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与马克思历史观
17223300000041

第41章 资本生产与人的解放(4)

由于资本对剩余价值的无止境的追求,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成为主要的生产方法,“资本越发展,它创造出来的剩余劳动越多,它也就必然越要疯狂地发展生产力,以便哪怕是以很小的比例来增殖价值,即增添剩余价值,——因为资本的界限始终是一日中体现必要劳动的步伐和整个工作日之比。资本只能在这个界限以内运动。用于必要劳动的部分越小,剩余劳动就越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04页。马克思分析认为:“资本的伟大的历史方面就是创造这种剩余劳动。即从单纯使用价值的观点,从单纯生存的观点来看的多余劳动,……由于资本的无止境的致富欲望及其唯一能实现这种欲望的条件不断驱使劳动生产力向前发展,而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一方面整个社会只需用较少的劳动时间就能占有并保持普遍财富,另一方面劳动的社会将科学地对待自己的不断发展的再生产过程,对待自己的越来越丰富的再生产过程,从而,人不再从事那种可以让物来替人从事的劳动,——一旦到了那样的时候,资本的历史使命就完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6页。这样,资本在追逐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在资本许可的范围内尽可能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客观上“资本就违背了自己的意志,成了为社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创造条件的工具,使整个社会的劳动时间缩减到不断下降的最低限度,‘从而为全体[社会成员]本身的发展腾出时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03页。资本生产客观上造成了人类用于生存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将不断地缩短,改变了劳动时间的结构,即必要劳动时间将会越来越少,剩余劳动时间将会大大增加。这样创造出了真正由劳动者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即用来休闲并发展自我的时间。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从整个社会来说,创造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是创造产生科学、艺术等等的世界。社会的发展进程决不在于:因为一个人满足了自己的迫切需要,所以才创造自己的剩余额;而是在于:因为一个人或由许多个人形成的阶级被迫去从事满足自己的迫切需要以外的更多的劳动,也就是因为在一方创造出剩余劳动,所以在另一方才创造出非劳动和剩余财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79—380页。在创造出巨大的剩余价值的同时,雇佣劳动者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创造出更多的剩余劳动时间,从而为普遍人类占有普遍的自由时间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

§§§第四节资本生产创造了通向共产主义的社会条件

一、资本生产使人类社会从自然联系走向社会联系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作了比较,运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阐述了人类社会是如何从自然联系走向社会联系的。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之间的差异是“自然形成的生产工具和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之间的差异。”《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3页。这种差异会导致以下差异:首先是人受自然界的支配转变为人受社会关系的支配。马克思分析认为:“在自然形成的生产工具的情况下,各个人受自然界的支配,在后一种情况下,他们受劳动产品的支配。因此在前一种情况下,财产(地产)也表现为直接的、自然形成的统治,而在后一种情况下,则表现为劳动的统治,特别是积累起来的劳动即资本的统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3页。其次,生产的前提条件的差异。封建生产是以自然联系为基础的,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进行生产;资本生产是以社会交换为基础,以企业为基本生产单位。马克思说“前一种情况的前提是,各个人通过某种联系——家庭、部落甚至是土地本身,等等——结合在一起;后一种情况的前提是,各个人互不依赖,仅仅通过交换集合在一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3页。再次,封建生产主要反映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劳动交换关系,资本生产主要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劳动交换关系。马克思如此说道:“在前一种情况下,交换主要是人和自然之间的交换,即以人的劳动换取自然的产品,而在后一种情况下,主要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的交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3页。再次之,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上的差异。在封建生产条件下,“体力活动和脑力活动彼此还完全没有分开”;在资本生产条件下,“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实际上应该已经实行分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3页。又再次之,人对人的统治形式上的差异。在封建生产条件下,剥削者统治被剥削者依靠的是政治专制,是等级制度,这种统治采用纯粹人的统治形式;在资本生产条件下,剥削者统治被剥削者依靠的是资本。马克思指出:“在前一种情况下,所有者对非所有者的统治可以依靠个人关系,依靠这种或那种形式的共同体;在后一种情况下,这种统治必须采取物的形式,通过某种第三者,即通过货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3页。最后,分工上的不同。马克思认为尽管“在前一种情况下,存在着小工业,但这种工业决定于自然形成的生产工具的使用,因此这里没有不同的个人之间的分工;在后一种情况下;工业只有在分工的基础上和依靠分工才能存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3—104页。

因此,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重要的革命作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4页。这里主要是指资产阶级在生产关系方面的革命作用,它推翻了封建生产关系,建立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4页。资产阶级把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关系、血缘以及宗法关系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狭隘联系给摧毁了,取而代之的是赤裸裸的金钱交易的社会关系。

