处不少,如《李氏墓表》及《子骏行状》之类②,笔势翩翩,有可以追古作者之道③。至若前所示《兵鉴》,则读之终篇,莫知所谓④。意者足下未甚有得于中而张其外者⑤;不然,则老病昏惑,不识其趣也⑥。以此私意犹冀足下积学不倦,落其华而成其实⑦。深愿足下为礼义君子,不愿足下丰于才而廉于德也⑧。若进退之际,不甚慎静,则于定命不能有毫发增益,而于道德有丘山之损矣⑨。
——《与李方叔书⑩》,《苏轼文集》卷四十九〔注释〕
① “君子”几句: 君子与人相交,一定要在道义上互相勉励,而不能以利相引诱。
② 《李氏墓表》: 指李廌(方叔)为其亲属所写的《墓表》(即墓碑;写文章刻在石碑上以表彰死者)。行状: 死者家属或亲友叙述死者世系、籍贯、事迹的文章,多随讣文分送。
③ “笔势”二句: 笔力气势生动飞舞,有可以追及古代作者的方法技巧。道: 这里作方法、技术讲。
④ “至若”几句: 至于像上次给我看的《兵鉴》,我读完全篇,都不知道讲的是什么。
⑤ “意者”句: 我认为你在思想上还没有足够的理解,却急于张扬到外表上来。中,指思想。张,张扬。外,外表,这里泛指文字形式。
⑥ 不识其趣: 不认识它的意味旨趣。
⑦ “以此”二句: 因此我的意思还希望你踏实地、不倦地学习,去除华丽的外表而取得充实的内容。私意,个人的想法。犹,还。冀,希望。落,去除。华,同花,这里指外表形式。实,果实,这里指思想内容。
⑧ 丰于才: 富有才华。廉于德: 缺少道德。
⑨ “若进退”几句: 一个人如果在有关功名进退的时刻,不够慎重冷静,对于注定的命运不能有丝毫好处,对于道德却有重大的损失。丘山,比喻重大。
⑩ 李方叔: 李廌(zhì),字方叔,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早年以文章见知于苏轼,为“苏门六君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