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史记(中华国学经典)
17225400000009

第9章 廉颇蔺相如列传

【原文】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合人。

【译文】

廉颇,是赵国的著名将领。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以大将军的身份率兵攻打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城,而被晋升为上卿,以勇敢善战扬名于诸侯国间。蔺相如,赵国人。他是赵国宦官头领缪贤的门客。

【原文】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①。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②,未得。宦者令缪贤日:“臣合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日:“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③,臣合人相如止臣,日:‘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日:‘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日“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日:‘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④,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日:“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日:“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日:“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日:“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⑤。”王日:“谁可使者?”相如日:“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人秦。

【注释】

①遗:送。易:交换。

②求人可使报秦者:寻访能够出使回报秦王的人。

③窃计:私下打算。亡走燕:逃跑到燕国。

④肉袒伏斧质:袒,脱去上衣。斧质:同“斧领”,指腰斩人的刑具。解衣露体伏在斧锧上,表示服罪。

⑤均:权衡。负秦曲:让秦国承担理曲的责任。

【译文】

赵惠文王的时候,得到楚国和氏璧。秦昭王知道了这件事,就派人送信给赵王,说愿意用十五座城邑交换和氏璧。于是赵王和大将军廉颇以及其他朝臣商议:把和氏璧给秦国,那十五座秦城恐怕未必能得到,白白被他们欺骗;要是不给吧,又怕秦国大军的进攻,给与不给,一时难于决定。想物色一个担任答复秦王的使者,也未找到。宦官长缪贤说:“可以派臣的门客蔺相如去。”王说:“你怎么可以确定他能够去呢?”缪贤回答说:“臣下曾经犯了罪,私下想逃亡到燕国去,而臣的那门客蔺相如劝止臣,他说:‘您怎么知道燕王会接受您呢?’一臣就告诉他说:臣曾经跟随大王和燕王在国境上会见,那燕王私下握着臣的手说:‘我愿意结交您这个朋友。’所以臣相信燕王会收容臣,才决定去燕国。蔺相如听了以后,对臣说:‘那个时候赵国强大,燕国弱小,而您过去一直深受赵王的宠幸,所以燕王才诚心讨好于您;而今您因负罪而离开赵国逃到燕国,燕国本来就惧怕赵国,以情势判断,燕王一定不敢收留庇护您的,不但如此,他还可能活捉了您,再遣送您回来呢。所以依我看,您不如袒露上身,伏在铡刀上,前去向君王请罪,侥幸会被赦罪的。’臣听了他的劝告,果然蒙陛下赦免了臣的罪。臣私下想,他实在是一个勇士,足智多谋,应当是很合适出使秦国。”于是赵王召见蔺相如,问他道:“秦王提出用十五座城邑换取我的和氏璧,可不可以给他呢?”相如回答说:“秦国强而赵国弱,不答应是不行的。”赵王说:“假使他拿去了我的璧,却不给我的城邑,怎么办?”相如说:“秦国要求用城换璧,如果赵国不答应,错在赵国,赵国交出了璧而秦国不给赵国城邑的话,错就在秦国了。衡量这两种情形,宁可答应秦国让它担负不交出土地的罪名。”王说:“可以派谁去出使秦国呢?”相如说:“陛下如果还没有适当的人选,臣愿意带着和氏璧出使到秦国去。秦国的十五座城划归了赵国,则把璧玉留给秦国;得不到那十五座城的话,臣负责把和氏璧完整的带回来。”于是赵王就派遣相如带着和氏璧,向西出使秦国。

【原文】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①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日:“璧有瑕旺②,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③,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日:“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日‘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④,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⑤。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⑥;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⑦,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日:“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8,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合相如广成传舍。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注释】