我们在前面有关注释参见第一章“§§§第七节无产阶级解放理论的庄严宣告”中有关自然文明和社会文明内容中对自然联系和社会联系的阐述。中表明了这样的观点:马克思认为在商品经济生产方式之前,人类一直处于自然联系之中,这种自然联系表现为血缘、家庭和宗法为基础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只有到了商品经济社会,人类才真正开始了社会交往和社会联系,才打破了以血缘为基础的自然联系。因此,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关系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开始的。

二、资本生产促进了人的联合

资本生产过程表明“劳动是一个总体,是各种劳动的结合体,其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彼此毫不相干,所以,总劳动作为总体不是单个工人的事情,而且,即使说它是不同工人的共同的事情,……工人们是被结合在一起的,而不是他们彼此互相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63页。工人的联合是资本生产的内在要求,而不是工人们自愿结合在一起的。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就是“联合起来的单个人”。与资本生产以前阶段的联合主要依赖于强制手段不同,“资本则用另一种方式,通过它同自由劳动相交换的方法,来达到这种联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26页。

资本生产在客观上促进了生产过程中人的联合,这是资本生产在技术上的要求。马克思说:“工人的联合——作为劳动生产率的基本条件的协作和分工——和一切劳动生产力一样,……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因此,劳动的集体的力量,它作为社会劳动的性质,是资本的集体力量。科学也是这样”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87页。在马克思看来,尽管“工人把自己同其他工人的联合,同其他工人的协作,当作异己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87页。,但“工人的联合,……也不是由工人而是由资本造成的。他们的联合不是他们的存在,而是资本的存在。对单个工人来说。这种联合是偶然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87页。因此,在机器大工业条件下,“占统治地位的是劳动力的结合(具有相同的劳动方式)和科学力量的应用,在这里,劳动的结合和所谓劳动的共同精神都转移到机器等等上面去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88页。也就是说,这种生产上的联合是受资本制约的。

与此同时,资本生产消除了“许多工人的独立分散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89页。加强了人们的社会交往。在资本的指挥下把分散的工人集合在一起,在一个工厂内。“资本使工人在生产中联合起来,这种联合一开始在于:有共同的地点,监工的监督,统一的规章制度,较严格的纪律,连续性和已经确立起来的在生产本身中对找不到依赖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89页。资本表现为把工人联合起来,把工人的集体力量,他们的社会力量创造出来的统一体。因为,现在的交换都是围绕资本进行,许多人同资本家一个人进行交换,“出现了交换的社会性;资本社会地同工人进行交换,而工人则单个地同资本进行交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90页。资本作为一种社会力量“先是扬弃同工人交换的分散性,然后是扬弃工人本身的分散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92页。随着资本生产进一步的集中,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的提高,总体劳动和总体工人则是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

三、资本生产加速了生产社会化的进程

在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下,资本家必然会把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从而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就是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增大资本,扩大生产规模,以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随着资本总量的增大,资本的有机构成会不断得到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的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C表示不变资本,V表示可变资本。资本构成可以从物质形态和价值形态两个方面来进行说明。从物质形态上看,资本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部分构成,这两部分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由生产资料的技术水平决定的这个比例关系称为资本的技术构成。从价值形态上看,资本由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部分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比就是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价值构成是由技术构成决定的,它反映了资本的技术构成。资本构成的提高意味着生产资料部分的资本越来越大,而可变资本部分则会相应地越来越小,这表明资本对劳动的需求相对减少,从而产生了相对人口过剩,由此形成了产业后备军。产业后备军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必不可少的条件。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以单个资本的增大为前提的,个别资本的增大是通过资本的积聚和资本的集中这两种形式实现的。资本集中最强有力的手段是竞争和信用。一些资本在竞争中利用自身的优势打败竞争对手尤其是小企业,或者通过清偿债务等方式吞并小企业,从而迅速地增大了自身的资本。这样就进一步促进了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资本集中在客观上促进了生产社会化。马克思指出:“一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站稳脚跟,劳动进一步社会化,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将进一步转化为社会使用的即公共的生产资料。”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831页。这种生产社会化是通过资本集中进行的。马克思作了如下分析:“一个资本家打倒许多资本家。随着这种集中或少数资本家对多数资本家的剥夺,规模不断扩大的劳动过程的协作形式日益发展,科学日益被自觉地应用于技术方面,土地日益被有计划地利用,劳动资料日益转化为只能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一切生产资料因作为结合的社会劳动的生产资料使用而日益节省,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网,从而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的性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831页。“单个人的劳动在它的直接存在中已成为被扬弃的个别劳动,即成为社会劳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05页。,也就是生产日益社会化。它有三个方面的表现:生产过程的社会化、生产资料的社会化和生产产品的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