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针灸按摩一本通(居家生活宝典)
17226200000002

第2章 针灸要诀(1)

(一)补前按摩(补法第一诀)

未施补泻进针前,则用按摩手法,以开启活动其气,使经易于补足。《内经》云:“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爪而下之,通而取之。”又云:“按摩勿释。”即补前之按摩法也。至于如何手法,详于《按摩十法》内。兹不多赘。

(二)随气搓转行九阳数(补法第二诀)

随阴阳经络之气道而搓转针柄,行九阳数。九阳数者,九次一停,每补顺行九次,九九八十一数而毕,则阳数尽也。不已者,再续为行针。《内经》云:“随而济之,恶得无实。”此法最为补针多施之术,无论如何虚病,必用此诀。

(三)慢提紧按(补法第三诀)

人之皮肤肌肉约分三部,初入三分为天部,再入三分为人部,又深入三分为地部。卫气即在天部,慢提则下气不至上泄,紧按则上气填入下部,所谓“从卫取气。”益入营分也。此法亦补针最要之着,但必须施于搓转之后。

(四)退圆进方(补法第四诀)

补针入穴,要求添津益气,补针上提,要防损津失气。提针要直,直则针孔无隙,下气不至上泄,故曰退圆。进针要方,方则气填四周、上部益入下部,故曰进方。此诀是《内经》古法,于施行提按手法时,最宜留神注意。

(五)入多出少(补法第五诀,又名三进一退)

入多出少,则三进一退之法。提针一次,按针三次,如将针提上天部,即将针柄连接三手,从天部按入人部,从人部按入地部,务使上气益入下气。此亦《内经》古法也。

(六)青龙摆尾(补法第六诀)

青龙摆尾者,卧倒针头,如龙前行,一左一右,摆动其尾,此法凡遇顽麻冷痹,滞着一处不行者,即将入穴针柄拨倒,使针头直朝病所,一左一右,慢慢拔动九次,如扶船舵,舵柄紧持不移,而舵头之入水者,摆动不已。此诀多用于病患就近处取穴者,用以补之。

(七)苍龟探穴(补法第七诀)

苍龟探穴,仍是入多出少之意,进针落穴搓转补气后,再将针头板倒,向左探按攒剔一手,使气达入左边一次,又使气达入右边一次,有如苍龟入土之状,故曰苍龟探穴。

(八)呼尽内针候吸引针(补法第八诀)

《内经》云:“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盖言乘病人呼气已尽之时而吾方进针。进针后,静待气至,留针久而经气实,则病自复,故而愈矣。《内经》又曰:“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是言当病人吸气之时,而吾方出针,不使针下正气随呼泄出针穴外。气在穴内,故曰各在其处也。正气不随针孔喷出,则大气留止,神气自存。

(九)退针用直急闭穴门(补法第九诀)

退针时紧持针柄,徐徐搓转而出,勿使针头左右摇摆,不致真气从针孔泄出,则神气留矣。至针后,针孔虽小,急将针孔用指揉转紧闭,谨防气从孔出。

(十)泻前按摩及泻时按摩(泻法第一诀)

泻前按摩,与补前按摩,同一活动气血之意,果能照下卷《按摩十法》所列按摩诸法,择术而施,则未用针而气已流通,入穴后自易泻邪,进针后,邪气缠绕针头,搓转不动时,尤必赖有按摩各法,即下卷《按摩十法》中所言之摸、推、敲、剁、伸、抖、拿、活、广、意十法也。不必尽施,在医者择宜检用。

(十一)迎气搓转行六阴数(泻法第二诀)

迎阴阳经络之气道,而逆行转针,行六阴数,曰泻法。六阴数者。转针六手一停。每泻必行六次,六六三十六数而毕。不已者,再续为行针。《内经》云:“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气至者谷气至也。谷气不至,无妨再泻,即二次、三次均可。总以邪退正来为目的。《内经》又曰:“迎而夺之,无得无虚。”

(十二)紧提慢按(泻法第三诀)

《内经》曰:“从营置气。”即紧提慢按之意也。从营取气,置到卫部,即使地部之气,泄出天部也。紧提则下气上出。慢按则上邪不至下入,此种手法,与补法适成反比例。然此法亦是搓转略松后,始能提按便利。

(十三)退方进圆(泻法第四诀)

持针出入进退,或使提插手法时,进针要直,直则上邪不至入下,故曰进圆。退针要方,方则下邪随针孔泄出,故曰退方。

(十四)出多入少(泻法第五诀,又名三退一进法)

出多入少,即三退一进之意,按针一次,提针三次。如将针头插入地部,即将针柄连提三次,从地部提到人部,又从人部提到天部。务使下气提出上部,则邪自泄出。

(十五)白虎摇头(泻法第六诀)

