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针灸按摩一本通(居家生活宝典)
17226200000026

第26章 心脑血管系统疾病(1)

心悸

一、疾病概述

(一)相关知识

中医学中,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淤血阻滞,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心悸发作时常伴有气短胸闷,甚至眩晕、喘促、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心悸是心脏常见病证,本病以虚证居多,亦由虚致实,虚实夹杂,包括惊悸和怔忡。惊悸的发病多与情绪有关,多为阵发性,病来虽速,病情较轻。而怔忡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呈持续性,病情较重,且惊悸日久不愈,可形成怔忡。

现代医学中,心悸属于西医心律失常范畴。心脏内的激动源或者激动传导不正常,引起整个或部分心脏的活动变得过快、过慢或不规则,或者各部分的激动顺序发生紊乱,引起心脏跳动的速率或节律发生改变,就叫心律失常。

(二)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心悸的病位主要在心,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宁,引起心神动摇,悸动不安,其发病与脾、肾、肺、肝四脏功能失调相关。心悸的病性主要有虚实两方面。虚即指气血阴阳亏虚,心神失养。实则指痰火扰心,水饮凌心,淤血阻络,气血运行不畅。本病为本虚标实,其本为气血不足,阴阳亏虚,其标是气滞、血淤、痰浊、水饮。具体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体质虚弱素体不强,久病或劳欲过度,或各种失血,造成气血阴阳的亏虚,以致心失所养,发为心悸。

2.久病体虚热病伤阴,或房事过度,均可导致肾阴亏损,心火妄动,扰乱心神,形成心悸。

3.饮食劳逸不当劳倦太过伤脾,或久坐久卧伤气,引起生化之源不足,而致心血虚少,心失所养,神不潜藏,引起心悸。或饮食不节、嗜食膏粱厚味,均可生痰蕴热化火,或伤脾而滋生痰浊、痰火扰心而致心悸。

4.七情刺激平素心虚胆怯之人,如骤遇惊恐,或情怀不释,悲哀过极,忧思不解等致七情扰动,忤犯心神,不能自主而心悸。或长期忧思惊恐,精神情绪过度紧张,心气虚怯,阴血暗耗,不能养心;或心气郁结,生痰动火,痰火扰心,心神失宁而为心悸。或大怒伤肝,大恐伤肾,怒则气逆,恐则精怯,阴虚于下,火逆于上,亦可动撼心神而发惊悸。若郁热内蕴,复加恚怒,变生肝火,肝火扰心;或痰火扰动心神,心神失宁,也易导致心悸。

5.感受外邪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证日久,复感外邪,内舍于心,邪阻心脉,阻塞经脉,心血运行受阻;或风、寒、湿、热等外邪,由血脉内侵于心,耗伤心气或心阴,亦可引起心悸怔忡之症。

6.药物过量药物过量,可以损害心气,甚则损伤心体,引起心悸。如近代使用锑剂、洋地黄、奎尼丁、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过量或失当,均能引起“脉结代,心动悸”一类症候。

现代医学认为,在心脏搏动之前,先有冲动的产生与传导。心脏的起搏传导系统均具有自律性,其中以窦房结的自律性最强,频率最快,它是正常情况下心脏搏动的起搏点,控制着整个心脏的活动。传导系统的其他部分则为心脏的潜在起搏点,在窦房结功能受到抑制时.可发生冲动,建立逸搏心律,起到代替窦房结的作用。心脏冲动的形成和传导的任何异常,均能使心脏搏动的规律发生紊乱,形成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即心脏的一切起搏及传导异常。正常的心搏起源于窦房结,由于心脏内冲动发生与传导异常,而使整个心脏或其中一部分活动过快、过慢或不规划,或者部分活动的程度发生紊乱,即可出现心律失常,又称心律紊乱。

(三)临床表现

心悸的基本特点为自觉发作性心慌不安,心跳剧烈,不能自主,或一过性、阵发性,或持续时间较长,或一日数次发作,或数日一次发作。常兼见胸闷气短,神疲乏力,头晕喘促,甚至不能平卧,以致出现晕厥。其脉象表现或数或迟,或乍疏乍数,并以结脉、代脉、促脉、涩脉尤为常见。