①示:给人看。

②瑕:玉上的斑点。

③因:趁势。却立:后退几步站立。

④斋戒:古人的一种大礼。在盛典或祭祀之前,要先沐浴、更衣、吃素、戒色、禁酒,以示虔诚、恭敬。

⑤严:尊敬。修敬:表示格外恭敬。

⑥列观:一般的台观,指章台。倨:傲慢。

⑦案:同“按”,依照。

⑧设九宾: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宾:同“傧”,迎接宾客的官员。

【译文】

秦王坐在章台接见蔺相如,相如双手捧着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极为高兴,把璧传递给陪侍在左右的美人以及臣子们观赏,他们同声欢呼万岁。相如看出秦王并没有交出十五座城的诚意,于是走上前去,对秦王说:“这璧上有瑕疵,请让我指点给大王看。”秦王把璧又交回蔺相如手中,蔺相如抓紧和氏璧,退后几步,靠在一根柱子上,怒发冲冠、声色俱厉地对秦王说:“大王为了得到这块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为此特别召集全国文武大臣商议,大家都说:‘秦王既贪婪而又自恃盛强,想用空话骗取和氏璧,所谓十五座城邑恐怕是得不到的。’所以决定不给你这璧。而我则以为,一般平民来往,尚且诚实不相欺骗,何况是大国之间使节的往来呢?更何况仅仅为了一块璧玉的缘故而惹得强秦不高兴,是绝对不应当的。因此赵王才斋戒了五天,派我带着璧来到大殿上拜呈国书。他为什么这样做?无非是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以示敬重。可是今天我来到贵国,大王您只是在寻常的宫殿里接见我,并且态度甚是倨傲;拿到了璧,又传递给美人欣赏,这是有意在戏弄我!我看得出大王您并无割地的诚心意,所以我才又拿回了璧,大王要是逼急我了,我就和璧同时撞死在柱下。”蔺相如高举手中璧,两眼斜斜地盯着柱子,做势欲撞。秦王怕他真的撞碎了璧,就立刻连声道歉,再三请求他别撞坏了和氏璧,一面命令那主事的官吏,按着地图,指指点点地说:“就由这儿起,往那里的十五座城划给赵国。”相如看在眼中,忖想只是假装要把城给赵国,全是空话,实际,上,赵国是得不到那片土地的。于是就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名闻天下的瑰宝。赵王在害怕的情形下不敢不接受交换。他送我启程之时,先斋戒了五天,那么,大王您也应当斋戒五天,在大殿之上备设隆重的九宾大典接见我,我才敢献上这块璧。”秦王忖想,总不能强取那璧,也就答应斋戒五天,安顿相如住在广成传舍。相如暗想,秦王虽然是答应他斋戒,一定还是不肯割城给赵国,所以他就让他的随从化了装,穿着破旧的衣裳,怀里揣着和氏璧,从小路逃走,送璧回赵国而去。

【原文】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日:“秦自穆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2。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惟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3。”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4。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日:“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注释】

①坚明约束:坚决明确遵守信约。约束:信约、盟约。

②见:被。间:秘密地。

③就汤镬:接受烹煮酷刑。就:接近。汤:沸水。镬:大锅。孰:同“熟”,仔细、周详。

④嘻:惊怪之声。

【译文】

秦王经过五天的斋戒之后,果然在朝廷中备设了九宾大礼的正式仪式,并派人去请赵国的使者蔺相如。相如到达之后,对秦王说:“秦国自穆公以来的二十多个国君,可就不曾有那切实信守盟约的君主。我实在是怕受您的欺骗而辜负赵王的重托,因此已经令人带着和氏璧从小路回到赵国去了。不过,秦强赵弱,大王您只要派一个使者去赵国,赵王马上就派我捧着和氏璧送来了。现在,凭借秦国的盛强,如果真的能先割让十五座城给赵国,赵国难道敢为了保留一块璧玉而得罪大王您吗?我知道欺骗您的,必须接受烹刑,就请用大刑吧!只是刚才的话,还请大王您和您的大臣们仔细的斟酌斟酌。”秦王和他左右的臣子们面面相觑,口中发出惊呼之声。左右随从欲把相如拿下去,秦王阻止道:“如今即使杀了相如,终究也得不到和氏璧了,反而破坏了秦赵两国的友好关系,不如优厚地款待他,放他回赵国,想那赵王哪至于为了一块和氏璧而欺骗秦国呢?”最后还是按礼接见了相如,待典礼结束,又送他回国去。

待相如回到赵国后,赵王认为相如是位出使友邦而不辱使命的贤大夫,就拜他为上大夫,秦国并没有割城给赵国,赵国也就没有送和氏璧给秦国。

【原文】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日:“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日:“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日:“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②。”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日:“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日:“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瓴秦王③,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缻。相如日:“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④。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日:“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瓿。”秦之群臣日:“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日:“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⑤。”秦王竞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注释】