进针入穴后,穴下邪气壅聚,则将针柄不住前后左右摇转,使针孔撑大,则下邪当随针孔泄出,故曰白虎摇头。此法与青龙摆尾之用针不同,青龙摆尾,是以针头拔气,而针柄不教摇转。白虎摇头,是以针柄摇大针孔,而上下皆摇转。

(十六)吸气内针呼尽出针(泻法第七诀)

《内经》云:“吸则内针,无令气忤。”又曰:“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是言乘病人吸气时,而吾方纳针刺穴,不使针与气逆,又乘病人吸气时而搓转针柄,以行泻法,则邪易出而谷气自来。又曰:“呼尽出针。”是乘病人呼气时而吾始出针,则邪随呼气而泄,自无留患矣。

(十七)摇针出穴暂不闭门(泻法第八诀)

针松邪退,法应出针,然穴下余邪未能不留些许,故于出针时,用摇转手法,务使针孔撑大,下邪随针孔泄出。则内邪净矣。且摇针出穴后,不可骤闭穴门,遏邪在内,必迟几分钟或十余分钟许,始用指揉闭穴眼。

(十八)泻气泻血同时并施(泻法第九诀)

泻法有单泻气、单泻血之分,又有气血并泻之法。气血并泻者,如霍乱、斑疹、小儿麻痘,及一切疮疽火邪,毒血壅滞不通之病,先以棱针泻其血,以泄毒汁,又以金针按照手法,再泻各经之邪气,此即气血并泻法也。

(十九)泻后按摩(泻法第十诀)

邪退出针,经穴下余邪未尽,或胀满,或抽痛,病人甚为难受,即用按摩术以宣散其气。如针腹上两章门,邪盛者,于出针后,小腹觉胀觉痛,此因邪气泻下一时未能遽从窍道泄出,故壅滞不通。医者于患者小腹各穴,或腿部三阴交,实行摸、推、敲、剁按摩法,则邪自从经道出矣。此亦泻后之最要诀也。补法则不多用。

(二十)搓转均匀(平补平泻第一诀)

搓转均匀,即搓转针柄时,不多不少,一生一成。如针柄左转为补,则针柄右转为泻,针头向上为补,则针头向下为泻。此法非唯针柄左右搓转要均匀,即针头向上向下,亦要均匀,无偏轻偏重之手法,即搓转均匀也。

(二十一)子午捣臼(平补平泻第二诀)

子午捣臼者,持针一提一插,如人捣臼之状,提针用三分力,插针亦用三分力,提插均平,无或浅或深之弊。此法最能活动穴下之气,运气催气,其效甚大。至捣臼时,一上一下,手指颤动,又名为赤凤迎源法。

(二十二)直进直退(平补平泻第三诀)

进针要直,直则上气不至入下。退针要直,直则下气不至泄上。非唯初进针后,出针法也宜如此,即使提插手法时亦要一上一下,提按均匀,此皆又补又泻,活动经穴气道之法也。

(二十三)先补后泻,先泻后补(平补平泻第四诀)

病有先补正气,后泻邪气,又有先泻邪气,后补正气之法。在审病者正气多少,邪气轻重,以为或先补或后泻之的。一补一泻,即一损一益之法,法无一定,择宜两施。邪轻而正太虚者,用补多泻少法;邪重而正不至太虚者用泻多补少法。

注痛十一诀

金针治病,取效最捷,胜于药料。然有病而不肯就针者、畏痛故也。一则因医者针粗器钝,二则因行针手法不良,此注痛法不得不讲也。今将未出针前、出针后、进针时,注痛之十一诀,分列如下:

(一)未进针前注痛第一诀(按摩)

已知病在何经,应刺何穴,尚未持针着穴,而先施按摩爪切者,曰未进针前注痛法。

针未入穴,病者邪盛气郁,预忧其痛,医者先施按摩诸术,就所取阴阳经络,上下左右,着力按摩,或摸,或敲,或剁,或广意,或伸活,或抖拿,按照《按摩十法》书内手术,择宜而施,务使经络活动,气血流通,则痛自减轻。

(二)未进针前注痛第二诀(爪切)

无论所针何穴,先将病者穴内之肉用指甲从皮部着力爪切,以成凹形深印,使穴边气血荡开,消毒后以针锋对正爪印刺入,即用医者左手食指中指,着力紧紧按定穴边上下之肉,再搓转针柄,自能减痛。

(三)进针时注痛第一诀(平补平泻手法均匀)

已经持针刺穴,用指搓转而入,施种种注痛方法,曰进针时之注痛法。

人身气血,本自均匀,偏胜则为痛,故进针,以右手大指食指,紧握针柄,徐徐搓转而入,一上一下,或一左一右,务要按生成数行法。生成数者,即平补平泻,不多不少,向上如是,向下亦如是,向左如是,向右亦如是,穴下气血均平,痛自减免。

(四)进针时注痛第二诀(调匀呼吸)

