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东坡谈艺录
17217200000291

第291章 超然物外,无往而不乐

凡物皆有可观①。苟有可观,皆有可乐②,非必怪奇玮丽者也③。餔糟啜醨皆可以醉④,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⑤,吾安往而不乐⑥。夫所为求福而辞祸者⑦,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⑧,而去取之择交乎前⑨,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哉⑩。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覆,如隙中之观斗,又乌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

——《超然台记》,《苏轼文集》卷十一〔注释〕

① 可观: 可欣赏之处。

② 可乐: 可使人愉悦之处。

③ 怪奇玮丽: 奇特珍贵美丽。

④ 餔(bú)糟啜醨(chuò lí): 吃酒糟喝薄酒。

⑤ 推此类也: 推而广之,以类比其他。

⑥ 安往: 何处。

⑦ 所谓求福而辞祸者: 寻求福泽而避开祸患的目的。

⑧ “美恶”句: 确认什么是美、什么是恶的认识在心中斗争着。

⑨ “去取”句: 选取什么、抛弃什么的决定交错于面前。

⑩ 岂人之情: 难道是人的真情本意。

盖: 指蒙蔽。

“彼游于”二句: 化用《庄子·德充符》“游于方之内”与“游于方之外”语意。彼,指人们。游,游心,着意于。游于物之内,指思想局限于物。游于物之外,指精神不被物束缚。

“物非有”三句: 言事物本无大小之分,如视点局限于一物之中,就会把那件事物看得既高且大。

彼: 指那被看得高大的事物。挟: 倚仗。临: 由上视下。

眩乱反覆: 眼花缭乱,视物颠倒。

隙中观斗: 从缝隙中窥看人打斗。

“是以”二句: 因此美与恶交错而生,忧与乐夹杂并出。

超然台: 故址在今山东诸城县北城上。苏轼到密州任知州的第二年(熙宁九年,1076),增修旧台,其弟子由名之“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虽然享有繁华的生活,却安居超脱,不沉湎于其中)之意。苏轼借名发挥,写成《超然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