①为好:结为友好。会:会面。西河:指黄河以西。

②好音:爱好音乐。瑟:一种弦乐器,有二十五根弦。

③奏盆缻:献上盆、缶瓦。盆缻:为瓦器,秦人用来敲打以协节拍。

④怿:喜悦。为一击缻:为赵王敲一次缻。

⑤咸阳:秦都。

【译文】

不久以后,秦国攻打赵国,攻占了石城。第二年,又发兵攻赵,杀死了两万人。

秦王遣使者告诉赵王,希望和赵国讲和,并在西河之南的渑池举行会盟。赵王害怕秦国,不敢去。廉颇、蔺相如两人商议说:“君王如果不去赴约,就显得赵国国势薄弱、国君胆怯罢了。”于是赵王只好答应前往,由相如跟随同往。廉颇远送到国境之上,拜别赵王时说:“陛下,您这一去,估计一下会期加上来回的行程总共不会超过三十天,如果满了三十天您还不回来,请答应允许我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要挟的企图。”赵王答应了。于是到达渑池和秦王见面,酒过三巡,秦王喝到酣畅处,说:“寡人曾听人说赵王喜好音乐,请弹奏弹奏瑟吧!”赵王就弹了瑟。秦国的史官走上前来,在史册上记录说:“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赵王一起饮酒,命令赵王弹瑟。”蔺相如走上前去,说道:“赵王曾经听人说秦王擅长秦国的音乐,现在我给大王您捧上瓦缻,请大王表演一段,以示互相娱乐。”秦王很生气,不肯表演。于是相如再走上前,捧着瓦缻,跪下去相请,秦王仍然不肯敲瓿。相如说:“在这不到五步的地方,我的颈血能溅到大王您身上!”侍卫在秦王左右的随从举刀要杀相如,相如瞪眼怒喝一声,惊得他们个个闪避退后。于是秦王不高兴地敲了一下瓿。相如回头召请赵国的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敲缻。”秦国的群臣说:“请赵国用十五座城作为向秦王祝寿的寿礼。”蔺相如也说:“请秦国献上咸阳城,作为对赵王祝寿的寿礼。”直到酒会结束,秦王也没有占上风。加上赵国武备森严的戒备着,秦国不敢轻举妄动。

【原文】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日:“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①。”宣言日:“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②。于是合人相与谏日:“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③,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日:“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日:“不若也。”相如日:“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④。日:“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⑤。

【注释】

①素:向来。不忍为之下:不能容忍处于比他低下的地位。

②已而:事后不久。引车:调转车子。

③殊甚:非常厉害。

④负荆:背着荆条,请受鞭笞。表示请罪。因:依靠、凭借。

⑤卒:终。刎颈之交:即生死之交。刎:割断。

【译文】

渑池之会结束,赵王回到国中,因为这次渑池之会中相如的功劳最大,拜相如为上卿,官位在廉颇之上。廉颇说:“我身为赵国的将军,有攻城野战、扩土保疆的大功勋,而蔺相如呢,只不过动动口舌,立了一点点功,竟然职位处在我的上面,而且相如本来出身就微贱,我感到羞辱,叫我如何忍受坐在他的下首呢!”因此,公然扬言说:“我碰到蔺相如,一定要侮辱他一顿!”相如听说了,就不肯和廉颇见面。每当朝会的时候,他经常推辞生病而不上朝,避免和廉颇争列次的先后。有一次,相如外出,远远的望见了廉颇,相如赶紧调转车头躲避。于是他的一些门客联合起来,进言说:“我们之所以离亲别故的投靠您,只不过是仰慕您崇高的道义啊,如今,您和廉颇同朝为官,廉先生公开恶言恶语地攻击您,而您竟吓得这般躲躲藏藏的不敢露脸,未免过份的胆小怕事了,这种事连寻常人也觉得耻辱,何况位居将相的你呢!我们没有才德,让我们告辞吧!”蔺相如再三挽留,说:“依诸位看,廉将军比那秦王强吗?”“当然比不上秦王了。”大家异口同声的说。“以秦王的权威,我尚且敢在大庭广众之间呵斥他、羞辱他的大臣们。我蔺相如即使不中用,难道就只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每一想到强秦之所以不敢对赵国发动进攻,还不是因为他和我同时在朝为官。如果我们两个人互斗意气,就会如两虎相争斗一般,势必不能同时存在;我之所以避着他,无非是把国家的急难放在前头,把个人恩怨搁在后面罢了。”廉颇听说了,就袒露着上身,背上荆鞭,由宾客陪着来到相如家里谢罪。他说:“我是个卑贱浅陋的人,没想到先生您的胸襟如此宽大。”两人始终结为至交,成了生死与共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