(四)诊断

1.自觉心慌不安,心跳剧烈,神情紧张,不能自主,心搏或加快,或缓慢,或心跳过重.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或持续不止。

2.伴有胸闷不适,易激动,心烦,少寐,多汗,颤抖,乏力,头昏等。中老年发作频繁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至喘促,肢冷汗出,或见晕厥。

3.发作常由情志刺激、惊恐、紧张、劳倦过度、饮酒、饱食等因素而诱发。

4.可见有脉象数、疾、促、代、沉、迟等变化。

5.测血压、X线胸部摄片及心电图等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五)治疗

在确切诊断尚未明了之前,一般不宜针对心悸作出特别的治疗。事实上,并非所有心悸均需要治疗;而且,在状况未明前使用药物以求压制心律不齐的做法是具有危险性的,因为这类对抗心律不齐的药物本身也有可能导致心律不整。而在明确诊断后,应一方面根据原发疾病,例如感染病、贫血、甲状腺疾病等,进行治疗;另一方面视心悸的严重程度再对症处理。

(六)预防

1.心悸患者应保持精神乐观,情绪稳定,坚持治疗,坚定信心。

2.对心虚胆怯及痰火扰心、阴虚火旺等引起的心悸,应避免惊恐刺激及忧思恼怒等。轻证可从事适当体力活动,以不觉劳累,不加重症状为度,避免剧烈活动。对水饮凌心、心血淤阻等重症心悸,应嘱其卧床休息,保持一定生活节律。

3.患者应饮食有节,进食营养丰富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忌过饥、过饱、烟酒、浓茶,宜低脂、低盐饮食,心气阳虚者忌过食生冷,心气阴虚者忌辛辣,痰浊、淤血者忌过食肥甘,水饮凌心者宜少食盐。

4.心悸病势缠绵,应坚持长期治疗,获效后也应注意巩固疗效,可服人参等补气药改善心气虚症状,增强抗病能力。积极治疗胸痹心痛、痰饮、肺胀、喘证及痹病等,对预防心悸发作具有重要意义。

5.及早发现变证的先兆症状,做好急救准备。

二、点穴按摩

(一)点穴疗法

1.取穴

主穴:神门、内关、三阴交、心俞、足三里。

配穴:心率快加间使;心率慢加素髂;心率不整(早搏)加曲泽、尺泽、大陵;胸闷加膻中;痰多胸翳加丰隆。

2.定位

神门—腕部,腕横纹上,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内关—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的后缘。

心俞—背部,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足三里—犊鼻下3寸,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

间使—前臂掌侧,曲池与大陵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素髂—面部,鼻尖的正中央。

曲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

尺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大陵—腕掌横纹的中点处,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膻中—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丰隆—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旁开二横指(中指)。

(二)自我按摩法

1.掐郄门穴(腕横纹上5寸,两筋之间)用拇指指峰掐按对侧郄门穴2分钟,使局部有酸胀感。再揉按内关2分钟。

2.摩揉膻中用右手的食、中、无名指,三指并拢,摩揉膻中3分钟。

3.摩揉左胸用右手在左胸部摩揉心前区3分钟,使心前区有热感为宜。顺势用中指点揉中府穴(乳外2寸,平第一肋间),乳根穴(乳头直下,平第五肋间)各18次。

4.拿极泉穴用拇、食二指,捏拿对侧腋窝下的极泉穴(举臂开腋,在腋窝中间)3次,使麻感向手指放射。然后再拿对侧肩井(肩部最高处,大椎穴与肩峰之间连线中点)3次。

5.按足三里用拇指分别按揉两侧足三里2分钟。

6.按内关穴用拇指按压对侧内关穴3分钟,使之有较强的酸麻胀感。

7.捶前胸部用空心拳,捶击心前区(左胸部)18拳,力度以能忍受为度。

8.按压膻中用右手掌放置膻中处,左手掌重叠于右手背上,按压、放松,交替18次。

9.深呼吸法先深吸气,并极力屏气,然后作深呼吸动作。

冠心病

一、疾病概述

(一)相关知识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供给心脏营养物质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以及血栓形成造成管腔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的一种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本病的发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程度和支数有密切关系,但少数年轻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虽不严重,甚至没有发生粥样硬化,也可以发病。也有一些老年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虽较严重,并不一定都有胸痛、心悸等冠心病临床表现。因此,冠心病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总的来看,以器质性多见,冠状动脉痉挛也多发生于有粥样硬化的冠状动脉。本病多发生在4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城市多于农村,平均患病率约为6.49%,而且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冠心病在我国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患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因此,21世纪我国面临心血管疾病的挑战,能否扼制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关键在于预防。