进针时病者或坐或卧,先令调匀呼吸,勿使言语,勿使动摇,徐徐搓转针柄,或快速进针,按法刺入,若病者稍觉疼痛时,即令吸气三口,痛自减。

(五)进针时注痛第三诀(循经按摩)

进针时、病者穴下邪盛气结,抵针难入,疼痛较甚,医者急以左手食指、中指,紧夹针腰以右手中指摸泻是经上下之穴。如所针是任脉中脘穴,滞针抵针,不易搓入,即用右手中指或大指、摸推下脘、或气海、关元、中极等穴,则针较松,而痛亦大减。

(六)进针时注痛第四诀(紧按)

《难经》云:“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盖言持针虽系右手,而按穴起落止痛,则多资左手。经络顺逆,气道上下不同,则按穴之食指、中指,何指重、何指轻亦异,如所针泻是足阳明天枢穴,其气由上而下,转针时稍觉疼痛,则将在上按穴之指,加力紧按,则痛自减。如所针是足少阴育俞穴,其气由下而上,转针时,稍觉疼痛,则将在针下按穴之指,加力紧按,则痛亦减。

(七)行针时注痛第一诀(循经按摩)

针已入穴,浅深亦足,行手法补泻时,用种种注痛法,曰行针时之注痛法。

针入穴后,穴下邪盛气郁,行针时,病者抽痛难忍,医者急以左手食指、中指,紧夹针腰,以右手中指、大指,摸推所针之经穴,按气道顺逆,于所针是经上下各穴,着力先施按摩手法,则经气流通,痛必减轻。

(八)行针时注痛第二诀(分部行泻)

行针时邪气太盛,搓转不便,强行手法,非唯疼痛难忍,又有折针之患,故宜用分部行泻法。先将针提出天部,深三分以泻天部之邪,天部略松,再入三分,以泻人部之邪,人部又松,然后再入三分,以泻地部之邪,先浅后深,渐次行针,痛减轻。

(九)行针时注痛第三诀(针远穴以通气)

进针落穴后,手搓针柄,推之不动,转之不移,遍施按摩诸法无效者,是气血壅聚已极。强行针,则疼痛难忍,最好是先取是经远处之穴而针泻之,远邪退出,则近邪自轻。如针腹上肝经之章门穴,而壅滞不动,则从腿上取三阴交而先泻之,下穴气松,则上穴之邪亦减,自便于搓转矣。一次不开,可针两穴,务使行针无滞,疼痛减轻。

(十)出针时注痛诀(搓转均习)

邪尽正足,徐徐搓转出针,仍如进针时之手势,曰出针时注痛法。

邪退法尽,自应出针,然出针时,仍以左手两指按定穴位,右手两指,紧持针柄,徐徐搓转而出,亦用平补平泻法,一上一下,或一左一右,仍按生成数行法,手法均匀,进针固宜缓,出针亦要缓,盖出针急,则带穴肉,易致疼痛,不过补针要直出,泻针要摇转而出,稍有不同。

(十一)出针后注痛诀(按摩针穴)

针已出穴,邪尚留聚,用按摩针穴消除者,曰出针后注痛法。

出针后,邪气由上移下,或由下移上,余邪未尽,或所泻邪气,从腹上流注腹下,从腹部流注腿部,气聚邪壅,一时未能遽出,稍觉疼痛,则急按所针上下经络、气道顺逆,就疼痛各穴处,着力用指施行按摩诸术,则余邪出而痛自止,且甚有针泻脐上旁开章门穴,出针后腹上不痛,而小腹下部竟觉大痛者,遍施摸、推、敲、剁按摩法,终莫能止,可急从腿部两三阴交穴上再为针泻,则邪去痛止。

以上注痛诸法,泻针多于补针,盖补针虽用按摩,然行针时,无邪气壅塞之忧,出针后,无余邪流注之痛,且更无推不动、转不移之患,故补针注痛法,除进针出针与泻针相同外,余皆无疼痛之虑。至于三棱针注痛法,详出血针四手诀内,兹不多赘。

出血针减痛四手诀

出血针,多以三棱有锋者刺穴,故手法笨拙,无不畏其痛而避其锋,往往有宁病勿刺之人,而小儿尤甚。其实刺之痛不痛,不在棱针之粗细,而在手法之巧拙,今试将历年刺穴不痛之经验,列四种手法如下:

(一)捆绑截敛之手诀

刺手上十二井穴,先将患者衣袖退上,以医者两手叉定病者之臂,着力紧紧敛下,其气血由肘间渐收敛至手腕而止,即用带缠绕手腕数周,加力捆紧,务使臂上气血,集注手上,且觉麻木。

(二)爪切限定针锋之手诀

以医者右手大指甲爪切病者手上各穴,如刺手大指少商,使穴边气血荡开宣散,又以医者大指食指,紧握棱针,两指甲限切针锋一分或二分,对正穴内爪印,以为刺之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