(二)病因病机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或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冠脉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而导致的心肌损害。本病的基本病变是供应心肌营养物质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年龄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心肌梗塞与冠心病猝死的发病与年龄成正比。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

2.性别在美国多种族中,都是男性冠心病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据1979年的统计资料,35~44岁男性白人冠心病的死亡率5.2倍于女性。在我国,男女比例约为21。但女性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而LDL则升高,此时,女性冠心病发病率明显上升,有资料表明,60岁以后,女性发病率大于男性。

3.职业脑力劳动者大于体力劳动者,经常有紧迫感的工作较易患病。

4.饮食常进食较高热量的饮食、较多的动物脂肪、胆固醇者易患本病。同时,食量大也易患本病,世界第一肥胖国——德国的研究人员认为:“胖就是因为吃得多”,所以,要控制冠心病的发病率,除了控制高脂饮食摄入外,也必须重视控制食量。

5.血脂由于遗传因素,或脂肪摄入过多,或脂质代谢紊乱而致血脂异常。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VLDL增高,而HDL下降,易患本病。

6.血压血压升高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压升高所致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危害,最常见者为冠状动脉和脑动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人60%~70%有高血压,高血压病人患本病者是血压正常者的4倍。

7.吸烟吸烟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者与不吸烟者比较,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2~6倍,且与每日吸烟的支数成正比。

8.肥胖超标准体重的肥胖者(超重10%为轻、20%为中、30%为重度肥胖),易患本病,体重迅速增加者尤其如此。但目前认为,应该重视研究评价体重的方法。不能单看体重指数,而应测量皮下脂肪的厚度。已有前瞻性研究资料表明,向心性肥胖者具有较大的危险性。

9.糖尿病糖尿病易引起心血管病这一事实已被公认。有资料表明,糖尿病病人本病发病率是非糖尿病者的2倍。

10.遗传家族中有在年轻时易患本病者,其近亲患病的机会可5倍于无这种情况的家族。

(三)分类及临床表现

1.分类世界卫生组织对冠心病分类如下:

(1)原发性心脏骤停。

(2)心绞痛。

(3)心肌梗塞。

(4)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心力衰竭。

(5)心律失常。

2.临床表现冠心病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基本上可分为两种:

(1)一种为无症状冠心病或称隐匿型冠心病,这类病人只是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住院作常规检查时发现心电图有缺血型改变。

(2)另一种病人由于年龄、性别、环境、病情进展等情况的差异,其所表现的症状呈多样化。如心绞痛型冠心病,常表现为发作性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出现压榨样或紧缩样疼痛,可波及心前区,其发作频率可1日多次,亦可数天或数周1次。心肌梗塞型冠心病则表现为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大约有50%~81.2%病人在发病前会有周身乏力、胸部不适的症状。也有的病人突然起病,起病的方式以新发的心绞痛或旧有的心绞痛突然加重为常见。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冠心病由于心肌的血液长期供应不足,以致纤维组织增生所致。心脏增大、心力衰弱、心律失常为本型冠心病的三大主体症状。猝死型冠心病是冠心病中危害极大的一种类型。冠心病猝死是由于在冠状动脉疾病的基础上一时性心肌功能障碍和生理紊乱,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所致。

(四)诊断

主要可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症状和体征。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根据心绞痛发作时的部位、性质、诱因、持续时间、缓解方式等特点和伴随症状及体征便可鉴别心绞痛和心肌梗塞,可以说,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对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的诊断至关重要。

2.心电图心电图是冠心病诊断中最早、最常用和最基本的诊断方法。